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奶酪和再制奶酪有何不同?給寶寶吃的奶酪,應該怎麼選?

2020-12-12 什麼值得買

到了寶寶能吃輔食後,很多家長為了豐富寶寶的味蕾,會在他們可接受的範圍內嘗試給他們攝入更多種類的食物,而奶酪相信會是大家都比較關注的其中一種食物。

在後臺關於奶酪的留言,被問得最多的就是,我的寶寶10個月了能不能吃奶酪、幾歲可以吃奶酪、奶酪應該怎麼選等問題。而接下來的文章,就來好好跟大家聊聊奶酪這個話題。

吃奶酪有什麼好處?

我們都知道奶酪有營養,但到底有什麼營養,和牛奶有什麼區別,很多人都說不清。

其實在某種意義上,奶酪可以看作是牛奶的濃縮物,它是在牛奶的基礎上加入適量的乳酸菌發酵劑和凝乳酶,使牛奶的酪蛋白被凝固,再經過壓榨、發酵,去除乳清得出的產物,1公斤的奶酪差不多需要10公斤的牛奶才能製成。

在這製作過程中,由於乳清的分離和成熟發酵過程中酶和微生物的作用,與牛奶相比,奶酪會留下脂肪、酪蛋白、脂溶性的維生素以及鈣、磷等其他礦物質元素,而牛奶中的一些乳清蛋白、乳糖、水溶性維生素則會隨乳清一起被排出。

所以,牛奶在加工成奶酪的過程中,除了乳清分離之外,其實還是會流失掉小部分牛奶原有的營養成分的,從營養價值來說,還是牛奶相對會全面些,但也因為被高度濃縮,奶酪中的非水溶性物質如蛋白質、鈣,比起同等量的牛奶,濃度會高得多。

就鈣質含量來說,40克奶酪=250毫升牛奶=200毫升酸奶,一方面高度濃縮了牛奶中的鈣,另一個方面酪蛋白家族的高磷酸鹽含量與鈣結合形成了磷酸鈣鹽,保留了牛奶中大部分的鈣,可以說是補鈣神器了。

至於蛋白質,奶酪當中的主要蛋白質成分為酪蛋白,從營養學角度來看,牛奶中的乳清蛋白會比酪蛋白要好吸收些,但因為在奶酪發酵的成熟階段中,酪蛋白會被不同程度地分解為大肽、小肽甚至胺基酸的形式,因此經此分解後的酪蛋白,會更易於被寶寶吸收消化。

同時,在製作過程中因為pH值的改變,奶酪中的大多數乳糖會隨乳清一起被排除,酪蛋白中的少部分乳糖在後續成熟過程中也會部分轉化為乳酸,所以奶酪的乳糖量會很少,對乳糖不耐受的寶寶也非常友好。

基於這些特點,奶酪確實是一個很不錯的用來補充優質蛋白和鈣質的營養食物,很值得大家考慮引入到寶寶的飲食當中。

多大的寶寶可以吃奶酪?

奶酪經濃縮後,蛋白質、礦物質(包括鈉)、飽和脂肪的含量都會遠高於母乳和配方奶,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建議,不宜餵給1歲以下的嬰兒吃用,而對於1歲以上的寶寶,可以將奶酪作為食物多樣化的一部分而引入嘗試,但建議少量進食就足夠了,不建議以此替代母乳或配方奶。

但對比我國指南,美國兒科學會和美國疾控中心的建議就會松一些,在寶寶7、8個月左右,或者已經引入了手抓食物時,就可以嘗試引入奶酪給寶寶作為輔食的一個品種。如果少量引入後寶寶沒有表現不適也就可以繼續嘗試,但穩妥起見,每周建議不超過4次。

所以總的來說,如果你不是太迫切給寶寶引入奶酪的話,那不妨根據我國指南的建議,等寶寶1歲後再開始引入。

市面上的奶酪有什麼區別?

當決定要給寶寶引入奶酪後,大家繼而會產生另一個問題,到底什麼樣的奶酪才適合寶寶吃呢?

