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解壽縣的人,往往會把它當作安徽一座無名小城。可在漫長歲月中,這裡卻是安徽省內最早、也是最多次成為都城的地方。戰國時的楚國、蔡國、西漢淮南國、東漢袁術、南朝宋國都曾在此建都。凡有城必有城牆,只是經過戰亂和風雨,如今中國有完整城牆的地方屈指可數,除了西安、南京這樣的大城市,壽縣這種小地方也位列其中。
壽縣古城牆始建於宋朝1068年,是一座經典的棋盤式宋城,歷史比平遙古城還要早100多年。壽縣古城牆是我國保存最完好的宋朝古城牆,也是目前我國保存較為完善的7座古城牆之一。
不用去翻看史料,只需要親自來一趟,親自登上古城牆,看看那條刻滿歲月滄桑的古道,摸摸那些帶著歷史餘溫的磚石,你便會知道,這是一座有歷史的城。
黑青色的石板路隱約泛著光輝,那是被歷史打磨過的痕跡。走在雄偉的城門之下,也許你會穿越千年歲月。
這扇門,那扇窗,一座城牆,曾經聽過多少雨聲,也見證了多少歲月流轉。日升日落,人來人往,無論戰爭或和平,它一直默默佇立,一直沉默地守護著城裡的人。
作為都城,壽縣經歷過的戰爭不可計數。從春秋時期開始,古城牆便屢建屢毀,屢毀屢建,如今呈現在人們眼前的主要是宋朝和明朝時的城牆。
站在城牆上,眼前可見滿是裂痕的磚,在夕陽的照射下更顯滄桑。即使這樣,人們仍能從它的古舊殘破中看到昔日風姿——牆體依然高峻巍峨,在秋風中傲然獨立。
歷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戰就發生在這裡,那是一場改變中國歷史的戰爭,也給後世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歷史典故和傳說,有擲鞭斷流、風聲鶴、草木皆兵,也有小牛情深、劉仁先死節守城、鑼鼓當面、人心不足蛇吞象。
甕城裡外兩道城門設計堪稱神作。兩座城門錯開的方式讓人不得不讚嘆古人的智慧。戰爭中,騎兵雖然具有優勢,可即使衝擊力再強大,速度再快,穿過第一道城門,多數騎兵來不及反應,只落得馬撞南牆的下場。
歷史已成過往,古老的城牆如今雜草叢生。唯有那些磚石,記錄著壽縣的舊時往日,唯有在城牆內外發生的故事,千年流傳,告訴人們壽縣曾經的輝煌和燦爛。(歡迎您在評論區點讚留言,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落榜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