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稱性!對稱性!還是對稱性!

2020-12-25 中科院物理所

科學無國界

我們是知識的搬運工

福利時間

今天我們將送出由上海文藝出版社提供的優質科普書籍《銀河帝國:基地七部曲》。

你可曾想過,未來是否可以被公式計算?

科學的力量,究竟重要到何種程度?

人類進化的下一步,究竟會發生什麼?

家喻戶曉的「機器人三大定律」又是怎麼回事?

為什麼機器人和人工智慧都得按照三大定律設計?

今天(2020.01.02)是科幻大師阿西莫夫誕辰100周年,作為「科幻小說三巨頭之一」,被譽為「神一樣的男人」阿西莫夫代表作——《銀河帝國》系列被世界科幻協會評為「人類歷史不容錯過的系列小說」。在書中,大師用輕鬆易讀的小說方式,通過一場場酣暢淋漓的戲劇性衝突,為我們創造了一個科學思維嚴謹的未來世界。

只要你認真閱讀下面的這篇文章,思考文末提出的問題,嚴格按照 互動:你的答案 格式在評論區留言,就有機會獲得獎品!

作者:Marianne Freiberger翻譯:Nothing審校:Nuor

即使在物理學中,時時考慮對稱性也是一件好事。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保羅·狄拉克建立了描述電子行為的方程。方程中有一項算式沒有物理解釋,出於對對稱性的考慮,狄拉克很快為這項算式提出了一個物理解釋。他規定每一個電子都具有被稱為正電子的反電子,這正是方程中多的分量要表達的內容。過了沒幾年,正電子在宇宙射線中被發現,現在它在醫療診斷中通過正電子斷層掃描(PET)造福了數百萬人。

你的大腦的PET掃描圖像是對稱的

這個巧合看起來很是不可思議,但卻不是唯一一個理論走在實驗前面的例子。對於對稱性的特殊關注導致了許多現代物理學中的發現。我們一般只會把對稱性當做視覺上的對稱性,但實際上它是內涵更廣的概念。對稱性指的是變化中的不變性。正方形之所以對稱是因為它繞中心的軸轉動90度後看起來和之前完全一樣。在物理學中人們發現,某些保持不變的物理量或者模式表明你正在研究一些很基礎的性質。

一個例子是守恆定律:一些特定的物理量,如能量、動量或者電荷量等都不能憑空產生或消失,它們是守恆量。1915年,數學家埃米·諾特將這些守恆量和對稱性聯繫起來。例如,角動量守恆表明力學定律在旋轉操作下是不變的:無論實驗儀器是朝東、朝西、朝南還是朝北,或者其他什麼方向,物理學家都會通過實驗看到相同的結果。諾特定理表明對於自然定律來說守恆定律和對稱性是等價的:每一個守恆律都有相對應的對稱性,反過來也一樣。

這是物理學和對稱性之間優美又深刻的聯繫,但我們可以走得更遠。即使我們不去觀察宇宙,對稱性也可以幫我們推斷出宇宙的樣子。例如,它可以幫我們推斷出引力是一定存在的。

引力和運動

我們可以在火車上盡情享受美食的原因是,火車上的物體在火車勻速行駛時和靜止時的行為是一樣的。

物理定律在旋轉操作下的不變性表明將一個人放入沒有窗戶的盒子中,他無法判斷他朝向的方向是什麼。讓盒子動起來會起到類似的效果:只要盒子以恆定的速度運動,任何在盒子中進行的實驗都無法告訴盒子裡的居民他們正在以怎樣的速度運動,甚至不能告訴他們是否在運動。我們坐火車的時候都有這種體驗:只要火車不進行加速、減速、轉彎,鐵軌也不顛簸,火車裡發生的事就會和在站臺上發生的事一模一樣。這是另一種對稱性:兩個慣性參考系中的物理規律完全相同。

如果盒子進行加速或者減速會發生什麼?盒子中的居民會不遵守大自然的對稱性嗎?答案是否定的,這正是引力出現的地方。盒子裡的居民會意識到有奇怪的事情正在發生,因為盒子中的所有物體(如果沒有被釘子釘住的話)都會突然向某一面牆運動。如果盒子剛好移動到一個質量合適的物體旁邊,這個物體的引力會拉動盒子內的物體運動,運動方式就和盒子的加速度造成的運動相同。盒子內的居民無法區分是引力還是盒子的加速度造成了這些運動。

