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說到俗語,很多人都會秉承著排斥的態度,甚至很多人覺得是迷信,不可相信。我想說的是,如果它是迷信還能流傳這麼長時間,還能在百姓群體中口口相傳?
別以為聽著粗俗就說它是迷信,很多俗語包含著智慧,如果學到能讓你走不少彎路。
作為先人在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俗語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今天筆者和大家說說這一句——「門前墳房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
02
這句話如果單純從字面意思理解,很難吃透,必須要深入解讀。
那麼深入解讀是啥意思呢?建議大家了解一下,否則容易吃虧。
生活在農村地區的人,對於墳地和河灣應該都不陌生。這句俗語就是就是告誡人們不要將房子建造在前有墳地後有水的地方,否則會有家破人亡的風險,子孫後代也不會回家。
在農村地區,墳地基本上都會在離著村子較遠,很少有在村子裡的,因為人們對死亡這樣的事情忌諱。
在老者面前,「死」字是不可以說的。基於這樣,墳地和「死」相關,肯定也是讓人忌諱的。墳地是死者的歸宿,陰氣比較重,如果建造的房子門口對著墳地,那麼人來人往肯定會打擾到逝者的安寧。長時間下去,房子也會變得陰氣環繞,對身體不利。
而且墳地多鬧出鬼怪傳說,人們心底裡害怕。
試想一下,如果讓你一出門就看到墳地,時間長了你會怎麼樣?心理精神肯定都會出問題吧?
03
除此之外,我們建造房屋一般都是坐北朝南,陽光可以照進屋裡來,一旦門對著墳地,夏季一陣風吹進來,時間長了肯定對人的身體不利。
就算是要建造房屋,一般也都是背著建造。
「屋後水」比「門前墳」的弊端更明顯。古人在修建房屋時,一般都是土木結構,地基沒有現在這麼牢固,一旦房屋背後的水長得太高了,容易把地基衝垮,輕則破財傷人,重則家破人亡。另外,屋後面本身就陽光照射不到,一旦臨水就會變得非常潮溼,時間長了會影響房間內潮溼,對身體不利。
再者,一些調皮的小孩一旦在屋後玩掉到河溝裡,很難被人發現。
就算是要挨著河溝,一般也都是門朝著河溝。
04
雖然現如今人們基本上都是買樓房,但是農村還是有些人會蓋房子,所以這句俗語還是可以作為參考使用。房子就等於家,中國人歷來對家比較看重,家一旦沒了,子孫後代還怎麼回?
05
印度網友:我們每家都有電視,你們有麼?法國網友:中國家家有廁所
古代考生進京趕考,盤纏銀兩準備充足,為何強盜土匪不打劫他們?
冬天地窖溫度高,古代窮人過寒冬,為何寧可凍死也不挖地窖禦寒
董卓軍團巔峰時期有多強?2個頂級謀士,3個頂尖帥才,猛將數十人
古代的官吏指什麼?其實官與吏是兩種不同的職位,不可混為一談了
參考資料《民諺俗語集》《中國傳統俗語叢書》《中國俗語》《古謠諺》
文章題目:俗語:「門前墳房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文章作者:尋歷史真相----離央配圖聲明:本文所用圖片均源於網絡,侵刪盜用警告:本帳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做伸手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