畢竟市面上的奶酪種類非常多,先不說品種上的分類,單是成品上也有分硬的軟的、條狀塊狀片狀、直接食用或是烘培原料等。

對於這個問題,其實我們不用過於糾結,本質上只需要學會分辨天然奶酪和再制奶酪就好。

所謂的天然奶酪主要是以奶、凝乳酶、菌類以及食用鹽組成的,而再制奶酪則是在天然奶酪的基礎上再加入其他成分,例如糖、香精、增稠劑、防腐劑、水等。

從營養來看,天然奶酪的成分比再制奶酪要簡單純粹,營養會更好。但口感的話,天然奶酪相對清淡,比較適合加工添加到輔食當中,而再制奶酪則有點像風味奶酪,口感接受度會更高,保存時間也會更長。

總體而言,再制奶酪其實是天然奶酪再加工的產物,一定程度上屬於加工食品,也就不太建議首選引入到寶寶的飲食中,尤其是對於1-3歲的小寶寶,還是更加推薦首選天然奶酪。

那天然奶酪和再制奶酪怎麼區分呢?

對此,我們可以直接看包裝上的「產品類型」,有些直接會在包裝上註明是「再制奶酪」還是「天然奶酪/原制奶酪」。

當然,並不是所有產品都有給明確標註,對於沒有標註的產品,我們也可以觀察配料表的首位成分來辨別。如果首位寫的是牛乳、羊乳、巴氏殺菌乳,且配料表比較簡短的,通常都是天然奶酪。

如果首位寫的是乾酪/奶酪、水,且配料表比較複雜的,這些一般都是再制奶酪。

由此可見,市面上很多所謂的兒童成長奶酪其實都是再制奶酪,添加劑比較多,因而有些在包裝上也會標註適用於36個月以上的人群,並不適合1-3歲的寶寶食用。

但這些標識通常並不明顯,一般都放在包裝背面,如果不注意看的話,經常會被其卡通包裝所誤導,以為就是專門為寶寶設計的,更適合給小寶寶吃。所以選奶酪時不能只看品牌或是包裝宣傳,關鍵還是要看配料表的成分。

怎麼挑選適合寶寶的奶酪?

我們之所以選擇給寶寶吃奶酪,也是看中它的營養成分高,所以出於天然和健康的角度,給1-3歲的寶寶選擇奶酪最好首選天然奶酪,成分越純正,營養價值也會越高。

同時最好選擇使用巴氏殺菌牛奶生產的奶酪,巴氏殺菌乳在製作過程中,可以有效地減少牛奶中的細菌,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有害菌侵襲的風險。一般使用了了巴氏殺菌乳的,都會在成分表中標註出來。

當然,這並不代表沒有經過巴氏殺菌的奶酪就不能選購。比如天然奶酪中還會有一種硬質熟奶酪,在凝乳之後會經過壓制工序,成熟期比較長,菌群相對會穩定得多,這種也很適合給寶寶吃。而再制奶酪在製作工序中有殺菌這一步,也就無需考慮牛奶是否有殺菌了。

除了學會看配料表以外,還要學會看營養成分表,評估該款奶酪的營養含量是否合理和理想。對此,我們需要重點評估的是鈉、鈣、蛋白質、脂肪。

鈉&鈣

奶酪的製作一般都需要用到食鹽,但我們都知道鹽吃多了不好,而對於某款產品的鹽是多是少,我們可以通過其營養成分表上的鈉含量來評估。

那鈉含量怎麼才算低呢?在我了解到的奶酪品牌中,每100g中鈉含量最低的是60mg,最高的有到1300mg,兩者之間相差20倍有多。但目前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說多少更加合適,因此我們在選的時候,儘量選那些鈉含量相對更低的,會更適合寶寶。

至於鈣含量,如果出於補鈣目的的話,鈣含量高的產品會相對更為理想。

與此同時,產品中鈣和鈉之間的比例關係,也會影響到鈣的攝入和吸收。而當鈣鈉比大於1的時候,這個吸收會更加有保證,所以選購時,最好選擇鈣鈉比大於1的奶酪,而且這個比值越大的話,一般會更為理想(鈣鈉比=含鈣量/含鈉量)。

蛋白質&脂肪

蛋白質含量也是衡量奶酪營養的重要指標之一,一般蛋白質含量越高越好,同時要避免攝入過多的脂肪。

目前,我看到的奶酪營養成分中,蛋白質最高的每100g中達到了31克,最低的只有6.4克,相差接近5倍。

至於脂肪含量,這裡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產品會在配料中添加奶油,以此來提升產品的口感。

