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紅蟬鳴,是一個令人嚮往的時節。茂名又將迎來了一個碩果纍纍的豐收季節。走進茂名,就走進了流丹溢彩詩意浪漫的水果海洋,世代勤勞的茂名人,以其聰明才智釀造了這片「甜蜜的土地」。
【荔枝歷史】
茂名素有「中國荔鄉」之美譽,不僅因其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盛產荔枝以其品種多、質量優、產量大而聞名全國乃至全球,更是因其悠久的歷史淵源和深厚的荔枝文化底蘊而著稱。據考證,茂名種植荔枝有2000多年的歷史。特別是在唐朝,茂名荔枝已成為朝廷貢品。唐代詩人杜牧《過華清宮句》:「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宋代大詩人蘇東坡品嘗了荔枝後,脫口贊曰:「海山仙人絳羅襦,紅砂中單白玉膚。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清朝兩廣總督阮元在《嶺南荔枝詞》中云:「新歌初譜荔枝香,豈獨楊妃帶笑嘗。應是殿前高力士,最將風味念家鄉。」清代樊增祥寫詩回贈好友時也提到了茂名(高涼古郡)的丹荔,詩云:「荔枝六月熟高涼,七日飆輪達建康。拾得環妃牙後惠,拈來玉局指頭香。」
江澤民同志曾於2000年2月間親臨高州根子鎮柏橋村委會(唐時為潘州毛山縣地),參觀荔枝基地,高興之餘在觀荔亭下親手植上一棵白糖罌荔枝樹苗,並命名為中華紅。如此中外名流同我們國家最高領導人,都盛讚中華紅荔枝品質優良。該荔枝1988年被廣東省果樹研究所評為早熟組第一名。確認高州(唐時潘州)荔枝品質最優名不虛傳。
茂名地區是全國最大的水果生產基地,世界最大的荔枝生產基地,全市水果種植面積達430多萬畝,其中荔枝面積176.57萬畝,是世界第二大荔枝生產國印度的荔枝面積(84.3萬畝)的兩倍多,約等於中國以外世界各國荔枝面積的總和,荔枝年總產量佔全國25%,佔全球20%。
【荔枝功效】
荔枝屬南亞熱帶水果,被譽為「嶺南果王」,馳名中外。荔枝含有豐富的果糖、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B2、C和尼克酸、檸檬酸、果膠以及鈣、磷、鐵等多種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歷來被人們稱為果中佳品。荔枝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全身皆可入藥。荔枝果肉性溫味甘,有益氣、通神、益智、止渴、滋潤五大作用,適用於治淋巴結核、腫毒、痘疹、脾虛久瀉、貧血和疾病後津液不足、胃寒痛、疝氣痛等症。
【荔枝品種】
【三月紅】果大,心形或歪心形,果皮鮮紅色,較厚而脆,龜裂片大而平、大小不等,部分龜裂片中央有小的錐尖狀裂片峰,裂紋淺窒窄比較顯著,縫合線不明顯;果肩較寬。肉黃白,有韌性,略帶粗糙,果核較大,味道甜中帶酸,食後有餘渣,屬於中等品質的荔枝。
【妃子笑】妃子笑,為荔枝的一種品種,別名落塘蒲、玉荷包。晚唐詩人杜牧有詩:「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妃子笑這個品種就是這樣得名的。妃子笑是精選的荔枝,荔枝看上去個大、飽滿、顏色對比特別明顯,經常是一顆荔枝上紅一塊綠一塊的,別看整體顏色發綠,其實很甜,核很小。
