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稱香港藥店90%抗癌藥賣給內地遊客

2021-01-06 中國新聞網

    10月21日,警員帶領一名疑犯在香港紅磡案發現場重組案情。10月19日,一名到香港旅行的內地男遊客疑因購物問題,被毆至重傷,於20日死亡。香港警方21日上午帶其中一名疑犯,到紅磡案發現場了解案情。香港警方已拘捕4人,由重案組接手調查。 新華社記者 呂小煒 攝

  參考消息網10月25日報導 美媒稱,香港龍城大藥房簡直成了到港大陸遊客的「朝聖地」,出售的產品從藥品到染眉毛(和睫毛)的膏應有盡有。即便如此,在全市突然湧現出大量龍城大藥房的「山寨版」時,這家夫妻老婆店的店主依然一下慌了陣腳。

  據美國彭博新聞社10月8日報導,近年來,以這家有60年歷史的老店命名的藥店--但並非其附屬藥房--出現在香港的旅遊黃金區,混跡於一連串小藥房之中,這些黃金地段距路易威登和香奈兒這樣的大牌專賣店僅幾分鐘的路程。這些較小藥房常常霓虹閃爍,為出售的免稅藥品做廣告。

  報導稱,其貨架陳列的商品中包括Muscle Rub(美國基柏強力肌肉鎮痛摩擦膏),止痛藥,壯陽劑和中藥。但是如果你私下裡打探,許多藥店也會賣給你其它一些東西:抗癌和治療C肝的藥品--無需出示處方。

  多年來,香港以內地購物者在古馳和普拉達等奢侈品專門店選購最新款之地著稱。現在,處方藥成為它的另一個亮點。

  報導稱,諸如美國吉利德科技公司治療C肝的新藥索非布韋片(Sovaldi)、瑞士羅氏控股公司治療乳腺癌的赫賽汀(Herceptin),這些藥在內地要麼買不到,要麼就更加昂貴。許多內地遊客更願意在香港買藥,因為他們認為香港的質量可能更有保證。

  一位陳姓的52歲婦女在尖沙咀說:「每次的赴港購物行我都會來這裡,總有人讓我替他們買藥。我們都知道香港的東西質量更好。」她買了大量化妝品和洗髮香波。

  在她的購物清單上最緊要的是治療肝癌的藥品多吉美(Nexavar),但是她沒有處方。她準備在尖沙咀的數十家藥房轉轉,求購這個由拜耳公司生產的藥。陳女士說,她以往買過類似的藥品,相當容易,說話間,她一手拿著套著萊茵石套的蘋果手機,一邊在將她買的東西往帶輪的旅行箱中裝。在她的清單上還有:勞力士表。

  報導稱,生活方式的改變使中國成為癌症高發的國家,像陳女士這樣的大陸購物者都是過境來尋購便宜的藥品。世界衛生組織說,每年中國都新增300萬癌症病例。估計中國C肝發病人數在1300萬到4400萬之間:躋身世界發病率最高國家之列。

  物價飛漲

  報導稱,香港的這一跨境貿易也凸顯出內地處方藥市場面臨的問題,按照研究公司弗羅斯特-沙利文公司的估計,該市場去年的總銷售額達1萬億元人民幣。預計到2019年將增加一倍。

  甚至當管理機構施壓要求降低藥品價格時,內地患者支付的一些治療費依然屬於全球最高的行列。藥品供應鏈很複雜,弗羅斯特-沙利文公司的顧問尼爾·王(音)估計,分銷系統各級有5%到7%的加價,從而推高了藥品的價格。據王說,此外,在中國對進口藥品的稅收加起來達到17%,而香港對進口藥品不徵稅。

  報導稱,大部分中國人都依靠政府的保險,但這一保險的覆蓋面經常不夠。雖然中國已經表示希望對它的保險法進行改革,但是仍有數以百萬計的人享受不到,苦苦掙扎著為能獲得救命的治療而東拼西湊。與此同時,冗長的新藥及其專利的審批過程使國外一些最新的「重磅藥品」進不來。

