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晏凌羊 晏凌羊
這兩天,因為一條出軌新聞,我又認識了一個日本女藝人:佐佐木希。
佐佐木希的長相非常甜美,起初是以封面模特出道,後來進軍演藝圈,在日本擁有比較高的知名度,曾連續四年入選「全球最美麗的100人」排行榜,且位列日本榜第一。
2017年4月9日,佐佐木希和搞笑藝人組合UNJASH的成員渡部建聯名通過事務所公布了結婚的消息。
2018年2月28號,佐佐木希在社交平臺上向粉絲們公布懷孕的喜訊。同年9月13號,她的兒子出生。
之前,佐佐木希被傳疑似遭遇丈夫渡部建家暴,而渡部建昨日向各個電視臺申請全面自肅,理由是:「因為有一個會惹起觀眾不快的負面新聞。」
有網友發現,佐佐木希隨後清空了自己社交帳號上的照片與視頻。
最近,媒體曝光渡部建出軌多名女性,他自己也承認了這一事實。
這年頭,娛樂圈的出軌新聞,都不算是新鮮事了。
每次看到這種新聞,我就覺得:出就出了吧,又不是我男人出。好多女人成天擔心自家男人「狗改不了吃屎」,而我這款,直接不養狗,自然也就沒這種煩惱。
可是,日媒對這個實踐的報導和點評,卻刷新了我的認知。
他們猜測:渡部建出軌的原因是佐佐木希不愛做家務、家裡很髒亂。
上述言論,翻譯過來就是這樣:
佐佐木希外表好、身材好、看起來像是完美的妻子,但是卻在收拾方面超級懶散,為此渡部先生也非常煩惱。
結婚前,佐佐木的家裡亂得連下腳的地方都沒有。渡部先生的性格很細膩,所以那個部分是決定性的不合。不是經常有綜藝節目拍攝「骯髒房間女性」嗎?衣服就那麼放著,廚房裡也堆滿了洗的東西。
佐佐木在單身的時候,房間就是那麼髒。和渡部一起住的時候,房間也暫時變乾淨了,但是過了不久,就變髒了。
看到這種言論,我真的有種「被雷擊了」的感覺:啥意思??!!
男人沒手的嗎?他是需要人照顧的巨嬰寶寶?
真喜歡家裡整潔,為啥不出軌一個保姆啊,而是去找AV女優?
出軌了,家裡就變整潔了?
看來有豐厚男權文化土壤的東亞文化圈裡,女人的處境都一樣啊。
男人出軌了,還得女人站出來背鍋。
馬伊琍被戴綠帽後,有人拿馬伊琍哺乳期間胸部下垂(沒有戴文胸)的照片開涮,說是如果自己身處她老公的位置,也要選擇更年輕貌美的姚笛。
林丹出軌時,也有人拿謝杏芳的素顏照和林丹出軌對象的整容臉、化妝照來比較,並說林丹出軌是因為謝杏芳不愛打扮。
啊,說這種話的人,你媽當初懷著你、生完你後,有天天為了留住你爸濃妝豔抹、健美塑身的嗎?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郎要出軌。麻煩你告訴我,有什麼神器能阻擋一個人想跑騷的心?
男人出軌,只有一個原因:他們自己騷。
都別再往女人身上潑髒水了。
忍受不了女人,你隨時可以提離婚,偷偷摸摸出軌幹嘛呢?
你們咋就學不會「有多大屁股就穿多大褲衩」?
