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沒錢發工資,所以不過農曆春節了?!

2021-03-01 日本通

又到了全國上下一片紅的春節,不知道今年你搶到敬業福了嗎?其實不光是中國,韓國、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也會慶祝農曆新年。

可是,在深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的日本,除了利用春節假期來日本觀光的遊客,以及媒體上關於中國今年除夕夜又有多少億的微信紅包被發出的報導,卻很少能看到春節的影子。

 

日本為什麼不過農曆新年?其實一直到公元1872年,日本都是過農曆(陰曆)新年的,不過在1982年12月31日,日本明治政府廢除了農曆的使用。從那以後,日本也就不再慶祝農曆新年了。

 

關於日本政府廢除農曆的使用,還有一個有趣的契機。據當時擔任明治政府參議的大隈重信的回憶錄《大隈伯昔日談》記載, 廢除農曆改用公曆,跟當時日本明治政府預算吃緊有關。

原來,根據農曆,明治6年(公元1983年)包含有一個閏月,也就是說一年有13個月,所以按照農曆來政府要發13個月的工資。可是如果採用公曆的話,就並不存在閏月這一說,就可以少發一個月的工資。

 

於是,日本政府宣布,從1873年1月1日起,開始使用公曆,但是「明治」的年號不變。也就是說,明治5年12月2日(←農曆日期,公曆為1872年12月31日)的第二天,成了明治6年1月1日(←公曆日期)。

而且,明治政府還藉口明治5年12月份總共只有兩天,所以把這兩天的工資也都省了。這小算盤,真可謂打得噼啪響。

 

當然,預算吃緊並不是日本改曆法最根本的原因。當時日本正在實行明治維新,事事都向西方學習,政治、經濟、思想、文化處處都在革新,曆法自然也包括在內。

改曆法的詔令一發,日本近代最重要的啟蒙思想家之一的福澤諭吉立刻就了印發了一本名為《改歷辯》的小冊子,力陳「改歷」的正當性,還詳細解釋了公曆的使用方法等等。

 

搗騰曆法麻煩多,「迎春」變「迎冬」

在曆法上跟西方接軌了,大大便利了與西方國家在外交、貿易上往來。可是,去也給普通人的生活帶來了一點小麻煩——傳統節日不大應景了。

想想也是,明治5年的12月,都被宣布取消了,偏差肯定是會產生的。這個偏差成了「歷史遺留問題」,一直到今天也還存在。

 

例如,2017年的農曆春節雖然是在公曆的1月28日,可是日本在1月1日就把「正月」給迎來了。

所以,日本人在互相寄送賀年卡的時候,雖然會寫上「迎春」作為祝福語,可是迎來的1月份才是日本一年中最冷的月份。所以,比起「迎春」來,「迎冬」這個說法似乎才更恰當。

 

再比如,日本雖然也會過七夕節,可是很多時候過的是公曆的7月7日。而7月份,日本列島還在處梅雨季節,在烏雲密布,或者乾脆就是在下雨的晚上,「臥看牛郎織女星」基本上是不大可能實現的了。

不過近幾年,日本天文臺也坐不住了,自2001年起,開始每年公布所謂「傳統七夕」的日期,以方便人們觀星。

 

還有具有日本特色的3月3日的「女兒節」,本來農曆3月初正是桃花盛開的時節,所以也叫「桃之節句」。有女孩的家裡,除了會擺出許多層的人偶娃娃以外,還會裝飾上桃花枝。

可是公曆的3月初,桃花開還為時尚早,只能在精美的娃娃周圍裝飾上人造的假桃枝了。

 

華人全球哪都有,衝繩也過農曆年

 

雖然日本政府停止了農曆的使用,但是春節並沒有從日本完全消失。特別是分布在日本全國各地的華人,他們保持著過春節這個習慣。

其中,華人最集中的橫濱、神戶、長崎這三個城市,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慶祝春節的活動越辦越大,還吸引了許多日本居民參加。

 

在橫濱的「中華街」,除夕夜會在橫濱關帝廟和媽祖廟舉行跨年倒計時,大年初一會表演舞龍舞獅,為中華街上的各家店鋪送去祝福,另外,還有中國舞蹈、雜技等的表演。

在神戶的「南京町」,還會上演變臉表演,而且還能在神戶的關帝廟求到「御守」,這可真是中日結合。

而在長崎的「新地中華街」,每年都會在春節期間舉行「長崎燈籠節」屆時會有1萬5千組燈籠交相輝映。從除夕夜到元宵節,這項活動會吸引來百萬遊人前來,可謂燈火輝煌、人聲鼎沸了。

