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先扶智,為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全力打好脫貧攻堅總決戰,不斷提升送教上門服務質量,確保「一個不少 個個都好」。遂寧市船山區教育和體育局精心部署,全力做好「送教上門」工作。
船山區教育和體育局黨委書記、局長米強多次前往看望居家殘疾兒童,了解孩子和家長的心理狀態、重點需求。給孩子帶去慰問品、和孩子做遊戲、給孩子講故事;鼓勵家長堅持做好孩子的飲食起居,並配合老師做好教育工作。
船山區教育和體育局黨委書記、局長米強和孩子一起玩吹泡泡的遊戲
他要求送教的老師做到細緻專業、耐心貼心,用愛心為孩子帶去高質量的「上門送教」,讓孩子和家庭真正地感受到國家的好政策、社會的關愛、教育的魅力、人性的真善美,樹立對生活的信心、對未來的憧憬。
區資源中心與各個學校形成合力,和涉及到的「送教上門」學校建立QQ工作交流平臺,與全區每一個送教學校和教師保持業務聯繫,並隨時進行業務指導。通過收集「送教上門巡迴指導需求徵詢表」了解普校的教學管理者及教師的困惑,開展有針對性的巡迴指導。
資源中心主任謝志英和船山特校的老師多次分別到各送教學校,對負責送教上門的老師進行專業測評、專業化教學、資料規範填寫存放等方面進行了一對一的解讀。對於特殊個案,中心資源教師跟隨送教上門老師一起到個案家裡進行了教育測評和教學示範。
資源中心主任謝志英指導三新學校老師開展「送教上門」工作
在巡迴指導過程中,湧現出一大批在送教上門工作中體現出高度的仁愛之心、專業態度和敬業精神的老師,如常林小學教導主任敬世君製作了送教上門視頻專題片,用鏡頭真實地記錄送教過程,用唯美的音畫解讀了送教的美好情懷;遂寧六中陳明、劉建、蔣志明三位送教老師創新性地開展工作,一是針對個案的學習興趣和特點自費給學生購買書本和學習用品用具;二是非常精細地為每一個學生建立了「圖片+表格+文案」的送教上門電子檔案,實行紙質、電子「雙軌」檔案管理,避免了「一人一案」資料因人員變動而散亂、遺失。
船山特校的專業老師們除了走進學校,用專業的知識指導涉及到的送教學校給居家殘疾兒童做好優質「送教上門」服務以外。還主動承擔起全區15名孩子的「送教上門」工作。10歲的樊樊,母親也是一名智力殘疾人,樊樊常年和外公外婆一起居住,孩子性格暴躁、愛哭、愛鬧、愛動,語言障礙很重,為幫助他正確發音,送教老師每次都帶上醫用手套,一點一點用手去牽拉孩子的舌頭,反覆地長大嘴巴用誇張的動作教孩子模仿口型、再正確發音,經過幾十次的反覆訓練,孩子會叫爸爸媽媽、甚至偶爾還會發出謝謝、加油的詞語,現在,孩子也可以安靜的坐下看二十分鐘左右的動畫片,並且可以準確的辨認出喜洋洋和小灰灰。
截止2020年10月,各送教老師共為全區49名殘疾兒童提供「送教上門」服務2000多次。
「船山區教育和體育局將繼續推進『送教上門』工作,確保送教上門的規範性和專業性,讓每一個殘疾孩子有質量有尊嚴的接受教育。」船山區教育和體育局黨委書記、局長米強表示,「每一個孩子我們都不會放棄,每一個孩子都應該被關愛,近期,船山區將組織今年涉及到『送教上門』的14所學校,84名教師及負責人召開專題會議,確保『送教上門』工作更加有序、高質量地推進。」
(船山教體局 馮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