  無論是美國吉利德科技公司的索非布韋片還是雅培生命公司的Viekira Pak--兩種可以治療C肝的藥品--都尚未在內地獲得銷售許可,即便這些公司已經做了登記申請。這兩種藥品都在香港獲準銷售,香港實行的是另一套審批程序。打電話去中國衛生部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詢問,無人應答。

  是如何運作的

  報導稱,近年來,圍繞食品安全發生了一系列醜聞,其中包括2008年導致死亡事件的受到三聚氰胺汙染的牛奶,之後許多中國人更加信任海外購買的藥品了。因此,甚至在香港零售額急劇下滑的時候,這些藥品的銷售幫助香港旅遊區的一些小藥店得以存活下來。

  其運作流程如下:一名客人進店,尋購某種藥品--或拿著藥瓶的照片。店裡的工作人員查閱療程,打幾通電話,查看庫存,並提供報價。店員要求半額支付或全額支付。許多店家只收現金,少數也接受信用卡。

  彭博新聞社尋訪了香港的40家藥店,發現有幾家願意在沒有處方的情況下出售Viekira Pak、赫賽汀、索非布韋片、拜耳公司治療肝癌的多吉美以及諾華公司治療白血病的格列衛(Gleevec)。有些藥店報出的價格要比那些內地藥店標出的價格便宜;一些在內地買不到的藥品的收費是依據美國的定價來收的。一家藥店願意以其2800美元/療程的價格出售索非布韋片,這只是美國84000美元/療程的很少一部分,這引起人們對該藥店出售的這款藥品的懷疑。

  真正的龍城大藥房說,它只向那些持有香港醫療機構處方的消費者出售藥品。這一點從一些剛剛光顧該店買藥的消費者那裡得到了證實。

  龍城大藥房還說,它接到了誤去了冒名分店的消費者的投訴,他們最終都花了大量的冤枉錢。經理鄺女士說:「我們所有的一切就是品牌,我們感覺它受到了玷汙。儘管我們曾經投訴,但冒牌店仍繼續湧現。」

  真正的龍城大藥房在門外掛出大幅黃色醒目聲明:本店僅此一家,別無分店,分公司。

  香港衛生署通過電郵回答記者提問時說,特區政府定期對各藥房進行檢查,還購買並檢查處方藥以打擊藥品的非法銷售。從2011年到2014年,衛生署對藥店進行了4775次檢查,認定67家非法出售處方藥違規。據衛生署說,一旦定罪,香港對非法持有並出售處方藥的最大處罰是罰款10萬港幣(1.3萬美元),刑期兩年。

  聲譽

  報導稱,長期以來香港一直有出售優質保健產品的美譽,許多做合法生意的藥店都變得興隆發達。香港首富李嘉誠掌控的連鎖藥店屈臣氏在全城擁有的分店超過200家,並且還在繼續增加。該公司通過電郵說:「在屈臣氏,我們只向擁有醫生處方的消費者或病患出售處方藥,並且我們的註冊藥劑師將對每一筆銷售進行徹底核查。」

  但是另有些藥房並不遵守這些規定。8月13日,政府資助的香港消費者委員會公開點名了7家藥店,稱這些藥房存在「可恥的經營行為」,並聲稱這些藥店損害了香港作為「購物天堂」的聲譽。

  滯後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估計,香港藥店銷售的90%的抗癌藥品都賣給了內地遊客,因為香港本地的大部分病患都可以從醫院或者他們的醫生那裡獲得供應(在內地和香港,醫生除了開處方外還可以發藥。)

  報導稱,在提到開在香港一些高租金街區的那些家庭經營的小零售藥店時,崔俊明說:「它們如何能夠生存下來,並支付藥劑師和店面租金的費用呢?你認為僅靠出售衛生紙、配方奶粉,洗髮香波它們就能維持下來嗎?當然不是。」

