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商報訊(記者 趙瑞利 實習生 周萬萬)昨日上午,2018年11月-12月「陝西好人榜」發布儀式暨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在藍田舉行,36人(組)入選陝西好人榜。
本次活動由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主辦,西安市文明辦、藍田縣委、藍田縣政府承辦,陝西文明網、藍田縣委宣傳部、藍田縣文明辦協辦。
活動不僅通過播放視頻短片的形式展現了好人們的事跡,還通過現場訪談的方式,對王升堂、李西亞、李瑞霖、王欣、周欣、宋望軍等12位好人進行訪談,拉近了觀眾與好人之間的距離。
活動最後,中國好人徐光民、張小民為好人們頒贈了好人傳家寶,陝西好人榜主題旗幟也由藍田縣交接至山陽縣。
█助人為樂(7人)
王升堂
男,1935年10月生,藍田縣孟村鎮段家村村民。深入富平縣選擇優良的柿子品種,83歲高齡,爬上近3米的人字梯,為農戶嫁接新的柿子品種。捐助過玉川數百名學生。提出「一獎二幫三要拉」口號,獎勵學習突出的孩子,幫助家庭困難的雙女戶,指導貧困戶種植果木。(西安市文明辦推薦)
李西亞
女,1972年2月生,藍田縣藍關街辦衛生院辦公室主任,主治醫師。2012年加入曙光救援藍田支隊,西安市巾幗志願者標兵。先後參加過30多次救援,8年前她還收養了一對龍鳳胎。5年來和志願者們一起為藍田17名貧困留守兒童發放助學金11萬多元。(西安市文明辦推薦)
張紅兵
男,1979年2月生,寶雞市公共運輸有限責任公司職工、寶雞上善公益援助中心負責人。堅持志願服務20餘年來,和愛心人士共同發起成立了寶雞上善公益援助中心,帶動愛心志願者上萬人次,累計開展大中型活動200餘場(次),受益者10萬餘人次。(寶雞市文明辦推薦)
張軍鋒
男,1960年6月生,宜君縣宜陽街道辦事處幹部。宜君牛家莊村任駐村幹部。10年來,他勤奮工作、樂於助人,不僅使牛家莊村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還甘當貧困孤兒的「監護人」……(銅川市文明辦推薦)
賀莎蓮
女,1955年7生,榆林市金秋春光志願服務隊隊長。離崗退休後,選擇做慈善志願者。13年來,從結對幫扶十多個特困家庭改善生活,到慈善助學城鄉23名貧困優秀學生勵志成才;從助力鄉村敬老院、留守兒童,到關愛城區老年公寓、禾苗課堂……(榆林市文明辦推薦)
劉志琴
女,1968年10月生,留壩縣中學高級教師。學生牟某因母親去世深受打擊、學生劉某某的母親因不堪生活之苦逃離家庭,劉志琴先後將他們接回家裡,悉心照顧,視如己出,讓兩個失去母親的孩子重新找回生活的信心。(漢中市文明辦推薦)
薛龍娃
男,1979年6月生,洛南縣城關街道辦城北社區人,陝西嘉宏建築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陝西博佳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2018年度「商洛好人」,商洛市第六屆道德模範。累計向社會捐資170餘萬元。同時,充分發揮行業優勢,帶動當地勞動力就業1.5萬人。(商洛市文明辦推薦)
■見義勇為(5人/組)
曹宇芬
女,1976年6月生,鹹陽市中心醫院社區管理科主任。1995年9月參加工作,長期從事基層一線醫療衛生服務工作。2018年8月1日晚,跪地為一昏迷外賣「小哥」實施心肺復甦,救人事跡被各級媒體廣泛傳播,還上了央視。(鹹陽市文明辦推薦)
劉浪浪
男,1991年2月生,延安市安塞區高橋鎮魏塔行政村龔圪堵村居民。洪水來臨之際,他立即撥打110報告汛情,告知下遊群眾撤離。與洪水「賽跑」,及時挽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延安市文明辦推薦)
