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飛架晉豫間 通途縱貫太行山

2020-12-14 山西廣播電視臺融媒體

#坐著高鐵看太行#

高鐵飛架晉豫間 通途縱貫太行山

今天正式全線開通運營的鄭太高鐵,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之一「呼南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縱貫晉東南太行山區的一條高速交通大動脈,這條連接晉豫兩省的高速鐵路將使山西鐵路客運能力大幅提升20%。下面就來看我們記者從開通現場和高鐵列車上發回的報導。

山西臺記者 李昀卓:

坐著高鐵看太行。這裡是在鄭太高鐵的北起點太原南站。從太原到鄭州需要多長時間呢?過去四十年,我們只能走這條黃色線代表的太焦鐵路出行,路上花費近11個小時。2016年,首列從太原到鄭州的高鐵開通了,但是我們還需要先繞行到石家莊後需要花費三個半小時。今天,我們從太原就可以直接抵達中原城市鄭州,這樣路上又可以節省一個小時的時間。現在是上午的8點50分,很快首趟列車就要開車了,我們一起去感受鄭太高鐵線上的速度與激情吧。

早上9點10分,D4665次列車滿載著556名乘客,準時駛出了太原南站。

太原乘客:

路這麼順暢,出去以後這個時間縮短了很多。

晉城乘客:

我原來(出行)要五個小時,現在節省了3個小時,我們可以做到當天往返。

長治乘客:

這是我們太行老區期盼已久的事情,對於解放老區人民的思想,加快老區的發展,推進山西的轉型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鄭太高鐵全線沿線設置了12個車站,把雲竹湖景觀區、革命老區、太行古堡、太行山大峽谷等景區都串珠成鏈,盤活了太行山板塊的旅遊資源。

長治乘客:

交通便利了以後在旅遊等各方面,一定會有很大的促進。

河南乘客:

現在有了高鐵以後,更能實現我們說走就走的旅行。

山西臺記者 李昀卓:

過了這座高架橋,就要進入全線最長的珏山隧道。這條隧道全長13.4公裡,現在在我們隧道上方就是獼猴自然保護區。這個隧道也是國內首個同時跨越4A景區和自然保護區的特長隧道,太鄭高鐵全長是有39座隧道,其中超過十公裡的有5座。

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濟師 李洪:

最高的海拔1700米,最低的150米,相差500層樓那麼高,我們整個的項目適合用橋就用橋,適合用路基就用路基,適合用隧道就用隧道,雖然坡度不降,但是乘坐起來比大西高鐵,石太線更舒適。

太焦四電一工區項目總工 侯佳驍:

今天上車看到大家的笑容,感覺很幸福,能從我們的手中把這條鐵路開通建設完成,感覺很驕傲。

一路駛來,有山有水有鄉愁。坐高鐵遊山西,就是在歷史博物館中穿行。

山西臺記者 李昀卓:

現在是中午的11點46分,經過兩個半小時的行駛,我們到達了鄭州站。鄭太高鐵全線貫通之後,未來我們向東向南可以更快的抵到達珠三角、長三角,向西可直抵成渝經濟區,為太行老區人民更便捷地走出去提供了更方便、更快捷的通道。