帶正電和帶負電的粒子產生電場。

需要注意的是重力是至關重要的。在沒有重力的世界中,盒子中的居民可以測量出加速度的大小。處於有和重力性質相似的力的世界中才能看到力和加速度之間的對稱性,因為這樣的力才能復現出加速度的效應。這種對稱性要求相應的力的存在,我們甚至在感受到它之前就能推斷出它的存在。

對稱性和其他力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正是受到了對稱性的啟發才創造了被稱為廣義相對論的關於重力的理論。在1915年發表廣義相對論之後沒多久,物理學家意識到一些其他的力也有和重力相似的對稱性:只要保證某一對稱性存在,那麼相應的力一定存在。「被稱為規範理論的理論非同尋常,」劍橋大學的數學家以及宇宙學家約翰·巴羅解釋道,「某種意義上需要這些力的存在來保證理論的自洽。」

自然界中的其他力如電磁相互作用力、強相互作用力和弱相互作用力操控著基本粒子的行為,因此對稱性也可以告訴我們關於基本粒子的信息。「每個理論都會遵循一個特定的,很抽象的模式,」巴羅解釋道,「這個模式不僅決定了力如何起作用還會決定哪種粒子可以存在。這種判斷方法非常強大。物理學家已經被對稱性的威力和關於對稱性的論證震驚到了,他們可以藉此得到支配基本粒子的理論。」

這還不是全部。20世紀六十年代,物理學家提出電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這兩種基本的相互作用其實是同一種相互作用不同的兩面:它們可以被弱電相互作用統一描述。它們擁有統一的數學框架,一種規範理論可以同時描述這兩種相互作用。「對於這兩種相互作用的描述非常像之前麥克斯韋對電磁相互作用的描述,所以它們可以統一起來,」 倫敦國王學院的克拉克.麥克斯韋教授約翰·埃利斯解釋道,「這是一組更加複雜的方程,但是它們是相對簡單的,因為有一種對稱性將它們聯繫起來。」

我們希望將這種對稱性進一步推廣,最好可以把其他的相互作用也包含進來。「這就像你找到了四種模式來描述四種基本的相互作用,正如七巧板一樣,你想把它們拼在一起,這樣每個模式都可以看作一個更大的模式的一部分,」巴羅說,「你希望通過將不同的模式結合在一起來給單獨的模式加上新的限制條件,這樣可以預測出能被實驗檢驗的新的粒子和物理。」

對稱性破缺

這枝鉛筆一定會倒下來。自然法則並不能決定它會朝哪個方向倒下——它是旋轉對稱的。一旦它以一種方式倒下,情況就不再是對稱的了。但這種不對稱是自然規律的結果,而不是規律本身的不對稱導致的。

但在某種情況中,這些力在某種意義上是同一種力,我們今天為什麼把它看作是不同的力?答案是,有的潛在的對稱性可能會隱藏起來,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從理論中消失了。例如,想像一隻朝下且處於平衡的鉛筆,由於重力的作用,鉛筆有倒下去的趨勢。「由於重力是豎直朝下的,所以鉛筆往哪個方向倒下都有可能,」 巴羅解釋說 ,「鉛筆不會總是朝著一個方向倒下,但即使在絕對零度的完美真空環境中,量子漲落也會讓鉛筆傾向於倒向某個方向。」因此,自然規律造成的結果並不一定要和自然規律自身具有相同的對稱性

我們自身就是對稱性破缺的例子,」巴羅說,「此刻,你我正處於宇宙中某個特定的位置上,但是我們的行為受電磁學和重力的支配,不過這兩種力並不會青睞宇宙中的某一個位置。為什麼宇宙中的事物如此多姿多彩也是宇宙中的一個謎題。如果自然規律造成的結果和自然結果自身具有完全相同的對稱性,宇宙將變得千篇一律,無聊至極。」

就這些力而言,他們的想法是,在宇宙從大爆炸中冷卻下來的過程中,剛開始宇宙是均勻和高度對稱的,某些力會跳出對稱性變得有點不同。巴羅解釋說:「最初,人們的期望是一切都高度對稱,然後逐漸達到某些臨界值。當你達到一個特定的溫度時,強相互作用力就會變得不同於其他的力,所以一個對稱性就會被打破,最終,弱相互作用力和電磁力,就會變成不同的力。所以當宇宙冷卻時,就會出現這些對稱性被破壞的現象,就像鉛筆朝一個方向落下一樣。」

