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20鋼琴比賽「李斯特紀念獎」國際鋼琴公開賽特邀評委前瞻:著名旅澳華裔作曲家儲望華
由香港國際音樂家協會主辦的2020鋼琴比賽-2020「李斯特紀念獎」國際鋼琴公開賽,特邀著名旅澳華裔作曲家、鋼琴家儲望華先生擔任本次鋼琴比賽評委。
儲望華,江蘇宜興人,1941年出生於湖南藍田。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鋼琴作曲家之一,《人民日報》在消息報導中稱他為「帶紅領巾的作曲者」。
1952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主修鋼琴。漸對作曲發生興趣;
1956年轉入理論作曲專業,師從黃翔鵬、何振京、徐振民等人。
1958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卻因家庭出身原因而被取消進作曲系資格,後轉入鋼琴系,師從易開基教授,課餘自我研習作曲。
1963年畢業後留校任指揮系鋼琴伴奏,爾後轉鋼琴系專任鋼琴作品創作。
1981年師從江定仙教授進修作曲。1982年赴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學習現代作曲,師從彼得·陶爾頓並深造鋼琴演奏。1985年榮獲音樂碩士學位。
60年來他筆耕不輟,始終致力於中國鋼琴作品的創作。其最膾炙人口的作品《黃河鋼琴協奏曲》。
《翻身的日子》、《箏簫吟》、《二泉映月》、《新疆隨想曲》、《南海小哨兵》、《茉莉花幻想曲》、《18首中外通俗名曲四手聯彈》等都是中國鋼琴曲庫裡的經典之作。在中國鋼琴事業貢獻深遠。
▲儲望華先生部分鋼琴作品集
儲望華音樂作品的主要特點,是在民族風格方面的嘗試探索,和他很多鋼琴曲中的「可彈性」「可聽性」 「可教性」。他的生活和創作經歷、個性氣質和創作背景,奠定了他的音樂特點, 從調式色彩、和聲織體、節奏韻律等手法中,尋求「中國風格」的含蓄美和自然美。
儲望華鋼琴作品不僅具有中國優秀鋼琴音樂的共性,還以其鮮明的個性和魅力,對中國鋼琴音樂的發展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儲望華先生中國作品專題講座
▲2016儲望華先生大師公開課
▲2017儲望華先生大師公開課
▲2018儲望華先生大師公開課
▲2019儲望華先生大師公開課
自2015年起,香港國際音樂家協會在「李斯特紀念獎」及「蕭邦紀念獎」香港國際鋼琴公開賽的總決賽中,特設『儲望華榮譽獎』及『儲望華作品最佳演奏獎』。此獎項獲得者由國際著名作曲家儲望華先生親自從演奏他的作品的選手中選出。
▲2015年儲望華榮譽獎獲得者楊嵐天
▲2016年儲望華榮譽獎獲得者可沛玉
▲2016年儲望華作品最佳演奏獎獲得者田中苗
▲2017年儲望華榮譽獎獲得者王美琦(左)
2017儲望華作品最佳演奏獎獲得者張家翎(右)
▲2018年儲望華作品最佳演奏獎獲得者徐上鈞
▲2019年儲望華榮譽獎獲得者楊淇傑
▲2019年儲望華作品最佳演奏獎獲得者楊思琦
「李斯特紀念獎」國際鋼琴公開賽在全球近200個國家和地區舉辦選拔賽,如中國、美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羅馬尼亞、新加坡、義大利、中國香港等,參賽人數累積超過200萬。該賽事已成為在國際古典音樂界有深厚影響力,有價值以及發展潛力的2020鋼琴比賽。
該賽事規格達到國際標準,其專業性和國際影響力獲得AAF國際賽事基金會(Alink–Argerich Foundation)權威認可,及英國資歷及考試規例局Ofqual轄下頒證機構Training Qualifications UK 英國資歷培訓(以下簡稱: TQUK)的認證。
今年是「李斯特紀念獎」國際鋼琴公開賽舉辦的第10年,隨著賽事國際性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鋼琴愛好者參與其中,規模不斷擴大,成為鋼琴愛好者們一個相互交流、共同發展的舞臺,進一步推動國際鋼琴演奏藝術的發展。2020鋼琴比賽-2020「李斯特紀念獎」國際鋼琴公開賽期待熱愛鋼琴和擁有音樂夢想的您參與其中。
本文為企業宣傳商業資訊,僅供用戶參考,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鳳凰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