臺灣畢業遊記·家長感言

2021-02-19 杭州英倫幼兒園

3月17日-3月23日對於即將畢業的英倫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們來說是難忘的日子,在即將畢業離開幼兒園的時候,我們開啟了快樂的畢業之旅。17日晚我們登上長榮航空的班機來到了祖國美麗的寶島—臺灣。

今天我們前往南投縣,親手製作當地特有的烤蛇面,和熱情的邵族哥哥姐姐們一起參加了篝火晚會,還分別跟鹿谷國小和永昌小學的同學交流活動,小朋友們互相贈送禮物並表演了拿手節目。這些對孩子們來說都是非常有意義的,也是我們自己旅行無法體驗的環節。在南投的三天,遊覽了小時候教科書裡的日月潭、品嘗了溪頭妖怪村裡的各種創意特產,參觀永昌宮地震遺址,再到明潭水庫,木業博物館、車程老街、集集車站..雖然行程滿滿,但是小朋友都玩的很盡興,沒有一天喊累的.

坐大巴返回臺北,參觀故宮博物院,故宮收藏的文物珍寶,年代幾乎囊括了整個中華文化五千餘年未曾中斷的歷史,在世界文明史上獨一無二,讓我們家長也學習了不少,更是開闊了眼界.第六天是自由活動,大部分家長都有帶孩子去101大樓,我們在89層觀光臺寫了明信片寄回家,好期待收到的那一天。最後一天匆匆的去參觀了國父紀念館,小朋友雖然小,但也記住了國父——「孫中山」。

孩子經歷一次為期七天的旅行,對很多家長來說可能都是第一次,大手牽小手,跟著孩子的腳步,和孩子一起行走,一起觀察,一起歡笑,一起奔跑,一起看各種各樣的風景,一起感受不同的城市不同的風土人情,相信這是最好的親子方式。

一場旅行來紀念童年的美好,用快樂代替離別的傷感。無論幼升小,小升初,每一場分別都是孩子邁過一個人生階段的標誌。這次難忘的臺灣畢業旅行其實就是給幼兒園生活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非常感謝學校組織的這一次活動,不僅讓孩子們感受到了畢業旅行的樂趣,更增進了孩子們之間的感情,也增進了孩子與家長之前的感情。我想孩子們都會記住這次旅行,人生中最無憂無慮的時光.

