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圖為鄂建燁在製作筋角弓。新華網姜冰攝
45歲的鄂建燁是瀋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錫伯族傳統弓箭製作技藝傳承人,出身弓箭世家的他15歲就跟隨爺爺學習製作錫伯族傳統弓箭技藝,具有豐富的制弓經驗。
圖為鄂建燁在製作筋角弓。新華網姜冰攝
受到家庭薰陶,鄂建燁從小就對於弓箭有特殊的熱愛。尤其對傳統弓箭的製作,鄂建燁有著極高要求,從選材、製作到後期裝飾,都一絲不苟。
圖為鄂建燁在打磨做弓用的竹子。新華網姜冰攝
在鄂建燁的工作室中,滿是製作弓箭的器具和材料,鄂建燁表示,原材料是否優質,是決定一張弓質量的前提。「鋪筋」是製作弓箭非常關鍵的一步,弓的張力主要是由牛筋決定,而用在弓箭上的牛背筋,一頭牛身上也只能出兩片。鄂建燁做弓的「膠」是用大黃魚的魚鰾製作而成的,這種魚膠粘合力極強,是現代化學膠所不能替代的。水牛角也是製作筋角弓的必備材料,有時候為了選擇一個滿意的牛角,鄂建燁需要從幾十個甚至上百個牛角中進行篩選。
圖為鄂建燁在工作室製作弓箭。新華網姜冰攝
「製作一張好的錫伯族筋角弓至少需要一年以上的時間才能完成,期間需要經過上百道工序,要求製作者掌握木工、鐵器、繪畫、裝飾等多種技藝,同時,也考驗製作者的耐心。」鄂建燁說。
圖為鄂建燁在撕牛背筋,準備為弓箭「鋪筋」。新華網姜冰攝
「傳統弓不能批量生產,只能嚴格按照工序製作。而且製作傳統弓只有成與不成,沒有將就。」鄂建燁說,「學習時靠眼力和手感,沒有精確測量儀去固定尺寸,更多的是用手去摸、去感知,憑藉積累的經驗,調整、製作出腦海中的好弓的狀態。」
圖為鄂建燁在製作弓箭。新華網姜冰攝
隨著時代的發展,弓箭在現代社會中的作用逐漸降低,但鄂建燁卻並沒有放棄對傳統弓箭製作的追求。
圖為鄂建燁在調試製作的弓箭。新華網姜冰攝
鄂建燁在制弓之餘,還會搞一些射箭比賽,通過與廣大弓箭愛好者深入交流從而提高製作技藝,同時他希望找到合適的傳承人,將這項傳統技藝傳承下去。
圖為鄂建燁在烘烤裁剪下來的水牛角。新華網姜冰攝
圖為鄂建燁在製作弓的竹子上畫尺。新華網姜冰攝
圖為鄂建燁在製作弓箭。新華網姜冰攝
圖為鄂建燁在比對做弓用的水牛角。新華網姜冰攝
圖為鄂建燁在製作弓箭。新華網姜冰攝
圖為鄂建燁在為做好的筋角弓進行手工裝飾。新華網姜冰攝
圖為鄂建燁在調試正在製作的筋角弓。新華網姜冰攝
圖為鄂建燁在射箭比賽中獲得的獎牌。新華網姜冰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