【白糖罌】白糖罌荔枝又名蜂糖罌、中華紅。該品種果肉爽脆,味清甜,是廣東省品質最優良的早熟品種。主要產於茂名市的高州、電白等地,有一千三百年以上的栽培歷史。
【白臘】白蠟優質早熟品又叫白臘子荔枝,是優質的中早熟品種,白臘荔枝主產於茂名的高州、電白等縣市。葉面有光澤,有蠟層,葉脈明顯。近心形或卵園形,果頂鈍,果肩平而一邊斜,果皮鮮紅色,薄而軟,龜裂片突起,裂紋明暗顯,果肉白臘色,肉質清甜,汁多,肉厚核小,有特殊香,種子中等大。
【黑葉】黑葉荔枝也叫烏葉荔枝,主要是因為它的葉子發黑,所以得名。果中等大,大小均勻。果皮紫紅色,果頂鈍圓而斜,果肩為一邊高一邊低的歪肩。雖然黑葉荔枝因為果核大而不得食客的歡心,但因為其香味濃鬱,很多荔枝雪糕或奶酪都是使用黑葉荔枝來調味。
【掛綠】掛綠,是荔枝最佳品種之一,因荔枝中間有一道綠痕而得名。掛綠核大而略扁,肉質特別爽脆,清甜有微香,品質極優,果實較耐貯藏。由於掛綠荔枝異常珍貴,21世紀初曾出現單顆天價拍賣的情形,打破金氏世界紀錄。
【桂味】桂味荔枝,因有桂花味而得名,又名桂枝、帶綠,是荔枝品種之一。果頂渾園,果肩平,果梗細。果皮鮮紅,果肩有墨綠色斑,果肉乳白色,肉厚質實,清甜多汁,有桂花形香味,多為小核。桂味中有一種叫「鴨頭綠」,有墨綠色的斑片,是特佳的品種。
【糯米餈】荔枝中的極品。又稱米枝,古稱水晶丸,為荔枝品種之一。該品種果形呈偏心臟形,歪柄,果形較大,色澤鮮紅間蠟黃,果皮棘感不明顯,果肉乳白色、半透明、豐厚,口感嫩滑,味極清甜,核瘦小,自然糖分高,含人體必須的多種胺基酸、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具有多種滋補功用,是不可多得的嶺南佳果。在東莞等地,該品種有「荔枝之王」之稱。
【雞嘴荔】雞嘴荔枝,果實大、肉厚爽口、核小如珠,剝皮後乾爽,掉到地上不粘沙,味道清甜可口,因其核小似雞嘴,故而得名。雞嘴荔裡有荔枝『掛綠』水分較少、質地爽脆、有冰糖味、清甜帶微香的特點,還有『妃子笑』核小的優點。
【水晶球】水晶球荔枝,優稀荔枝品種,以肉質特別爽脆,肉色晶瑩潔白,酷似水晶球著名。其果肉爽脆清甜,肉色透明,果核細小,為荔枝中的精品。陳鼎的《荔枝話》記述:水晶球「白花、白殼、白白、由核,而漿如血,味甘,香沁肺腑」。
【翡脆】翡脆荔枝豐產穩產。果實6月中下旬成熟,果實心形,果皮紅帶黃色,裂紋淺而窄,縫合線明顯,果肉爽脆、蠟白色,小核率高,品質優。生理落果少,裂果率低。
【馬貴荔】產於高州馬貴鎮,每年3月底至4月初開花,8月中下旬成熟,1995年經專家鑑定為國內荔枝最遲熟品種。果實較大、美觀,平均單果重35克,最大果重可達50克,但品質一般,可溶性固形物只有16%,味較淡無酸味,肉質較粗。特遲熟1478優系果實美觀,果形端正、色澤鮮紅、果肉厚、肉質嫩滑、汁多味較甜、可食部分高。果心正型,龜裂片較平至平,果色鮮紅,果肉白臘色。
【荔枝美食】
百合肉片炒荔枝
荔枝百合炒蝦仁
紅果荔枝扣
荔枝蝦球
薄荷荔枝茶
荔枝雞球
荔枝紅棗粥
荔枝冰棍
【荔枝蜜】
荔枝蜜芳香清甜,含有人體必須的多種維生素和營養成份,是老幼皆宜的天然保健食品。經現代醫學研究證明,荔枝蜜所含的成份,能美容養顏,補血養血功效,對促進消化吸收、增進食慾、鎮靜安眠、提高人體免疫能力、促進幼嬰兒的成長和發育有著積極的輔助作用。
