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月份,北方也開始進入雨季。
你透過陽臺的窗子往下望,馬路兩旁蒼翠欲滴,有著潑墨畫的率性,大雨滂沱,樹冠欲折裡聽見猛烈的風過。
想起春節的時候,樓下道路兩旁的大樹小樹都只有一根光禿禿的樹幹,你甚至疑心它們會不會就這麼死了。
真快,時間一晃便過去了。
距離大學畢業已近三個年頭兒。
那年是六月下旬離校的,太陽很大的一個下午,我是宿舍倒數第二個要走的人,茹和隔壁的花兒說好一起送我。
我猶豫再三要不要告訴他,他正好微信來問我幾號離校,"今天下午"。
我喜歡他誰都知道。
開玩笑地問他你是不是也喜歡我的時候,他回答,有一些喜歡。
我又歡欣又惆悵。
很多人以為我們是情侶了,事實從來都不是。
雖然是兩個人的約會,也總是很客氣地表明,我們特別好,是朋友的那種好。
畢業前幾天卻明顯地開始疏遠我,以至於和他的畢業合影,看起來依舊充滿了生分和不默契。
送我上校車的時候和他們一一道別,花兒重重地把我抱到飛起,落地後我收住笑,轉向他:
"那我先走了",
"嗯,路上小心點,別丟東西,你一個人坐車別睡覺……"
我不敢抬頭,也不好接話,怕控制不住會掉眼淚,也納悶他居然有這麼多囉嗦話說得出來。
我打斷他,"嗯,知道,那我走了",
"你不抱抱他?"花兒一本正經地提示。
我當然也想過的!但自從他疏遠我,「他一定是準備跟我斷掉關係了,他又不喜歡我」。
卻在抬頭時看到他抬起的雙臂,帶笑的眉眼。
那是我們唯一一次擁抱,我已經記不起他懷裡的溫度,抱得矜持又短暫。
"快開車了,讓人等不好",然後便頭也不回地快步上車,因為眼淚已經繃不住了。
很多人說大學不戀愛是憾事一件,很感謝他給我模擬了一場戀愛,雖然沒有戀愛的名義。
後記:
(一)畢業後他開始放飛,周圍人介紹對象,雖然當年會拒絕我,現在倒是不挑剔,戀愛了還給我來個電話報喜,換了新女友還向我打聽月經不調怎麼辦。我好歹也是單戀過你的人啊,讓你女朋友知道多不好?他的邏輯倒是清奇,「這不一樣,你是喜歡我的人啊。」
我:「(●—●)啥意思」?
(二)《花季·雨季》本是描述高中生活的一本書,當年我十二三歲,是我最早接觸的青春文學作品,儘管當時已經比書中描述的時間背景晚了數十載,依然感嘆深圳的發展速度,中學生知識面的廣度和生活的豐富程度。
而多數人的高中應該像我一樣湮沒在了題海中,我們的「花季雨季」足足推遲到了大學:大一大二是笑容純真的花季,大三大四是淅淅瀝瀝的雨季。
(原創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