圖文製作:山西廣電融媒體

相關焦點

  • 太行山:橫亙晉冀、晉豫間 天然「城牆」斷通途
    山西地質趣談 太行山:橫亙晉冀、晉豫間 天然「城牆」斷通途 山西東部有太行山為阻,南面有中條山相隔,西面是洶湧的黃河,北面為長城所困(長城以外曾是農奴制的胡、鮮卑、遼、金等少數民族)。
  • 首條縱貫太行山的高鐵——鄭太高鐵開通
    鄭太高鐵2016年6月開工,經過4年多時間修建完成。鄭太高鐵所經線路地勢險峻,尤其是太行山脈地形複雜,給施工也帶來了很大的難度。鄭太高鐵全長432公裡,是首條縱貫太行山的高鐵。太行山地質條件複雜,橋隧相連是鄭太高鐵典型的特點之一,線路中不少工程的建設也多是在山中穿行,這也給施工帶來了很大的難度。據了解,僅在山西省境內的鄭太高鐵線路就有橋梁103座,隧道36座,橋隧佔境內線路總長74%,有10公裡以上隧道5座。
  • 「地評線」映象網評:奔馳在太行山上的「圓夢」高鐵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發布消息稱,鄭州至太原高速鐵路焦作至太原段將於12月12日開通運營,鄭太高鐵實現全線貫通。(中國經濟網)時間成本縮小,經濟發展加速。12月12日,鄭太高全線貫通,鄭州至太原間線路全長432公裡,最高運營時速250公裡,從鄭州到太原最快旅行時間由3小時38分壓縮至2小時24分,12月11日開始發售鄭太高鐵焦太段動車組列車車票……這一串數字的背後,是無數鐵路人克服疫情影響,以日為戰、與時間賽跑的歷史見證;是鐵路部門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六穩」「六保」決策部署,踐行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的最有力行動;是鐵路部門實現疫情防控和工程建設「兩手抓
  • 雙十二,晉豫人民喜提鄭太高鐵!
    雙十二,晉豫人民喜提鄭太高鐵!它來了,它來了在晉豫人民的熱切期盼中它終於來了!12月12日鄭太高鐵正式開通運營央視報導鄭太高鐵開通鄭太高鐵全長432公裡,是首條縱貫太行山的高鐵線路。
  • 【坐著高鐵看太行】天塹變通途 發展啟新篇
    讓我們坐著高鐵東南行,坐著高鐵看太行! ——寫在鄭太高鐵太焦段開通運營、鄭太高鐵全線貫通之際 12月12日,一趟流線優雅的動車組列車平穩駛出太原南火車站,馳向莽莽太行山。2小時36分後,這趟滿載喜悅的列車將越太行、過上黨、跨黃河,抵達鄭州火車站。
  • 太行山晉豫古商道虹梯關採風行
    2020年10月22日秋遊南太行,我們一行叩開山西平順縣明朝嘉靖年間建立的晉豫古商道虹梯關景區的大門,沿著石階路緩步拔高200餘米,賞古道周邊風光,穿過關口,登上山巔烽火臺,有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 首條縱貫太行山的高鐵開通,山西這個小縣城成了大贏家,不是太原
    鄭太高鐵客運專線12月12日全線開通12月12日,鄭太高鐵客運專線正式開通。它全長432公裡,是首條縱貫太行山的高鐵。位於鄭太高鐵上的太谷東站除了鄭太高鐵客運專線過境外,早在2014年就開通的大西高鐵也過境太谷區(當時還是太谷縣)。
  • 不是高鐵是時光機!穿太行跨黃河,晉豫兩省年度大事就是它了!
    一個月前,我們曾預告過,即將有這樣一條高鐵路線,穿山越嶺,讓昔日愚公移山中的太行王屋兩座大山也變為通途,越過波瀾壯闊的黃河,聯通起山西河南兩省省會,讓昔日的革命老區、見證了早起中華文明的土地、太行山腳下交通阻塞的鄉村都變得方便起來。
  •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的金東大橋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是毛澤東寫武漢長江大橋的詩詞, 拿來形容金沙江上的每一座大橋, 都是很貼切的。
  • 中國最高的鐵路橋梁清水河大橋在貴州興義,飛架峽谷,天塹變通途
    跨越喀斯特峰叢間的深溝巨壑,橋梁全長360.5米,橋面至谷底高183米,橋高、墩高、基深在同類混凝土連續剛構橋梁中,位居世界第一!清水河大橋集深基、高墩、大跨於一體,是西南山區鐵路橋梁的典型代表,是我國最高的鐵路橋梁。
