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曉瑩 特約撰稿 劉亞文 編譯
美國總統川普感染新冠病毒後,通報他病情的白宮醫生肖恩·康利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每次出現在鏡頭前,一襲白大褂的他總是神色淡定,語氣沉穩。肖恩·康利是何許人也,又是如何從軍醫成為「總統御醫」的?
肖恩·康利
專業整骨醫生
川普感染新冠病毒後,白宮醫療團隊成為其健康狀況的「發言人」,每次站在話筒前的是白宮醫生肖恩·康利。2018年開始擔任該職位的他,此前從未受到過如此多的關注。
康利今年40歲,所學專業與呼吸科沒有一點關係,他是一名整骨執業醫生,擁有整骨醫學博士學位(D.O.) 。值得注意的是,這裡的整骨執業醫生和骨科醫生是兩碼事,整骨醫學博士學位和普通醫學博士學位也有很大區別。
根據美國著名醫療機構梅奧醫學中心的解釋,整骨醫學博士學位(D.O.)持有者畢業於美國的整骨醫學院,經過嚴格訓練後取得執業許可;普通醫學博士學位(M.D.)持有者則畢業於普通的醫學院。
美國整骨醫學協會標誌。
從醫學院畢業後,這兩類博士都要在特定部門通過住院醫師培訓,都要通過執業許可測試,才能出診和開處方。在治療方式上,整骨執業醫生會上手治療,比如使用脊椎推拿或者按摩療法等。有資料顯示,美國現有5萬多名整骨醫師執業,約佔所有醫師的5%,其中超過六成從事基層醫療工作。
康利就是畢業於專業的整骨醫學院,他2006年在費城整骨醫學院獲整骨醫學博士學位,2008年在醫療機構完成實習,2013年在維吉尼亞州樸次茅斯美國海軍醫學中心完成住院醫師培訓,所學專業是急救。在海軍醫學中心期間,康利表現不錯,獲得「高級專科住院實習醫生研究獎」和「榮譽畢業生獎」。
肖恩·康利(最前)出場還有點明星範兒。
康利在維吉尼亞醫學委員會的個人簡歷顯示,他得到了美國醫學專業委員會、整骨專家認證委員會、美國足部醫療專業委員會和足病醫學教育委員會的認證。他還接待過沃爾特·裡德國家軍事醫療中心的病人——那裡正是川普接受治療的醫院。
「賢內助」是同學
許多白宮醫生都是軍醫出身,康利也不例外。他在美國海軍醫學中心完成住院醫師培訓後,2014年便前往阿富汗擔任急救醫生,為北約聯軍服務。在阿富汗期間,他的急救技能大顯身手,還因拯救5名被簡易爆炸裝置炸傷的羅馬尼亞士兵獲得羅馬尼亞榮譽勳章。提起那段經歷,康利說:「我意識到生命的頑強,只要你有合適的工具和高效工作的團隊,就可以做成了不起的事。」
康利曾在阿富汗服役。
在住院實習和駐阿富汗期間,康利也沒耽誤個人問題。他和妻子克莉絲汀是醫學院同學,克莉絲汀和康利同年畢業於費城整骨醫學院,畢業後兩人一起在美國海軍醫療中心住院實習,但克莉絲汀的專長是內科,如今在馬裡蘭州弗雷德裡克健康醫療集團工作。
克莉絲汀在家庭和職場上都能應對自如,可謂康利的「賢內助」。2016年,她被美國《職場母親》雜誌評為「年度職場母親」,她分享說,自己和康利的長子帕特雷格是他們在海軍醫療中心工作期間出生的,次子加勒特是在她完成海軍艦船服役後不久出生的,小女兒艾米麗則出生於康利在阿富汗服役期間。
身上貼著政治標籤
實際上,白宮醫生不需要是某一領域的專家學者,他們更多地承擔著總統保健工作,以及在極端情況下提供緊急醫療服務。曾給老布希和柯林頓當過白宮醫生的康妮·瑪麗亞諾表示,在白宮工作就像在戰場作戰。
看來,軍醫出身、擁有前線急救經驗的康利是白宮醫生再合適不過的人選。2018年3月,他被任命為白宮代理醫生,同年5月成為川普任內第二位白宮醫生。
今年新冠疫情期間,川普曾在5月份透露自己服用了藥物羥氯喹來預防新冠病毒感染,他當時說,醫生並不推薦羥氯喹,是他本人堅持服用。儘管在白宮備忘錄上簽了字,但康利還是在備忘錄上解釋道:「經過與總統多次商討,權衡使用羥氯喹的利弊,我們認為這種療法的潛在好處大於相對風險……」
除了提供醫療服務,白宮醫生還肩負著公共職能。比起普通醫生,白宮醫生背後的政治標籤更多,他們面對著最複雜的「醫患關係」,更要在醫學判斷和政治之間保持平衡。
前面提到的瑪麗亞諾最終選擇辭職,去一家私人醫院工作。辭職後,她出了一本書,名為《我的病人是總統:白宮醫生大揭秘》。瑪麗亞諾在書中坦言,自己擔任白宮醫生期間壓力過大導致失眠,健康亮起紅燈;隨時跟隨總統導致她無法兼顧家庭,與丈夫離婚;柯林頓總統「不太聽話」也讓她很頭疼。
瑪麗亞諾的書《我的病人是總統:白宮醫生大揭秘》
康利的前任、川普任內第一位白宮醫生羅尼·傑克遜就是個例子。傑克遜曾為川普開具健康證明,表示他除了有點超重,身體狀況非常好。他還說,總統的健康是因為「基因使然」。
2018年3月,傑克遜被川普提名為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部長。儘管由於被爆出醜聞而未能上任,但他卻由此步入政壇,正在備戰今年的眾議院選舉,走上了一條「醫而優則仕」的路。
羅尼·傑克遜
在媒體面前表現優異的康利,是不是也會走類似的路線呢?至少這會成為他的政治資本,如果他想更進一步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