對稱性和現實

所有這些情況似乎提出了一個很高的要求。很難相信我們的充滿各種複雜現象的宇宙會遵循一些基於對稱性的相當簡單的定律。然而,這種理論已經導致了不少發現。弱電統一和隱含對稱性的破缺需要相對重的Z玻色子與W玻色子的參與。事實上粒子有重的也有輕的,但是對稱性要求粒子是沒有質量的,必須有希格斯玻色子的參與才能讓粒子獲得質量。這些粒子都已經被找到了:上世紀80年代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已經發現了Z玻色子和W玻色子,2012發現了希格斯玻色子。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簡單的理論並不一定意味著簡單的計算。物理學家認為,支配強相互作用的理論具有一個相對簡單的整體結構,但你需要進行大量的計算,才能真正描述現實世界的現象,這些計算複雜到即使是最快的超級計算機也無法精確求解。巴羅說:「數學理論可以引導我們找到一個候選(理論),但我們不知道如何解出方程式來得出結果。結果要複雜得多。它們不必具有與物理定律相同的對稱性。」

物理學家們會忘記實驗而僅僅依賴理論嗎?不完全是的。「特別是在粒子物理學領域,實驗物理學家要找到理論物理學家沒有預言的粒子和理論物理學家要預測實驗物理學家沒有發現過的粒子之間存在著一場長期較量,」埃利斯說,「兩者都可能會實現,我認為這反映了一個事實,即科學是通過理論和實驗之間的持續合作而進步的。」

原文連結:https://plus.maths.org/content/symmetry-making-and-symmetry-breaking

【互動問題:你所在的領域有哪些必須遵守的原則?