而網絡上有些文章會認為添加奶油後會使得奶酪的脂肪含量更高,不宜選擇。但實際上,奶酪脂肪含量的高低,跟是否有添加奶油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有些產品加了奶油,其脂肪含量也不見得一定就比沒加奶油的高。

所以對於脂肪情況的評估,我們還是直接關注其營養成分表就可以了。目前我所對比到的產品,其每100克產品的脂肪含量如果在30克以上的話,會屬於較高的水平,而一般來說大多數會在20-30克之間,大家可以在合適的產品中選擇含量更低的那些。

總結

看完這些,估計大家也沒有想到,給寶寶選塊奶酪竟然還有這麼多需要留意的問題。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奶酪的營養價值確實高,尤其是蛋白質和鈣質,吃一小口的量就相當於1杯牛奶所獲取到的營養,而且當中的營養成分也容易吸收,確實是一種適合寶寶的食物。

但與此同時,奶酪中的脂肪含量也比較高,一小塊奶酪提供的熱量就比1杯牛奶要高,所以每次吃奶酪的量也不宜太多,一般是建議作為輔助補充,不宜完全替代牛奶或配方奶。

另外,奶酪因為含有鹽,1歲以前是不建議攝入鹽分的,穩妥起見是更建議1歲以後再考慮嘗試。

而在選擇奶酪時,我們需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天然奶酪成分相對比較純粹,再制奶酪比起天然奶酪會多了一些添加劑、調味料等,天然奶酪普遍的營養成分會較再制奶酪高些,比較推薦更多考慮天然奶酪。

大部分包裝上標有「兒童」、「成長」等宣傳字樣的奶酪,很多都是再制奶酪,糖分、香精等調味料較多,不太適合1-3歲的小寶寶吃,購買時一定要留意包裝上是否有註明適合36個月以上的人群。

最好選擇經巴氏殺菌的奶源,可以大幅度地降低寶寶被有害菌侵襲的可能。

為避免孩子們攝入過多的鈉和脂肪,可以的話儘可能選擇高鈣高蛋白質、低鈉低脂肪的奶酪。

當然,這也不是代表再制奶酪就一定不能選,再制奶酪雖然添加了食品添加劑,但都是在國家準許的合法範圍內添加的,3歲以上的寶寶還是可以考慮選擇的,但如果寶寶對天然奶酪接受度OK,那還是可以優先考慮天然奶酪。