【荔枝核】
辛溫,入肝、腎經,有理氣止痛作用。《本草綱目》曰:「荔枝核入厥陰,行散氣滯、其實雙結而核肖睪丸,故其治癩疝卵腫,有述類象形之義」。故多用於厥陰肝經寒凝氣滯所致的疝痛、睪丸腫痛等少腹疼痛,並可用於氣滯血瘀所致的婦人經前腹痛和產後腹痛。
荔枝核味辛性溫,故有溫中散寒之功,常用於寒凝氣滯之胃脘疼痛。本症多由於素體氣虛或久病脾胃虛弱,中陽不振、寒從內生、胃失溫養,症見:胃脘隱隱作痛,綿綿不絕,食少納呆、泛吐清水,喜按喜溫,飢餓時痛甚,得食稍減,遇冷則劇,畏寒肢冷,大便稀溏,小便清長,胃痛時輕時重,數年不愈,嚴重者可兼嘔血或便血,舌淡嫩、邊有齒痕、苔薄白而滑,脈沉遲或濡弱。《備要》載:「闢寒邪、治胃脘痛」。
【荔枝殼】
荔枝殼,入藥部分為無患子科植物荔枝的外果皮。6-7月採收成熟的果實,在加工時剝取外果皮,曬乾。荔枝皮有清熱消腫,收斂止血之功,水煎服可治療婦女血崩,外洗可治療小兒痘瘡。適合人群也是很廣,一般情況下荔枝皮煮水不寒不燥,任何體質皆可食用。
1、荔枝皮煮水可用於產後口渴不止。
2、治痢疾,血崩,溼疹。《綱目》:「痘瘡出發不爽快,煎湯飲之;又解荔枝熱,浸水飲。」
3、治血崩:荔枝殼燒灰存性,研末。好酒空心調服,每服二錢。(《同壽錄》)
【荔枝酒】
益氣健脾、養血益肝、滋補、防老、美容、減脂、防治心腦血管疾病、助消化和殺菌、消渴利尿。
【荔枝茶】
唐朝時,楊貴妃酷愛吃荔枝。每年七、八月時,唐明皇總是派大批船隊將荔枝經由大運河從江南載運到北方京城。船隊上還包括有各式的貢茶﹝進貢給皇族喝的茶,又稱工夫茶)。而將荔枝和功夫紅茶合併燻製成的荔枝紅茶。不料竟深受皇室及楊貴妃的喜愛,而漸漸流傳。為世界最早的自然水果紅茶。
荔枝紅茶在將新鮮荔枝烘成乾果過程中,以工夫紅茶(指貢茶,即高等紅茶﹞為材料,低溫長時間,合併燻制而成,外型普通,茶湯美味可口,冷熱皆宜,進口紅茶如藍莓(伯爵)、皆難與其比擬,值得細細品。荔枝味道鮮美甘甜,口感軟韌,是人們心目中的高級果品。荔枝的清甜遮蓋了荔枝紅茶的微苦,卻難掩荔枝紅茶固有的芬芳,荔枝風味糾纏著茶香,緊隨氤氳的水氣嫋嫋上升,四處飄散。
功效:興奮、利尿、強心解痙、抑制動脈硬化、抗菌、抑菌、減肥、防齲齒、抑制癌細胞。
【荔枝幹】
一、性味:味甘、酸,性溫。
功用:益心腎,養肝血。
二、荔枝幹藥膳方選
1.主治頸淋巴結核:
取幹荔枝果50克,海藻15克,黃酒適量,水煮食之,每天1劑,療程不限。
2.主治淋巴結核及疔毒:
取荔枝數個,搗爛似泥,外敷患處,每日1次。
取荔枝幹5—7枚,海帶15克,加黃酒適量,水煎服。
3.主治呃逆:
取荔枝500克,連殼燒灰,研末,溫開水調服。
4.主治氣虛胃寒:
取5枚荔枝肉,煮酒1小杯,數服後有效。
5.主治脾虛洩瀉:
取幹荔枝肉15克,大棗3—5個,水煎常服。
取幹荔枝肉15克,扁豆30克,水煎服,每日1次。
6.主治老人五更瀉:
取荔枝幹5枚,合春米一把,或酌加淮山、蓮子,煮粥吃。
7.主治婦女貧血、虛弱:
取荔枝幹果、大棗各7枚,水煎服,每日1劑。
8.主治血崩:
將荔枝殼燒灰存性,研末,每次服6克,黃酒空腹調服。
9.主治小兒遺尿:
每日吃荔枝幹約10枚。
個人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