請大家嚴格按照 互動:問題答案的格式在評論區留言參與互動,格式不符合要求者無效。

截止到本周日晚九點,點讚數排名為本周日福彩雙色球最小的三個數的朋友將獲得我們送出的圖書一套。

*本活動僅限於微信平臺

編輯:aki

相關焦點

  • 宇宙中隱藏的對稱性圖案——幫助物理學家揭示了時間起源的秘密
    時間可以被看作是一種「突現」的維度,一種從宇宙空間相關性中產生的全息圖,而這些相關性本身似乎來自基本的對稱性。簡而言之,這種方法有可能幫助解釋時間為什麼開始,為什麼它可能結束。他們利用的事實是,根據膨脹的宇宙學,指數膨脹的宇宙幾乎與「德西特空間」的幾何形狀完全一樣,德西特空間是一個有10個對稱的球形空間,或者說,它可以通過變換而保持不變。有些對稱性是我們熟悉的,今天仍然存在,比如你可以向任何方向移動或轉向,物理定律保持不變。德西特空間也尊重膨脹對稱:當你放大或縮小時,所有的物理量都保持不變,或者至多被一個常數重新標度。最後,德西特空間在「特殊保角變換」下是對稱的。
  • 雙曲線的對稱性和形狀分析
    它的標準形式方程如下從上述方程中可以看出,假如(x, y)在雙曲線上,那麼(x, y)、(-x, y)、(-x, -y)、(x, -y)四個互相對稱的點均在雙曲線上,也就是說符合上述標準方程的雙曲線是關於x軸對稱、關於y軸對稱,並且關於原點中心對稱。
  • 迷你世界玩家的強迫症行為,建築對稱只是其一,這點讓人很舒適
    建造追求對稱在遊戲中對稱性被大家展現的淋漓盡致,不管是建造什麼樣子的建築,腦海中都會下意識的考慮對稱性。毫不誇張地說:追求對稱性,是大多數玩家都會做的強迫症行為。當然了對稱性也有一定的好處,可以讓建築看起來更加整體。
  • 建築講究對稱之美,而日本為何選擇非對稱?談談其古建築的創新力
    我國建築講究對稱之美,然而,提及日本建築,人們想到最多卻是其非對稱性的特點。想必很多人不禁產生疑問,日本建築為何沒有照搬中國左右對稱的建築形式呢? 其實這個問題本身就存在不妥之處。"日本奈良時代的建築形式是由中國建築體系衍生而來的"——這是毋庸置疑的結論;但是,直接把日本古建築形式發展歷程看作是中國建築形式的日本化,認為其應模仿中國的對稱形式就不太妥當了。
  • Arnold&Son新品:一枚完美對稱的手錶
    2017年巴展,Arnold&Son帶來的DBG Skeleton,是一款堪稱完美對稱的作品,錶盤上五個小盤組成五角星的形狀,乍一看又像一個充滿機械美感的蝴蝶,栩栩如生。無論是整表巧奪天工的設計,還是炫酷的鏤空外觀,這款腕錶都令人過目不忘,尤其是它的對稱性。腕錶設有兩個不同的時間顯示,每一個時間顯示均以獨立的發條盒及齒輪傳動鏈、擒縱機制和擺輪操控。通過非同尋常的技術將兩個不同的時間顯示完美地融入到同一款表中,各自獨立顯示,互不影響。
  • 男性與古代雕塑的陰囊不對稱研究
    為了驗證溫克爾曼的話,我在幾個義大利博物館和畫廊裡觀察了107尊雕塑的陰囊不對稱性,其中有真正的古董原作,也有文藝復興時期的複製品……——摘自克裡斯·麥克馬努斯(ChrisMcManus)已發表的論文官方文獻茲將「搞笑諾貝爾醫學獎」授予:倫敦大學學院的克裡斯·麥克馬努斯,以表彰他寫出了極具平衡感的作品《男性與古代雕塑的陰囊不對稱研究
  • 初中數學知識點:軸對稱
    軸對稱知識點     一、軸對稱與軸對稱圖形:     1.軸對稱:把一個圖形沿著某一條直線摺疊,如果它能夠與另一個圖形重合,那麼就說這兩個圖形關於這條直線對稱,兩個圖形中的對應點叫做對稱點,對應線段叫做對稱線段。
  • 他20年著《漢字對稱藝典》,專家:不僅是一部學術專著!
    《漢字對稱藝典》 是中國首部演繹漢字結構藝術的學術專著。是李京先生歷時二十餘年,在精研甲骨文、金文、篆書等字體對稱規律基礎上,遵循形式美法則和構字規律編著而成的集文獻性、工具性、資料性、藝術性、趣味性和學術性於一的體綜合性典籍。是中國漢字近代史上常用漢字數量較多、對稱漢字及圖案量較大、全程書法創作、編纂而成的一部傑作。
  • 心繫天下三星W21 5G 演繹經典「對稱之美」
    在中華文化當中有一種奇妙的美名曰——對稱。對稱的飛簷翹角紅牆黃瓦、對稱的詩詞歌賦麗句華章。從古至今,中國人一直追求著造物裡的對稱美,在許許多多中國的文化國粹中,我們似乎都能看到對稱元素的攝入,建築、繪畫、詩歌、瓷器、楹聯、圖章、書法等都講究對稱,反映著中國人獨有的陰陽平衡概念。而在手機領域,三星W21 5G不僅在設計上遵循了對稱的設計美學,也傳遞了一種秩序與自由結合,內外相輔的平衡之道。
  • 對稱分量法
    3、零序網中滿足電壓平衡方程式(KVL)零序分量不是直流,還是交流,也是一直在旋轉的。只要把A相的正序、負序、零序都得到,即可得到不對稱相量A、B、C。已知一組不對稱的量,可以根據上述公式分解成三組對稱的量,上述公式稱為分解式。無論系統是否對稱,只要三相相量之和為零,那麼就不存在零序分量。
  • 南北兩極的極光為何不對稱?科學家找到了原因,但與他們設想的完全...