最後順便提醒下,奶酪雖然有益,但並不意味著你們的芝士奶茶就可以毫無顧忌地放任喝,那些越香濃順滑的芝士奶蓋,往往脂肪含量也更高,切忌貪杯哦~

籠包粑粑(ID:LBBABA123):「奶粉123」創始人,死理性派理工奶爸,為你揭開商家不會告訴你的內幕和真相,選對每一樣母嬰好物。

相關焦點

  • 天然奶酪和再制奶酪有何不同?給寶寶吃的奶酪,應該怎麼選?
    到了寶寶能吃輔食後,很多家長為了豐富寶寶的味蕾,會在他們可接受的範圍內嘗試給他們攝入更多種類的食物,而奶酪相信會是大家都比較關注的其中一種食物。在後臺關於奶酪的留言,被問得最多的就是,我的寶寶10個月了能不能吃奶酪、幾歲可以吃奶酪、奶酪應該怎麼選等問題。而接下來的文章,就來好好跟大家聊聊奶酪這個話題。吃奶酪有什麼好處?
  • 寶寶吃奶酪有3個好處 寶寶奶酪怎麼選?
    原標題:寶寶吃奶酪有3個好處 寶寶奶酪怎麼選?   奶酪(cheese),又名乾酪,是一種發酵的牛奶製品。很多家長都知道奶酪營養豐富,於是想給寶寶買來補充營養。可是他們仍然有不少疑問,如寶寶多大可以吃奶酪?寶寶奶酪怎麼選?別急,下面就專門來解答這些關於奶酪的疑問。
  • 6款「三高」奶酪評測大選!為了這篇奶酪評測町芒君吃到膩!
    町芒君第一次知道奶酪還是在看《貓和老鼠》時,Jerry最愛的那種黃黃的、帶洞的就是奶酪。現在很多寶媽們也常常將奶酪作為零食或者補鈣劑給寶寶食用,這種奶酪一般都是再制奶酪,包裝Q、口感香甜、奶味十足,偷偷說一句,町芒君就偷偷吃過侄子的奶酪,並且一口氣吃了半袋(可把我牛逼壞了)。
  • 很多人鍾情的再制奶酪,和天然乾酪有什麼不同?
    一個為世界提供300種以上奶酪的國家,是不應該滅亡的。——邱吉爾要統治一個擁有600種奶酪的國家,是很困難的。——戴高樂古人發現把牛奶放在動物的胃裡運輸,便會產生天然的酶,可以將牛奶分離為凝乳塊和乳清。
  • 寶寶如何吃奶酪?還有最簡便自製奶酪圖解!
    奶酪是一種很好的奶製品,不僅含有大量的鈣,還富含蛋白質、維生素A和維生素B12等,對於需要高卡路裡飲食的寶寶,奶酪還能提供足夠的能量,吃起來既方便又可以有多種搭配。但這種在很多國家常見的食物,但因為國人飲食習慣,我們對它卻並不熟悉,就算想給寶寶吃,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吃,吃什麼和怎麼吃。今天我們口袋育兒就來探討一下這些問題。
  • 「再制奶酪」和「奶酪」有啥區別?營養差別大,學會可別再亂買了
    而伴隨著奶酪的銷量增大,牛奶成本增高,市面上的奶酪價格也是越來越貴,於是就又誕生出了一種「再制奶酪」進行大批量銷售,而許多人因為第一次買再制奶酪也不太理解和奶酪具體有什麼差別,其實二者不但成分差別很大,營養差別更大,下面麟大大就為大家來一一解答。
  • 在超市買到的奶酪棒是真奶酪嗎?
    這幾年,關注孩子健康的父母在為寶寶挑選零食時,關注到了奶酪棒,奶酪杯等產品,因為有「奶酪」的元素,寶爸寶媽們會認為這是相對較為健康的零食,實際上這些產品的成分裡並不止有奶酪一種配料,可能還加了水,鹽或其他的奶類原料。
  • 我們竟然誇一塊奶酪你很棒棒?
    奶酪相當於超級濃縮牛奶,「一斤酪,十斤奶」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它又被稱為「奶黃金」。根據發酵時間 、紋理 、製作方法、產地等因素進行分類,奶酪可分為成百上千種。如果嫌太麻煩,也可分為天然奶酪和再制奶酪兩大類。天然顧名思義,而再制奶酪就是對天然奶酪進行再加工的產物。
  • 嬰兒奶酪怎麼吃 嬰兒奶酪怎麼吃法
    嬰兒奶酪怎麼吃國內很多媽媽是1歲後才給寶寶吃,但是在國外,很多寶寶添加輔食後就開始食用奶酪了。這之間的區別,其實和體質什麼的沒關係,主要在於我們對奶酪的認識還不夠。那麼,一歲寶寶可以吃奶酪嗎?
  • 吃不完的奶酪應該如何正確存放?
    人民網北京9月20日電 (趙鵬)在動畫片《貓和老鼠(英文名稱為Tom and Jerry)》中,棕色的小老鼠Jerry對奶酪情有獨鍾。奶酪口感美味、吃法多樣,深受人們喜愛,很多人都是「沒奶酪會死星人」。那麼,在選購和保存奶酪的時候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 奶酪中有氯化鉀有副作用嗎?低鈉奶酪更值得選擇
