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有著40餘年歷史的著名食品公司「農心」日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在其生產的蝦條中被發現類似老鼠頭的東西後,「農心」公司沒有及時處理這一危機,而是千方百計進行掩蓋,從而引起了韓國媒體和民眾的眾怒。一場「鼠頭蝦條」風波愈演愈烈。
想用三箱方便麵封口
據《朝鮮日報》等媒體報導,「農心」遭遇的危機始於一個月前。2月19日,韓國忠清北道的一名女消費者在該公司生產的蝦條中發現了一個老鼠頭似的東西。她向公司投訴後,「農心」方面辯解稱:「是什麼東西被燒後的物質……只是碳化物。」為了平息這次風波,「農心」還向她提供了3箱方便麵作為賠償。
然而紙裡包不住火,該消費者再次提出異議,醜聞被捅了出來。3月17日,韓國食品醫藥品安全廳在進行調查後表示,「農心」方面已經銷毀了「異物」,所以很難確切辨認,但從照片和顯微鏡觀察結果來看,可以推定是鼠頭。一時間,輿論譁然。面對巨大的壓力,「農心」公司19日閃爍其詞,「不承認是鼠頭,雖然不知道具體原因,但為發現『異物』給顧客帶來的憂慮表示歉意」。
引起民眾憤怒
一個月之後才知道這件事,韓國社會既吃驚又失望。「農心」公司是韓國方便麵、膨化食品製造業的龍頭老大,一直是韓國安全食品的象徵。而且,該公司生產的「農心」牌蝦條是韓國人最愛吃的零食之一,被譽為「國民零食」。這樣的知名企業居然出現如此令人作嘔的事故,讓人大跌眼鏡。有人認為,從事發到現在已經過了一個月的時間,而公司方面未採取任何措施,誤食者應不在少數。還有人說,「農心」公司一直隱瞞事實,直到韓國食品醫藥品安全廳著手調查後才向公眾解釋,而且解釋明顯帶有迴避責任的嫌疑。
在「農心」公司的網站上,有人留言道:「這次發現了老鼠的頭,是不是下次就會發現老鼠的身體呢?」憤怒的網民甚至上傳了老鼠的照片貼在蝦條包裝袋上,並在上面註明「鼠條」。《朝鮮日報》則評論說,這起事件對韓國食品企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衝擊,有關人士非常擔心消費者會把對「國民零食」蝦條的憤怒發展成對整個食品界的不信任。
面對如潮的批評,「農心」公司宣布全面停止生產其主打產品蝦條,還收回了市場上流通的所有產品並銷毀。但是,種種做法並沒有得到諒解,民眾對「農心」公司的憤怒反而不斷高漲。
刻意強調原料從中國進口
韓國媒體普遍認為,「農心」公司對這次事件的應對方式可以用兩個詞來概括,那就是「沉默」加上「謊言」。不僅如此,自本月17日該事件曝光以來,「農心」還試圖轉移公眾的注意力,刻意強調原材料進口於中國,在韓國進行分裝。也有媒體追風說,蝦條中的老鼠有可能是混在中國產的半成品中進口到韓國的。韓聯社20日報導說,韓國駐中國大使館當天表示,本月底前,將與中方一同對提供原料的「農心」青島工廠展開調查。
不過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農心」的全資子公司「青島農心食品有限公司」利用中國便宜的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將面切成蝦條的模樣,具體的精加工則是在韓國釜山的工廠裡進行,並在韓國國內分裝、銷售。刻意強調原材料進口於中國,未免有轉移視聽的嫌疑。
就在「鼠頭蝦條」一案鬧得沸沸揚揚之際,韓國媒體20日又爆出消息稱,韓國一家著名食品公司的金槍魚罐頭中發現了刀片,再次引起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關注。首爾居民鄭某說,他在吃東源F&B的金槍魚罐頭時嚼到異物,拿出來看是一塊指頭大小的鏽刀片。他還說,東源F&B方面說這沒什麼,作為賠償要送一套金槍魚禮包。對此,東源F&B的相關人士已經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