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 崛起路徑復盤與字節跳動未來業務大猜想

2020-12-14 騰訊網

導語

迄今而至,國內網際網路產品對海外同行具有較強指導意義的兩個代表:一是微信,二是抖音。據研究機構 SensorTower 發布的全球 2020 上半年 APP 榜單,TikTok 以 6.26 億次下載量排名世界第一。

而在印度市場出現波動前,TikTok 印度月活數已達 2 億,約佔其總月活的 1/3;雖然來自印度市場的收入只佔大盤的 2%(約 1.5 億人民幣),但隨著印度市場的消解,字節跳動前期投入基本打了水漂,且將來幾乎不再有收回成本的可能。

據此推算,其損失規模在 50 億美金左右。

雖然 TikTok 當前面臨遠比產品本身複雜得多的危機,前途未卜,但其過去所取得的成績絕對不容忽視。它從發軔之始到輝煌奪目這一路上經歷了什麼?很多人都好奇這一問題的答案。

恰好,我們最近發現了一篇文章,原作者 Turner Novak 對TikTok 崛起路徑的完整復盤,以及對字節跳動未來業務將如何鋪開的猜想非常有趣,此文也在海外網際網路圈引發了一場廣泛討論。

因此,我們對其做了精心編譯,希望為大家提供一個新鮮視角,看看外國同行是如何理解 TikTok 及字節跳動的。

原文分為五個片段,分別是:

1)回顧字節跳動和今日頭條的歷史與當前地位

2)定義 TikTok:它目前已經成為移動端的 YouTube

3)解剖 TikTok 增長策略

4)以 TikTok+抖音為基石,字節跳動將與 Google 而非 YouTube 展開全面戰爭

5)TikTok 下一步會做什麼

2017 年 11 月 10 日,字節跳動花費 10 億美元收購音樂短視頻平臺 Musical.ly,隨後將其關閉,並逐步將它與 TikTok(海外版抖音) 合併成一個產品。

字節跳動尚未上市,因此沒有公開財報能夠獲知這家企業的盈利情況,但基於它在數字廣告市場的佔比份額從 2017 年的 5% 增長到 2019 年的 22%,分析師估計字節跳動 2019 年的收入大約在 160 至 200 億美元,和 2018 年相比翻了一番。

毋庸置疑,TikTok 是一款全球火熱的現象級產品,它操作簡單,跨越文化地域,已經成為手機上製作和觀看短視頻最佳的方式。現在,抖音和 TikTok 已經成為字節跳動重要的估值支柱。而字節跳動這家成立 8 年的「創業公司」,也成為了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公司之一。

1

字節跳動和今日頭條的歷史

字節跳動被認為是 Google 有史以來最強勢的競爭對手。它和 Google 一樣,都擁有巨大的市場規模(且跨越多個國家),同時和大多數美國公司相比,它的盈利模式不僅僅依賴廣告,這種盈利能力多樣性也為字節跳動帶來更高的估值。

字節跳動 CEO 張一鳴於 2012 年創辦這家公司。張一鳴畢業於南開大學軟體工程專業,在創建字節跳動之前,曾經參與創立了酷訊、飯否、99房。

公司成立後,第一個支柱型產品是今日頭條,張一鳴自己回憶這段經歷時談到:

2011 年,我觀察到一個現象,地鐵上讀報的人、賣報的人越來越少,年初還有,年底幾乎沒有了,同時,2011 年是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的高峰,是 2008 年、2009 年、2010 年三年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的總和。

我想,這是信息傳播介質的變革,手機很可能會取代紙媒成為信息傳播的最主要載體,又因為人和手機的對應關係,手機隨身攜帶,個性化推薦的需求一定會增加,於是我創辦了今日頭條。

見微知著,張一鳴當初的預想,如今都已成為現實。今日頭條和傳統的閱讀產品相比,最大的特點是上面的內容並不來自於好友,而是通過算法分析用戶行為和偏好(點擊、滑動或暫停、每篇文章花費的時間、評論、地點等等),為用戶提供感興趣的內容和廣告。

和人工編輯相比,算法既能實時推薦,邊際成本也更低,能夠用低成本撬動巨大收益。2018 年,今日頭條擁有 2 億 DAU,用戶人均使用時間 74 分鐘,這幾乎是 Facebook、Instagram 和 Snapchat 的兩倍。

今日頭條上線之初,中國的移動端新聞市場還處於門戶網站時期,今日頭條最初通過新浪微博進行推廣,這幫助它在 90 天內增長到 1000 萬用戶,順利完成冷啟動。最早,今日頭條從其他網絡媒體中爬取文章,然後重新格式化以適應移動端閱讀,有段時間它甚至刪除原文裡的廣告,用自己的廣告取而代之。

今日頭條的這種做法很容易使得傳統媒體公司對其抱有敵意,另外,爬取文章也存在版權問題,字節跳動一度陷入法律糾紛,最後的解決方案是,今日頭條上的文章可以外鏈到原始網站。