陳尚典 陳超
陳尚典,男,1965年10月生,石泉縣中池鎮城鎮社區黨支部書記。
陳超,男,1973年11月,石泉縣迎豐鎮廟梁電站站長。2018年10月2日,驅車途經寧陝縣廣貨街鎮秦嶺峽谷漂流景區時,兩人合力救出落水男童。(安康市文明辦推薦)
段武傑
男,1972年7月生,韓城市水產工作站副站長,水產養殖工程師。高速上救出遭遇車禍的一家三口、撿到錢包後多方尋找失主、勇救溺水者……把幫助別人當成了一種本能。(韓城市文明辦推薦)
張壯
男,1978年8月生,陝西建工第六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企業發展部、科員。2018年8月,正在休年假的張壯帶孩子在日照海邊遊玩時,突然看到遠處的海裡有兩名青年遊客正朝他揮手呼救,他一頭扎進海裡施救……最終,在村裡派出的救援漁船的幫助下救出兩名落水青年。(省總工會推薦)
■誠實守信(4人)
耿興利
男,1949年1月生,永壽縣綠宇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社長。在縣農行辦理業務時,發現客商遺落的皮包,他立即想辦法聯繫失主。與群眾合作種植銷售香穀米雜糧,在市場收購價從每斤3元降至2元情況下,他信守承諾,仍按約定價格3元收購。(鹹陽市文明辦推薦)
高東奇
男,1955年4月生,米脂縣銀州石油運銷有限公司董事長、陝西銀州工貿有限公司董事長。堅持守法經營、誠信納稅,為國家納稅年均百萬元以上,申報率和入庫率始終保持著「雙百」紀錄。(榆林市文明辦推薦)
齊衛芳
女,1971年2月生,佛坪縣輕工有限責任公司黨支部書記。把「千方百計滿足用戶需求」奉為企業發展的金科玉律。信立天下、誠築未來,踐諾守信、淳樸無私。(漢中市文明辦推薦)
魯保存
男,1968年7月生,山陽縣恆瑞肉製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多年來,強化企業內部管理,從購買生豬到屠宰,從防疫檢測到化驗等嚴把質量關。了解到山陽縣城區二中有30名貧困戶孩子,因經濟困難面臨輟學,他主動聯繫捐資3萬元。(商洛市文明辦推薦)
■敬業奉獻(5人)
鄧良勤
女,1961年8月生,藍田縣宣堡村如意幼兒園園長。堅守教育事業36年,這期間她收養了十幾名單親孩子及智障兒童,照顧了一百多個全託的留守兒童,她用慈母般的愛心溫暖著孩子們幼小的心靈。(西安市文明辦推薦)
楊鵬
男,1983年11月生,西安交警新城大隊解放路中隊輔警。6年工作,以陽剛威武的軍姿、專業有力的指揮、有禮有節的引導、情理服人的溝通、幫扶老幼的熱情贏得了好評,還利用業餘時間創作漫畫,致力交通安全宣傳,老百姓叫他「西安最帥交警」。(西安市文明辦推薦)
米進鋒
男,1979年7月生,富平縣公安局薛鎮派出所所長,一級警司。首創1+3聯動+義務輔警+X的農村警務工作新模式,構築了轄區農村基層治安防範大網,有力維護了轄區社會治安大局穩定,確保了一方平安。(渭南市文明辦推薦)
苗媛
女,1971年12月生,延川縣公安局禁毒大隊大隊長。延安市公安禁毒戰線上唯一的女隊長,在她的帶領下,共偵破販毒案件160餘起。2016年7月,經過她多方爭取,延川縣建成了總面積達305平方米的毒品預防教育基地。(延安市文明辦推薦)
張王剛
男,1956年5月生,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血液科教授。在國內外率先開展「白血病疫苗治療難治性白血病研究」;開展西部首例「異基因半相合造血幹細胞移植」,是西部嗜血細胞症候群半相合移植第一人……(省衛健委推薦)
■孝老愛親(7人)
李建萍
女,1969年5月生,西安市灃東新城三橋街辦陝一針小區居民。16年如一日照顧生活不能自理的公婆,是鄰居眼中的好兒媳。曾被西安市文明辦、西安市總工會評為西安市百名孝子、最美兒媳。(西安市文明辦推薦)
楊旭東
