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實施港版國安法後,加拿大宣布停止向香港出口敏感軍事物資,暫停與香港之間的引渡協議。其他與香港或中國籤引渡的國家是否會效仿?
綜合媒體7月6日報導,加拿大7月3日宣布暫停與香港之間的引渡協議,以抗議中國實施「嚴厲」的港版國安法。加拿大外交部表示,該國也將停止向香港出口敏感軍事物資,並更新對香港的旅行建議。
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報導,加拿大總理特魯多(Justin Trudeau)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加拿大是一國兩制框架的堅定支持者。加拿大非常關注香港的局勢。一國兩制原則不僅對750萬香港人意義重大,而且對於居住在那裡的30萬加拿大人也命運攸關。
加拿大政府可能採取的措施包括,向已經有家人在加拿大的香港居民傾斜,延長他們的臨時逗留時間,允許更多的人申請一個工作項目,這是向獲得加拿大公民身份邁出的一步。
英國路透社(Reuters)在特魯多發表講話之前,德國和英國領導人也已表達他們對這項新法的擔憂。歐洲議會德國綠黨籍議員布迪克費爾(Reinhard Bütikofer)呼籲德國政府,效仿加拿大暫停與香港的引渡協議。
布迪克費爾也是歐洲議會對華關係小組的負責人。他批評德國總理默克爾過少對中國發出質疑聲音,而總是講要信任中國。
據中國與中國香港官方資料顯示,除了加拿大,還有英國、美國等共19國與香港籤有引渡協定。也有39國與中國籤有已生效的引渡協議。加拿大緊跟美國率先採取行動,其他國家是否會紛紛效仿引發關注。
初步統計,全球共52國與中國或者香港其中之一籤訂引渡合作,且已生效。根據中國司法部官網公告,截至2019年9月為止,全球共有55國與中國籤訂引渡條約,其中已生效的國家有39國。歐洲及美洲有14個與中國籤訂引渡協議且已生效國家。
根據香港律政司公告,截至今年4月20日,共19國與香港籤有移交逃犯協定,且已生效。另外,法國也已經與香港籤署引渡協定,但尚未生效。
新加坡《聯合早報》採訪的學者預判,一場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社會制裁和中國反制的輿論、政治和法律鬥爭正在上演,除了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美國「鐵桿盟友」,其他國家與中國陷入制裁與反制裁鬥爭的可能性較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田飛龍解讀,加拿大不是霸權國家,此次做出和美國基本雷同的制裁,是「盲目跟隨美國」,顯示加拿大的外交政策和國家利益判斷上沒有獨立性,在涉華問題上「政治先行」也愈演愈烈。
中國駐加大使館網站4日發布發言人講話稱,加拿大等個別西方國家出臺任何錯誤舉措都不會影響港版國安法的實施,「其借涉港問題對華施壓完全是逆潮流而動,無異於蚍蜉撼樹、螳臂當車,絕不會得逞」。
一名不願具名的香港問題學者也指出,移民對香港精英並不一定具有吸引力。現在的英國已經不是30年前的英國,歐美的發展遇到很多難題,反而是中國在走上坡……港人移居英國在生活保障、發展機會上都會面對巨大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