另一方面,今日頭條在 2013 年上線頭條號,通過分成的形式鼓勵自媒體在今日頭條發布文章,這一做法既能規避版權問題,也增加自媒體對平臺的粘性。

後來,今日頭條逐步增加好友評論、信息流中分享圖片、音樂、直播、互動問答、長視頻(西瓜視頻)等內容。這裡值得一提的是,今日頭條作為一款閱讀產品,整個 App 中都包含視頻,這使得今日頭條在信息流中增加了視頻廣告。

最初,今日頭條的目標是那些剛剛開始切入移動端廣告市場的大品牌,儘管當時的今日頭條規模遠遠小於百度和騰訊,但今日頭條的推薦算法使得品牌方能夠非常容易得投放給目標用戶群,投放效果更好,以至於到 2019 年 7 月,像美團這樣的數據驅動型公司已經將 85% 的廣告預算投放在字節跳動上。

2016 年 9 月,字節跳動利用其核心的推薦算法,以及今日頭條積累的分銷渠道,在中國推出了短視頻 App 抖音(原名 A.me),並在 2017 年開始推出海外版(需要注意的是,這兩個產品是完全獨立的)。

無論今日頭條還是抖音,張一鳴的主要戰略都是消除用戶對搜索的需求,這同樣是 Google 和亞馬遜廣告業務的底層邏輯,或者說,所有的數字廣告產品都以這樣或那樣的形式提供推薦服務——然而,它們都無一例外誕生自桌面端產品,而不是移動端。

2

TikTok 的本質:移動端的 YouTube

TikTok 當前在全球範圍內已經收穫數億 DAU,這雖與增長策略強相關,但也離不開其獨特的體驗。

首先,TikTok 的交互體驗非常簡單:全屏視頻,默認循環播放當前視頻,下滑切換到下一個視頻。

這種產品上的簡潔性,也使得 TikTok 的廣告策略能夠充分釋放潛力。傳統的開屏廣告是一張靜態圖片,主要是品牌廣告。而 TikTok 將自己的開屏廣告做成全屏,然後逐漸加載喜歡等功能鍵,將開屏廣告無縫銜接到用戶瀏覽的視頻流中。

這種做法既給用戶帶來非常流暢的使用體驗,也使得用戶能夠關注廣告主,有益於品牌方長期推廣產品,這在其他產品上是無法實現的。

其次,TikTok 上的內容非常短,最初只有 15 秒。對於視頻消費來說,這種長度天然適合在手機上看;對於視頻生產來說,這個長度的豎屏視頻生產門檻比長視頻要低很多,因此會有大量用戶自製上傳的視頻,來豐富平臺內容。

從消費的角度看,每次用戶使用 TikTok 的時候,都在接受頻繁的刺激體驗,多巴胺不斷分泌,許多視頻在最後都會達到高潮。默認情況下,所有視頻都會重播,這種做法能夠非常快速地訓練每個用戶的算法: 在觀看一個 10 分鐘的 YouTube 視頻所需的時間內,TikTok 可以捕獲 40 個 15 秒的視頻數據。

此外,較短的長度也讓用戶更願意耐著性子看完視頻,這使得用戶也更容易看完廣告。

需要指出,Snapchat 的 Stories 功能基於用戶習慣於通過相機拍照直接向朋友發送圖片和視頻,並且因為它專注於成為一款「相機應用」,由此帶來了非常強大的網絡效應。

而 Instagram 沒有相同的通訊機制,也沒有完全複製前者的內容格式,而只是將其鎖定在了信息流的頂部。此舉人為限制了創作靈感,同時使得用戶過於關心自己在粉絲心中的形象,這些都限制了 Instagram 成為一款全屏視頻產品的可能。

最後,TikTok 和微信或 Facebook 這類同等體量產品對比,一個顯著特點是並不依賴社交網絡進行冷啟動。Facebook 的增長口號是「10 天 7 個好友」 ,這使新用戶有較高的粘性。

但是 TikTok 不需要任何好友、關注者,甚至不需要帳戶,就能通過豐富的內容及精準的推薦留下用戶。A16Z 的 Connie Chen 說,TikTok 是第一款以人工智慧為核心功能的主流 App,這與基於其他用戶傳遞信息的傳統社交產品形成了鮮明對比。

長期看,不依賴社交網絡可能比傳統關注的方法更有效,因為傳統方法會受到語境的影響,隨著用戶的好友數增多,產品價值反而會有所下降。用戶總有一些話不想給自己所有的好友看到,想想現在多少人逃離朋友圈即可知道。

而 TikTok 則不同,隨著用戶的使用時長變多,TikTok 對用戶偏好越來越了解,這使得不同用戶能夠看到完全不同的內容,孩子和父母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且更符合自己口味的視頻。另外,TikTok 不按照時間線排序,這使得它比起按照時間線排序的產品來說,更容易添加廣告。