相關焦點

  • 幼兒園畢業感言:幼兒園畢業家長感言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家長、小朋友們:下午好!  今天,非常高興參加兒子的畢業典禮,並有幸作為家長代表在此發言。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全體家長對**幼兒園的老師和員工們表示最衷心的感謝,感謝你們三年來對孩子們的成長傾注的智慧與汗水、愛心與熱情!同時,向所有的小朋友們表示最由衷的祝賀,祝賀你們順利地完成了幼兒園的學習。
  • 許文龍「一中」感言震撼臺灣
    許文龍「一中」感言震撼臺灣 他在感言中開宗明義地認為,臺灣、大陸同屬一個中國,兩岸人民都是同胞姐妹。他表示,在2000年臺灣選舉地區領導人時,最令「臺獨」人士目瞪口呆的是許文龍感言中最末的一段話,他說:最近胡錦濤主席的講話和《反分裂國家法》的出臺,我們都很關注。我覺得有了這個講話和法律,我們心裡踏實了許多,因為敢到大陸投資,就是我們不搞「臺獨」,因為不搞「臺獨」,所以奇美在大陸的發展就一定會更加興旺。
  • 畢業感言:畢業感言800字
    可敬的張老師、項老師:  可親的各位家長:  可愛的小朋友們:  大家好!  時間飛逝,轉眼間我們的孩子就要畢業了。我是同同的媽媽,很榮幸能夠作為家長代表在此發言,也很高興有這樣的機會,代表我們大一班的家長表達對幼兒園以及各位老師的感謝,感謝你們辛苦的工作,感謝你們對幼兒教育的熱愛和投入,感謝你們給所有的孩子帶來一段豐富多彩、健康快樂的幼兒園生活。  回想四年前,同同只會講溫州話,而現在能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
  • 新華網:許文龍的「感言」為什麼震撼臺灣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就在民進黨和臺灣當局組織舉行對抗《反分裂國家法》的「3.26遊行」的當天,一向被公認為堅決挺扁的「綠色臺商」大老、奇美集團前董事長許文龍,在事先沒有透露風聲的情況下,突然在臺灣媒體上發表「退休感言」,指出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反對「臺獨」,贊同《反分裂國家法》。
  • 特殊的畢業典禮 濟寧32名聽障兒童順利畢業
    原標題:32名聽障兒童順利畢業畢業典禮  「今天,我們站在畢業典禮的舞臺上,感謝老師、媽媽的辛勤培育,我愛你們!」7月30日上午,在濟寧市兒童康復中心,一場特殊而精彩的畢業典禮正在上演。  7月30日上午9點半,動聽的音樂在濟寧市兒童康復中心會議室響起,老師和小朋友們準備了精彩的演出,為今年畢業的孩子們舉行歡送會。三句半、舞蹈等精彩的節目贏來臺下觀眾和家長們的陣陣掌聲。孩子們穿著小博士服、戴著小博士帽在臺上做畢業感言,聽到他們在臺上大聲地說出「我們會說話啦!感謝你們讓我們聽到世上最美的聲音」等話語,許多家長和老師都流下了欣慰的淚水。
  • 臺灣著名美學大師蔣勳首度公開美學感言
    臺灣著名美學大師----蔣勳首度公開美學感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紛繁世間因美而值得留戀,如何睜開心靈的慧眼,尋覓生活中美的蹤跡?探尋體認讓我們從「品字」開始,悉心聆聽臺灣著名美學大師蔣勳為您帶來的美學講座之《美與生活》,以布道之心傳播美的感動。
  • 幼兒園畢業典禮方案:大班畢業典禮方案2017
    讓孩子體驗畢業離園時,與老師、同伴的惜別之情,通過節目回顧,給孩子和家長留下美好的回憶。  2.讓孩子們學會感恩,通過演出活動表達自己的情感。  3.通過演出鍛鍊孩子的勇氣與自信。  三、活動內容: 畢業班幼兒才藝展示  四、活動時間: 6月28日  五、活動地點:  六、活動參與人:全園師生、畢業班及中班家長(父母、祖輩、親朋好友)  七、活動準備:  (一)物質準備:  1、製作活動背板、邀請函。
  • 臺灣記者參訪寧夏感言:風景奇美文化震撼
    臺灣記者參訪寧夏感言:風景奇美文化震撼     8月1日「兩岸記者西北行中新社發 石龍洪 攝   中新社銀川8月1日電 (記者 石龍洪)「海峽兩岸記者西北行」聯合採訪團8月1日結束為期4天的寧夏之旅,臺灣記者感言寧夏風景奇美,歷史文化令人震撼。
  • 寧夏參訪團離臺李建華向臺灣媒體發表感言
    原標題:寧夏參訪團離臺 李建華向臺灣媒體發表感言「海峽兩岸(寧夏)經貿文化合作交流活動周」圓滿結束李建華向臺灣媒體發表感言3月30日,「海峽兩岸(寧夏)經貿文化合作交流活動周離臺前,自治區黨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建華在臺北向臺灣媒體發表感言。從臺北到高雄、從城市到農村、從工廠到農場、從大學到清真寺,寧夏參訪團各項活動受到駐臺中央媒體、臺灣媒體的全方位追蹤報導。李建華首先代表自治區黨委、政府及參訪團全體成員,向中國國民黨中央、海基會、三三企業交流會、臺灣工業總會及臺灣各界朋友給予寧夏參訪團的支持表示感謝。
  • 臺灣著名美學大師蔣勳首度公開美學感言
