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龔進輝
今天下午,努比亞發布了Z18 mini,其採用18:9全面屏設計,是mini系列中第一款全面屏手機,售價1799元起。
「努比亞Z18 mini採用了全面屏設計,搭載驍龍660處理器,並且擁有不俗的外觀設計,但是,面部識別功能沒有出現,AI功能噱頭大於實用,拍照方面的設計沒有太大的新意,與同等配置的機器相比,努比亞要提升的部分還很多。」新浪手機如是點評。
眾所周知,mini系列向來是努比亞的銷量擔當,儘管Z18 mini綜合競爭力並不強,但與主打高端旗艦的Z系列相比,其可以為努比亞貢獻不俗銷量。不過,放在手機市場大環境來看,mini系列銷量從未進入暢銷機型行列,存在感極低。
據騰訊科技報導,2017年努比亞整體銷量維持在1000萬部左右,其中85%是貼牌中興的低端手機銷往海外市場,努比亞品牌相比2016年下滑約25%。換言之,2017年努比亞國內銷量僅為150萬部,低於2016年的200萬部,由M2、M2青春版、N2、Z17 mini、Z17、Z17S、Z17 miniS 7款產品貢獻,平均每款產品銷量僅為22萬部,實在是微不足道。
賽諾數據則顯示,2017年前11月努比亞中國市場的銷量約為175萬部,平均每月銷量為16萬部。儘管賽諾數據與騰訊科技有所出入,但努比亞在國內市場銷量低迷是不爭的事實,彼時其深耕國內市場已超過5年,市場表現用「差勁」來形容並不為過。
由於努比亞遲遲未在國內市場打開局面,業績甚至落後於命運多舛的錘子、360手機,隨之而來的是高層離職。據努比亞內部人士透露,去年下半年,努比亞品牌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付國武(主管品牌、市場營銷)、努比亞公司高級副總裁曾國章(主管銷售、渠道)相繼離職。
在我看來,付國武、曾國章離職,要麼是為努比亞銷量不給力負責,要麼是不看好努比亞未來前景。的確,無論是品牌知名度還是線下渠道建設,努比亞都有很長的路要走,其重金籤約C羅,既沒有有效服務於海外市場擴張,國內品牌塑造也收效甚微;蘇寧持股比例從33.33%減持至4.90%,某種程度被視為對努比亞倒向京東的懲罰,合作力度被削弱在所難免。
不得不說,努比亞市場處境極為尷尬,與預期目標相差甚遠。回想2015年6月,努比亞脫離中興單飛之初,創始人裡強在制定3步走戰略時信誓旦旦地表示,2017年努比亞成為全球知名品牌。當時,裡強透露,2016年在穩固國內市場的前提下,努比亞將逐漸加大國際價值市場布局,採取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進入海外,比如藉助知名電商品牌和中興已有的海外渠道。
如今,意氣風發的裡強被殘酷的現實狠狠地打臉,努比亞連中國知名品牌都不是,成為全球知名品牌更是遙不可及。「智慧型手機的競爭是一場馬拉松長跑,堅持到最後才是勝利,而努比亞就是能夠堅持到最後的長跑選手。」倪飛這一表態不無道理,但更多折射出努比亞的無奈和現實困境。
當然,儘管努比亞在國內市場不受待見,但其像大多數企業一樣擁有上市夢。2016年10月,倪飛透露努比亞4年拐點已至,已著手準備上市,未來3—4年將完成上市動作。換言之,努比亞最晚將在2020年10月登陸資本市場。2017年8月,努比亞母公司中興減持努比亞股份,減持後擁有後者49.9%的股權,但仍是單一最大股東,未來努比亞將不會再納入中興合併報表。
對此,倪飛解釋稱,這是為了滿足上市單一大股東持股比例不能過高的要求,為未來獨立上市做準備。除了調整股權結構,努比亞獨立上市還需滿足證監會對於創業板上市連續三年盈利的硬指標,這對倪飛團隊是個不小的挑戰。中興在減持時披露了努比亞2016年營收數據,數據表示,2016年努比亞總營收為53.78億元,營業利潤虧損2億元,淨利潤虧損9142萬元。
2016年努比亞淨虧損9000多萬元並非利好消息,按照努比亞的上市計劃和證監會的要求,2017年成為努比亞的關鍵節點,第一目標是實現盈虧平衡,次一點的話大幅縮小虧損範圍,允許小額虧損,反正無論如何,2018年努比亞必須實現盈利。
可以預見的是,為了實現盈利這一目標,今年努比亞或將延續去年機海戰術策略,不遺餘力地推高銷量,尤其是擴大Z系列銷量佔比。截至目前,努比亞已發布N3、V18、Z18 mini三款產品,加上蓄勢待發的紅魔遊戲手機、Z18,其今年至少發布5款產品,至於銷量如何,我只能祝努比亞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