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童商場偷東西親媽報警:父母沒及時做到這3點,會影響孩子一生

2020-12-25 贏在起點早教學園

最近這樣一則新聞上了熱搜。

一個 7 歲女孩在商場偷拿玩具,這個媽媽一氣之下報了警。

回顧一下整件事的經過:原來是小女孩曾在店內偷拿過幾個扭蛋,加起來有 200 多塊錢。這一次當她又在店鋪出現時,店員認出了她。

店員有監控錄像作為證據,確認孩子曾出現偷東西的行為,但女孩就是不承認自己偷拿了東西。

無奈之下,店員用小女孩的手錶電話聯繫到她媽媽。

媽媽趕到後,對孩子進行了詢問,孩子還是不肯承認,媽媽很生氣,但她沒有選擇打罵孩子,而是進行了報警。

警察趕到後進行了情況了解,隨後對小女孩進行了教育,告訴她偷竊也是違法行為,嚴重的話也會構成犯罪。

在民警的勸說下,女孩終於承認,自己很喜歡那些小玩具,但是覺得家裡條件有限,不好意思讓媽媽給自己買,就偷拿了幾個,真的是一時沒忍住。

女孩的媽媽最後按照原價給予了商場賠償。小女孩也承認了錯誤,並誠懇道了歉,表示再也不會偷拿東西了。

事情看上去是解決了,卻引發了網友熱議。網友們的評論呈現兩極分化的態勢:

一部分網友肯定了媽媽的做法,覺得偷東西這種行為是絕對不可以縱容的。

媽媽這樣的教育方法讓孩子知道做錯事要承擔責任,給予了孩子正確的引導。

但另一部分網友認為媽媽對待親生孩子的教育方式太過簡單粗暴了,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孩子還小,明明可以採取更溫和的手段來解決。

似乎什麼東西扯上「錢」,都會變得比較敏感。

要起點君說,沒有哪種教育方式就一定是完美的,大肆抨擊這個媽媽實屬沒有必要。要說她對在哪,嚴肅處理,沒有接納孩子不恰當的行為,要說她欠缺在哪,便是忘了接納孩子的情緒。

你說那是否有更好的處理方式?那自然是有的。

其實一直以來,在後臺給君君留言問類似「孩子偷錢怎麼辦?」的家長並不在少數,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說說。

辰辰媽發現最近放在客廳桌上的零錢總是無故失蹤,開始以為是辰辰爸拿走了便也沒放在心上。但開始是三塊五塊,後來是二十五十,問了辰辰爸之後,辰辰媽才發現事情並不簡單。

家裡總共三個人,不是辰辰媽,不是辰辰爸,那是誰呢?辰辰媽壓抑著自己的怒氣,把辰辰叫到跟前詢問:「兒子,你是不是拿家裡錢了?」

辰辰不承認,但已然被自己慌裡慌張的表情出賣了。

辰辰媽板著臉質問了幾遍,辰辰就是不招認,嘴巴硬的很。辰辰媽一下就怒氣值MAX:不僅偷錢,還撒謊,我怎麼會養出這樣的孩子!

隨後辰辰享受了一把混合雙打的滋味。

如果你家孩子沒有這種行為自然是好,但如果真的出現了,也不必太過驚慌。

出現這樣的問題,可大可小。可做得也非常多。

成長道路上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誘惑,衍生出這樣那樣的不當行為,只要嚴肅地正視,並採用合理正當的手段去糾正,就會引導孩子繼續朝好的方向發展。

那麼,孩子為什麼會偷錢?

1. 孩子並沒有「偷」的概念

妮妮發現家裡玄關邊上有個小盒子,媽媽總會隨手放一些零錢進去,有時候出門前也會從裡面拿一些。

有一天她從裡面拿了一塊錢,偷偷買了一根棒棒糖,心裡有些慌張。儘管她小心翼翼地不被媽媽發現,最後還是東窗事發了。

媽媽大聲地質問她:你這棒棒糖哪裡來的?!

妮妮小小聲地回答道:我從盒子裡拿了一塊錢......

媽媽瞬間火冒三丈,特別兇地訓斥了她:不得了了,小小年紀還學會偷錢了?誰教你的!