 

除了華人聚集區,位於日本西南角上的衝繩地區,可以說是日本僅有的還保留著農曆的地區。畢竟,在被強行併入日本領土之前,「琉球王國」曾經獨立存在過500年之久。而當年,琉球王國作為中日兩國之間的貿易中轉站,深受繁盛中華文明的影響。

另外,衝繩群島為海洋包圍,夏天常有颱風來襲,從事漁業的當地人也很多,這些特殊的條件可以說都是衝繩還在使用農曆的原因。

 

到了春節,不少衝繩當地的居民也會吃年夜飯、或者給上貢祈福。特別是在漁業發達的名護市、糸満市等的,漁民們還會在船上掛起「大漁」旗子,寓意一年的大豐收。

如果有機會去1月份的平均氣溫也在15度以上的衝繩體驗一個「異國」春節,沒準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呢。

舊曆送走了,黃道吉日卻還在


日本在曆法方面受到中國的影響很深,雖然農曆的使用被廢除了,但是反映一年四季變化的二十四節氣還是被保留了下來。

當然,日本並不只是單純地複製中國的曆法,還加入了一些日本元素。例如,日本立冬的時候,各家各戶會吃南瓜,泡柚子浴;而立春的時候,則會在自家的屋裡撒豆子,驅鬼迎福。

 

說到中日曆法的微妙不同,最值得一提的還要算所謂的「六曜」。可能你會覺得這個說法不怎麼常見,其實六曜的計算方法很簡單,就是把日子按照「先勝→友引→先負→佛滅→大安→赤口」冠以「曜名」,然後農曆月初的「曜名」另行規定。比如,2017年的1月28日就是「先勝」,接下來的29日是「友引」,以此類推。

 

據記載,六曜最早也是中國發明的概念,傳說它是由諸葛亮發明的,因此還有一個名字叫做「孔明六曜星」。不過現在,六曜這個概念已經不怎麼在中國使用了,在日本確是廣為流行。幾乎所有的日本的日曆上,都會標註有六曜。

當然,日本政府機關等發行的日曆除外,畢竟這也屬於怪力亂神之類。在日本相信「六曜」的人還是不少的,很多傳統觀念強的人還會選擇在「大安」的日子裡結婚什麼的。不過,六天就能輪一圈,在日本為了「挑日子」似乎不需要怎麼發愁。

制定曆法的依據很多都源於對天文的觀測,而掌握了曆法就能對季節、氣候變化作出一些預測,曆法在古代一直是帶著神秘的色彩的。在日本的古代,負責制定曆法的國家機關叫做「陰陽寮」,而裡面的工作的人就被叫做「陰陽師」。

 

當然,陰陽寮的職責除了上觀天文,下察地理,制定、修改曆法以外,還要負責佔撲、驅邪。歷史上的安倍晴明,就是依靠自己對陰陽五行、天文地理知識的精通,在佔卜、預測天象方面大顯身手,成了日本「降妖除魔」第一人的。

這也就是,很多文學作品,以及遊戲中陰陽師們會操縱著各路式神,降妖伏魔,大顯身手的源頭啦。

科普結束,小通長籲一口氣,哈哈哈,準備年夜飯去咯~~給大家拜年啦!麼麼噠!

 

日本通(ID:ribentong-517japan)原創

轉載請聯繫我們,獲得授權

介紹日本資訊最大級中文門戶網站——日本通(www.517japan.com)的官方微信,但一點兒也不端架子。致力於做最有趣的日本相關科普,給大家還原一個真實的日本,看看11區人民究竟在想些什麼。

