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橋秋景拍攝完成後,我編撰的旅行《走川西》將從這裡開始陸續分別介紹國道西行318線(進藏南線)、北上317線(進藏北線)和省道215線(新都橋至九龍縣)方向的風景。首先介紹的是國道318線(進藏南線)。
離開新都橋向西後不久,我們開始翻越高爾寺山。
高爾寺山埡口海拔4412米。以前上山的公路不是很好走,現在隧洞已經貫穿,就可以不翻越埡口了,但是同時也就缺少了旅行觀光的那份樂趣。高爾寺山是康巴的第二關, 它是縱覽大雪山(雅拉神山, 折多山, 和貢嘎神山)的最佳位置之一。
高爾寺山最美的風景是在下山的途中,車輛沿著螺旋形橋梁行駛,在山谷裡來回盤旋而下。山坡上黃色、紅色和綠色相互映襯映入眼帘,猶如一幅幅五色斑斕的秋日風情畫。
順溝而下驅車來到雅江縣,進入了雅江江流水淙淙的世界裡。雅江藏語名「亞曲喀」,即「河口」之意,它曾經是雅礱江的重要渡口之一,歷史上也曾以河口命名。縣城海拔2500米,面積不大,據說是國內面積最小的縣城之一。在雅江的街頭,很多的樓房是建在山勢險要的懸崖邊上,俯身便看見雅礱江激流,素有「懸崖江城」之稱。這裡盛產的松茸全國有名,又稱「松茸之鄉」。
雅江到理塘這段路的風景是川藏線的精華之一。雖然只有140公裡,但是需要翻越高爾寺山、剪子灣山、卡子拉山三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
318國道線上的「天路十八彎」位於剪子灣山路段上,海拔4500米。拐彎處的草地上寫著「天路十八彎」幾個大字。在埡口俯瞰可以一覽天路十八彎的絕美風採。每個彎基本上都是180度,千山萬壑、曲曲折折的胳膊肘彎盡收眼底,展現出一種震撼心靈的曲線之美。
剪子灣山,山口海拔4659米,藏語名字叫&34;,意為羊子山口。據說是因羊累了在此休息而得名。相傳三世達賴歷經艱難險阻進京朝見皇帝,歸來時在渡雅礱江時險些掉進江裡,多虧護法神阿苦當吉的全力護衛才得脫險,因此這裡藏民把它奉為神山。
這裡到處可見隨風飄動的經幡、飄飛的風馬紙,向神靈傳遞著人們祈禱的意願。
剪子彎山雄峙於雅江縣香格宗鄉西側,為雅礱江與吉珠溝的分水嶺,因翻越其驛道傍山成剪刀形彎曲而上故名,藏名「博浪貢」,意為全天有霧的山頂。
剪子灣山相對高度在一千米以上,山脊在海拔4000米以上,主峰奪阿拉錯。東坡森林茂密,以雲杉,冷杉,高山松,麻礫為主,西接卡子拉山,牧草豐盛綿延至理塘。
尼瑪貢神山,海拔4668米,這裡是一個大型觀景臺,站在觀景臺上,周圍的美景盡收眼底。淡藍的天空,深邃的穹宇,遼闊的草甸,白雲時而在山巔堆積,時而在長空流徙,壯觀大氣,美不勝收。
翻越卡子拉山時,整個高原籠罩著白色的水霧,空中的雲彩一會是潔白無瑕,一會是幽暗迷幻,瞬息萬變。
卡子拉山海拔4718米。因海拔較高,樹木就更加稀少,主要是高山草甸。在這裡遠觀,山峰層巒疊嶂,一層比一層更遠,層次豐富,旖旎無比。
山腳下居住的藏家已經是遠遠的看不見了,我們一路都是在盤山公路上環繞前行,宛如行走在天路之上,好像在雲朵間飛馳。
運氣不錯我們在卡子拉山山頂,看見被飛雪覆蓋後的山坡是異常的美麗,天空上上一塵不染,草原大地惟餘莽莽,高原犛牛在雪中閒庭漫步,悠悠樂樂。
卡子拉山山頂是雅江縣和理塘縣的分界線,這裡是常年高寒,沒有樹木,以高山草甸為主。卡子拉山說起來是山,但卻感覺不出它是山,好像是到了美麗的牧場,讓人心曠神怡。
下了卡子拉山埡口,漸漸有了高山草甸和雲松,翠色慾流。
途中,我們只要看見公路邊有觀景臺便立刻駐車觀賞拍攝。每一處的觀景都有不同的心靈感悟和衝擊,真正地感概到大自然的那種無限的美。在這高原天寬地闊的大地之間,你感覺到的是個人的渺小,此時此刻,那些塵世煩擾都會在這裡被蕩滌洗去而煙消雲散。
中午時許下了卡子拉山,抵達七世達賴格桑嘉措的出生地--世界高城理塘。 理塘縣是一個風景秀麗,人傑地靈的地方,被稱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縣城,平均海拔4014餘米。
理塘是以丘狀高原和山原地貌為主,兼有部分高山峽谷,自然風景與人文環境獨特迷人。理」意為「銅」,「塘」為「壩子」,即廣闊壩子有如銅鏡。理塘用藏語發音被稱之為「勒通」,就是說這個壩子像是銅鏡一樣的平整。對於藏族人來說,理塘就是最為高遠世外秘境。
縣城以西是廣袤無垠的毛埡大草原,野花爛漫,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中國最美的6大草原之一」。我們沒有進入縣城,穿境而過,駛出318國道,駛向我們憧憬的最後的香格裡拉--稻城亞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