但其實,孩子並不知道這種行為屬於「偷」。家長們請仔細想想,在孩子第一次發生這種行為之前,你們是否告知過孩子:

1、不告知對方的拿取屬於「偷」

2、即使對方是父母,也有獨立的物權界限。

如果沒有,就先別急著給孩子扣上「小偷」的道德帽子,充其量是模仿了家長從盒子裡拿錢的行為而已,並沒有人去禁止她,告訴她這個行為是「偷」。

2. 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在年紀小的孩子的觀念裡,錢沒有價值,他獲得的東西才有價值。需要的沒有得到滿足,才構成了偷錢行為的動機。

仔細想想孩子偷錢都是為了幹什麼?其實特單純。

買乾脆麵,集其中的小卡片;

買火腿腸分給小夥伴一起吃;

想存錢買遊戲機/娃娃/玩具;

……

仔細看這些孩子的需求,大都是一些吃吃喝喝玩玩等「樸素」的心願。但偏偏大多數父母是不會滿足這些需求的:

乾脆麵火腿腸多沒營養,三無產品吃多了身體都不好;

那些破卡片集齊了能有啥用?

遊戲機萬一玩上癮了耽誤學習可怎麼辦?

但是如果孩子今天和你說:媽媽我想買一本英語字典。

你會拒絕嗎?大概率不會。

一些「不務正業」的需求被長期壓抑,導致孩子只能通過一些不恰當的手段來達成心願。

所以,對孩子某些需求的偶爾「放肆」是很重要的。同時,我們可以教會孩子區分,什麼是「需要」什麼是「想要」,「想要」是需要被克制的,只有在「需要」滿足的前提下,才能考慮被滿足。

03. 一種引起關注的方式

這種情況相對少一些,但確實存在。

小磊父母都是生意人,特別忙。小磊從小被送到寄宿學校,回家就由保姆帶著,能見到父母的時間少之又少。

偶然一次媽媽在家,小磊從她的手包裡拿了錢,被媽媽發現之後狠狠地教訓了一頓。後來他在學校拿了班級同學的錢,老師喊來了家長,一群人圍著他狠狠教育了一通,陣仗可大。

可小磊只有通過這種方式,才能感受到自己和父母的聯結。

說直白一點,不惹點事兒,他怕父母忘了他這個兒子。

孩子與生俱來對父母的依戀,渴望陪伴關愛和照顧。一旦這個環節出現了缺失,孩子就容易出現一些相對極端的行為,目的是吸引父母的關注。

作為父母,該如何應對孩子偷錢的行為呢?

1. 保持冷靜與孩子溝通,問清楚原因

孩子到底為什麼拿錢?錢用在哪裡了?這些是首先需要家長弄清楚的。

是不是想買些「垃圾」小零食?

還是想得到上次媽媽不同意給你買的那個玩具小汽車?

又或者是兒童節想給同桌的小仙女準備個小禮物?

難道是被人欺負敲詐,遭到了校園霸凌?

在家長進行管教之前,還先冷靜下來弄清楚原因。不問原因劈頭蓋臉的一頓打罵孩子是不會買帳的。

久而久之,孩子懼怕的只是「打」「罵」,而不是真正意識到了自己行為的錯誤之處。更別提改正了。

2. 趁機進行物權意識教育,正確引導孩子的欲望

讓孩子意識到事情的是與非,是幫助孩子建立正確三觀的開始。

「寶貝,不經過別人的同意就拿,這叫偷,這種行為是錯誤的,是不道德的。我們不可以有。」

「不僅是錢,別的東西也是一樣。」

「不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裡,或者是其他的地方,你拿別人東西之前都必須徵得同意。」

「即使是爸爸媽媽的東西,你也需要徵得我們的同意之後,才可以拿取。」

「如果你實在想要某樣東西,你可以和爸爸媽媽說,如果是合理的,爸爸媽媽會滿足你,但不可以拿別人的錢。」

3. 滿足孩子合理的金錢需求,幫助他樹立好的金錢觀

有些家長會認為,給孩子吃飽穿暖就夠了,何必再給孩子零花錢。小孩子懂什麼,不都亂花花掉嗎。

家長越是把財政大權牢牢地攥在自己手裡,孩子支配金錢的欲望就會越強。

清崎先生曾在《富爸爸,窮爸爸》中說過:只要孩子一開始對錢感興趣,就該教他們理財。

「爸爸媽媽每天去上班,所以能掙到錢。獲取金錢是需要通過勞動的。」

孩子對金錢本是沒有概念的。父母要讓孩子知道掙錢的不易,讓孩子知道錢是父母辛苦付出勞動所得的報酬,並不是平白無故得到的,他們才會明白,才會珍惜。

並且,金錢的獲取要合情合理合法,不能觸及道德底線。

-END-

*註: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攝圖網,本文除標明來源的圖片,其餘均來自網絡公開渠道,不能識別其來源,如有版權爭議,請聯繫公號方。