3

TikTok 的增長策略

3.1 工具優先

TikTok 在每個新市場中都採用了精細的擴展策略:首先,它創造了在手機上的最佳短視頻編輯工具,包括易上手的的剪輯、各種濾鏡、以及豐富的曲庫。

最初,許多創作者使用它發布在其他平臺上,但 TikTok 強制用戶要發布才能導出視頻,並在每個導出的視頻上加上水印。不管用戶是否有意識到,微博、Instagram、YouTube 和 Twitter 上的網紅,就這樣將用戶引流回了抖音和 TikTok。

很多創作者開始只是把 TikTok 當成編輯工具,但當他們發現粉絲逐漸增加,就開始與他們互動,還會刻意多發些內容。

此外,TikTok 使創作者成為一等公民,為之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包括每周都會發的更新內容建議、與 TikTok 員工進行的一對一演示、甚至會贈送手機支架只為讓創作者在錄製內容時保持設備不晃動。

它跟每個國家最頂級的網紅合作,並迅速在 TikTok 上為他們創造社交資本。在早期,運營團隊的每個人都有和網紅綁在一起的任務,甚至還有傳言說需要想方設法付錢讓他們發帖。

在中國,字節跳動(付費)與名人合作,為抖音創造冷啟動的內容。其中一個早期合作方就是百度系流媒體愛奇藝,它製作的中國的第一個嘻哈綜藝的海選就被抖音發布及運營。這期間,抖音的日活從 2017 年 4 月的 29 萬激增到 7 月的 173 萬。

據稱,抖音和 TikTok 盜取其他平臺的視頻上傳到自己平臺,用有趣的內容滋養自己的平臺(快手很可能也不是清白的),當然,也有人覺得這些視頻是由獨立創作者上傳的。

產品決策在配合著這一過程起著作用。極短的視頻、算法發現、能夠帶來關注者的潛力、時不時發力的市場營銷為產品帶來的巨大流量、以及跨平臺的發布、網紅的傳播以及用戶最終形成的使用習慣。

這些因素和能力疊加在一起,給了平臺強大的能力,讓平臺能夠把社交網絡的流量分配給最有才華的創作者,無論新老。

值得一提的是,TikTok 為每個市場都做了內容和創作工具的本地化。最終,平臺的內容好到讓本地 MCN 機構都開始在 TikTok 尋找網紅,飛輪就這麼轉了起來,讓 TikTok 成為最好的創作者平臺。

與此同時,TikTok 創造了播放視頻時在屏幕下半部分展示評論的模式,這鼓勵了更多的觀眾與創作者的互動,而互動中創造出來的梗又為新的內容生產提供了素材。

TikTok 還非常激進地鼓勵內容分享,循環觀看過兩次視頻後,分享圖標會亮起,佔據頁面的一半。TikTok 還對網頁版進行了優化,即使用戶沒下載應用,也能流暢觀看朋友分享的視頻。

朋友間的站外分享讓 TikTok 能夠獲得用戶的設備號,並基於此為未來的社交產品積累用戶數據和社交關係圖譜。

最後,字節跳動的廣告營銷席捲了全球。據報導,從 2018 到 2019 年,它每天花費 300 萬美元做用戶獲取和 PR,砸下大錢碾壓了短視頻賽道的所有競爭者。

TikTok 2018 年在 Google 的廣告投放費用超過 3 億美元,其中光在印度每月就超過 1000 萬美元。2019 年 Q1,Facebook 安卓版 13 % 的廣告是 TikTok 。而 TikTok 廣告投放峰值在 2018 年 9 月,該月美國蘋果設備上,有 22% 的 Facebook 用戶見過 TikTok 的廣告。

當用戶把視頻發到其他平臺上時,視頻上的 TikTok 水印也起到推廣作用。

最初,TikTok 在美國的 30 日留存只有 10%,可能是因為平臺的目標受眾群體過於廣泛,而其內容又與 Musical.ly 和 Vine 非常相似。

但它的留存率在不斷提高,App Annie 數據顯示,自 2019 年初以來,TikTok 的留存一直在 28-40% 之間徘徊。即使早期用戶留存不穩定,這種巨大的客流使得 TikTok 能夠給到剛加入的用戶所需要的觀點和社交資本。

3.2 蠶食其它主流平臺份額

字節跳動常常被詬病廣告費用花得太多,但是 Elad Gil(矽谷知名天使投資人) 在 2010 年就提出,在早期階段花錢來建立有價值的網絡是非常值得的。Facebook 就是靠類似的策略來扶植 Instagram —— 將其放入自己的信息流中。

如下圖所示,Instagram 50%-75% 的下載量都在來自其被收購之後,而用戶的直接來源正是 Facebook。

隨著史詩級平臺增長達到瓶頸,TikTok 爆炸性的用戶基群和 App 內所耗時長使得它能夠持續性分配社交資本。很明顯,TikTok 已經開始蠶食 Instagram 的下載量。

在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4 月期間,Instagram 在美國的廣告平臺顯示,其「每月觸及率」增長已停止。這是世界上最有價值的市場,且在一段時間絕大部分的用戶都在其平臺上。

投資者和營銷人員針對 Facebook 和 Instagram 在用戶上的掙扎還未報以恐慌,但他們將來會的。根據 Annie Data,美國用戶使用 TikTok 時長已經超過 Instagram。