  羅氏(製藥)公司的女發言人尼娜·施瓦布-豪青格說,在香港它的主要客戶是醫院管理局和腫瘤學家,雖然該公司對市場需求實行監控,如發現「任何不尋常的活動」都會提醒當局關注。諾華公司發言人德莫特·多爾蒂在電郵中說,該公司「決心要防止我們的所有產品被分流和仿製,以保護所有國家病患的安全。」拜耳公司發言人奧利弗·倫納對這種觀點表示支持說:「我們生產處方藥,那些需要醫生出具處方的藥品。」

  雅培生命公司女發言人阿德爾·因方特在電郵中說,該公司認為,各藥店會按照香港的規定,僅向出示了醫生處方的病人出售Viekira Pak。吉利德科技公司女發言人索尼婭·蔡(音)在電郵中說,該公司的這款藥品自7月1日在香港上市以來,只作為處方藥銷售,主要是通過胃腸專科醫生和肝臟病學家銷售的,她還說該公司正努力讓大陸的病患能夠買到這種藥。

  香港一個霧氣騰騰的周五,一位李姓的大陸婦女說,她剛剛支付了購買赫賽汀的定金,是為河北省的表親買的。這種藥花了她2萬港幣(約1.6萬人民幣),她可以明天來取藥。他們給她開出的價格是內地某些地方該藥價格的30%。

  報導稱,她站在紐約時代廣場香港版的彌敦道上說:「當我們得知她得了癌症時,我調整了我此次香港行的日程,提前到這裡來了 。這關乎生死,因此我們當然將盡一切所能為她爭取最好的治療。