贏在起點早教學園出品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7歲女童偷東西親媽報警 並非最佳教育方式
    據報導,廣東佛山南海警方近日接到一位母親報警,稱自己7歲的女兒在商場偷了東西,無論她和店員怎麼問,小女孩都不肯承認,於是想到報警,為了給女兒一個教訓。在民警勸說教育下,小女孩終於承認,看到小玩具很漂亮,但也知道自己家裡條件不好,不好意思向媽媽開口要錢,一時沒忍住就偷拿了幾個。事後,女孩媽媽按商品原價進行了賠償。
  • 7歲女孩商場偷扭蛋球,親媽報警!當媽的這樣做真的好嗎?
    近日,一條"7歲女童商場偷拿玩具親媽報警"的新聞引起了廣大網友的激烈討論,這條微博的閱讀量過億,討論過萬。這件事情是發生在廣東佛山南海的一個商場裡面,這個小女孩的母親報警稱自己7歲的女兒在商場偷了東西。小女孩的媽媽說:"大概11點的時候,她給我打電話,因為她有電話手錶,但是聲音不是她的,是一個女孩子的,說我孩子拿了他們店裡的東西。"
  • 大連13歲男孩殺害同小區10歲女童!男孩父母的做法驚呆網友
    孩子作出如此傷天害理之事,作為其監護人,蔡某某的父母是有責任的,這也正是法院判決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根據。然而,在民事訴訟過程中,從開庭到宣判,蔡某某的父母始終未到庭,判決生效後仍拒不履行判決。蔡某某父母如此對待這樣一份判決,讓人心緒難平。
  • 緬甸難民營曝醜聞:3名男子以偷東西為由,毆打侵犯12歲女童
    近日,據媒體報導,緬甸若開邦虐羌救援營地,一名12歲的女童被一男子以偷東西為由帶走。隨後,男子對女童實施虐打,並與另外2人一起輪流侵犯了女童。案發後,三人逃跑,女童被發現時,已經是傷痕累累被送醫治療。受害女童身世悽慘,母親去世,難民營中過活經了解,受害的女童有著悽慘的經歷,在她3歲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年紀尚小,需要人照顧,年邁的外婆是唯一願意照顧她的人,從此,她便在外婆的庇護下成長。這份安穩還沒過多久,父親就把她接走,一起生活。
  • 燙水澆頭火燒嘴,6歲女童遭親媽及其男友虐待險喪命
    在孩子親媽報警媒體曝光後 網友紛紛表示 幸好孩子還有親媽保護 但遼寧這一位6歲女童就沒那麼幸運了> 將她打成重傷的正是自己的親生母親 10月25日,一段遼寧撫順一6歲女童被自己親媽及其男友狂虐3個月的報導令人閱之心碎。
  • 令人髮指,貴州7歲女童被性侵致染性病!保護孩子要注意這4點!
    女童被爺爺侵害據悉,該女童是留守兒童,家裡還有一個弟弟,姐弟二人長期與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媽媽因不堪忍受孩子爸爸的家暴,常年在外打工。今日媽媽回家給孩子洗澡時,發現女兒私處長滿了東西,因此去醫院就診。在醫生的詢問下,平時弟弟跟奶奶,她跟著爺爺睡,爺爺每晚都讓她脫掉褲子。孩子爺爺已經被刑拘。單純的受害者作為一個媽媽,對這種新聞真的很痛恨!而就在前幾天,某上市公司董事長還因猥褻兒童被判有期徒刑5年。
  • 合肥:女童送醫途中死亡而屍體被丟灌木叢 父母稱這是當地風俗
    女童屍體被丟灌木叢六一前夕,在合肥霍山路樂農新村小學奧林校區附近,有一名2歲女童被拋屍在路邊灌木叢中。孩子被誰丟棄在此?孩子的家人是誰?目前,女童身份已查明,其是被父母丟棄於此。其父母稱,之所以丟棄女童,是出於當地風俗。
