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業主方和管理方這兩個硬體和軟體統一起來,可以有利於整體運營,在獲得盈利的同時,我們還可以直接決定如何打造新的服務方式,提升品牌。」嘉裡集團(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小抗向《第一財經日報》一語道破此中玄機
與大多數同業競爭者在華只輸出管理不願投資作風不同,主要立足於亞洲市場的香格裡拉,其拓展市場的模式恰恰是帶資管理。目前,香格裡拉麾下酒店中,有39家是參與投資的,只有13家屬於單純輸出管理。
追溯到10多年前,作為較早進入內地市場的大型酒店管理集團,香格裡拉從1984年在杭州開了內地第一家香格裡拉品牌酒店開始,採用的就是帶資管理,這種做法在當時可謂獨一無二。
「我們大部分酒店都是以控股、主要股東或單獨股東的方式運作,其實,這也表現出我們對中國市場的長期信心,而且將業主方和管理方這兩個硬體和軟體統一起來,可以有利於整體運營,在獲得盈利的同時,我們還可以直接決定如何打造新的服務方式,提升品牌。」嘉裡集團(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小抗向《第一財經日報》一語道破此中玄機。
事實上,近幾年,業主方和管理方不屬同一家的做法出現一些普遍問題。比如世界知名的希爾頓酒店陸續退出南京和深圳市場,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酒店業主方與管理方之間的矛盾,既有管理理念方面的原因,也不乏長期以來的細節磨合問題等,但一個國際知名酒店品牌因此連續敗走中國幾個主要城市,確實給希爾頓帶來不小的品牌傷害。
記者走訪了數家此類運作方式的酒店,大多管理者都反映,以前高端國際品牌很吃香,管理方比較佔優勢,但隨著這幾年眾多外資品牌湧入中國市場,合適的物業成為稀缺資源,這一點在上海、北京等「寸土寸金」的一線城市尤為明顯。所以業主地位提升,管理方有時不得不向業主方做出一定程度的妥協。但管理方又不能不為品牌發展考慮,於是有時為了一個細節,雙方都會發生分歧,若分歧被放大,矛盾自然產生。因此香格裡拉會比較主張統一業主方和管理方。
仔細研究後發現,香格裡拉能夠運用資本作為挺進酒店業圈地擴張的主導策略,根本因素還來自於香格裡拉酒店集團的母公司——嘉裡集團,作為馬來西亞著名華商「糖王」郭鶴年麾下的產業,嘉裡集團資金實力異常雄厚,在內地投資了不少商業地產項目,背靠嘉裡集團這棵資本大樹,香格裡拉自然底氣十足,其品牌酒店的投資額往往比其他同等級酒店高出20%~30%左右。而且郭鶴年畢竟是華裔,其對亞洲尤其是中國市場有著相當深刻的了解和特別的投資熱情,這是其他歐美酒店集團所不具備的,這就為香格裡拉在華用資本擴張打下了基礎。
「我們目前在內地有25家開業酒店,在建酒店超過20家,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內地酒店數量可以達到100家。」黃小抗自信地表示,現在嘉裡集團在上海、北京已有數個綜合性商業業態的嘉裡中心,且運作不錯,近期其還聯手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長春產業有限公司等,投資約5億美元在浦東建造包括五星級酒店、高級寫字樓、商場和酒店式公寓設施的嘉裡中心,擬在2010年開業。
而這種綜合型商業模式也將成為香格裡拉酒店今後在內地擴張的一個新途徑。
「目前,天津等地區還有在建的嘉裡中心項目,接下來,還會在杭州、福州等城市進一步發展,我們未來所考慮的內地城市主要是一線發達城市、省會城市以及特色城市。其實我們希望通過發展綜合性商業項目的方式,擴張布點了香格裡拉酒店。」黃小抗興奮地說。
業界分析,如今類似的綜合型商業項目越來越多,比如越洋廣場等,羅康瑞的兄長羅嘉瑞近期也表示,未來數年內將投資約100億元在內地開發綜合性商業項目,並藉此擴張布點麾下品牌酒店。因此,香格裡拉模式或許代表了未來部分具有資本背景的酒店企業在華擴張的趨勢。
(第一財經日報 樂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