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紅楓因其葉片細如雞爪、輕如羽毛,色澤豔麗,已經成為盆景界的寵兒。相對於生長較慢的松類、黃楊、金彈子、雀梅、小葉鼠李等素材,生長勢頭更好的紅楓也被越來越多的盆景愛好者接受。但是選擇紅楓作為盆景素材,不同於青岡櫟、黃荊、酸棗、枸杞、三角梅這類樁材,可以到山上採挖老樁。但是紅楓、羅漢松、五針松這類素材缺少老樁是現實情況,因為沒有老樁可挖,所以請盆友們不要相信所謂紅楓下山樁之類的傳說。無論是大型還是小微型紅楓盆景,國內現有的紅楓盆景都是自己培育毛坯做成的。那麼如何能夠較快的培育出更粗壯的主幹,本期文章從以下幾個方面介紹一下操作手法。
1、選擇兩小一大的苗圃半成品紅楓,使用靠接手法增粗。使用靠接手法嫁接,是紅楓增粗最快的一種方式。這個模式要求萌芽前的休眠期操作,如山東一帶,可在3月上旬萌芽前進行。
首先是修剪3棵紅楓的根系,其中兩棵小毛坯重點修剪靠接時影響下部接觸的根系,把兩棵紅楓小毛坯的根系剪除2/3,只留下外側不影響接觸的根系部位,形成一個銳角狀根盤。較大的紅楓可以剪除向下生長的主根、側根,只留下幾個水平主根和根毛,並在根部留出靠接時的空間。
其次是把兩棵紅楓的主幹用鋁絲攀扎扭曲,方向是朝著主紅楓的主幹,銳角根系對齊主紅楓留下來的空間,把三棵紅楓的根系用棕絲串聯起來,然後栽植到鋪設粗沙墊層的木箱內,回填沙質土壤。
最後是嫁接步驟。此處注意,嫁接部位越低越好,兩棵紅楓的嫁接部位應該在主紅楓主幹的左右兩側。先把主幹上的光滑部位從下往上斜切一刀,深入木質部2mm左右,形成長度約為1-1.5cm的舌頭,在舌頭表面用刀削出嫩韌皮部,不需要太深。然後繼續在小紅楓主幹從上向下斜切一刀,把舌頭外面削出嫩韌皮部,斜著插入主幹基部的切口。這個嫁接的關鍵是小紅楓的切口要含住大紅楓的舌頭,並且是兩棵紅楓嫁接完成後,同時進行綁紮。綁紮時嫁接部位不能移位,最後培沙至嫁接口以下就可以了。
養護時,注意不要把水澆到嫁接部位;3月中旬嫁接,4月上旬可以癒合。第一年可以讓靠接的三棵紅楓瘋長,來年春天緊貼嫁接部位斜面45度截幹,促生分枝,半木質化時攀扎分枝基部。這就是使用截幹蓄枝法,逐步過渡剪口錐度。
2、對露天栽植的紅楓使用高壓生根法,借用強壯的骨幹枝,直接形成粗壯的低矮紅楓素材。選擇彎曲主幹,在彎曲部位環剝寬度1-2cm韌皮部,刀口要煮沸消毒、整齊乾淨,環剝後不能有毛茬或者用手塗抹撕扯,稍微晾乾。使用塑料瓶、塑膠袋綁紮在環剝部位以下,一定要紮緊;然後加入混合生根粉的極細河沙(面沙)或者溼潤淤積土,最後袋子上部封口。這個操作模式要求也是早春進行,如果到了夏季高溫時期,環剝部位容易腐爛;同時每隔半月要看看密封袋是否失水,如果失水要補充乾淨水分。預計20-30天髮根;大約一個月後可以在生根部位以上,緊貼泥袋子綁紮處繼續環剝一次,不過環剝口要低於1cm,而且不能完全剝完,留下周長的1/4用於養根。這樣到中秋節時就有幾個嫩芽從我們需要的素材上部長出來,此時可以45度斜面截斷根系下部和萌芽上部枝條上盆養護。來年春天,使用截幹蓄枝法還是粗扎細剪法,要看具體情況而定。
3、選擇3-5年生的紅楓半成品毛坯,使用箱栽的方式,大肥大水催長。在筆者的上期文章中介紹過,槭樹科紅楓類苗木是楊樹性質,喜歡好肥大水的沙質土壤。使用這個辦法的缺點就是成本略高。5年生紅袖子、紅舞姬地徑能達到7-10cm,怎麼也得花兩張票子,所以說有點貴了,但是錢到位也省心。總體來說不如上面兩種方式省錢。
總結:做優質紅楓盆景,好素材是關鍵因素。如何取得好素材,筆者建議會嫁接的使用第一個靠接手法,不會嫁接的使用第二個辦法。第三個辦法是為工作太忙的朋友們準備的。而且第三個辦法因為是買來整棵紅楓,可以通過扦插、高壓得到若干紅楓素材,也可以使用自身枝條打孔補枝,成活率更好。
本文觀點,你怎麼看?如果你來做,你會怎麼做?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共同分享。如您喜歡請關注!
本文原創。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百度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