  • 深夜聽到女童啼哭聲,鄰居報警求助,原來孩子的媽媽……
    周先生稱,這天夜裡,自己步行回家,突然聽到鄰居家傳來陣陣女童哭聲。周先生擔心女童安危,來到其家門口詢問情況。女童隔著門說,自己今年5歲,一覺醒來發現只有自己一個人在家,特別害怕。周先生隨即報警求助。民警迅速趕到現場,女童仍在哭泣。經過民警的耐心安慰,女童停止哭泣,開了門並告知母親的聯繫方式。民警聯繫上女童的母親張女士。得知情況後,張女士很快趕回了家。
  • 廣東佛山7歲小女孩偷東西,媽媽選擇報警處理,背後真相令人心疼
    廣東佛山一七歲小女孩在商場偷了幾個小玩具,無論媽媽和商場店員怎麼詢問,小女孩都不承認。無奈之下媽媽只好選擇報警,在警察的勸說教育下,小女孩才承認了自己偷盜的事實。不知道小女孩這句話是否觸動到你?我們小時候誰都有特別想要某樣東西的時候,也許家裡有錢就給我們買了,也許我們也曾做過和這個小女孩一樣的事情,所以今天才會有所感觸。
  • 3歲男童商場扶梯墜下身亡,父母就在3米外
    目擊者介紹,事發時間大約為下午13時40分許,男童獨自在商場3樓扶手電梯上樓口處玩耍,不慎墜入負一樓身亡。當時,他的父母和姐姐在不遠處的按摩椅處休息。小孩手臂由於搶救及時僅受了點擦傷,並無大礙。貴州納雍縣雍熙鎮萬象商城二樓處,一位小女孩跟隨家人乘坐扶梯,不料手臂被履帶力量帶著向下,她未及時脫手,導致手腕被卡在履帶與電梯機體之間。西安的賀先生帶著1歲5個月的兒子去逛超市,結果小男孩獨自逆行上了扶梯,左手無名指被扶梯梳齒板夾傷,醫生稱,左手無名指可能將來沒有指甲。
  • 七歲女孩偷玩具親媽叫警察,網友說:媽媽應先檢討自己為啥這麼窮
    這年頭做父母是真的難。左也不是,右也不對,動輒得咎。家有熊孩子,不教育肯定被人說,然而教育地太過,也一樣被人詬病。前不久在微博看到,一個7歲的小女孩兒在商場偷拿店裡的扭蛋。後來再去商場的時候被店員認出來,喊來了她的媽媽。
  • 「媽媽我們為啥偷東西?」父母帶娃吃自助餐,邊吃邊拿讓孩子不解
    媽媽喜歡吃海鮮,拿了很多海鮮,只要服務員上了海鮮,媽媽一定第一時間拿走,導致別的客人一點都吃不到,這也引起了其他客人和服務員的不滿,但胃口遠沒有想像的那麼大,拿太多東西,最後的結果就是吃不了,眾所周知,自助餐廳是不允許浪費的,一旦拿的東西吃不了,就會被罰錢。
  • 孩子的自我評價=內在父母的評價:家長的「話語」會影響孩子一生
    而另一個故事,是我們在回家的路上,同樣的看到一位媽媽叫她的孩子去買東西,但是孩子卻是不一樣的反映。這位媽媽叫不動孩子去買東西,恨鐵不成鋼的對著孩子說,你這麼笨,買個東西都不會,你說你還會幹什麼。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對孩子的評價其實是關乎孩子對自己的評價的,在平常中不對孩子鼓勵,給予孩子信任。孩子長大後也就不信任自己,認為自己不可以。孩子的自我評價即為沒在父母的評價。家長是孩子的第一責任人所謂自我評價,就是孩子心中的客體關係中,"內在的父母"對"內在的我"的評價。
  • 孩子愛吃手,咬指甲,父母了解背後的原因,從這3方面糾正
    二.孩子愛咬手指的原因父母要想幫助孩子改正吃咬手指的壞習慣,先來了解孩子這樣做的原因,我們一起來看看:1、吸吮的本能孩子天生具備吸吮的本能,這也是為什麼孩子一生下來就會吸奶的原因。只要您將奶瓶放在孩子嘴裡,他們自然而然地就會認真的吸吮起來。正因為這樣,孩子到了2-3個月時,只要他們的手指碰到嘴巴就會很自然地吸吮起來。這是他們動作發展到更高階段的標誌,為以後學會用手拿東西放到嘴裡吃而做的準備。