ComScore 報告顯示,在美國,人們在 TikTok 上花費的時間在 2019 年 10 月至 2020 年 3 月期間,增長了 93%,其中 55% 是在 app 內部(這個數據表明 TikTok 的視頻在 app 外被傳播和觀看的頻率)。

雖然 ComScore 披露的移動數據往往低於實際值,他們在方向上是對的:美國用戶在 TikTok 上花費的時間在過去 6 個月基本翻了一番。

TikTok 的下載量在 2020 Q1 增長迅猛,是其歷史最好季度。而推動這樣成績的背後,是更低的廣告費用。這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 TikTok 市場推廣戰略的有效性。

此外,在社交相關性上,有多股力量正推動 TikTok 超越 Youtube。VidCon* 的視頻行業會議歷來關注 Youtube 上的網紅,而 2019 年卻被 TikTok 上的網紅佔據。

VidCon:誕生於 2010 年的網紅行業大會,由 Hank Green 和 John Green 牽頭創辦的。在過去的幾年裡,VidCon已經成為了視頻行業規模最大、視頻創作者參與度最高的一個行業會議,2018 年 2 月被傳媒集團維亞康姆(Viacom)收購。

3.3 將音樂和爆款音頻作為創造 Youtube 2.0 的抓手

社交網絡通常有兩個發展源頭:功能強大的內容創建工具,或者全新的內容格式。因為這兩者能夠減少創作和消費內容之間的摩擦,給創作者積累社交資本。

如果使用了正確的方式,隨著網絡的發展,它會成為自行複合增長的飛輪。TikTok 的飛輪就在這樣旋轉。

視頻作為一種內容形式已經存在了一個世紀,可以說是人類發明的最親密的敘事方式。儘管 YouTube 取得了巨大成功並且優勢非常明顯,但其產品(橫屏視頻)還是為了電腦和電視製作的——大多數 YouTube 創作者都不會在行動裝置上編輯視頻。

這意味著,移動端市場(垂直視頻)始終存在機遇。Snapchat 和 Instagram Stories 的成功證明了這一點。

玩梗已經演變為許多年輕人交流甚至消費新聞的默認方式。通常,梗的迭代次數越多,獲得的動量就越大。在 TikTok 出現之前,梗大多是帶有文本的圖像。它們是用鍵盤和滑鼠創建的。

但TikTok 在過去兩年中主導了兩個趨勢:梗的普及和 AirPods 的普及。最初,Musical.ly 以對口型爆火,這類內容在它改名後仍然主導著社區氛圍。到 2018 年下半年,這個產品的內容和 Vine 非常相似:大多數視頻都具有諷刺意味。

這和 Instagram 的完美、精緻形成了鮮明對比,諷刺和玩梗成了 Z 世代的通用語言,而 TikTok 正是為此而生的。

Vine 用戶經常重製過去的流行視頻,而 TikTok 口型同步工具可以讓重製視頻變得非常簡單。TikTok 用戶還可以搜索其他具有相同音頻的視頻,而他們在其他平臺沒法這樣做(Vine 在關閉之前曾做了短暫的類似嘗試)。

隨著 TikTok 在美國的崛起,AirPods 銷量開始激增。蘋果在 2017 年售出約 1600 萬臺 AirPods,接下來三年的出貨量分別是 3500 萬,6000 萬和 1 億。有大量的 AirPods 早期用戶被 TikTok 俘虜,因為他們準備在一天中的任何時間消費音頻梗。

秉承 Musical.ly 在音樂中的先發優勢,TikTok 上的許多頂級梗都是出自歌曲。Lil Nas X 創作的 "Old Town Road" 是其中最成功的作品,霸榜了 TikTok 數月之久,並連續 17 周蟬聯 Billboard Hot 100 榜首,打破了歷史最高紀錄。

將玩梗作為一種營銷策略並不奇怪。內涵段子是字節跳動的第一批產品之一。它已被下架並重新啟動了無數次,最新版本就是以 2017 年中國最流行的梗之一(皮皮蝦)命名的。

TikTok 從口型同步迅速發展到玩梗,再到許多其他類型的內容:喜劇,生活,藝術等。它還擴展了用戶的興趣圖譜。這一點至關重要,因為它開始更加理解字節跳動其他產品的用戶,而這,有助於字節跳動從挑戰 YouTube 到取代後者的母公司 Google。

4

利用 TikTok+抖音 不斷推陳出新

和在中國一樣,字節跳動利用 TikTok 的 AI 推薦算法、巨大內容池和廣闊用戶群,在全球推出其他產品。它僱用員工的步伐反映了這一雄心勃勃的戰略。

這符合 Elad Gil 的「從產品到渠道 」的理念:先構建市場上最好的產品,積極發展用戶群,與用戶網絡建立直接關係,然後使用該網絡發布新產品。

Facebook 是 Instagram 和 Messenger 的典型例子。Google 在搜索、YouTube、電子郵件方面也做過同樣的事情,它還與 Android 結合使用。

