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中,出現了數十個朝代的更迭,而作為朝代更迭的別樣見證者——都城,成為人們研究這個朝代的一個有力的方式。浩瀚的歷史長河之中,有這樣四個都城——西安、南京、洛陽、北京,被稱作「中國古代四大古都」。
而北京城作為留存歷史遺蹟最多的一個古都,當然得益於其作為都城的朝代距離我們較近,至今北京城內名氣最大的故宮是明朝就建造的,頤和園和圓明園是有名的清代皇家園林,在這之前存在過的元朝,好像被人們遺忘了一樣,在今天的景區之中沒有什麼存在感……
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是元朝在今日的北京城留下最顯著的痕跡了,因為其地理位置不是旅遊景點密集處,這是一個旅遊者不會特意到達的地方,吸引的大多是生活在北京城的人們。
遺址公園是在元大都土城遺址之上建造起來的,元大都城牆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其最北部分在明初北牆南移時,遺存城外,至今仍可見高達10餘米的城牆遺蹟,俗稱「土城」。為保護元大都城垣遺址,這裡被闢為公園。公園以小月河為中心,共分為七大景區,包含雙都巡幸、四海賓朋、大都鼎盛、水街華燈和海棠花溪等,是一座具有文化歷史內涵的現代遺址公園。
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內有海棠花溪,種植了西府海棠、貼梗海棠、金星海棠、垂絲海棠等。公園的海棠花節是與香山植物園的桃花節、玉淵潭的櫻花節並稱的北京春天的三大花節之一,自1998年開始舉辦。活動期間,遊客可以免費在公園海棠花溪景區邊聆聽舒緩的背景音樂,邊欣賞海棠花。截至2012年第十五屆海棠花節,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種植了28個品種、5000餘株海棠,是北京市海棠品種最多、數量最大的海棠園。
元大都遺址作為北京城文明發展的重要見證,是研究北京城址變遷的重要實跡,如今開闢城公園,名氣雖沒有明清時期的故宮大,但是作為距離今天已有700年的歷史的古蹟,還能被開闢為公園,也不失為一種美談。
往年每到春天降臨,公園中的海棠花溪前人山人海。不過由於疫情的原因,今年3月下旬的海棠花節和其他兩個北京最著名的花節一同取消了。明年花開依舊,希望能與所愛攜手同至。
這裡是「今古風物行」,一個志在四海的姑娘。如果你熱愛旅行,又囿於現實,那麼關注我,我們一起去看這時間山川湖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