  • 10歲兒童偷自行車被抓,家長發現孩子「拿」東西,這3個方法夠用
    河南安陽某小區內有兩名10歲兒童因偷自行車當場被抓,是一個小男孩和一個小女孩,據悉,這兩名孩子之前已經偷過幾次都得手了,這次被抓了現行。最終,兩名小孩被警方帶離。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處理中。大多數時候,他們只是簡單地喜歡某件東西而把它收進口袋,就像從路上撿回一個小瓶蓋一樣。孩子在幼兒園裡,如果喜歡的玩具還沒玩夠,或者想玩時老被別人佔著沒玩上,那麼他也可能放學後將玩具帶回家,享受「獨佔」這個玩具的快樂。這種情況,家長無論多忙在第二天一定要和孩子一起把東西還給幼兒園老師,或者讓孩子主動把它送「回家」。
  • 深圳5歲女童從三樓墜下,一樓食客徒手接娃,網友:人間有愛
    俗話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作為父母都希望能把最好的給孩子,讓他們能夠快樂、安全、健康的成長,然而有時候作為父母還要養家餬口,很難做到時時刻刻陪伴在孩子左右,有時候稍微有點疏忽就會釀成慘劇。最近一個5歲小女孩從3樓摔下,幸得熱心市民及時伸出援手挽救才沒釀成悲劇,一起看看具體情況吧!從現場目擊者拍攝的視頻當中,可以看到一個身穿黃色衣服的女孩躺在井蓋上,表情痛苦。居民報警之後,民警很快趕到現場,一名女子在警察的護送之下將墜樓女童送往醫院,此時孩子已經陷入了昏迷。
  • 「我偷了一塊巧克力」三位媽媽三種教法,十年後差距不是一星半點
    孩子在年幼的時候難免會做錯事,畢竟人非聖賢,有過錯也是情理之中,更何況是心智尚未發育成熟的孩子。雖然孩子犯錯可以理解,但是卻不能包容,如果父母的處理方法不正確,很有可能會害了孩子一生。"我偷了一塊巧克力",在媽媽結帳之前,男孩悄悄地告訴媽媽。媽媽並沒有發火,反而又拿了幾個塞進孩子兜裡。很顯然,超市報警門發出了報警,孩子嚇得趕緊拿出巧克力放到媽媽手裡:「這些是你塞,你趕緊還回去。」
  • ...奧特萊斯,一句話,倒下,女童,鏡子,女孩,試衣鏡,愛美,商場,-上海...
    原標題:鏡子倒下壓死6歲女童浮在牆上存在隱患  昨晚7點左右,上海徐家匯飛洲國際商場二樓的一家商鋪內發生悲劇:商鋪內的一面沉重的試衣鏡突然倒下,砸中正在店內的6歲女童姚某,其家人迅速將其送醫,但送醫即宣告不治。事發後,公安、安監、商鋪等人員已經介入調查善後。  記者趕赴死者家中,昨天的這一幕讓家屬至今恍若噩夢。
  • 9歲女童遭猥褻:這個防性侵動畫,現在教給孩子還不算太晚
    2019年7月2日,媒體爆料上市公司新城控股董事長王某因猥褻9歲女童遭到逮捕。7月3日下午,上海公安通報警情:王某涉嫌猥褻女童屬實。對於任何一個家庭來說,如果孩子受到了傷害,都將是父母無法承受的噩夢。所以,面對殘酷的現實,做家長的有必要在他們心裡種下一道防火牆,幫助他們構建好自身的「危險預警系統」,使其在危險來臨之前自動拉響警報,第一時間採取措施來保護自己,及時避免性侵害的發生。
  • 女童手指捲入商場扶梯夾縫被夾斷
    3月19日上午10點半左右,北京市順義區歐陸時尚購物中心,一名一歲多大女童的手指不慎捲入下行扶梯與四樓迎賓踏板縫隙被夾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