相關焦點

  • 香港藥店90%抗癌藥賣給內地遊客
    據美媒稱,香港龍城大藥房簡直成了到港內地遊客的「朝聖地」,出售的產品從藥品到染眉毛和睫毛的膏應有盡有。即便如此,在全市突然湧現出大量龍城大藥房的「山寨版」時,這家夫妻老婆店的店主依然一下慌了陣腳。
  • 港媒:香港名藥房山寨店四起 抗癌藥私下隨便買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圖片來源:彭博社參考消息網10月9日報導 港媒稱,從藥品到睫毛膏,什麼都賣的龍城大藥房已經成為了中國內地赴港遊客的聖地。即便如此,但這個夫妻店的業主仍備受困擾,因為打著他們招牌的山寨藥店開始湧現在整個城市的大街小巷。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0月9日報導,近些年來,盜用這家60歲店鋪之名字的藥店,還有許多其他的小藥店開到了香港的主要旅遊區,距離Louis Vuitton和香奈兒門店不遠。這些規模較小的店鋪通常都裝飾著七彩霓虹燈,推銷免稅藥品。
  • 內地放寬限制 業內人士稱赴香港郵輪勢倍增(圖)
    內地放寬限制 業內人士稱赴香港郵輪勢倍增(圖) 來源:香港《文匯報》   中新網8月18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國家旅遊局放寬內地旅客乘搭郵輪的限制,旅行團從香港到臺灣後,可繼續乘坐該郵輪前往日本或韓國旅遊,再返回內地。香港旅議會總幹事董耀中17日指出,新措施可以吸引更多高消費內地旅客來港參加郵輪團,令更多國際郵輪公司選擇香港為母港。
  • 香港部分超市奶粉遭內地遊客搶購開出限購令
    陳龍  旺角是內地遊客赴香港的首選目的地,這裡的商鋪密集程度世界第一。 眼下,去香港買進口奶粉已然成為了一道風景。相比黃金和化妝品,奶粉已經躋身香港旅遊紀念品第一位。  從廣州到香港,173公裡,和諧號需要2個小時。奶粉作為寶寶日常最大的消耗品,每個月需要大約4罐。
  • 內地遊客在香港被打死!香港這些黑心店千萬不要去,已有福建人上當了!
    ▲被毆打致死的遊客詳細內容請看視頻↓↓↓ 天啊!內地遊客在香港被活活打死!
  • 內地遊客香港維權記:花費遠超能夠拿回的賠償
    案起藥房  「香港第一瑪卡大案」  「斤」變「錢」刷走遊客逾10萬港幣  今年1月,一則香港本地媒體的報導悄然「走紅」網絡,報導稱,「2015年10月,位於銅鑼灣恩平道的龍城中西大藥房,將藥材瑪卡的計算單位由斤變錢,令內地旅客以為涉案瑪卡每斤售
  • 內地遊客搶購致香港奶粉斷貨 家長呼籲徵離境稅
    眾多赴港遊客掃貨目標都是奶粉。(香港《文匯報》)  香港家長和議員要求開徵「嬰兒奶粉離境稅」  新快報訊 據媒體報導,近日香港發生的進口嬰幼兒奶粉遭搶購的情況呈蔓延跡象,澳門奶粉供應商透露,當地奶粉銷售情況也出現了「不正常」現象。澳門電臺引述雀巢奶粉在當地的代理商稱,澳門奶粉經銷點近日因內地旅客和「水貨客」大量採購導致貨源不足。
  • 為什麼內地遊客在香港只能停留7天,而外國遊客卻能停留90天?
    香港作為世界著名的旅遊城市,有「東方之珠」的美稱,每年都不斷吸引世界各地的遊客來旅遊。 再加上中國內地與香港之間的交流與聯繫越來越頻繁,去香港旅行成為許多內地人旅行的人氣選擇。但是,訪問香港的內地遊客,內地和香港屬於中國,去香港的旅行依然是在國內旅行,香港畢竟是特別行政區,內地遊客想去香港旅行,需要去香港澳門的通行證,每次去香港都必須籤字,每次在香港逗留的時間超過7天香港面積不大,內地遊客要去香港旅行。 一次呆七天已經夠了。 如果你要轉乘飛機去香港,不需要通行證和籤字,可以用護照和機票合格,但每次轉車的停留時間也不能超過7天。
  • 香港部分超市因內地客搶購奶粉發出限購令
    旺角是內地遊客赴香港的首選目的地,這裡的商鋪密集程度世界第一。眼下,去香港買進口奶粉已然成為了一道風景。相比黃金和化妝品,奶粉已經躋身香港旅遊紀念品第一位。  從廣州到香港,173公裡,和諧號需要2個小時。
  • 為何外國遊客可以在香港停留90天,而內地遊客卻只能停留7天呢?
    香港是一座非常知名的旅遊城市,每年都吸引著許多各地的遊客前來旅遊。加上中國內地和香港之間的交流十分的頻繁,所以到香港旅遊也成為了內地人的旅遊選擇之一。不少去過香港旅遊的人都知道一個問題,雖然內地與香港都是屬於中國的,但到香港旅遊還是要辦理港澳通行證,而且每次去香港都要辦理籤注,每次籤注都不能在香港停留超過7天。
  • 香港被毆打致死內地遊客 疑參加無資質旅遊團