  • 穿越太行山的鄭太高鐵全線貫通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鄭州12月1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潘志賢 實習生嶽甜甜)今天上午9時16分,隨著D4618次動車組列車從鄭州站發出,標誌著鄭州至太原高速鐵路焦作至太原段(以下簡稱鄭太高鐵焦太段)正式開通運營,鄭太高鐵實現全線貫通,鄭州至太原最快由3小時38分壓縮至2小時24分。
  • 鄭太高鐵藍圖變通途,共結豫晉一家親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鄭州至太原高速鐵路焦作至太原段將於12月12日開通運營,鄭太高鐵實現全線貫通,鄭州至太原間最快旅行時間由3小時38分壓縮至2小時24分。(中國經濟網)高鐵,是一座城市的大動脈,為城市的發展輸入源源不斷的動力。經過鐵路建設者4年多的艱苦奮戰,鄭太高鐵如約而至,從藍圖變通途。它的全線貫通填補了晉東南不通高鐵的空白,將完善晉東南乃至中原、太原兩大城市群立體交通運輸體系,極大便利沿線城市居民出行,助力中原城市群和太原城市群高質量發展。
  • 太行山高速公路明日正式開通試運營啦!
    違法查詢路況上報航班信息新聞爆料巍巍太行八百裡,玉帶蜿蜒變通途歡迎收聽收看~太行山高速公路縱貫太行山區,全長652公裡,起於張家口涿鹿縣京冀界,止於邯鄲市涉縣冀豫界,途經張家口、保定、石家莊、邢臺、邯鄲
  • 走進鄭太高鐵!長治晉城將進入高鐵時代!
    長治市、晉城市作為晉東南地區一直以來卻只能依靠普速列車自駕或大巴車來出行而如今隨著鄭太高鐵的開通運營>長治市、晉城市將正式進入高鐵時代今天我們的記者就來到了這兩座站點一起來看看這兩個城市隨著高鐵的開通將會發生哪些變化鄭太高鐵在長治市停靠的最大站點為長治東站
  • 如何穿越太行山?
    走馬驛這些小型樞紐連接著北京、河北、山西之間的太行山通道,這片橫亙於河北省西側的太行山區,已然形成一片複雜的交通網。這一過渡地帶的北段冀晉之間有通途晉冀之間極為重要的通道,則是石家莊地區至山西境內的路網,畢竟這是連通太原與石家莊兩省省會之間的要道,繁忙程度也較其他晉冀通道要高很多。
  • 鄭太高鐵賦能中部崛起開新局譜新篇
    12月12日,鄭州至太原高速鐵路焦作至太原段正式開通運營,鄭太高鐵實現全線貫通,鄭州至太原間最快旅行時間由3小時38分壓縮至2小時24分。鄭太高鐵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呼和浩特至南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連通鄭州、太原兩個省會城市和鐵路樞紐,形成晉豫兩省間的快速通道。
  • 鄭太高鐵全線貫通,太原至鄭州最快2小時30多分鐘可達
    讓我們坐著高鐵東南行,坐著高鐵看太行!天塹變通途 發展啟新篇寫在鄭太高鐵太焦段開通運營、鄭太高鐵全線貫通之際這一天,歷經1500多個日夜艱苦鏖戰,首次縱貫太行的鄭太高鐵太原至焦作段順利開通運營,鄭太高鐵實現全線貫通; 這一天,剛剛擺脫貧困,正開啟新生活新徵程的晉東南太行革命老區迎來自己的首條高鐵;
  • 瞰交通,知河北,天塹變通途|南艾鋪村|機場|河北|高鐵|石家莊
    《飛閱河北》——交通篇:天塹變通途從1949年到2019年,70年披荊斬棘、風雨兼程,偉大祖國迎來了70華誕。河北廣播電視臺推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型全媒體新聞航拍報導《飛閱河北·第二季:換了人間》,全方位展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燕趙大地所發生的滄桑巨變。今天帶大家了解交通篇:天塹變通途。戳視頻,了解一下主持人:李耀陽這裡是革命老區邯鄲涉縣最偏遠的一個村莊——南艾鋪村。
  • 一橋飛架南北 天塹變通途——矮寨大橋建設巡禮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矮寨大橋的修築,無論是在設計階段,還是施工階段,包括工程管理及養護,每一個環節,都凝聚了無數人的心血、智慧和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