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批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名單公布 我省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區入選
12月27日,記者從文化和旅遊廳獲悉,文化和旅遊部日前公布首批7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名單,四川省國家級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區入選。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是指以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核心,對歷史文化積澱豐厚、存續狀態良好,具有重要價值和鮮明特色的文化形態進行整體性保護。從2007年到2018年,文化和旅遊部已先後批准設立了21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經過檢查驗收和專家評審,最終確定並公布了首批7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名單。
-
四川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區入選首批國家級保護區
人民網成都12月27日電 據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官網消息,12月25日,文化和旅遊部正式公布首批7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名單,四川省國家級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區名列其中。
-
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區成功入選首批國家級保護區
中國網12月28日訊 12月25日,文化和旅遊部正式公布首批7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名單,四川省國家級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區名列其中。從2007年到2018年,文化和旅遊部已先後批准設立了21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涉及四川、青海、福建、安徽等17個省(區、市),由於此前尚處試驗性階段,因此各保護區暫定為「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
-
朝陽市燕北邊塞(朝陽) 文化生態保護區 獲批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區
來源:朝陽日報 記者從朝陽市文旅部門獲悉,省文化和旅遊廳日前下發文件,將燕北邊塞(朝陽)文化生態保護區正式公布為首批遼寧省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區首批命名為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的全省一共兩家,我市位列第一。建設文化生態保護區,將傳統文化遺產原真性地保存在其所產生的空間及環境中,使之成為「活文化」,這是我國積極探索的一種富有中國特色的保護文化遺產的有效方式。
-
50°酒鬼酒生產基地湘西州入選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
12月26日,文化和旅遊部官網發布《文化和旅遊部關於公布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名單的通知》並公布了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名單。其中,武陵山區(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熱貢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齊魯文化(濰坊)生態保護區等7家入選。
-
文化生態保護區的有益實踐
人民視覺2019年12月,為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區域性整體保護,進一步推進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文化和旅遊部將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等7個保護實驗區正式公布為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是指以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為重要任務,對歷史文化積澱豐厚、存續狀態良好、具有重要價值和鮮明特色的文化形態進行整體性保護,並經文化和旅遊部同意設立的特定區域。
-
四川國家級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區成果展開幕
中國網11月20日訊 近日,第四屆四川省國家級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區成果展暨2020年羌歷年慶祝活動啟幕。本次活動由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中共阿壩州委、阿壩州人民政府主辦,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阿壩州文化體育和旅遊局、中共理縣縣委、理縣人民政府、阿壩州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承辦。
-
四川省國家級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區知多少?
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區成果展暨2020年羌歷年慶祝活動、米亞羅紅葉溫泉節系列活動將在阿壩州理縣舉辦。,原文化部與四川省、陝西省積極配合,商討地震災區包括羌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搶救方案,組織專家對《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規劃綱要》進行了多次修改和完善,確定了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範圍,搶救遭受地震破壞的羌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羌族文化多樣性。
-
浙江公布省級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區(創建)名單
開展省級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區創建工作。 經各地申報、專家評估、實地考察、社會公示等程序,確定了17個浙江省省級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區(創建)名單。 省文化和旅遊廳將加強指導和檢查,開展省級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區建設評估,在2022年建成10個左右省級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區。
-
第四屆四川省國家級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區成果展暨2020年羌年慶祝...
理縣桃坪羌寨,各族群眾歡聚一堂,氣勢恢宏的羊皮鼓舞、盪氣迴腸的羌笛、婀娜多姿的腰帶舞、歡樂喜慶的羌族莎朗、粗獷豪邁的藏族鍋莊在莎朗廣場閃亮登場,第四屆四川省國家級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區成果展暨2020年羌歷年慶祝活動盛大啟幕。系列活動由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中共阿壩州委、阿壩州人民政府主辦,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阿壩州文化體育和旅遊局、中共理縣縣委、理縣人民政府、阿壩州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承辦。
-
海洋漁文化(象山) 生態保護區入選「國字號」
本報訊(記者沈孫暉 象山縣委報導組陳光曙 通訊員張穎)文化和旅遊部日前公布了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名單,全國共有7個文化生態保護區入選,我市海洋漁文化(象山)生態保護區榜上有名,系全省唯一入選區域。 2010年,文化部批准設立海洋漁文化(象山)生態保護實驗區。
-
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管理辦法出臺 已設立21個實驗區
新華網北京12月26日電(王瑩)記者從文化和旅遊部獲悉,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深入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區域性整體保護,近日,文化和旅遊部出臺了《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管理辦法》(以下稱《辦法》),將於2019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
浙江公布省級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區(創建)名單
為加強浙江非物質文化遺產區域性整體保護,經省政府同意,省文化和旅遊廳下發了《浙江省省級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區建設的意見》,開展省級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區創建工作。經各地申報、專家評估、實地考察、社會公示等程序,確定了17個浙江省省級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區(創建)名單。
-
文化和旅遊部第1號部令聚焦什麼內容——《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
探索活態傳承的新途徑設立文化生態保護區,對歷史文化積澱豐厚、存續狀態良好,具有重要價值和鮮明特色的文化形態進行區域性整體保護,是我國獨具特色的非遺保護制度。十多年來,我國已批准設立了21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各省(區、市)也設立了146個特色鮮明的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區。
-
《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管理辦法》2019年3月1日起施行
設立文化生態保護區,對歷史文化積澱豐厚、存續狀態良好,具有重要價值和鮮明特色的文化形態進行區域性整體保護,是我國獨具特色的非遺保護制度。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目前,文化和旅遊部已批准設立了21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各省(區、市)也設立了146個特色鮮明的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區。
-
安慶戲劇文化生態保護區獲批 為全省首個設立的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區
8月19日上午,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市文旅局圍繞「安慶戲劇文化生態保護區」主題,介紹我市戲劇文化生態保護區的工作進展情況和工作亮點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根據《安徽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管理暫行辦法》的有關規定,對安慶戲劇文化生態保護區申報設立工作進行了審核論證,確定我市申報的安慶戲劇文化生態保護區符合安徽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區設立條件。8月11日批覆同意我市設立「安慶戲劇文化生態保護區」。安慶戲劇文化生態保護區是安徽省首個設立的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區。
-
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省級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區(創建)名單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葉晨9月2日,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了浙江省省級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區(創建)名單,「大運河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區」等17個省級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區(創建)地區入選,覆蓋浙江省詩路文化帶建設的十大文化高地。
-
第四屆四川省國家級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區成果展暨2020年羌年慶祝活動盛大啟幕
經過十二年不懈努力,保護區文化生態得到有效搶救保護和傳承發展,人民群眾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不斷提升,實現了「遺產豐富、氛圍濃厚、特色鮮明、民眾受益」的建設目標,探索了在特大自然災難面前保護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成功經驗。2019年12月,保護區入選全國首批七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之一。
-
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管理辦法明日施行 來看看浙江的保護區
2019-02-28 17:12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陸遙3月1日起,文化和旅遊部出臺的《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管理辦法》將正式施行。目前,文化和旅遊部已批准設立了21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
-
上虞孝德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區入選省級名單
上虞孝德文化歷史悠久。近日,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了《浙江省省級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區(創建)名單》,上虞申報的「孝德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區」榜上有名。上虞非遺和旅遊資源內容豐富,保護傳承效果好,全區共普查非遺線索60528條,有效線索16114條,公布六批非遺名錄合計173項,其中國家級2項、省級12項、市級45項。區內文物遺址眾多,國保5處、省保12處。同時,上虞保護區建設與省市重點項目聯繫緊密,優勢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