男,1962年12月生,寶雞市寶鈦特種金屬有限公司職工。嶽父患病行走不便,嶽母生活不能自理。他悉心照顧、四處求醫問藥。在他的精心照顧下,嶽母的病痛有所減輕,可以下地走路。(寶雞市文明辦推薦)
王建明
男,1974年4月生,三原縣新興鎮焦寅村居民。1985年,父親病逝,1995年,哥哥、嫂嫂遇車禍離世,撇下了4歲的侄女和6個月大的侄子。22歲的王建明肩負起養育兩個孩子和老母親的重擔,用愛撐起一個家。(鹹陽市文明辦推薦)
張明龍
男,1990年3月生,渭南市華州區華州街道辦先農村趙村組居民。他從小被人抱養長大,也沒上過學,後來自學成為一名裝修工。繼子患病做骨髓移植手術,他想盡辦法,借的借,賣的賣,抵押的抵押,前後總計花費了90多萬。(渭南市文明辦推薦)
陳萬明
男,1968年7月生,富縣北道德鄉湫塬村村民。與妻子李蓮紅數十年如一日贍養4位非親老人,讓孝老敬親的傳統傳承下去。(延安市文明辦推薦)
張懷昌
男,1956年9月生,佳縣峪口鄉任家畔村村民。放棄生意,十幾年如一日傾心照顧癱瘓在床的母親。13年堅持不懈照顧殘障的鄰居一家。幫扶關愛留守兒童、貧困學子、孤寡老人、特困家庭等2000餘人次。(榆林市文明辦推薦)
紀大英
女,1957年4月生,白河縣構朳鎮涼水村五組村民。1994年,丈夫和小兒子相繼意外離世。她獨自撫養兩個孩子長大成人,還多年如一日悉心照顧80多歲高齡且雙目失明的婆婆。(安康市文明辦推薦)
■自強勵志(8人)
楊銳
男,1988年8月生,藍田縣焦岱鎮焦岱街村民,自幼患病不能從事體力勞動。幾年來,他打工、幹個體、學技術、做公益,經營文具店償還了因看病所欠的外債十餘萬元。2017年他負責運營村莊「騰訊為村」平臺。幫助焦岱鎮瓜農解決50畝西瓜滯銷問題。(西安市文明辦推薦)
劉滿義
男,1965年12月生,長安杜曲西楊萬村人。3歲時兩條腿被汽車軋斷,此後靠一截廢汽車輪胎艱難行走。幾十年來,做過編織工、電焊工,修過自行車,賣過冰棍……3年前他利用自家的房子開了五金建材店,日子一天天好起來。(西安市文明辦推薦)
孟過房
男,1973年9月生,鳳縣河口鎮安河寺村村民。妻子10年前病逝,家裡4個老人(均患病)、兩個女兒全由他照顧。如今在幹部幫扶下,他家年均種植柴胡2畝、架豆2畝,花椒留存達到6畝,還在村上的扶貧產業基地經營了1畝多的板藍根,馬上就能搬進新房住了。(寶雞市文明辦推薦)
羅賢文
男,1973年12月生,銅川市印臺紅土鎮北神溝村村民。因身體不好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但他不等、不靠、不要,在幫扶幹部幫助和鼓勵下,憑著國家的扶貧優惠政策,實現了脫貧致富。(銅川市文明辦推薦)
張蓮蓮
女,1952年3月生,安塞區真武洞鎮雷塔村居民。她是一位種樹「種上癮」的農村婦女,37年踐行「植樹造林」就一定能過上好光景的家訓,為1750畝荒山披上綠裝。這不僅使她一家完全脫貧,也帶動了其他村民開始植樹造林,帶領大家一起脫貧致富。(延安市文明辦推薦)
王丹
女,1987年3月生,府谷縣特殊教育學校美術、律動老師。憑著自己的才學與過人的交往能力,讓多數聾生都愛上了美術。曾被評為榆林市「聾人天使」,雖然身有殘疾,但內心堅定,自強不息,靠著頑強的信念和吃苦耐勞的精神,用心中大愛感化教導著30餘名學生。(榆林市文明辦推薦)
楊有富
男,1957年7月生,西鄉縣柳樹鎮馬營村二組村民。命運奪走了他的雙手,卻鑄就了他勤勞堅毅的品格。多年來,面對妻子智障、兒子上學的困境,他一人艱難地撐起這個家。在黨和政府的幫扶下,他自食其力,積極發展產業種植養殖,實現了自主脫貧。(漢中市文明辦推薦)
楊存香
女,1971年8月生,平利縣老縣鎮太山廟村四組村民,低保貧困戶。身患糖尿病、腰椎間盤突出和類風溼關節炎病,丈夫偏癱,生活不能自理。6年來,她傾力照顧丈夫,悉心培育兒子考取大學,不等不靠,參加技能培訓,開辦「愛心縫紉店」,日子越過越有希望。(安康市文明辦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