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組工作人員深入實地丈量徵遷用地。
昨日上午,在霞美鎮辦公大樓門廳LED顯示屏上,一張「霞美鎮重點項目『百日攻堅』掛圖作戰任務清單」格外顯眼。表格裡,一個個項目以及對應的負責領導、完成時限等一目了然。
與以往人來人往的氣氛不同,這裡稍顯冷清。偶爾進出一兩個人,也是步履匆匆。「除了值班人員,其他人都去項目所在的村組做村民的思想工作、丈量土地、拆遷房屋了。」霞美鎮黨委宣傳委員、統戰委員郭藝芬解釋道。
記者了解到,霞美鎮紮實開展項目「百日攻堅」活動,取得巨大進展。目前,西氣東輸西三線霞美段高壓管道沿線完成土地徵用60多畝,完成全部徵地任務。江濱南路二期項目安置地已完成37戶共15畝土地丈量工作。
江濱南路二期安置地已完成37戶共15畝土地丈量
昨日上午10時左右,驕陽似火,酷熱難當。在泉州繁榮大道霞美金山村段,近20名工作人員正在丈量土地,清點果樹。
「沿公路往上10多米就是鯉城區常泰街道轄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江濱南路二期工程將橫穿金山村而過,此次「百日攻堅」活動涉及的土地就有150畝(包括30畝安置地)。其中,徵遷工作由金山項目攻堅組負責,負責的領導之一是霞美鎮副鎮長吳耀斌。
現場,金山村黨支部書記吳金榮說,這是市裡的重點項目,除鎮村工作人員外,南安市執法局、旅遊局也派人到場工作。
記者發現,炎熱的天氣下,在龍眼樹林裡的工作人員不僅戴著草帽,還穿著長衣長褲。「裡面有蚊蟲,這樣才能防止被蚊蟲叮咬。」吳耀斌說。
據介紹,該項目現已完成37戶共15畝土地丈量工作。
「現在做的都是基礎工作,等徵遷補償方案出來後,攻堅組就要進行宣傳,做村民的思想工作,確保徵遷工作順利進行。」吳耀斌說。
邊協調邊施工西三線霞美段完成徵地任務
西氣東輸西三線在泉州境內全長約80.3公裡,在霞美鎮建設一座天然氣接收門站(簡稱為霞美門站,設計規模為25億方/年)及8公裡高壓管道。該項目在去年八九月開始施工,高壓管道沿線涉及霞美鎮張坑村、長福村和霞美村土地徵遷,但進度緩慢。這次,該項目被霞美鎮列入「百日攻堅」活動中,並要求在8月底前完成徵遷工作。
23日下午,記者來到霞美鎮政府,了解高壓管道建設情況。「只能給你10分鐘採訪,還有4個攻堅項目要完成呢。」負責該項目的鎮黨委副書記黃春源剛回來,顧不上喝口水,搶先說道。
該項目進度緩慢,主要是群眾有疑慮,擔心這個項目有危險。「天然氣主要成分是甲烷,一般不會發生爆炸;臺灣爆炸事故的氣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兩者截然不同。」有著多年徵遷工作的黃春源帶著工作人員,挨家挨戶地上門解釋。
此外,項目施工經過的山林地、山坡地,幾十年來都無人耕作,難以確認土地歸屬,村民紛紛主張自己的權益。
在讓投資方按佔地面積把補償款打到村裡帳上,項目攻堅組在協商確定村民補償款的同時,施工單位也加緊施工。「有時候是白天和村民協商後,晚上就開始施工;有時候是邊施工邊協調。」黃春源說,半個月來,項目攻堅組成員都是「白+黑」「5+2」地幹活。
22日晚上,項目攻堅組終於和最後一個村民達成協議,當晚項目施工也順利完成。至此,該項目在霞美地段的徵遷以及施工項目均已全部完成。
自加壓力鎮重點項目全上攻堅清單
今年1-7月,霞美鎮完成工商稅收2.652億元。「雖走在南安市前列,但壓力也更大。」霞美鎮黨委書記黃志宏說,在經濟下行的大環境中,霞美要做的就是抓項目建設,促項目落地。
黃志宏說,早在今年5月的鎮黨代會上,他們就開始項目「攻堅」,為此,霞美鎮還專門成立了13個項目攻堅組,用2個月時間,對鎮裡的13個重點項目進行摸底。這次,借市裡「百日攻堅」的東風,霞美鎮自加壓力,把鎮裡的13個重點項目和3個市級重點項目,一起納入鎮「百日攻堅」活動中。
為推進攻堅任務,霞美鎮確定3個重點項目由鎮主要領導帶隊,親上一線,抽調精幹人員組成6個攻堅組,集中力量開始攻堅。加大徵地工作力度,完成1999年至2016年6月已獲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徵收審批,未完成徵地項目用地的土地徵收工作。而納入此次「百日攻堅」活動的13個重點項目,也有鎮領導負責的項目攻堅組強力推進。
活動中,霞美鎮紀委等相關部門組成督察組督促項目建設進度,並把工作推進情況作為幹部考核、績效考核的重要依據,對工作成效突出的予以表彰,對工作滯後的進行通報,對進度要求差距大的實行問責,並要求各項目攻堅組每周報送項目進展情況,所有攻堅任務必須在完成時限節點前落實,確保「百日攻堅」行動取得實效。(記者 宋海林 李想 通訊員 郭藝芬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