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備受中國和印度尼西亞兩國元首關注的雅萬高鐵建設再傳捷報,項目採用的鋼軌在聞名中外的「胡志明小道」——防城港開始啟運出口,這標誌著象徵中印尼友誼的雅萬高鐵即將進入鋪軌階段。
雅萬高鐵是中國高鐵走出去的首單,是東南亞第一條時速350公裡的高鐵,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項目,也是中印尼務實合作和各領域特別是基礎設施、產能領域合作的新標杆。印尼各界廣泛關注,中印尼兩國元首更是高度重視。項目建設重要意義不言而喻。
「雅萬高鐵所採用的百米長的高鐵鋼軌經海運出口在全國尚屬首次,從進港到卸車,再到堆放,再到裝船,沒有半點經驗可以借鑑,一道道技術難題都得從新攻關。」防城港碼頭公司技術部項目副經理劉石乾坦言。
鋼軌進港後裝卸場地的選址是擺在防城港碼頭公司面前的第一道難題。鋼軌最怕化學物質侵蝕,而防城港為散貨碼頭,硫磺、煤粉、礦石堆場較多,選出一個理想的場地相對困難。
該公司黨委認為,雅萬高鐵鋼軌運輸不是簡單的貨物運輸,而是事關「一帶一路」建設、中國高鐵走出去和中國的國家榮譽。該公司經過反覆遴選選出一個合適堆場後,又耗費大量人力和數十萬的運輸成本,將幾個堆場上原有的散貨轉移到其它場地。
防城港碼頭公司現有吊裝設備只能滿足25米長的鋼軌吊裝,對於百米長鋼軌吊裝,該公司既無專用設備,更無吊裝經驗。一臺吊裝設備不行兩臺組合用。該公司付出數十萬成本將現有的2臺能起重40.5噸的45米軌距起重設備,從4公裡外艱難轉移到鋼軌卸車點,在全國首開先河,採用2臺吊機組合聯吊。
百米鋼軌,既剛且柔,兩臺起重設備同時吊起一根長軌,要想保持高度平衡,難度可想而知。為此,該公司組建技術攻關團隊,自己動手設計,自己加工製造,2副加裝了多個吊點和融入多項獨創技術的新吊梁較好地解決了這個難題。
一位有著10多年工齡的設備操作指揮手感嘆:「我工作以來,從未遇到過這麼難的工作。試驗不順利時,甚至有了不想幹的念頭!」
為確保鋼軌在港區轉運過程的質量和運輸效率,該公司攻關團隊又利用3個月的時間開發製造出一臺全國港口從未裝配的新型鋼軌運輸車,成功破解了超長鋼軌港區運輸的難題。之後,他們又連連創新,攻克超長鋼軌碼頭裝船難等多個難題。
從2016年到2020年,該公司技術團隊持續4年攻堅克難,不辱使命,勝利完成了百米鋼軌裝船啟運的各項艱巨試驗任務,為「一帶一路」建設和加深中印尼傳統友誼作出了重大貢獻。
來源| 防城港市新聞網
採寫| 李映武 張海旭 劉華
編輯| 譚楚翎 李映武 曾悅
審核| 譚楚翎
值班編委| 文麗紅
防城港日報社全媒體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