相關焦點

  • 中華圈為何只有日本不過農曆春節,不只是因為沒錢!
    日本傳統文化包括日常使用的文字多是受到了中國的影響,並且在東亞中華圈的地區,大多都是保留著「農曆春節」的傳統。那麼究竟為何日本不過「農曆春節」呢?這一切都和一百多年前日本的某項決定有關係,而這個決定的原因,現在看來竟是如此的現實。
  • 日本不過農曆春節的原因是因為沒錢?
    大家都知道,日本可以說是我國的一名學生了,其唐朝時期派遣唐使前來向我國學習先進的文化,可以說日本深受我國傳統文化的影響。這不僅體現在文字、建築、服裝方面,也體現在立法節假日上。日本曾經也將我們過農曆春節的傳統引入國家,但是明治維新之後,日本便廢除了過農曆春節這個傳統,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他們廢除農曆春節的呢?
  • 日本什麼都喜歡學中國,為何偏偏不過農曆春節?只為省錢
    但是日本有一點很奇怪,學了中國那麼多,為何不過在我國意義不一般的農曆春節?日本不過我國的農曆春節主要是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日本想要打造屬於自己的文化。其中有關與曆法的改革,當時明治維新運動主要是在向更加先進的西方文化學習,所以日本導入了新曆,也就是現在所說的陽曆曆法。然後日本再對陽曆進行一些節日上的改動,便一直沿用至今。
  • 日本以前學習中國過農曆春節,為何現在不過了?
    目前來看,亞洲範圍內越南、印尼、朝鮮、韓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國家像中國一樣過農曆春節。這些國家不僅有自己的慶祝方式,而且還有法定假期。其中,朝鮮和韓國對春節尤為重視,春節的地位很高,每逢春節人們就是擠出時間,哪怕長途跋涉,也要和家人團結。這點和我們很相像。
  • 原來日本人也過農曆春節,為什麼現在卻不過了呢?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唐朝鼎時期,中華文化影響著周邊的各國,日本就曾在唐朝時派出大量的使者前往中國學習,把很多的政策都照搬到日本實施,甚至中國的傳統習俗,所以今天我們看到日本的文字裡還蘊含著中國文化。日本從7世紀末的時候就引進了中國農曆,同時也引進了農曆節日,這對日本的政治,經濟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19世紀60年代末,日本在受到西方資本主義工業文明衝擊下,進行了由上而下、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全盤西化與現代化改革運動,即明治維新。
  • 為什麼韓國過春節,日本卻不過春節?
    再過兩天就是我們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了,各位小夥伴們回家跟家人一起團圓了嗎?談起春節,我們的幾個鄰國朝鮮、韓國、越南以及一些華人聚集地較多的地區都會過春節,但是為什麼連文字都照抄中國的日本卻不過春節呢?
  • 日本的新年裝飾,為什麼他們不過春節?
    下個月就要到中國的春節啦,奇怪的是,一直重視中國傳統文化的日本,卻不過春節。這是為什麼呢?知道原因後,你肯定會哈哈大笑!日本的新年是每年的1月1日至1月3日,重要程度相當於中國的春節。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前其實也是過農曆新年的,但是在明治維新期間,引進了很多西方的制度、技術和文化,當時,明治新政權面臨著近代化的建設,需要巨額資金,國庫空虛。於是,明治政府於農曆1872年11月9日發布了「改歷詔書」,決定廢太陰曆,頒行太陽曆,以即將到來的12月3日作為1873年1月1日,從此諸祭典等舊曆月日一律按照新曆的相應日期施行。
  • 中國,韓國,日本都是受儒家教育,為啥日本不過春節呢?
    雖然中國今天是越來越現代化,但是在每一個中國人心中,春節還是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的。每一年春節,我們都會看到中國人喜氣洋洋的笑臉,但是想到春節,我們突然發現,我們的近鄰韓國跟我們一樣還過春節,而當年那個受著儒家文化圈影響的日本,已經有一百多年不過春節了,什麼原因呢?
  • 韓國都過中國的春節,日本人為什麼不過春節?
    說起中國的春節,可謂歷史悠久~早在殷商時期,就有了春節的雛形,在一年中的歲末年初,人們都會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感謝過去一年的收穫,祈禱來年的風調雨順~值得一說的是,古代的春節叫「元日」、「元旦」、「新年」,辛亥革命後,為了體現反舊從新,才刻意將農曆正月初一正式定名為春節,算是給了春節一個正式的名分。
  • 同是儒家思想,為什麼日本不過春節,走進歷史了解背後真正的故事
    春節,是現今世界上最大的慶祝活動之一,這個重要的節日在各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名字。(比如:中國叫做春節,蒙古叫做Seollal,蒙古叫做Tsaagan Sar,越南叫做Tt)但這個重要節日因我們的國家日益強大,越來越發達,甚至歐洲的年輕人都在過春節。