對於 TikTok 來說,在過去兩年中涉足更多內容類型並擴大用戶興趣圖譜的範圍只是一個開始。我們不僅應該將 TikTok 視為數據收集和廣告投放工具,它還是將用戶推向其他產品的最重要的渠道。

4.1 長視頻

從 2019 年中開始,TikTok 開始允許一些創作者上傳長達 15 分鐘的視頻。YouTube 上最大的明星最初是在 Vine 發家的,現在有些則來自 TikTok。為了應對頭部創作者的流失,TikTok 自然會推出這樣的功能,這是不可避免的。

字節跳動在中國還有一個產品——西瓜視頻。它類似於 Netflix,主打觀看完整電影,目前 5500萬 DAU,用戶日均使用時長為 70 分鐘。Netflix 擁有知道用戶想看什麼內容的能力,這是一個巨大優勢,而字節跳動可能利用 TikTok 的用戶行為,將同一批人吸引到長視頻中。

西瓜視頻最近開始從 BBC,PBS 和兒童發行商 Moonbug 購買內容版權。另外,字節跳動還聘請了迪士尼公司 Disney + 的前負責人,擔任其新任 COO 兼 TikTok CEO,他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就將迪斯尼的新訂閱服務發展到超過 5000 萬用戶。

在過去十年中,他還領導了迪士尼的許多收購活動,包括漫威,盧卡斯影業,皮克斯,21 世紀福克斯和 Maker Studios。字節跳動應該在未來幾年把長視頻提到了一個相當重要的位置。

4.2 音樂流

像 Spotify 一樣,TikTok 也對歌曲的爆火具有重要推動作用。現在,一些歌曲會在進入流媒體平臺之前先在 TikTok 上發行。

字節跳動最近在印度、印尼和巴西推出了自己的音樂流媒體應用 Resso。它將 TikTok 和Spotify 的 UI 與 YouTube 的精神結合在一起。Resso 借用 TikTok 的滑動式交互體驗,同時強調用戶評論,生產和分享內容,它的用戶也能直接把內容同步到 TikTok。

Resso 的一個特點是:歌詞很突出——這非常重要,因為它可以幫助 TikTokers 關注到那些更為顯眼的歌曲/模因。因為 TikTok 確切知道用戶喜歡什麼音樂,這些內容創作者自然也可以利用 Resso 來理解這一點,這並不是難事。

4.3 遊戲

字節跳動對於進入遊戲領域一直直言不諱。在過去的兩年中,它已經收購了多家遊戲發行商,其遊戲部門現在擁有超過 1000 名員工。中國 2020 年農曆新年期間,前五大手機遊戲中有三款來自字節跳動。它在日本首次發布的遊戲產品在 App Store 排行榜前列停留了近一周的時間。

和騰訊的策略類似,字節也想建立大型社交媒體從而來分發遊戲。2019 年,全球消費者在手機遊戲上的支出為 860 億美元。而字節跳動的用戶絕大多數顯然是遊戲的目標受眾。

據報導,在 2019 年中國排名前 100 的手機遊戲廣告支出中,有 63 個用戶的營銷預算投給了頭條。它有機會垂直整合併吞噬其最大的遊戲廣告客戶的企業價值。

甚至,字節跳動可能比騰訊的應用內購模式更進一步,將遊戲內廣告與現有的自助式廣告網絡結合起來,甚至向其他遊戲發行商開放第三方廣告網絡。

4.4 消費金融

許多中國科技公司將金融科技視為貨幣化的聖杯,字節跳動似乎也一樣。它向超過 2300 萬用戶推出了各種形式的消費和商業貸款,保險產品和理財產品。另外有件事,字節跳動可能會利用其在全球數十億用戶中的滲透率,來嘗試諸如支付工具和移動錢包之類的事情。

4.5 教育

教育是字節跳動優先級較高的方向之一。它最近宣布了一項計劃——聘用超過 1 萬名新員工試水教育,佔 2019 年新員工總數的 1/3。目前尚不清楚究竟會在哪些細分方向,但是最新的消息是,字節可能非常看好針對教育機構的硬體產品,基於 AI 的補習,補習門戶以及針對付費課程的消費產品。

從歷史來看,它在教育方面的嘗試並未成功。Gogokid 曾經試圖將中國學生與國外英語老師進行匹配,但它沒有獲得太多吸引力。今日頭條前負責人陳林最近被爆料在負責「尋找下一個 1 億 DAU 產品」,該產品被認為是教育或通訊工具。

4.6 通訊工具

騰訊有封殺微信競品的歷史。比如字節跳動旗下、類似 Snapchat 的通訊產品多閃,在一個月內達到了 500 萬次下載。它還正在試驗 Flipchat(飛聊),這是一個類似 Reddit 的、基於 Feed 的群聊產品,該產品還可以方便進行付款、打車等工作。

通訊工具一直是網際網路產品的重中之重。字節跳動在通過抖音和 TikTok 進行消息傳遞方面可能會獲得最大的成功,因為 51% 的抖音用戶「 經常共享視頻 」。而 TikTok 也已開始勸誘美國用戶在應用內向其他用戶發送消息。