    奶酪中有氯化鉀有副作用嗎?對於吃貨來說,奶酪是百搭的好食物;對於寶爸寶媽來說,奶酪是給寶寶補鈣的好選擇。奶酪中有氯化鉀有副作用嗎?關於奶酪,你需要了解這些!
  • 不會挑奶酪?學會這五步,小白也能輕鬆挑奶酪!
    再制奶酪和切片奶酪都有切片形狀,這個時候可以摸一摸,再制奶酪一般比較軟,熔點較低,天然奶酪質地較硬,熔點較高。摸到的奶酪硬實且不易融化,則為天然奶酪。成分挑選奶酪時,可以通過成分表來區分再制奶酪和天然奶酪。兩者由於原料和製作工藝的不同,其成分分比也有所不同。
  • 買這些奶酪,你在浪費錢
    測完牛奶和酸奶後,後臺就陸續有媽媽在問奶酪的文章什麼時候出,今天終於搞定了。為了研究奶酪,我做足了功課,感覺裡面的坑還挺多的,買錯的話真的是在浪費錢,希望我這篇文章可以幫到媽媽們。△超市貨架上奶酪品種超多,你會選嗎?
  • 不要問芝士和奶酪有什麼區別啦!史上最全芝士圖解
    奶酪是由牛奶(羊奶,蒙古地區還有馬奶)發展而來,首先把牛奶進行離心處理分離成凝乳(curd)和乳清(whey),其中在凝乳中加入酵母或乳酸菌,根據不同的發酵手法和貯存方式得到不同品種的奶酪。它的代表作是義大利瑪格麗特披薩,這種披薩只在薄薄的餅胚上撒了這種新鮮mazzarella和番茄,卻成為了義大利的標誌性美食。我們吃普通披薩上的mozzarella,淡黃色,超市有成品絲狀也有固體塊狀,起拉絲作用。
  • 寶寶輔食:紫薯奶酪卷
    03—爆漿紫薯奶酪卷適用月齡:12個月以上~對於這道奶酪卷,棉小花只有一句話:10分鐘就能完成的快手早餐!ps:喜歡吃雞蛋的寶寶,家長還可以把吐司卷先放到雞蛋液裡滾一圈再煎,我這裡沒蘸雞蛋液。不粘鍋輕輕刷一點油,開小火將吐司卷煎至金黃就可以了。快手早餐出爐!
  • 西餐中的奶酪、黃油、奶油、煉乳都是啥?看看這個大盤點
    加鹽其實是製作奶酪的工藝所需,既可抑制發酵菌的生長,還能增加奶酪的風味,而且還有助於改善奶酪的質地,所以天然奶酪含鹽量一般在1~3%左右。而再制奶酪的鹽含量可能會更高,單獨吃起來會比較鹹。不過做成整體的菜品其實好好,因為有了奶酪額外放鹽就可以少一些。我們自己在家做披薩、焗意面等西餐的話有了奶酪其實就可以不需要額外放鹽了,味道也不會寡淡。像這樣此消彼長平衡好,也並不會讓鹽攝入飆升。
  • 年增長率超200%,2021年會成為奶酪零食元年嗎?
    為什麼我們看好奶酪零食? 首先我們明確幾個概念,什麼是天然奶酪、再制奶酪、奶酪零食、奶酪零食化? 天然奶酪是由純牛奶製成,10公斤牛奶才能做出1公斤的奶酪。
  • 一斤奶酪相當於十斤牛奶?對比奶酪的營養,誰還沒事喝牛奶啊?
    也就是說,奶酪是奶類發酵並濃縮(去除水分)後得到的產品,再簡單點來理解,就是「濃縮的牛奶」,所以有一斤奶酪相當於十斤牛奶的說法。乾酪分為天然乾酪和再制乾酪。再制乾酪又稱融化乾酪是以1種或2種不同成熟度的天然乾酪為主要原料,經粉碎後添加乳化劑、穩定劑融化而成的製品。
  • 烘焙食譜 再不要問芝士和奶酪有什麼區別啦!史上最全芝士圖解
    兩位世界知名大佬都曾對它發表過經典言論,邱吉爾在二戰時說,一個為世界提供300種以上奶酪的國家是不應該滅亡的。而戴高樂總統的看法則是:「要統治一個擁有600種奶酪的國家,是很困難的。但在中國,它的接受面好像還真沒那麼廣,如果深究起來是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包括歷史、地域、文化等,說起來也是太複雜,還有奶酪的味道本身也是其因之一。
  • 町芒評測|齁貴、齁甜、齁鹹的兒童奶酪,親媽不會選這種
    有添加劑的11款兒童奶酪基本上都添加了穩定劑。除了小貝勒和多美鮮,其餘10款兒童奶酪都添加了防腐劑山梨酸(鉀)。本次評測的所有兒童奶酪除小貝勒是天然奶酪外,其餘全是再制奶酪。天然奶酪VS再制奶酪天然奶酪是使用牛乳或羊乳為原料,添加凝乳酶、乳酸菌發酵後直接做成的乳製品;再制奶酪是以天然奶酪為原料(乾酪添加量≥15%),再加糖/乳粉/營養強化等等等等做成的奶酪製品;奶酪棒就是水+乾酪+各種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