    臺灣著名美學大師----蔣勳首度公開美學感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紛繁世間因美而值得留戀,如何睜開心靈的慧眼,尋覓生活中美的蹤跡?探尋體認讓我們從「品字」開始,悉心聆聽臺灣著名美學大師蔣勳為您帶來的美學講座之《美與生活》,以布道之心傳播美的感動。
  • 畢業同學聚會感言(畢業紀念冊製作所需文案)
    那年畢業了,今又相聚,謝謝同學們的遠道而來的相聚。一文關於同學聚會的感言。那個時候,我們畢業了,我們之間互相揮別說再見。曾經揮別掀開歲月的面紗,找回年久的忘卻,凝視歷史的瞬間,回味花季的風採。這就是我們「曾經七月揮別」時留下的發黃的畢業合照的魅力所在。如果把當年一個班比作一個大家庭的話,這張張畢業合照不就是每個大家庭中數十名成員的「全家福」麼?「全家福」將我們幾年的同窗生涯畫上了圓滿的句號;理所當然,「全家福」也珍藏了我們曾經一幕幕「書聲陣陣飄窗外,趣事連連繞校園」的課堂和課餘生活。
  • 2016.6畢業旅行——臺灣自由行
    (接下來就是一篇好沒水準的流水帳遊記了)如果你想自由行不跟團玩,這篇小遊記或許會給你一些有用的旅行小提示。(旅行小提示寫在最後,我的遊記寫的很流水帳,你可以直接翻到最後)現在快大學畢業一年了,回首大學四年的旅行,大一背包搭車到拉薩,大二青海環湖騎行,大三我在好好學習,大四臺灣自由行。很開心能在大學期間擁有這幾段有意思的旅行,也非常感謝爸媽的支持!
  • 臺胞感言:「在泉州的感覺跟臺灣一樣」
    臺胞感言:「在泉州的感覺跟臺灣一樣」 2008年02月21日 13:27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列印
  • 畢業36年同學紀念冊上職務被寫成「教師」,篡改人生感言,高級教師...
    紀念冊上寫「教師」,高級教師狀告同窗原告:故意寫錯單位和職稱,還篡改人生感言,侵犯名譽權 法院:證據不足,駁回訴求畢業36年,同學聚會上商議好做同學紀念冊,孫華沒有及時填寫個人資料,其他同學代為填上了「
  • 臺灣小學生畢業旅行這樣玩
    (圖片來源於玉田小學)新北市萬裡區大坪小學規劃公益畢業旅行,學生為年長者洗腳。(圖片來源於大坪小學)資料圖:宜蘭縣順安小學學生製作洗碗精販賣,幫助班上弱勢同學籌措旅費。(圖片來源於臺灣聯合報系)在臺灣,每年5月起是畢業旅行旺季。
  • 臺灣遊記·臺北西門町
    臺灣巡撫衙門為清領時期臺灣地位最高的衙署,與鄰近的臺灣布政使司衙門遙遙相望。原址位於今中山堂左側、孫中山銅像後方、臺北市警察局附近設有「清臺灣巡撫衙門舊址」石碑。依據舊址石碑內文的記載,劉銘傳任臺灣巡撫時期選定在北移後的臺灣府(今臺中市)橋仔頭建造臺灣省城,完工前劉銘傳續留臺北延平南路、武昌街口所建之巡撫衙門,故延平南路舊稱為撫臺街,以至於日治時期建於延平南路上的「大和町洋樓」被後世冠上臺北撫臺街洋樓。
  • 【單車臺灣走透透】小學畢業成人禮——和兒子一起環臺灣
    4名12歲小學六年級畢業生,5位家長,5位臺灣騎友,9天870公裡行程,環繞臺灣一圈。2013年7月,4位小學同班同學共同考入了同一所中學,為了慶祝小學畢業,為了證明自己已經長大,他們決定以騎自行車環臺灣島一圈的方式挑戰自己,磨練意志,並以此作為自己的成人禮,他們的決定得到了家長的大力支持。
  • 臺灣光復75周年感言
    臺灣光復75周年感言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講座教授、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一方面,正如臺灣統派領袖王曉波教授生前所言,在抗日救國的旗幟下和隊伍裡,「臺灣同胞從來不曾缺席」。日據臺灣時期,臺灣同胞的抗日鬥爭是全民族抗戰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國抗戰爆發後,有眾多臺胞高喊「要救臺灣,先救祖國」的口號,積極參加和支援祖國大陸人民抗戰,為抗戰勝利、臺灣光復付出了至深至重的代價。另一方面,臺灣同胞為堅守中華文化進行了不屈不撓的努力。
  • 《東離劍遊記》:臺日合作,風靡臺灣的偶戲登上世界舞臺
    臺日交流從過去到現在似乎沒有停過,不管是過去日據時代或是當今日式動漫次文化影響臺灣,而在日本經歷三一一大地震之後,面對臺灣大量的援助,似乎開啟了日本對臺灣這地方的好奇,也有更多兩方交流的可能。而當日本知名編劇碰上臺灣歷久不衰的布袋戲,會擦出什麼驚人的火花呢?
  • 小學班級畢業旅行預算高達17萬元,家長感慨畢業季成「燒錢季」
    原標題:高價畢業旅行能讓孩子銘記終身嗎  畢業季又至。眼下,如何給孩子留下一段美好的畢業回憶,成了家長的「頭等大事」。畢業旅行、畢業寫真幾乎成為小學、幼兒園畢業生的「標配」。  五年級學生家長劉侃(化名)給記者曬出一張畢業帳單——全班畢業旅行預算近17萬元,畢業寫真預算2萬餘元,此外還要定製旅行和拍攝時穿的服裝……「畢業季就是燒錢季!」劉侃無奈地說。  滬上一位特級校長直言,畢業確實需要營造一定的儀式感,但「一擲千金」的畢業留念,則讓畢業紀念變了味。不僅給家庭帶來經濟負擔,也容易造成家長、同學之間的盲目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