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再迎一座銅鑼灣廣場 或將入駐經開區技術協同創新園

2020-12-12 贏商網

  贏商網獲悉,7月5日下午,南昌金開集團和香港銅鑼灣集團舉行「技術協同創新園銅鑼灣廣場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此次籤約標誌著南昌又一座銅鑼灣廣場即將落地。

  香港銅鑼灣集團是一家專業性大型商業地產企業,主營商業地產開發及shoppingmall,是兩岸四地知名企業,其「銅鑼灣廣場」是中國商業地產龍頭品牌。

  銅鑼灣集團是中國MALL業態及MALL行業的創始人,是中國商業地產行業的重要奠基者,集團董事局主席陳智被譽為"中國MALL之父"(中國摩爾之父)。 「銅鑼灣廣場"城市綜合體、商業步行街、MALL等業態遍布全國24個省的85個城市,逾100個項目。mall在中國的出現及流行催生了中國的商業地產行業,mall與商業地產在中國的普及極大地促進了中國的商貿流通業的轉型升級和現代化,極大地促進了中國的內需,並孕育出大量的中國本土品牌,銅鑼灣集團的這一創新對中國商貿流通業的發展進程產生了重要影響。

  據悉,或將進駐的場地技術協同創新園位於建業大街與秀先路交叉口,總投資45億元,總佔地面積766畝,其中產業用房總建築面積約20萬平方米,預計總投資約6億元,項目總計7棟,包括1棟21層綜合研發樓、1棟4層科技展覽館、1棟12層公共研發檢測中心、1棟18層科技服務大樓、1棟3層產品研發樓,以及2棟18層人才公寓。未來香港銅鑼灣廣場正式落地後,將建成集社交、娛樂、美食、零售功能於一體的大型商業綜合體。

