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蟾峽位於丹江口市南部的白楊坪林區,屬秦嶺山系餘脈,與聞名天下武當山毗鄰,群山環抱,重巒疊嶂。峽谷縱深3000多米,兩面懸崖峭壁,古木參天。近年來,峽谷以它奇特的地質地貌、石洞遺蹟、潭池、瀑布、清泉、珍稀野生動植物而為世人所知。仲秋的一個周日,論壇十來個網友一約,前去遊玩。
車子經過兩個小時的山路顛簸,到達白楊坪林區。下車來到峽谷的入口。一個半人高的臺座上,豎著一塊不規則的黃褐色巨石,上刻「金蟾峽」三個剛勁有力的紅色大字,鮮豔醒目。背後是介紹金蟾峽的來歷和傳說。兩條巍峨的山脈形成的峽谷,在峽谷出口處似大門洞開。山洪溪水從高山峽谷一路奔騰而來,經年累月,在這裡衝擊成寬闊的河床。河床上布滿奇形怪亂石。有幾塊大石,如臥牛,如老龜,有飛鷹。溪水在亂石中穿流,於底窪和深處形成清澈潭水,倒映著藍天白雲和青山草木。
峽谷內,樹木蓊鬱,藤蘿披拂,遮天蔽日,涼意陣陣。野板慄、野核桃樹、野棗樹等樹上果實,無論熟落於地,或高掛枝頭,都是鳥兒們和野生動物們的美味佳餚。走不多時,路上出現幾排梅花樁,猜想可能是以前習武之人練蛤蟆功的地方。走跳在梅花樁上,也尋找下練蛤蟆功的感覺,心裡美滋滋的。離梅花不遠處,是一座吊橋,大夥行走其上,邊走邊搖,又真切體會了一把什麼叫搖搖晃晃,飄飄蕩蕩的滋味。
走在崎嶇陡峭的山路,踩著地面的落葉,弓腰側身地穿過枯藤野林,來到用石塊砌成擋水壩下。可惜現在水少,沒能看見瀑布如簾,飛珠濺玉,水花噴放,水霧瀰漫的美麗景致。上到壩頂,壩頂有兩排銅錢形狀石墩,刻著花開吉祥,富貴萬年字樣,寓寄著人們嚮往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望。壩裡枯葉飄浮,壩水幽暗,如深澗老潭,似一個得道高僧,禪意宏富,功力深厚,靜守一處,天長地久。
扶著一趟樹枝老藤綰成的欄杆上行,只見峽谷裡亂石穿空,草木蒼翠。在一個轉彎處,有一座圓形拱橋。它藏身於深山老林之間,讓人感到它不像一座人間之橋,而是一座牛郎織女相會的七夕之橋。同行的一對老年夫妻,一臉笑意,留戀於橋上不停拍照,感受得出他們在回味著年輕時溫馨浪漫的時光。不遠處,一座舊木橋,不知是年久失修,還是故意叫人尋剌?稀鋪木板,還有幾塊朽爛的,讓人過得心驚肉跳。
越過木橋,穿過一段盤旋彎曲的小路,眼前是一座高大的山峰,山峰猶如雲影落下。仰首上望,刀砍斧劈般山峰,似快要炸掉的高樓那樣傾斜,觸目驚心。行慢了,坐在一塊大青石上,看一層層 壁熔巖構成的石壁,像的一摞書那樣齊整。這是大自然的書冊,更是一本隱藏地球秘密的書籍,叫人永遠讀之不盡。在大自然這本包羅萬象,包藏萬機的大書面前,人類是那麼渺小,又是那麼短暫。
繼續前行,攀登又高又長的鋼梯,上到崇山峻岭的一線天峽穀穀口,頓感涼風撲面,腳下霧飄, 超出塵外。自古以來,這裡古木參天,藤蘿纏繞,石隙滲滴,苔蘚斑駁,幽草潤生,人跡罕至。人們只能在又窄又高的懸崖峭壁上,用型鋼修建幾段陡峭的鋼梯和長長的、曲曲折折的棧道,供人們來此遊玩賞景。攀爬在梯子,頭頂上是高高的稀疏藤蔓晃動的一線幽暗天空,左右是直立的冰涼溼淋淋的石壁,腳下是深不可測的深淵,行走在棧道上,使人頭暈目眩,雙股顫抖,心驚膽戰。既便如此,由於山峰險峻,石隙陡曲,棧道也無法再向裡延伸。我們也只能望幽深的石隙生嘆,只能在草樹蒼鬱、苔蘚斑駁石潭處,「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從一線天峽谷高處下來,返到從一線天峽谷流水下洩形成的深潭處。只見細流如銀線般閃亮,從高空飄下,落在巖石樹木上後,注入深漂。深潭三面高陵,一面幽谷,潭水明亮,遊魚可數。站在潭邊,回看攀登的奇山異峰,生李白「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浩嘆。
遊覽峽谷,始終有一種奇妙的明麗的黃花,點綴路途的樹林裡、草叢中,還有懸崖峭壁上,就像一支美妙而憂傷樂曲的基調,餘音繚繞。它長得不葉不枝,翠綠直立的圓梗上,開著金線菊一樣的球形花朵,映照在綠蔭叢中,令人遐想。有人說它是彼岸花,有人說她這曼珠沙花,有人說它是金線菊,似是非是,讓人聯想到彼岸花美麗而又哀傷的動人傳說和人生的生世輪迴、世事無常,使它更加充滿了神奇迷人的色彩。
遊金蟾峽,挺拔俊秀的險峰和彩幻般迷人的奇花,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奇峰給了奇花的生長環境,奇花又妝扮美化了奇峰,二者既是相輔相成,又是奇緣巧合。奇峰奇花給我們的啟示是,深山老 林藏奇景。不獨各種發明創造需要開拓創新精神,就是我們遊山玩水,也需要有一顆不畏艱險、勇於攀登之心,才能欣賞到大自然奇妙瑰麗的美景。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