4.7 新聞產品

字節跳動可能會繼續試驗類似今日頭條的新聞產品,從而對 Facebook 和Twitter 施加壓力。這包括西方市場的 TopBuzz 和 News Republic,印度尼西亞的BaBe,以及印度的 Helo 等。它投資了印度的 Daily Hunt,還在 2016 年試圖收購 Reddit。

我懷疑字節跳動由於競爭而在這裡取得了一段時間的成功,並且如果它通過大規模收購最終進入這個領域也不會感到驚訝。

4.8 企業軟體

在 2019 年,字節跳動推出了名為飛書 (英文名 Lark)的企業軟體產品。該團隊在2020 年初擁有超過 1.7 萬名員工用戶。它結合了電子郵件,聊天,視頻通話,日曆和雲文檔存儲功能,是從 Slack,Microsoft Teams 和 Google Suite 等美國產品中借鑑來的。

中國大多數大型企業軟體都是中國科技巨頭所有的,並且由於擔心數據安全問題,許多公司一旦達到一定規模就會在內部構建工具。雲雀最初就是為內部使用而建造的。

令人驚訝的是,字節跳動表示他們將目標鎖定在美國、歐洲和日本(而非中國),這是 Lark 的最初市場。它的主要區別在於將所有通信轉換為用戶的母語,跨時區的輕鬆協調以及費用報銷,這表明它的目標客戶是遍布全球的大型企業客戶。

4.9 雲服務

字節跳動於 2019 年開始在印度和美國開設數據中心,未來他們有可能推出雲託管服務。字節跳動在 2019 年收購了 Terark,該公司通過以 50%的成本讀取壓縮數據,使資料庫運行速度提高了 200 倍。如果他們推出一項外部服務,賣點可能是更快的處理速度和對字節跳動某些 AI 技術的訪問。

4.10 其他產品的押注

我們可能從字節跳動在中國以外的地方看到其他一些產品,包括直播,搜索,更傳統的電子商務,電子書以及各類社交產品。搜索將增加廣告資源,並建立類似於 Google 的 Search + YouTube 的循環。

從 TikTok 個人資料中斷開連結啟動的 Web 瀏覽器可能是一個有趣的產品,可以捕獲更多的移動時間,以及 TikTok 創作者播種的播客或音頻產品。

4.11 手機

最後,字節跳動 2019 年在中國推出了一款中低端 Android 手機,它預裝了一套應用程式,並可能在第一次迭代一個字節跳動「AI 第一」的作業系統。除了硬體收入外,這還為其所有應用程式提供了額外的分發渠道。

5

TikTok 接下來會做什麼?

把重點拉回 TikTok,它可能會在未來兩年採用抖音的許多功能。後者是圍繞尋找和提升下一代創作者而構建的,但是你可以爭辯說,關注者最渴望的是獲取大量社會資本,以及能夠在各個平臺進行遷移。

從長遠來看,我們將看到 TikTok 的新功能,這些功能可幫助創作者在發布內容的同時賺錢,從而增加字節跳動與消費者的接觸點以及他們在行動裝置上的時間。

我們很快就會看到的是視頻集成電商功能。抖音上的中國創作者可以創建連結,通過阿里巴巴淘寶店直接完成購物。Shopify 可能是美國的合作夥伴(就像剛剛在 Facebook上推出的一樣)。字節跳動也可以將其直接嵌入 TikTok 視頻中。

TikTok 最近還推出了打賞工具,這將開始培訓用戶在產品上進行交易:購買和給創建者小費。直播打賞在抖音上非常受歡迎,並且字節跳動最近開始在 TikTok 內推送直播。在中國直播已經很火,而 TikTok 的年輕用戶群以及北美和歐洲的早期採用者對此也很熟悉。

TikTok 希望品牌成為 Feed 流中的一流公民。TikTok 的創作者市場將公司和內容創作者聯繫在一起。影響力營銷是一個快速發展的、價值超過 10 億美元的行業,主要通過電子郵件和社交媒體 DM 進行,這將是字節跳動面向北美和歐洲廣告客戶的一個賣點。

Square 等品牌正在使用它來推廣產品,而藝術家和唱片公司甚至可以使用它來推廣音樂。

TikTok 可能會進一步開放其自助式廣告管理器,該廣告管理器的表現與其他程序化渠道相當。這將使其成為唯一一個同時大規模吸引美國和中國用戶的自助平臺。

TikTok 可能會根據效果開始向品牌和創作者提供 AI 生成的內容推薦:使用什麼效果,如何對視頻進行更改,甚至是製作什麼類型的內容。TikTok 也可能會在 AR 相機效果上進行革新(按視頻展示次數推廣廣告單元),並且還可能向第三方開發者開放其相機和效果。

考慮到即將推出的其他產品,我們最終可能會看到字節跳動整個生態系統跨產品的創建者工具:發布視頻,音樂,電子商務,播客,分析甚至融資。字節跳動已經在中國整合了後端,使創作者可以將抖音用作多種產品的分銷渠道。

