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社交媒體來推動銷售對於品牌營銷人員來說並不是什麼新鮮事。自Facebook推出「公司主頁」以來已有10多年的歷史,而自第一個廣告出現在平臺上距今也已經有12個年頭。
然而,據了解,到目前為止,消費者仍不太願意通過社交媒體進行購買。電商諮詢公司SUMO Heavy近期的一項調查顯示,82%消費者尚未通過社交媒體直接與零售商進行交易。
不過,東南亞(SEA)社交電商的形勢似乎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Econsultancy(世界級數字營銷社區)攜手Magento、Hootsuite聯合發布了一份《東南亞社交電商現狀》東南亞消費者調查報告。報告顯示,該地區85%的社交媒體購物者認為通過社交媒體購物「快捷而輕鬆」。大多數(84%)受訪者還表示,未來幾年他們將在社交媒體上購買更多商品。
面對新的機遇,賣家也在發生變化。這份報告對數百位東南亞電商賣家進行了調查,近3/4(72%)的賣家表示,未來12個月內將僱傭更多專做社交電商的員工。
報告中的其他要點如下:
東南亞社交電商的機遇
據了解,東南亞目前大約有3.5億名網際網路用戶,其中絕大多數(90%)用戶使用智慧型手機上網,為電商市場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
谷歌數位化營銷平臺Think with Google稱,由於東南亞網際網路用戶的增長和人均收入的增長,到2025年之前,該地區電商市場規模每年將增長超過1000億美元。此外,由於東南亞地區仍然有許多非數字消費者,這也為東南亞市場的發展保留了巨大的挖掘潛力。
東南亞消費者如何參與社交電商?
幾乎所有受訪者(96%)表示,他們在購物之前會特意訪問社媒網站;59%受訪者表示,他們超過1/4的在線購物受到社媒影響。
在截至10月的3個月中,只有不到一半(44%)的社交購物者在網上購物了超過3次,29%消費者每月在網上購物的費用超過了100美元。
另外,調查顯示,社交購物的過程並不會隨著交易的完成而結束。幾乎所有(82%)的社交購物者會在社媒平臺上分享他們所購買商品的詳細信息。
電商賣家如何應對社交電商的增長?
在調查中,Econsultancy還向東南亞電商賣家詢問了關於社交電商格局的變化以及他們所採取的措施。
首先,他們都已經注意到社交電商的增長,而且90%的賣家認為社媒是電商銷售增長的推動力。
根據調查結果,該地區76%電商賣家在未來12個月內將增加其在社交電商技術方面的預算。
受訪的電商賣家普遍認為,社交電商對其品牌而言具有有光明的前景,高達95%的賣家認為,社媒將在未來5年間發揮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力。
差距仍然存在
89%的賣家認為他們的公司制定了社交銷售策略。但近1/3的賣家表示該策略對收益的影響甚微。
他們指出了許多當前他們開展社交電商所面臨的阻礙,包括「缺乏用於設定目標和基準的測量技術」(14%)、「缺乏社交電商專業知識」(13%)和「缺乏整體的電商完備性」(11%)。
而且,只有40%的電商賣家認為他們的公司有能力評估和衡量其所有社媒活動的投資回報率(ROI)。在這個營銷預算審批趨於嚴格的時代,這也許是賣家在嘗試利用社交電商拉動增長時所面臨的關鍵障礙。
(文/雨果網 謝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