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紅螞蟻來了,又肥又大,太可怕了!」端午節前夕,龍巖市民@茂茂在朋友圈發了一張疑似石鑼鼓公園出現紅火蟻的圖片,引發許多龍巖市民轉發和關注。許多人議論紛紛:會傷人的紅火蟻又來了,還能在公園愉快玩耍嗎?
▲市民朋友圈截圖
對此,龍巖市園林局闢謠:此蟲子並非紅火蟻,而是紅蝽。
6月11日,記者在e龍巖平臺上發現,5月以來,已有多位龍巖市民反映龍巖中心城區多個公園集中出現紅色蟲子。根據反映圖片來看,紅色蟲子和紅火蟻大小相似,密密麻麻的附在綠化葉子上,看得人頭皮發麻。
不過,龍巖市園林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市民反映的蟲子叫紅蝽,常成群出現,主要以錦葵科植物為食。紅蝽常產卵於棉絮上,且繁殖速度快,雖然生命史僅約3-5天,但成蟲一個生命史可以產卵一百多粒。該負責人表示,每年5-7月和9-11月是紅蝽嚴重危害時期,市園林局按常規做法對植物病蟲害進行了防治,但效果不明顯。
「經專家分析,是今年乾旱、高溫氣候比往年提前50餘天,導致紅蝽迅速災難性爆發,接下去我局將加強對木棉花的清掃次數和防蟲力度儘可能控制病蟲害發展態勢。」市園林局提醒,紅蝽一般只對植物有害並不傷人,市民遇到後避開即可。
紅火蟻為極具破壞力入侵生物,體型長度約為3-7毫米,與其他螞蟻差不多。疾控專家提醒,紅火蟻是非常亢奮的捕食者,一個蟻巢的個體數可達20萬隻至50萬隻。它們具有非常厲害的蜇針,一旦被叮咬,會讓人感覺非常疼痛,過敏體質的人可能因此引起休克,甚至死亡。
紅火蟻毒囊中大量的毒液注入你皮膚,會立即引發劇烈灼熱感,局部皮膚形成紅斑、水泡、硬腫,有癢感。水泡破裂,還可引起細菌性的二次感染。
1、觀察螞蟻巢穴
紅火蟻常在農田、荒地、綠化帶、路邊、果園、公園、堤壩等地發生,蟻丘高10-30釐米,直徑30-50釐米,內部結構呈蜂窩狀。巢穴可作為紅火蟻的識別特徵之一。
2、觀察蟻群顏色
如果蟻巢外面有工蟻活動,便可通過觀察螞蟻顏色初步判斷。紅火蟻在陽光下為亮棕紅色,體長3-9mm。
3、試探螞蟻的攻擊性
當紅火蟻的蟻巢受到幹擾時,工蟻會迅速湧出巢穴,攻擊入侵者。據此,我們可以用棍子迅速插入蟻丘,觀察其攻擊性。
4、觀察螞蟻的頭部
紅火蟻頭部略成方形,後頭中央有明顯的凹陷,上顎發達,內緣有4個明顯的小齒。
5、觀察螞蟻的腹柄結
紅火蟻腹部背板呈深褐色,前胸背板前端隆起,胸腹連接處有兩個腹柄結,第一結節呈現倒「V」狀,第二結節呈圓錐狀。
6、觀察是否有螯針
紅火蟻腹部呈卵圓形,末端有螯針伸出。這是紅火蟻最危險的部分,螯針內有毒液。
一旦發現紅火蟻,請及時向當地農業部門報告,由專業防治紅火蟻人員進行清剿,切勿個人進行防治,以免被咬。在紅火蟻發生區域作業,建議穿上長筒膠鞋並在外壁上塗抹滑石粉。千萬不要用腳踩蟻巢或用手碰觸工蟻。
另外,記者了解到,紅火蟻是可防可控可治的有害生物,我市農業部門已經掌握了紅火蟻的防控技術。人們只要不長時間在紅火蟻活動區域停留、不幹擾其活動和不擾動或破壞其巢穴,完全可以避免其攻擊傷害。農業部門還提醒,市民若有發現疑似紅火蟻的螞蟻或蟻巢,不要擾動和破壞蟻巢,應及時報告當地農業部門防控處理。
公園內發現不明蟲子
切勿靠近!
及時報告!
轉發提醒身邊人
閩西日報記者:劉玉榮 劉菲菲
通訊員:董凱
警惕!龍巖土壤含水量飽和,須防範地質災害!此輪暴雨何時休?
@龍巖人 公積金繳存基數馬上要調整了!快來看看有哪些變化
生活在龍巖這座小城,真好!
橫「掃」全國!揭秘這家龍巖企業的成功之道
龍巖市中小學(幼兒園)、中職學校教師職稱評審通過人員名單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