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
今日11時30分左右
梅林一村一棟高層住宅發生火災
本報記者已趕往現場
深圳晚報記者 陳小龍 攝
目前火災仍在撲救中
暫無人員傷亡報告
具體損失情況待核實
而昨天(1月1日)
重慶也同樣發生了一起高層火災
據@人民日報微博消息
1月1日17時40分許
重慶加州城市花園小區一樓房發生火災
消防等部門赴現場救援
新年第一天,重慶加州花園突發大火多樓層遭殃!暫未發現人員傷亡!居民表示:火從二樓「嘭」的一聲就竄出來了,然後火順勢向上面樓層燃去!
現場視頻顯示,起火建築系一棟高層建築,大樓一側從底樓到頂樓均有大火燃燒跡象,火勢較大,濃煙滾滾,不時有燒掉的物品從空中掉落。
2日凌晨1點15分,重慶渝北區官方通報稱,截至1日19時20分,現場明火撲滅。經消防人員逐層逐戶搜索排查,無人員傷亡。
初步核查,火災從加州花園小區A4幢第2層(共30層)一居民房陽臺起火,火苗成立體狀燃燒,引燃外牆保溫層及雨棚,蔓延至第30層陽臺並竄至部分居民房屋內。火災具體原因正進一步調查中。
目擊者:從2樓燒到頂樓30樓
加州城市花園小區是重慶開發較早的規模較大的住宅小區,起火的是A4棟,時間大約在下午5點左右。該小區A4棟單元樓每層兩梯八戶。
一位在該起火大樓附近的重慶市民告訴記者,現場火勢非常大,「幾分鐘時間就躥上去了」。另一位現場目擊者所發布的朋友圈稱,「3分鐘,從2樓直接燒到頂樓30樓」。
點擊播放 GIF 0.3M
火災現場
1日晚11時,發生火災樓棟的一位住戶向記者表示,他家是一家五口,除了夫妻倆,家裡還有兩個老人一個小孩,著火之後,他們第一時間就跑出來了。到了樓下後,他們看到,「當時的火勢一下把各層的窗簾點燃了」。「我是穿著拖鞋就跑出來了,身上穿的衣服現在也沒得換。」
1月1日晚,在失火小區外的消防車。
加州城市花園是餘文(化名)下班回家路上的必經之地。1號下午5點20分,餘文和往常一樣走在這條路上,遠遠地就看見一大片濃煙從這個小區裡散開來,路上的行人也慢慢地向小區的方向聚集。透過兩棟大樓的縫隙,餘文看見加州城市花園小區裡一棟大樓渾身瀰漫著火光,熊熊燃燒的大火裡不時發出爆炸聲,在嘈雜的人聲中顯得尤為突兀。「空氣裡還有一股明顯的燒焦的味道。」餘文告訴記者。
「我到的時候消防車就已經到了,但是進不去。」餘文說,由於加州城市花園小區比較老舊,車位緊張一直是該小區的頑疾,平常日子這個小區周邊道路上都停滿了私家車。
據封面新聞報導,火災發生後,小區周邊消防通道被隔離樁、停放的轎車等佔用,附近市民合力掀翻和抬走堵路車輛給消防讓路。
點擊播放 GIF 4.0M
晚上8點左右,據中國消防通報:
專家:兩大原因致高層建築著火快
加州花園此次火災燃燒很快,一位長期從事社會火災防控的專家向記者表示,高層著火快的原因主要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煙囪效應」,許多高層建築內部上下貫通,內部存在大量疏散樓梯、豎向管道井、中庭和玻璃幕牆縫隙等,一旦發生火災,易形成立體燃燒。
小區居民提供的火災現場圖
同時,複雜使用功能和布置形式大大增加了火災撲救難度。該情況主要產生於樓梯間,豎向管道井和未封堵或封堵不嚴的孔洞,其豎向蔓延速度是3~5米每秒,蔓延速度很快;
二是部分高層建築,建築外保溫材料使用的是可燃材料,或者建築外保溫材料之間沒有設置防火隔離帶,或隔離帶設置不符合標準,埋下了隱患。
發生火災時
滅火救援都是
爭分奪秒
佔用消防通道
不僅會造成消防車無法通行
影響消防指戰員救援
而且更是違法行為!
消防法普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第二十八條規定:任何單位、個人不得佔用、堵塞、封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車通道。人員密集場所的門窗不得設置影響逃生和滅火救援的障礙物。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第六十條規定:佔用、堵塞、封閉消防車通道,妨礙消防車通行的,對單位責令改正,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面對高層火災
記牢這些可以救命!
點擊播放 GIF 0.0M
一、所在樓層為失火樓層以下,毋庸置疑,請往下疏散逃生,儘量不要待在屋內,以防火災蔓延或遭遇爆炸等其他險境。
點擊播放 GIF 3.2M
二、所在樓層為失火樓層以上,應先用手背觸碰門把手,若門把手已經發燙,不要貿然開門,應在室內等待救援;
或者開門時發現有毒煙氣已經充斥電梯間和樓梯間,甚至火已燒至家門,此時也不要貿然出門逃生,應留在室內,並做以下動作:
有的一類高層的入戶門是防火門(可以看自家門上有沒有防火門標誌來確定),可以在一定時間內阻隔火災和有毒煙氣,關閉好所有防火門以保證煙氣不進入房內;
如果不是防火門要把外面的所有防火門關嚴實,使用溼棉被、毛巾等將入戶門門縫塞緊,關好防火門,在陽臺揮舞鮮豔的衣物,等待救援;
點擊播放 GIF 1.4M
如果樓梯間和電梯間並無太多煙霧,我們所在樓層不高,可視情況選擇向下逃生,如果所在樓層較高,可選擇向上逃生通過屋頂平臺到相鄰未起火的單元疏散樓梯逃生。
深晚君特選(戳下方標題)
來源 | 深圳晚報綜合(記者 陳龍輝、每日經濟新聞、紅星新聞、中國消防)
編輯 | 郝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