結語

在不到四年時間裡,TikTok 成為了世界上最具文化意義的產品。它帶動了 AirPods 和玩梗文化的發展,並且在用戶規模上取得了飛速進展,現在已經成為行動裝置上生產和消費視頻內容的最佳工具。我們有必要觀察它下一步會做些什麼。

T.G.F. 堅持創作深度的商業洞察和專題研究

專注探索商業世界裡接近於「本質」的真理

在費米悖論中,The Great Filter(大過濾器假說)的另一層隱喻是:說不定地球在宇宙中確實是孤獨的。

T.G.F. 主創團隊在此,

向宇宙發射「信號」。

相關焦點

  • 字節跳動考慮中國業務在香港或上海上市
    據媒體報導,字節跳動考慮中國業務在香港或上海上市,更傾向於香港。相關報導:TikTok崛起路徑復盤與字節跳動未來業務大猜想迄今而至,國內網際網路產品對海外同行具有較強指導意義的兩個代表:一是微信,二是抖音。
  • 李開復力挺字節跳動,美國年輕人轟轟烈烈拯救TikTok,留給字節的...
    從字節跳動發出的聲明來看: 言下之意有三。 將TikTok從字節跳動母公司剝離,出售給微軟,意味著TikTok為了能夠在美國活下去,不惜妥協,變成純粹的資本。
  • 【產品復盤】字節跳動-飛書團隊工作1年收穫總結
    一、概述很久之前寫過幾篇字節跳動產品相關的文章,對這個超高速發展的公司心存嚮往,2019年5月有幸加入字節跳動飛書團隊。本文是筆者對一年多工作收穫的復盤總結,希望可以對讀者有所啟發和幫助。因作者只在飛書產品線工作,受限於個人能力和視野局限,文中內容既不能代表飛書更不能代表字節,僅是個人對過去一年多的復盤思考,不足之處歡迎評論區拍磚交流。
  • 凱撒文化8天7板背後:字節跳動重金招攬遊戲「盟友」
    股價大漲主要受益於公司6月12日與字節跳動籤署十年長約。業內人士指出,字節跳動布局遊戲業務受到騰訊阻擊。為了迅速介入遊戲核心資源,字節跳動在流量端開出讓利空間吸引非騰訊系廠商合作,遊戲行業有望迎來一波紅利期。但與此同時,字節跳動縱有流量端優勢,但這並不能確保其未來能與騰訊一較高下。梳理歷史發現,多家網際網路巨頭早前入局遊戲,但結果卻不盡如人意。字節跳動布局遊戲的前景,無疑需要時間檢驗。
  • 迪士尼前高管「空降」,擔任字節跳動COO及TikTok全球...
    5月19日,字節跳動官方發文稱,凱文·梅耶爾(Kevin Mayer)將擔任字節跳動營運長兼TikTok全球執行長,他將於2020年6月1日正式入職字節跳動。字節跳動稱,凱文·梅耶爾將負責TikTok、Helo、音樂、遊戲等業務,同時負責字節跳動全球職能部門(不含中國),包括企業發展、銷售、市場、公共事務、安全、法務等。
  • 字節跳動vs騰訊(00700)遊戲深度對比與前瞻
    核心觀點:這篇深度報告,核心解決了以下問題:字節跳動為何要布局遊戲、字節遊戲布局戰略、字節遊戲組織架構與團隊配置、字節休閒遊戲商業模型、字節遊戲品類分布、字節跳動vs騰訊(00700)遊戲全面復盤與展望(發展軌道、品類分布、IP儲備、研運能力、出海)等。1、字節跳動為何要布局遊戲?
  • 賣掉TikTok 後,「三張而治」的字節跳動會出現怎樣的變局
    由於字節跳動沒有按業務線劃分事業部,而是分為三個核心職能部門:技術、增長和商業化,分別負責留存、拉新和變現,這既是字節的技術中臺,也是業務中臺,這個中臺就是字節的生產流水線,它不僅輸出產品,還輸出技術和運營。而其中,規模最大的商業化團隊,便由張利東負責,據財新此前報導,字節跳動的商業化團隊就有 1 萬多人。
  • 關於字節跳動的神話與現實
    字節跳動的崛起史就是百度的坍塌史,而且這個過程還在持續,當然,微博、快手也從這個過程中受益了。抖音崛起的意義與承載的野心:抖音的爆紅是偶然,字節跳動短視頻業務的崛起是必然。這個過程體現了字節跳動的活力和執行力,也是「求變」的結果:與今日頭條相比,抖音取消信息流界面、強化關注機制、鼓勵經營「私有流量」,從而取得了更大的成功。
  • 遊戲「大爆發」復盤:字節跳動強勢崛起,「房卡」捲土重來
    不止《王者榮耀》與《和平精英》賺得盆滿缽滿,更加輕量級的手機休閒遊戲同樣增長迅猛,這當中,有一個無法忽視的重要玩家——字節跳動。1月17日開始,由字節跳動發行,姚記科技開發的棋牌遊戲《小美鬥地主》首先連續9天霸佔iOS免費榜第一名,在這之後,同樣由字節跳動發行的《腦洞大師》已持續16天霸佔免費榜第一名。
  • GoGoKid業務數據向好,字節跳動將加大投入力度
