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雷聲大雨點小,不能再以GDP來充當不作為、慢作為、懶作為的『擋箭牌』『遮羞布』。」江蘇南通市委書記陸志鵬日前在市委、市政府一次緊急召開的會上如是說。
這次緊急會議源於江蘇省「263」專項行動督查組對南通港口進行暗訪的結果:仍有多家碼頭在飲用水水源地二級保護區內,從事明令禁止的危險化學品裝卸作業,甚至有部分危險化學品直接排入長江,給飲用水安全帶來隱患。
暗訪現場:
對飲用水水源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督查人員首先來到南通港口集團狼山港務分公司,這裡是國內硫磺吞吐量最大的碼頭,硫磺被國家列為危險化學品。督查人員在一個緊鄰長江的堆場發現,被硫磺汙染的雨水直接排入了長江。而此處距離南通市狼山水源地取水口僅有1.8公裡,處在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範圍內。
江蘇全省80%的生活生產用水直接或間接取自長江,長江沿線分布有30個大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記者了解到,按照規定,應該在堆場的周邊建立有效的收集系統,然後把收集到的初期雨水通過管道輸送到處理設施處理。
在走訪中督查人員還發現,這家港務公司在長江沿岸設有不少排汙口,除了直接排放的雨水外,還有碼頭內部下水管道的汙水經過簡單沉澱後排入長江。
而按照規定,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範圍內,不允許設置任何排汙口,必須接入市政管網送往汙水處理廠。
此外,堆場內的部分硫磺露天堆放,未能有效覆蓋,多處可見散落的硫磺被直接衝入江水中。應急物資庫內沒有圍油欄、吸油氈等溢油事故應急必備器材。
督查人員隨後來到南通港口集團貨櫃分公司,這家企業從事的貨櫃裝卸作業中包含30多種危險化學品,建有專門的危險化學品貨櫃堆場。
記者發現,這個碼頭距離南通狼山飲用水水源地取水口只有1公裡左右,按照規定,在如此近的範圍之內是不允許有任何危險化學品裝卸作業的。
此外,這個碼頭同樣沒有配套建設初期雨水收集系統,有可能會造成受汙染的廢水直排長江。
南通市長江岸線碼頭眾多,從事危化品裝卸作業的泊位有26個。部分碼頭位於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准保護區內,違法從事危險化學品或煤炭等散貨裝卸、堆場作業,對飲用水水源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即知即改:
清理整頓推動碼頭搬遷
接到督查組反饋的暗訪結果後,當晚,南通市委、市政府第一時間召開專題會議,部署整改措施,強調必須把確保人民群眾飲水安全作為首要任務,把保護和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拿出壯士斷腕的氣度清理整頓長江沿岸危化品碼頭和罐區,對於互相推諉,推進不力的部門和地方將嚴肅問責。
次日清晨,南通市港口局及南通港口集團有限公司主要負責人來到狼山硫磺散貨裝卸碼頭和危險化學品貨櫃碼頭,現場督查,落實整改。
記者在現場看到,狼山碼頭採取揚塵控制措施,對堆場內40萬噸硫磺進行了全覆蓋,道路以兩小時一次頻率灑水降塵。兩個碼頭內共11個直通長江的排水口,包括所有引橋的排水孔,全部用磚頭水泥封堵,並將開鑿引水槽,將初期雨水和噴淋廢水引入排水管道。
對於兩個碼頭共同存在的沒有雨水廢水收集系統、雨汙分流配套管網等問題,已開始現場勘察,由南通市建設局牽頭制定汙水排放解決方案,並將在碼頭內全部重建新的排水系統。
除了這些應急性的整改措施,南通港口集團還將在今年6月底前,停止並轉移在飲用水水源地二級保護區內的所有危化品作業。
「在整改過渡期內,我們確保危險貨物貨櫃的周轉周期不超過7天,堆放總量不超過100個標箱。同時作業的危化品品種不超過30個,將風險降到最低。」南通港口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尹建爐告訴記者。
據了解,為徹底解決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內的安全風險,南通市已經啟動了3家碼頭的搬遷工作,計劃2018年6月底前完成搬遷。
南通港口局局長王開亮表示,準備把現在碼頭退出的這塊還岸線於市民,還岸線於生態,水源地保護區內不會再有任何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