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如斯,歷史的浪花淘盡了王朝的恩怨情仇,當今既沒有了一方霸主,也沒有了雄風王者;我們在追求團結、奮進、和諧、平等,我們同樣應該獨守那份恬然與空明,用每一句話沒一種表情向人們昭示諒解,協同人們用諒解交往。陰曹地府一直是各大電視和神話傳說中的焦點,在傳說中,人死後就會到陰曹地府報導,由鬼差的指引到達陰間。
在根據世間的善惡然後在決定輪迴,善者順利投胎,惡者便會打入十八層地獄,當然這都是一些神話,不管地府是否存在,小編今天給大家說下陰曹地府中的官職。
一、鬼卒(相當於普通工作人員)
佛教有因果報應之說,六道眾生凡有惡念、惡行、惡語,即種惡因,三生受報,死後更要遭受酷刑。地獄道中的鬼魂受苦難,是因為種了惡因,地獄裡的鬼卒執行酷刑。由於地獄獄卒多行刑罰傷害,這些作為將導致惡報,或生地獄、或生為餓鬼、畜生。主要有牛頭馬面、孟婆、夜叉、羅剎。
夜叉是佛教世界中的一種護法神,性格兇悍、迅猛,相貌令人生畏;母貧父富,所以生下來就具有雙重性格,即吃人也護法。羅剎指食人肉之惡鬼。又作羅剎娑、羅叉娑、羅乞察娑、阿落剎娑。意譯作可畏、護者、速疾鬼。女性之羅剎稱為羅剎斯,又作羅叉私。
二、領導階層
三司六案七十五司
六案功曹、四大判官、十大陰帥、七十五司,十店閻羅,陰陽界--望鄉臺--黃泉路--枉死路--奈何橋--鬼門關--枉死城--閻王殿--孽鏡臺--翠雲宮-引魂司--祭天壇,體察司--幽冥背陰山--十八層地獄--血水河--冤魂谷--孟婆棧--輪迴司。
主要有判官、閻王、北陰大帝。判官是古代民間傳說中的陰間官名,取材於傳統文化中的冥府判官。絕大部分都心底善良、正直之輩。 判官位於酆都天子殿中,負責審判來到冥府的幽魂。著名的四大判官為:賞善司、罰惡司、查察司、崔判官。最著名的是魏徵、鍾馗、陸之道、崔鈺。
傳說中陰曹地府是由十殿閻羅王所掌控的了,十殿閻羅王分別是叫:秦廣王、楚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閻羅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轉輪王。十殿閻王摩下還有:首席判官崔府君、鍾魁、黑白無常、牛頭馬面、孟婆神等。整個陰曹地府就在他們的控制之下!
北陰大帝:他位居冥司神靈的高位,主管冥司,為天下鬼魂之宗,專門負責陰間事物
三、東嶽大帝
「東嶽大帝」原本是民間崇拜的泰山神,泰山被認為是人死後靈魂通往冥界之地,而泰山神則是冥王。東嶽大帝統轄了五嶽及天下名山,並且掌管十殿閻羅王,是道教地府的最高神明,東嶽大帝可以主宰人間、陰間的禍福,是統轄陰陽界的大神。
掌管天下365路諸神,是陰間十殿閻羅和十八層地獄的主宰者,是最高的指揮官,以為民間傳說中地府最高的是閻羅王,沒想到最大的官竟然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