    南北兩極的極光為何不對稱?現在,一組研究人員認為他們已經找到了原因——即地球磁尾的不對稱性。但更奇怪的是,極光不對稱產生的原因與科學家們所預料的正好相反。挪威卑爾根大學的博士Anders Ohma,也是這項新研究的第一作者,他在報紙上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說道:「這一發現令人激動的原因是我們之前認為系統中的不對稱通過一種叫做磁尾重新連接的機制進入磁層。而這篇論文表明,事實可能恰恰相反。」
  • 壇城|精美絕倫的建築,堪稱對稱美學的典範
    壇城|精美絕倫的建築,堪稱對稱美學的典範圖·文/舒放壇城,梵文音譯曼陀羅,從功能上而言分為四種類型。在一個平面上展示出立體效果,基本上類似俯瞰圖;不過四方的大門等又是平面示意圖,兩者加在一起呈現出一種完美的對稱性。特別是另一種被人們所熟悉壇城形式,也就是沙畫壇城,看上去就是由不同的方形和諸多組同心圓相互疊加而成,更是將這種完美對稱表現得淋漓盡致。
  • 性對於卓威FK系列,卓威ZA系列有什麼不同,卓威ZA13上手體驗!
    今日話題:性對於卓威FK系列,卓威ZA系列有什麼不同,卓威ZA13上手體驗!本期來講講卓威的一款對稱型滑鼠ZA系列。這裡還是要吐槽一下,就小編個人情況,除非把無名指刻意固定好一個位置不能動,否則抬出時仍然存在輕微割手現象,所以如果你不喜歡右側建的話,這款滑鼠非常的不適合你,使用起來感覺右手無名指放在那裡都不舒服!
  • 中國傳統古建築的對稱之美--山西青年報2019年07月15日12版:書院...
    從古至今,中國人對於建築裡的中軸線,有著千年不變的恪守,這正是源於骨子裡對於對稱美的鐘愛。從皇城宮苑到普通民宅,從群體建築的規劃到一戶一室的布局……我們處處都可見對稱的影子。   所謂對稱,是以一個點或一條線為中心,兩邊的形狀、大小是一致且呈現對稱的。事物色彩、影調、結構,都是統一和諧的現象。對稱的事物能給人一種「安靜」的嚴肅感,蘊含著平衡、穩定之美。   從力學的角度看,對稱性的結構形式在建築物的重力感、力的傳遞與支撐的關係中表達出建築結構的作用。
  • 不走尋常路的古橋:兩邊不對稱一高一低卻千年不倒,被稱為惡魔橋
    但無論是聞名天下的趙州橋、盧溝橋,還是西湖上的斷橋,出於安全性和穩定性,都講究的是橋身的對稱性和美觀性。但在義大利的一座小鎮上,當地有一座不對稱的古橋,卻能夠屹立上千年的時間。 圖片為義大利攝影師Tiberio Frascari授權去驢行使用,未經許可禁止使用
  • 不走尋常路的古橋:兩邊不對稱一高一低卻千年不倒,被稱為惡魔橋
    但無論是聞名天下的趙州橋、盧溝橋,還是西湖上的斷橋,出於安全性和穩定性,都講究的是橋身的對稱性和美觀性。但在義大利的一座小鎮上,當地有一座不對稱的古橋,卻能夠屹立上千年的時間。但剩下的四個小拱門卻是大小都不一樣,而且兩邊的坡度也不一樣,並且還是斜著建造看起來十分不協調,按照我們的主流造橋設計觀念,這就顯得很另類。那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設計呢?
  • 對稱藝術,每個別墅設計師都會,卻只有少數設計才能驚豔一方!
    別墅裝修設計中常常會用到各種手法,有些設計師會將數學的嚴謹性發揮到極致,有些設計師喜歡用藝術家的隨性去設計一棟別墅,有些設計師喜歡將色彩美學融入到設計中去。而有一種手法是任何一位別墅設計師都會用到,卻並不是每個設計師都能將其完美地呈現出來!
  • 日本古建築為何不照搬中國左右對稱的形式?
    對稱與非對稱首先來看看整體建築布局的意匠特點。眾所周知,歐洲和中國的宮殿、教堂、寺院的建築都是左右對稱井然有序的布局形式,而日本的建築左右非對稱的佔多數。六世紀後半期從大陸傳來了當初寺院的伽藍布局,如四天王寺、飛鳥寺所示,布局上左右對稱,進深深長,而現存建於七世紀末的法隆寺西院伽藍,右手金堂,左手五重塔,為左右非對稱並列布局,可以說在較早階段就已出現了這種非對稱的傾向。儘管如此,在八世紀的平城京,建設有藥師寺、東大寺等左右對稱規整的伽藍,而到九世紀的平安時代,密教建築的山上伽藍卻為非對稱建築,左右非對稱的伽藍開始出現。
  • 對稱加密和非對稱公鑰加密有什麼區別
    Symmetric cryptography對稱加密2. Asymmetric cryptography不對稱加密對稱密碼技術對稱密碼技術與凱撒密碼技術相同,用單個密鑰加密和解密數據。 為了更好地理解此過程,將此過程可視化為下圖
  • 對稱式構圖,讓你的建築攝影作品更加震撼(歐洲義大利篇)
    無論在古老的東方,還是遙遠的西方,大家無一例外地對中軸對稱線如此鍾愛與恪守。從皇家宮殿、佛家寺廟、公共官邸、教堂修道院以及一般民宅,都依嚴格的中軸線分布:從群體組合到一室布局都呈現出中軸線的特徵。對稱式構圖具有平衡、穩定、相呼應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