相關焦點

  • 南昌經開銅鑼灣廣場項目開業!
    12月28日,位於南昌經開區的技術協同創新園一期開園暨經開·銅鑼灣廣場試營業。標誌著該區域產城融合的發展格局開始兌現。正式開業現場據悉,銅鑼灣廣場是南昌經開區首個園區商業綜合體。為集社交、娛樂、美食、零售功能於一體的大型商業綜合體,極大滿足周邊各產業園及居民的生活消費多種複合需求,將成為該產業區域生活配套集聚區。目前,銅鑼灣廣場已引入影院、星級酒店、餐飲、超市、藥房、服飾、美容美髮等20多種業態,集餐飲美食、潮流服飾、生活精品等多種業態,精準的商業定位與豐富的業態組合。
  • 經開區銅鑼灣廣場開業,儒樂湖新城中心助力贛江新區繁華!
    經開·銅鑼灣廣場正式開業12月28日,位於南昌經開區的技術協同創新園一期開園暨經開·銅鑼灣廣場試營業。經開區銅鑼灣廣場實景2020年7月5日,南昌金開集團和香港銅鑼灣集團正式籤訂「技術協同創新園銅鑼灣廣場戰略合作協議」,銅鑼灣廣場落戶經開,入駐技術協同創新園。
  • 銅鑼灣廣場落戶經開!
    銅鑼灣廣場落戶經開!落戶經開技術協同創新園!!!終於~終於~終於~等到你經開人民也能逛銅鑼灣啦!喝喜茶 買迪奧 吃海底撈逛吃逛吃一條龍走起~7月5日,南昌金開集團和香港銅鑼灣集團籤署合作協議,銅鑼灣廣場落戶經開,入駐技術協同創新園。
  • 南昌新增一個銅鑼灣廣場!位置就在…
    南昌又將多一個銅鑼灣廣場! 最新消息 7月5日 香港銅鑼灣集團和南昌金開集團 就技術協同創新園銅鑼灣廣場戰略合作項目
  • 南昌第二個銅鑼灣廣場來啦!就在……
    重磅消息,香港銅鑼灣廣場落戶經開組團技術協同創新園!!!7月5日,南昌金開集團和香港銅鑼灣集團籤署合作協議,銅鑼灣廣場落戶經開組團,入駐技術協同創新園。這是經開組團推動「園區」向「城區」轉型的有力舉措,也是做好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助推服務業發展這篇「大文章」的重要一筆。建在哪裡?據了解,該項目位於經開組團儒樂湖新城建業大道與秀先路交匯處,總佔地面積766畝,總投資45億元,可容納30000餘人,集社交、娛樂、美食、零售功能於一體。
  • 你們要的第二個銅鑼灣廣場來啦!就在...
    你們要的第二個銅鑼灣廣場來啦!就在......落戶經開組團技術協同創新園!!!7月5日,南昌金開集團和香港銅鑼灣集團籤署合作協議,銅鑼灣廣場落戶經開組團,入駐技術協同創新園。這是經開組團推動「園區」向「城區」轉型的有力舉措,也是做好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助推服務業發展這篇「大文章」的重要一筆。建在哪裡?
  • 德州經開區全方位對標南昌小藍經開區 看領導幹部學到了哪些乾貨
    根據德州市《關於開展「對標先進」工作的通知》要求,按照「基礎條件相近、可學可比可趕、奮力爭先進位」原則,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全方位對標江西南昌小藍經濟技術開發區,增強開發區功能優勢,努力將開發區建成高水平營商環境的示範區、創新創業的集聚區、開放型經濟和體制創新的先行區
  • 南昌經開區:打「科技牌」,走「創新路」
    南昌經開區:打「科技牌」,走「創新路」 2020-09-02 21: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網遊新技術應用中心落戶經開區
    原標題:北京網遊新技術應用中心落戶經開區   6月4日,北京網路遊戲新技術應用中心掛牌儀式在經開區舉行,宣告應用中心正式落戶經開區。
  • 喜茶南昌雙店齊開 首家熱麥登陸銅鑼灣廣場
    4月20日,喜茶首次入駐南昌,為洪城市民帶來兩家門店——南昌銅鑼灣店和中山路天虹店。其中,銅鑼灣店也是喜茶在南昌的首家熱麥店。喜茶尋味計劃伴隨喜茶開店軌跡走南闖北,此次在南昌與新贛菜美食代表老三樣融合碰撞,成就麻辣吃藕包等靈感產品。
  • 4月20日喜茶南昌雙店齊開 首家熱麥登陸銅鑼灣廣場
    首次入駐南昌的新式茶飲——喜茶(需求面積:150-200平方米),將在4月20日為這座「昌大南疆、南方昌盛」的城市帶來兩家門店,分別是南昌銅鑼灣店和中山路天虹店。其中,銅鑼灣店亦是喜茶在南昌的首家熱麥店。喜茶尋味計劃伴隨喜茶開店軌跡走南闖北,此次在南昌與新贛菜美食代表老三樣融合碰撞,成就麻辣吃藕包等靈感產品。
  • 陳智再度出擊 南昌·銅鑼灣國際廣場奠基
    銅鑼灣(國際)廣場項目落戶南昌,是在2007年9月在香港舉辦的【江西省(香港)招商引資洽談會】上,省、市多位主要領導直接關心和指導籤約的重點招商引資項目。投資南昌,落戶紅谷灘,也是銅鑼灣集團的發展戰略目標。
  • 南昌人翹首以盼的吉野家真來了,銅鑼灣廣場網紅店齊聚……
    據微博網友「@cola的商業觀察」爆料:吉野家南昌首店落定,選址銅鑼灣廣場T16Mall。但南昌一直未在吉野家布局版圖裡,即將亮相的銅鑼灣店將是吉野家在江西的「處女秀」。吉野家是一家日本牛肉飯專門店,由松田榮吉創辦,名字來源於日本吉野的地名,而日本吉野山地區的牛肉飯最為著名,而吉野家在日本的第一家店則開在東京築地魚市場裡。吉野家主要面臨白領消費人群,提供快速、便利、實惠的快餐式餐飲。
  • 富陽區與杭州經開區、高新區開啟區域協同發展新徵程
    9月19日,富陽區與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下沙)、高新區(濱江)區域協作籤約儀式在孫權故裡龍門古鎮舉行——根據杭州全面提升城市國際化、建設世界名城的總體部署,充分發揮經開區、高新區產業優勢和富陽空間優勢,按照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原則,以產業協作為基礎,加強在項目招引、人才引進培養、產業轉型升級、企業交流合作等方面的協同,探索建立區域協作長效機制,促進三地產業的轉型升級,增強區域創新活力和綜合競爭力
  • 遂寧經開區:建設現代產業城 衝刺全國百強經開區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園區將圍繞建設「現代產業城、魅力經開區」總體目標,緊扣「現代產業集聚區、改革開放先行區、創新創業示範區、經濟發展引領區」功能定位,堅持「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三輪驅動,深入實施「六大工程」,大力補齊「六大短板」,全面開啟建設發展新徵程,力爭到2020年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千億元大關。
  • 南昌經開區召開領導幹部大會
    10月12日上午,南昌經開區召開全區領導幹部大會,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李鎮發出席會議並講話,區黨工委書記趙海東主持會議。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餘志堅宣讀有關任職決定:於立山同志任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相關職務需按有關法律規定辦理)。
  • 胡劍飛赴南昌樟樹考察銅鑼灣廣場項目
    中國江西網玉山訊 通訊員張和清報導:6月3日-4日,玉山縣委書記胡劍飛率隊赴南昌、樟樹考察銅鑼灣廣場項目,就銅鑼灣集團投資玉山與銅鑼灣集團董事局主席陳智對接。副縣長王慶輝等隨同。  6月3日,胡劍飛一行在陳智等集團高層管理人員陪同下,參觀考察了南昌銅鑼灣廣場。考察中,胡劍飛了解了南昌銅鑼灣廣場規劃、設計和目前業態運行情況。
  • 徐州經開區東環街道創新系統集成改革
    徐州經開區東環街道創新系統集成改革  「一核三融」,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  中國江蘇網訊 日前,徐工施維英混凝土高端裝備智能化提升項目重新開工。2萬多平方米的新建廠房內,項目技改負責人王振和工人們進行同步設備的磨合和試生產。
  • 重慶融創九宸府:兩江協同創新區這樣聚才
    引育一流科學家、科學領軍人才、產業技術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創業團隊,是兩江協同創新區的人才定位。●今年6月,兩江協同創新區開展全球「雲引才」活動,首場推介便發布優質崗位1600餘個,收到簡歷近3萬份;●7月舉辦「首屆明月湖創新論壇」,為重慶大數據智能化創新和數字經濟發展等提供高端智力支持;●8月舉辦「2020智能C端科創訓練營」活動,開發出9款飽含先進技術與創意靈感的智能C端產品。據統計,兩江協同創新區目前已引進創新人才800餘人。
  • 南京金洽會遇到倫敦科技周「南京經開區英國海外協同創新中心...
    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周華、倫敦科技大使兼全球科技倡導組織(GTA)主席Russ Shaw出席了活動並通過線上形式與參會嘉賓探討中英在人工智慧等創新領域的合作。本次活動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展開,在英國倫敦Hereast、南京新港高新園設置線下會場,同時通過倫敦科技周官網向全球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