    在D2旁邊的一家珠寶店,裡邊滿滿當當都是遊客,有些在櫃檯前詢問,有些只是在三三兩兩的交談。其中幾名遊客稱,他們都來自內地,來到店裡並沒有要求強制購物,看中了就買沒看中就不買,沒有硬性要求。  據一名當地人士稱,民樂街專門接待旅行團,人多的時候每天有50以上甚至上百個大巴將遊客放在此處,遊客絡繹不絕,其中涉事珠寶店的生意最好。
  • 7月內地遊客赴香港購買奢侈品熱潮降溫
    香港還是內地遊客血拼奢侈品的天堂嗎?但據香港政府口一發口的數據顯示,雖然內地遊客依然紛至口來──7月份內地訪港人數超過370萬人次,較上年同期增加15.7%──但個人消費卻比過去減少,對奢侈品熱情不再。  內地遊客在所有訪港遊客中口到78%,香港的購物廣場中充斥著內地人的身影。內地訪港遊客數量龐大:去年達到3,490萬人次,大約相當於香港人口的五倍。
  • 港媒:香港大力發展文化旅遊 吸引內地高品位遊客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1月25日報導,然而,旅遊業及藝術界部份人士表示,香港應該把握機會發展文化旅遊,以吸引有修養且購買力高的遊客,而非一味吸引僅來港購物和吃喝的跨境遊客。   旅遊業議員姚思榮呼籲香港發展文化旅遊:「現在的所謂旅遊景點只會吸引內地遊客,但上海不久就會擁有自己的迪士尼樂園。香港必須思考其真正的吸引力何在,政府也要馬上採取行動。
  • 羅氏製藥瞞報死亡報告 赫賽汀抗癌藥在華售十年
    記者昨天走訪市場發現,由於羅氏公司藥品大多價格昂貴,深圳普通零售藥店並未銷售其相關產品。  據國外媒體報導,15年間,1.5萬人可能因服用羅氏公司藥物而死亡,6.5萬人因服用其藥物後可能存在副作用。羅氏回應稱,隱瞞報告「不是有意的」。上述死亡或不良反應報告是英國藥品和健康產品管理局在對羅氏瑞士巴塞爾總部進行例行檢查時發現的。
  • 簡單幾招 識別香港黑心藥店
    暑期一到,越來越多的人赴香港旅遊瘋狂掃貨。掃完回來才發現買了很多假貨,特別是藥品,到底香港去哪買藥好,怎麼鑑定藥品的真假呢,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經驗,以下是香港黑心藥店常用的幾種騙術。假藥山寨藥真藥一起賣店員通常都是老手,內地旅客近來一般都會問幾個常見藥物。
  • 內地香港藥品差價:同種藥品有些可差1萬元
    香港西環一家大藥房的老闆告訴記者,一天銷售額有10萬港元,其中內地人約佔一半。   內地與香港藥品價格到底相差多少?原因何在?到香港買藥存在哪些風險?如何規避?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內地香港藥品差價有多大?
  • 「廉價商店」代名詞 香港藥店面面觀(組圖)
    原標題:「廉價商店」代名詞 香港藥店面面觀(組圖)   繁華的香港,商賈雲集,人丁興旺。走在街頭,除了標榜各地美食的餐廳,數量最多的就屬藥房了。傳統意義上的藥店,應該只賣藥品;但是在香港你會發現,藥店除了賣藥,還會出售生活用品。  在許多香港人眼中,藥店是「廉價商店」的代名詞。
  • 香港迎內地遊客購物高峰期 這樣「血拼」最實惠
    每年七八月份,都有大批內地遊客前往香港旅遊購物。 眼下,香港進入一年中最熱鬧的夏日盛會季。多次往返香港購物的何先生告訴記者,一方面,人民幣兌港幣的匯率差相當於打了八折,另一方面,香港當地專櫃的款式和種類比內地更豐富。需要注意的是,近年來在香港一些遊客聚集的地方,冒出不少專門針對內地遊客的二手店,雖然價格便宜,但購買到假貨或者高仿品的機率大大增加。推薦:尖沙咀的海港城、時代廣場等大商場。LV、GUCCI等在中環、銅鑼灣、尖沙咀等香港繁華的地方都有專賣店。
  • 日媒稱香港迪士尼每況愈下:內地遊客嫌冷清不光顧
    信息 日媒稱香港迪士尼每況愈下:內地遊客嫌冷清不光顧 該樂園去年9月迎來開園10周年,但由於經濟發展放緩等背景,佔入園總人數40%的大陸遊客人數日益減少。由於出現營業虧損,香港迪士尼被迫裁員。6月16日,上海迪士尼開園,可能導致香港迪士尼客源加快流失。香港迪士尼期待通過擴大規模吸引遊客,但想要重振旗鼓相當困難。  據《日本經濟新聞》6月29日報導,「本來以為會更熱鬧一些呢……」。
  • 內地遊客重回香港 暑期香港遊提升明顯
    人民網北京8月17日電 (田虎)隨著暑期即將進入尾聲,遊客出遊也到了最後的高峰期。而記者從各旅遊企業了解到,今年夏天赴香港旅遊逐漸恢復火爆態勢。在香港回歸20周年之際,香港正在重新成為內地遊客的首選目的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