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在現代漢語中一個常用詞彙。央視有個綜藝節目就叫「朗讀者」。
這個詞中「讀」的意思清楚,是言字旁,和說話有關。那麼「朗」表示什麼呢?怎麼有個「月」字。
「朗」形聲字,左聲右形,從月,良聲。也就說這個表意的是「月」這個字,「良」代表的是它的聲音。
小篆的「朗」字,左邊是「月」,從「月」表示與月亮有關係,在字中表意,用作形符;右邊是「良」,讀「liáng」,在字中表音,用作聲符,構成左形右聲的形聲字。隸書、楷書筆畫化,「月」與「良」位置交換,形體也有些變化。
最後這個字簡化規範為今天的這個樣子「朗」。
一個字的意義分為本意,引申義,比喻義等。這個字既然已「月」為意旁,那麼他的本意也和月亮有關。
如:
朗,明也。——《說文》
朗月垂光。——嵇康《琴賦》
天朗氣清。——王羲之《蘭亭集序》
其本意為「明亮的」
所以和「讀」在一塊兒組詞,用的肯定不是他的本意,而是引申義。
由明亮引申為清晰響亮、
如:朗詠清川飛夜霜。——李白《勞勞亭歌》
組詞可以組為:朗言(響亮的話;說大話;任意胡說);朗然(形容聲音響亮);朗吟(高聲的吟誦);朗彈(大聲彈奏);朗暢(謂聲音響亮流暢)
所以「朗讀」二字結合,其意義就是清晰響亮地誦讀。二者是偏正關係,朗修飾限制讀的方式。
朗這個字也規定了讀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清晰響亮。
你明白了沒?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