要知道,劈腿容易扯著蛋。
我曾經無數次講過「出軌的核心原因是出軌方騷,不要把鍋甩到另一方」身上這樣的觀點,但還是架不住有人試圖說服我:你去看下渡邊淳一的《男人這東西》,就不會對男人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男人都是這樣的。
OK,那我們就來談談渡邊淳一。
渡邊淳一是日本人,而日本在文化上屬於「泛中華文化圈」。而在這個文化圈裡的人,尤其是男性,因為受到夠了男權文化的浸淫和影響,很難擺脫「女性第二性」思維。
渡邊淳一臨摹東亞男人的心理確實非常到位,他描繪的確實是一部分現狀、「實然」。
這位讀者想讓我接受這種「實然」,接受男人本質上就是這樣子,但我不,既然女性能被社會塑造成第二性,那麼,女性意識覺醒之後,男性也可以被塑造為與女性一樣的「平等性」。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正是因為有女權先驅的努力,我們今天才能上學、讀書、有投票權、不用裹腳、不想結婚生子就可以不婚不育。
渡邊淳一是個比較厲害的小說家,但他的女性觀其實有點落後甚至雙標。最典型的當屬這幾個觀點:
「女權主義者不可能取得成功,因為女性需要性快感,而那種性快感必須依靠男人取得。」
「女權運動只是一部分不懂得性快感的不成熟的女性在推動,她們是因為性得不到滿足,才去搞女權(大意)」。
呵呵噠,說得好像男人不需要性似的。
一個現實是:女性有懷孕風險,男性沒有,所以,男人比女人更渴望性。
我們女人可沒事不會跑去公交、地鐵上蹭男人JJ,很少跑去性侵男人,死了老公後可以寡居很久。
可是,在渡邊的筆下,女人就是這樣一種只是為了性而活著的動物。得不到性,她們才會去追求生存發展權。
呵呵噠。
渡邊在其著作中,數次提出「男人出軌,女人要反省自己沒有滿足男人」之類的觀點。
同志們,聽到這話,你有沒有感覺到一股從遙遠的封建社會大宅院裡散發出來的、熟悉的腐朽味兒?
渡邊寫的東西,基本上都是圍繞著「生死」和「性」兩個命題打轉。尤其是性描寫,沒有下流感,女性讀者也不會覺得心裡不舒服。但是,每次看他描寫女性的高潮體驗我就想笑,有的描寫實在是太扯了。
他筆下的男女主人公,大多是「活得空虛進而想讓自己變腎虛」的,兩人一起藉由性這個攀雲梯上天堂,再被主流價值觀這玩意兒拉進地獄。
日本文學很難避開「死亡審美」,武士道精神一直影響著這個國家的子民。我們中國人講究「好死不如賴活著」,而他們謳歌死亡、讚美死亡。
渡邊淳一寫的《失樂園》,就給男女主人公安排了一個雙方都在性&愛過程中服藥自殺的結局。但我想告訴你的是:現實生活中也有好多男女這樣殉情,但最後女的死了,男的活了。
任何一個作家都有其驚豔之處,也有其局限之處。渡邊寫的男人,更多是寫他自己、他身邊的男人,並把這類男人當成了全天下男人的代表。
教育我靠讀渡邊淳一來了解男人的人,跟教育別人靠讀杜拉斯來了解女人的人一樣可笑。
杜拉斯筆下的女人,欲望大膽而鮮活。遇到合適的男人,她們想搞就搞,很少將世俗道德觀放在眼裡………看了幾篇杜拉斯的文,就得出「全天下女人都是淫娃蕩婦」的結論,並教導男性「女人都這樣,別對女人抱有太完美的期待」?
這也很荒誕啊。
我現在也發現了:男權社會給女人洗腦,是順手推舟的事情。
有時候,連媒體都會為他們站臺。
畢竟,男權社會的社會資源、話語權等等,大多掌握在男人們手裡嘛,指望男權社會既得利益集團為女性發聲,可能性是很小的。
而女人想反抗洗腦,則是逆水行舟。
男權社會,河流就是向男人的方向流的。
沒辦法,這是客觀事實。
前段時間,楊麗萍因為無兒無女被一個女讀者diss:
這是一個典型的、認同男權社會運行範式的女性。
我當時也模仿著她的句式來了一段反諷:
「一個以生育為最大價值和驕傲的女人最大的失敗是沒錢又嘴賤。所謂兒孫滿堂、天倫之樂那都是蒙人的,即使你再多子多孫,也逃不過生活的毒打。到了90歲,兒孫們為了巴掌大的利益大打出手、互相推脫對你的贍養責任,這種『幸福晚年』,想想都很酸爽。哦,我說錯了,在我們這個社會,兒孫太多的女人一般活不到90歲。」
每次看楊麗萍的舞蹈,我只覺得每個動作實現起來的難度都好高。看到這麼美的畫面,有的人只會想到美可通靈,有的人只會想到:快把這女的拉去生孩子!
