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平潭海上觀光遊輪有限公司,位於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東南部海域平潭縣北厝新區金井灣商務運營中心智能產業大廈。根據2016 年平潭出臺國際旅遊島建設方案,明確提出:按照多規合一的原則,統籌考慮平潭綜合實驗區總體規劃、綜合交通規劃等,結合全島旅遊資源分布、旅遊產品組織和服務要素聚集等因素,加快構建「一廊兩環五區」的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格局。為完善平潭國際旅遊島配套項目,充分發揮平潭獨特的旅遊資源優勢,提昇平潭旅遊設施和接待服務檔次,進一步促進平潭旅遊事業的發展,由福建海峽高速客滾航運有限公司與平潭綜合實驗區旅遊客運有限責任公司合資成立福建平潭海上觀光遊輪有限公司,註冊資本人民幣3000 萬元,經營平潭島環島觀光遊輪運營項目。公司致力於構建以文化、旅遊、商業為主體的文化旅遊產業閉合生態圈,努力打造以海上觀光旅遊為龍頭,文化、商業三大業態融合發展的新平臺,逐步實現「三駕馬車」深度融合、協同發展。
公司立足福建、面向全國,採用收購、合作和新建等模式開發精品海上文化旅遊項目,實現「資源共享、產業優化、路徑創新、資本運作、能力提升」的發展願景,創造性地培育「旅遊N+」(文化、商業、體育、地產、傳媒、影視、網際網路、產業基金等)的海上文化旅遊商業開發新模式。前期公司將新建造一艘300客位觀光遊船,命名「海壇1號」,購入一艘200客位的觀光遊船「海壇2號」。公司適時推進國際郵輪的項目建設工作,成立國際郵輪子公司,配合平潭國際旅遊島的建設方案,完成國際郵輪港的建設。
平潭位於主島東南部海岸及鄰近海域(島礁),著力打造國際旅遊休閒養生的精品項目和精品旅遊路線,建設山海融合、自然與人文和諧共存的國際旅遊休閒度假區。「十二五」期間重點推進壇南灣組團交通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完成重點旅遊景區旅遊配套設施改造提升及建成一批高端海景酒店、養生度假項目。把旅遊業作為先行啟動的重點產業之一,突出「海峽旅遊」主題,完善旅遊業發展規劃,加強旅遊基礎設施建設, 優化旅遊發展布局,加強兩岸旅遊產業合作,努力打造國際知名的海島旅遊休閒目的地。
海峽西岸城市群因處於同一經濟區域,市場互通性較好,需要重點開拓。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是重要的客源市場,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的實施,中國的國際影響力越來越大,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貿往來和民間文化交流,將產生大量的旅遊活動。全球的客源市場包括俄羅斯、歐美國家和地區、南太平洋語系國家和地區等根據平潭交通規劃,平潭主島規劃期內確定形成 3 個通道,分別是海峽一橋、二橋和第三通道的隧道,預留第四通道和臺海通道。其中第三、第四通道採用公路鐵路(或軌道)複合通道的形式。 公路系統是規劃期內形成 2 橋 1 隧的布局,與福建省幹線公路、國家高速公路銜接。 一是漁平高速公路:起自瀋海高速漁溪複合樞紐互通,經江鏡、港頭、三山、 高山、東瀚等鄉鎮, 與平潭海峽大橋(海峽一通道)相連,雙向 4-6 車道。 二是長平高速公路: 線路起自長樂市古槐,跨越海壇海峽與福(州)平(潭) 高鐵共用通道進平潭島,與規劃的快速路相接,規劃雙向 6 車道。三是平莆高速公路:起自平潭壇西大道南端,經規劃三通道隧道至龍高半島, 以隧道形式通往莆田方向, 規劃雙向 6 車道。