  • 都有哪國過春節?越南放假9天 日本不過春節
    春節不是中國獨有的節日,亞洲國家中,與中國一樣過農曆春節並有法定假期的包括越南、印尼、朝鮮、韓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    越南春節假最長,今年可休9天,印尼假期最短,只有1天。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法定春節假日為2天,朝鮮和韓國是3天。    在朝鮮和韓國,春節的地位無可匹敵,不遠千裡也要和家人團聚是共同風俗。
  • 日本人從啥時候開始不過春節了?
    從隋唐時期開始,日本派遣了多批遣隋使和遣唐使,飄洋過海到中國學習,幾乎把整個的中國社會制度與文化搬到了日本。自然,也把中國的曆法傳承到了這一島國。所以,日本人過去過年,和我們中國人一樣,過得是農曆新年,也就是「春節」。這一過,就過了1000多年。
  • 如此重視東方傳統節日的日本為何不過春節
    春節將至,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出國旅行過年,而日本,成為許多人的首選,除了可以瘋狂購物,還有個原因就是日本人只有元旦當天算過新年,所以春節時既不會人潮洶湧,又能感受新年氣氛。我就曾帶過兩位中國留學生,感受了一下日本新年的習俗。京都伏見稻荷大社中的千本鳥居。
  • 為了少發一個月工資日本天皇乾脆取消了農曆春節,還能再扣點嗎?
    在亞洲,尤其是東南亞的很多國家,歡度春節的盛況並不比中國國內遜色很多。春節早已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這些國家的社會生活,幾乎成了舉國歡慶的節日。據不完全統計,包括中國,亞洲地區有13個國家將農曆新年法定為公共節日。
  • 現在亞洲很多國家過農曆春節,學習中國文化的日本在幹什麼呢?
    目前來看亞洲範圍內越南,印尼,朝鮮,韓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國家像中國一樣過農曆春節,這些國家不僅有著自己的慶祝方式,而且還有著法定的假期,其中朝鮮和韓國對於春節尤為的重視,春節的地位很高,每逢春節人們都會擠出時間,哪怕是長途跋涉也要和家人一起團聚,這點跟我們中國是比較像的。現在亞洲很多國家過農曆春節,學習中國文化的日本在幹什麼呢?
  • 日本人為什麼不過中國春節?為了學習歐美,居然把春節時間改了
    與此同時,中國的春節也受到了國外人民的熱切關注,其中,許多日本人也為中國的春節送上了自己的祝福。然而,日本人到底過不過春節呢?實際上,日本的"春節"早在公曆1月1日至1月3日(相當於我們的元旦)就已經過完了。明治維新以後,日本取消了原來的農曆"春節",改為過元旦這個年。同我們過年一樣,日本的"春節"也是熱鬧非凡。
  • 農曆元旦明明還沒入春,為何被稱為「春節」?
    農曆正月初一春節,即農曆新年,是我國和全球華人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節日。一直受我國文化影響的周邊國家,如漢字文化圈的韓國、朝鮮和越南等國也將農曆新年視為一年最重要的日子。春節在公曆的1、2月份,以我國的氣候,除南方極少數地方外,大部分地區還處於冬季,有的地區甚至還處於零下冰凍天。那麼,為何將處於冬季的農曆新年取名為「春節」呢?
  • 廢除春節的國家:從中國學到農曆過春節,有千年歷史卻被廢除
    那麼本期的內容是: 唯一廢除春節的國家:從中國學到農曆過春節,有千年歷史卻被廢除!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隨著中國的國際地位越來越重要,影響力越來越大,世界上很多國家都開始學習中國文化,有些國家還學習了中國傳統節日。春節是最典型的代表。作為世界華人的大聚會,許多國家也開始把春節作為自己國家的法定節日。其中包括新加坡、越南,甚至美國的一些大城市。
  • 世界上同樣過農曆春節的國家,日本這一個地方年味濃
    春節大概起源於4000多年前的虞舜時期,到了如今已經成為我國最盛大的節日。今天,不僅中國,在亞洲也有其它國家過農曆春節的哦。比如離我們最近的朝鮮和韓國。與我國相似,春節的時候朝鮮的小孩也會穿新衣和收紅包,不過不同的是他們的拜年只會通過書信、卡片的形式。韓國的春節也有守歲、拜年、度元宵等等。不過相比現代的西裝,很多人韓國還是會在拜年的時候選擇穿民族服飾。
  • 日本人已經不過農曆新年了,改公曆了!
    過年咯,過年咯,除了我們自己的新年春節之外,世界其他地方的人是怎麼過新年的呢?首先是越南,該國是世界少數幾個依然使用「農曆」的國家之一,也是少數幾個全國過新年的國家之一。每年農曆十二月中旬,就是家家戶戶置辦年貨的時候了,其的風俗和我國毗鄰的廣西、雲南類似,掛春聯、放鞭炮、吃年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