生不生的,不是個體的自由麼?楊麗萍也好,普通女性也罷,任何女性都不該因為自己不想生育而被鄙夷。
那位diss楊麗萍的網友只是提出了一點自己的看法,可底下這個大學教授就要把這事兒上升到了民族存亡的局面。
我當時就震驚了。
斷章取義到這種程度,這人是怎麼當上教授的?平日裡不尊重女人,把女人當生育工具、免費保姆也就罷了,一旦女人不再配合,他們就給你扣一頂「不願當生育工具,就影響到民族存亡」的大帽子。
哎呀,男人們力氣大,特適合搬磚,請董教授帶頭去長城服徭役,阻擋外敵入侵,這也是影響民族存亡的大事啊。
如果婚姻和生育對於女人就變成了一種「義務大於權利」的事情,很多女人出於經濟性考量,就會做出不婚不育的選擇。
結婚後,如果你不僅負責賺錢養家,還要負責照顧全家、教育後代。家庭不幸福你還要背百分之八十的鍋,孩子教育不好你還要承擔大部分的責任……誰不怕?
慢慢的,很多女性確實不願意婚育了。
有些男性一看,就慌了。小家庭裡摁不死你,那就乾脆把繁衍族群、振興民族等等大棒抬出來,撂你身上。
其初衷就是通過扣帽子、道德綁架的方式,把你逼回到「人為刀俎,你為魚肉」的家庭中去,讓你把職場利益都讓給他們,接著,他們再利用自己在職場上獲得的、在家庭中絕對經濟強勢的地位,回到家庭中吃妻子的婚姻紅利。
一個個雞賊得很。
說是為民族存亡著想,本質上不過就想維持既得利益。女人若是一直只幹活、只喝湯,這樣,不管是在職場還是在家庭裡,他們都能多吃點肉。
我年輕的時候,也要時不時細細琢磨一下,才會覺得某些洗腦術不對勁。
「女孩子嘛,對工作不必那麼拼,嫁個男人回家相夫教子多好啊。」
「你得學會化妝打扮,不然你男人帶一個黃臉婆出去,會沒面子的。」
「女孩子第一次去婆家,當然要下廚洗碗啊,這樣才能給公婆留下好印象。」
「男人出軌,還不是因為女人做得不到位?」
我後來是怎麼破除這些話術中隱藏的雙標的?
那就是:把所有類似這種觀點中的男女性別對調一下。
「男孩子嘛,對工作不必那麼拼,娶個老婆回家吃軟飯,多好啊。」
「你得學會化妝打扮,不然你的女人帶你這樣一個黃臉公出去,會沒面子的。」
「男孩子第一次去丈母家,當然要下田耕地啊,這樣才能給嶽父母留下好印象。」
「女人出軌,還不是因為男人做得不到位?」
如果性別對調之後,這些話你聽起來有點怪異。
不用懷疑,之前你聽到的就是單單只用來要求女性的。
所有不是用來要求「人」,而是用來要求「女」的社會行為規範,都可以踹垃圾桶裡去。
而每個女性,都要有這樣的「覺知」。某些話術,發現不對勁,就要拒絕,就要發聲,哪怕那些話是佔據了話語權的一方(比如媒體、比如某些所謂的大咖和教授)說出來的。
這樣,我們的下一代才有機會比我們這一代活得更豐盛、更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