公路客運樞紐按照「一主二輔」的格局進行布局,設置嵐城客運站、竹嶼口客運站、澳前客運站。公路貨運樞紐規劃與總體規劃一致。鐵路系統:平潭綜合實驗區對外鐵路共布局 5 條線,其中 3 條幹線鐵路、2 條城際線。 鐵路幹線分別為福州-平潭鐵路、京臺直通貨線、臺海鐵路;城際線分別為平潭 -福清城際線、平潭-莆田城際線。此外,規劃控制預留金井、流水灣鐵路支線, 服務吉釣港組團,實現鐵路與港口貨物運輸「零對接」。 規劃形成鐵路中心站、鐵路北站、鐵路南站 3 個鐵路樞紐。其中,鐵路中心站為樞紐主客站,辦理城際、快速和普通旅客列車的始發和終到作業,規劃期內還兼顧貨運業務。預留的鐵路北站和鐵路南站為貨運站。 港口航運系統是規劃和預留 5 處作業區。其中近期建設:金井作業區、澳前作業區。遠期預留:人工島郵輪作業區、流水作業區、草嶼作業區。結合主要離島發展定位和實際岸線資源、建港條件,在大練島南部預留港口岸線;在東庠島北部預留建設國家一級漁港岸線,南部結合流水作業區統籌考慮。主島在幸福洋、竹嶼口、竹嶼灣、如意灣預留四處遊艇碼頭。
近年來,平潭大力引進外來資金投資旅遊項目。截止 2014 年底,在建 6個旅遊項目,總投資近 100 億元。近年來,對海壇景區的海蝕地貌、海濱沙灘兩大資源品牌與漁業文化、民俗文化、風能資源進行包裝整合,編排旅遊線路, 開發出海蝕地貌與風能資源科普遊、海濱度假休閒遊、海島漁事活動遊等多種旅遊產品,形成一系列滿足不同層次遊客需求的旅遊套餐。針對「漁業」與「旅遊」兩大支柱產業,開發了漁事體驗遊、漁家生活遊,開展拉網捕撈、漁排垂釣、趕海挖蛤、礁嶼撿海螺等活動,利用沿海漁村成片石頭厝,改造民宿旅館, 發展「農家樂」、休閒農莊等旅遊產品,讓遊客住漁家屋、吃漁家飯、坐漁家船、幹漁家活,提高了旅遊產品的多樣化和競爭力。平潭以國際風箏衝浪、橫渡海峽、國際環島自行車賽、兩岸馬拉松賽等體育賽事為契機,在此基礎上開發特色旅遊產品,拓展文化體育競技功能,打造平潭特色的旅遊產品品牌。平潭還大力推動旅遊商貿產業發展,進一步培育發展臺灣商品免稅市場,已經成為購物旅遊的獨特亮點。2014 年「海峽號」、「麗娜輪」共運送旅客 12 萬人次,平潭成為兩岸重要的旅遊集散中心。臺灣商品免稅市場、海壇古城等一批聚集人氣的旅遊項目落地,其中臺灣商品免稅市場的建成運營,使得免稅購物旅遊成為平潭旅遊新亮點。旅遊接待能力和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市場影響力持續增強。重點塑造三條主題觀光線路:——跨區域旅遊。通過城際列車、公路和海上郵輪,連接福州與臺灣,形成福州——平潭——臺灣的跨海峽之旅。——海壇環島遊。依託海壇島環島公路,以陸路為主,水陸結合的方式,串聯殼丘頭遺址、君山、王爺山、海島國家森林公園、龍王頭、南街、姜山島、牛山島、將軍山、青觀頂、南寨山、竹嶼湖、石牌洋等重要景區(點)。——海島風情遊。海上遊船、遊艇與登島遊覽結合,在塘嶼島、東甲島、姜山島、牛山島、東庠島、嶼頭島組合形成海島旅遊產品。
《平潭綜合實驗區旅遊發展總體規劃》綱要提出:規劃近期建設十三項重點項目。其中觀光項目四項:將軍山景區、王爺山景區、猴巖山景區與海上絲路觀光航線;度假項目三項:龍鳳頭海濱歡樂浴場、世界海島博覽公園、海上高爾夫;接待設施建設四項:海峽旅遊集散中心、龍鳳頭遊客中心、壇南灣酒店、南海旅遊碼頭;娛樂項目兩項:名品購物城與龍鳳頭濱海休閒帶。十三個項目共需旅遊建設用地約 14 平方公裡、投資金額 55 億元。通過十三個近期重點項目的建設,能夠滿足遊客的觀光、度假、娛樂、交通、商務、購物需求, 同時通過基礎設施建設、標識系統完善、「數字平潭」信息化網絡構建,近期可形成較為完備的目的地旅遊產品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