    作為字節跳動教育業務的首個產品,GoGoKid的發展一直備受關注。字節跳動副總裁、教育業務負責人陳林近日在一次分享中表示,「過去一年,GoGoKid的幾個重要業務指標都在不斷變好,接下來字節跳動會加大投入做GoGoKid。」
  • 迪士尼前高管出任字節跳動COO 將任TikTok全球CEO
    (原標題:迪士尼前高管梅耶爾出任字節跳動COO,將掌舵TikTok)
  • 字節跳動計劃出售不帶原始碼的 TikTok 美國分公司
    9 月 14 日消息 據外媒報導,一份報告稱,字節跳動可能不會將用於構建 TikTok 算法的代碼移交給美國買家,其已將這一變化通知了美國投標人和有關部門。一位消息人士稱, 字節跳動 「不會將原始碼交給任何美國買家」。
  • 字節跳動出海史,張一鳴如何在全球跳動字節?
    2020年3月初,字節跳動的CEO張一鳴在公司發布了內部信,宣布字節跳動的架構調整,由張利東和張楠執掌中國區,由張一鳴本人負責全球化戰略的發展。 字節跳動的全球化擴張由來已久。這家成立了僅八年的公司在很短的時間裡已經在30個國家、180多個城市有辦公室,並擁有超過6萬名員工。
  • 字節跳動確認:TikTok執行長凱文·梅耶爾辭任 Vanessa擔任臨時...
    來源:TechWeb.com.cn【TechWeb】8月27日消息,字節跳動確認TikTok執行長凱文路梅耶爾辭任,並表示:尊重凱文的決定,也感謝他為TikTok付出過的努力。凱文路梅耶爾於今年6月1日正式加入字節跳動,擔任字節跳動COO兼TikTok全球CEO,負責TikTok、Helo、音樂、遊戲等業務,同時負責字節跳動全球部分職能部門(不含中國)。此前,凱文路梅耶爾在迪士尼工作過20多年,曾任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兼首席戰略官。
  • 美國TikTok禁令再次延期,字節跳動迎來新轉機?沒那麼簡單!
    當地時間14日,美國總統川普籤署行政令,要求字節跳動公司在90天之內出售或剝離該公司在美國的TikTok業務。而在一周前川普第一次籤署行政令時,僅給出45天時間限制。因此,有不少網友表示,這一行政令對於TikTok來說是一個「好事」,這一新行政令為字節跳動公司解決問題贏得了時間。
  • 字節跳動出售TikTok需中國政府批准 義大利小鎮一套房子16元
    字節跳動出售TikTok需中國政府批准中國商務部和科技部於8月28日調整發布《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專家點名這可能涉及TikTok的技術。有知情人士透露,這意味著TikTok出售業務需要得到中國政府的批准。
  • 微軟:字節跳動拒絕微軟收購TikTok美國業務;美國累計新冠確診病例...
    每經編輯:張喜威 1丨微軟:字節跳動拒絕微軟收購TikTok美國業務 綜合中新經緯、CGTN報導,9月13日,微軟發布官方聲明,稱字節跳動將不會向微軟出售美國業務。此舉使甲骨文成為TikTok的唯一公開競標者。
  • 字節跳動為什麼一直在招人?
    而有趣的是,在這段時間裡,字節跳動仍然在大規模招人,號稱今年要到10萬人,新增4萬,相比當前接近翻倍。這個大規模,不只是指招聘需求的數量,還包括崗位範圍。這幾年,字節跳動很喜歡在全球範圍內海量招聘,不只是從海外往國內招人,還從國內往海外業務招人,或者為海外業務招聘當地人。如果只說招聘數量,字節跳動應該算是當前最激進的一家公司了。
  • 怎樣才能拿到字節跳動的投資?從89個案例中,我們分析了3大「字節...
    做什麼業務,就投什麼公司如果配合字節發展脈絡就可以發現,字節的每一筆投資,幾乎都和當年的業務重心相關聯。同樣驗證了它的投資邏輯:依靠廣撒網的投資方式,來彌補業務的不足。媒體資訊及社交平臺:小眾垂直,業務協同2012年8月,字節跳動推出今日頭條。
  • 引入1000家公會,字節跳動「激進」直播
    廣告是字節跳動最熟悉、速度最快的變現路徑。基於短視頻的生態,抖音開發了開屏廣告、品牌挑戰賽、信息流廣告以及紅人KOL廣告等一系列玩法,增速飛快。   廣告變現的太過順利事實上阻礙了抖音直播變現的意願和主動性。客觀上來說,廣告業務也佔用了抖音大部分資源和精力,直播這樣的新業務受冷落成必然。據了解,抖音直播很多產品功能在去年就已經提出方案策劃,卻遲遲沒能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