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主最近一直在北京吃潮汕美食啊,一天吃的潮汕滷水,一天吃的潮汕海鮮,一天吃的早茶點心,一天吃的港式茶餐廳,還有周末都在吃汕頭牛肉火鍋。。。我大概是中了潮汕美食的毒,只有我中毒不行!我要帶你們一起身患劇毒!
圖片來源網絡
還記得之前推薦給大家的汕頭美食嗎?但其實在汕頭相對著的地方——汕尾(一頭一尾還挺可愛的),也有這豐富而又不同於汕頭和廣府的特色美味,這裡雖然被世界遺忘,卻不妨礙他成為一個非常值得一去的美食小城。
圖片來源網絡
先來些你們大概沒見過的!
碗粿
碗果是用米漿做的,把米漿倒入一個個小碗中,蒸熟了,空氣中也瀰漫著迷人的米香,而且一點也不貴,一塊錢2個,淋上香香的蒜油醬和辣椒醬。很香,手捧一碗,足以溫暖整個冬天。
圖片來源網絡
菜包粿
從前,到了農曆的大年三十,家家戶戶都做了招待客人,由此祝願一年四季五穀豐登,菜包粿現在已經成為海豐地區街頭巷尾常見的一種小吃,通常用作午餐。
圖片來自微博 @遊向藍天的魚
粿皮用生粉開水和成,餡料可用當季蔬菜、豬肉、魷魚、蝦米、花生等。包成長條的形狀,蒸熟,皮軟糯餡鹹香。最喜歡吃外面那層薯皮!據說梅隴的是最好吃的。有機會要試試。
PS:不是餃子!
圖片來自微博 @遊向藍天的魚
糯米兜
糯米蒸煮出來的飯,香糯可口,一個大大的平底鍋,淋上香香的油,加上鮮蝦和蝦米,還有五花肉、冬菇、芹菜、芫荽和蔥,等等,最後淋上辣椒醬和蒜頭油,超級香!
經過高壓鍋煮熟的糯米和白肉融為一體,不但香粘綿軟,而且飯色晶瑩透亮,十分誘人。
圖片來源網絡
推薦:七星池陸城父子檔,得打聽下位置。排隊的人超多。
小知識:汕尾的海陸豐人是無蝦不歡的,幾乎做什麼菜都會扔幾隻蝦下去,蝦的味道不但能令食物更添添美味,蝦頭蝦尾還可以加上蒜頭、辣椒、胡椒粉和生粉做成香氣騰騰的蝦醬;二是五花肉,五花肉要分成三個部分來使用,純白肉、還有瘦肉人、花肉,豬油要比花生油炒的香,所以白肉用來在熱鍋榨出新鮮的豬油供炒飯和炒配料。
擂茶,也叫鹹茶
擂茶是汕尾的午餐特色!當地人每家每戶都會做,當地也有一些鹹茶鋪。 擂茶做法很費時,先把黑芝麻去殼,用手在牙缽裡轉圈,再用水過濾!接著再把花生用擂槌(很沉的石槌)磨碎,衝入水,過濾渣再和各類的青草磨碎,濾渣煮水。
圖片來源網絡
通常還會再炒一個香菜,或荷蘭豆或絲瓜,搭配上炒米。
來自螞蜂窩用戶 流年花醉
擂茶加上芝麻水就完成啦!
圖片來源網絡
小知識:海陸豐鹹茶甘香醇口,既具有茶葉的芬香、薄荷的甘醇,又具有炒米的脆、花生的酥、芝麻的香等口味。故有健脾利胃、延年益壽之功效。吃鹹茶的習俗,代代相傳,由來已久。清代茹敦如《越言釋》載:「江廣間有擂茶,是羌鹽煎茶遺制,有存古意。」清道光年間海豐舉人黃漢宗亦有詩云:「海豐時俗尚鹹茶,牙缽擎來共一家。厚薄人情何處見,看她多少下芝麻。」寫出了清代海陸豐吃鹹茶的盛況和人間世俗情態。
龜仔粿
龜仔餜為陸豐各地來祈禱平安、財丁兩旺的美食,客家人它以糯米粉和糖為原料,用豬肉、花生米、芝麻、冬瓜片為餡料,底部再貼上梧桐樹葉或芭蕉葉等,然後放在鍋裡蒸熟,這一陸豐特色的餜清香爽口,令人吃後回味無窮,是客家人的特色。有節日家家戶戶都會做呢。
圖片來源網絡
小知識:因為有些「龜仔粿」會印上龜甲印,形象像只龜,龜是人們心目中延年益壽的神獸,因此,人們借喻全家老少像「龜」,一樣益壽延齡,吉祥如意。
雞蛋餅
陸豐縣城裡小孩子的童年記憶,在迎仙橋上擺攤的雞蛋餅算得上是陸豐的特產。小攤上擺著牛油 ,花生醬,還有一罐罐煉奶,還有麵漿,麵漿是麵粉和雞蛋做的。甜香滑嫩,每天吃一個一點不過分。有很香的牛奶味,麵餅很細嫩香滑,裡面的醬都要流出來,吃一口,世界和平。
圖片來源網絡
推薦個陸豐的視頻給蜂蜂看看,拍得太好啦,裡邊也有做雞蛋餅的畫面。
《一陸瞬豐》
轉自騰訊視頻用戶 陸小淡
看了視頻我們繼續,放毒不能等!
甜薄餅和鹹薄餅
鹹口的薄餅,內餡用包菜、魷魚乾、香菇粒、香腸等大火炒成,滿是鑊氣焦香。包裹著軟韌的餅皮,趁熱大口咬下,蔬菜的爽脆、香腸的香、海鮮的鹹鮮,激活舌頭每寸味蕾的感知。
來自螞蜂窩用戶 流年花醉
圖片來自微博 @遊向藍天的魚
圖片來自微博 @遊向藍天的魚
甜口的則更具「談資」,先在鋪開的餅皮內放上花生酥、貢糖、沙琪瑪等成塊酥物,再一邊折起隔著皮將其敲碎,然後放上蓮蓉、鹹蛋黃、叉燒,抹均了捲起。這一個酥香甜脆中還有鹹蛋黃的鹹留下悠長餘味兒。時今依然縈繞我記憶裡,像中了邪般。-來自微博 遊向藍天的魚
圖片來自微博 @遊向藍天的魚
甜薄餅最大好處是能涼食,不怕放,而鹹薄餅則一定要趁熱吃,店家很體貼,為防止餅皮泡了湯汁,特意以兩根竹籤撐於餐盒底部將薄餅架空。-來自微博 遊向藍天的魚
圖片來自微博 @遊向藍天的魚
推薦:阿林薄餅
地址:二馬路紅衛小學對面
汕尾腸粉
雖然腸粉在廣東各地都能吃到,但每個地方的腸粉做法並不相同,來到汕尾自然不會放過對汕尾腸粉的品嘗。汕尾陸豐東海的腸粉比較碎,比較雜,什麼料都有下,有蝦,有豆芽,有火腿腸等等,最值得推薦的是醬料,蒜頭油和辣椒醬加香油,淋在腸粉上面一層,彷佛淳樸的記憶就是這麼一回事。
圖片來自 @遊向藍天的魚
牛雜粉
汕尾滿大街最不缺牛肉火鍋、牛雜粉。在這裡米粉叫排粉,河粉叫粿條。一碗粉配上濃鬱牛肉味的湯頭,裡面堆滿了牛腩、牛筋、牛肉餅……已經流口水了。
圖片來自微博 @遊向藍天的魚
圖片來自微博 @遊向藍天的魚
圖片來自微博 @遊向藍天的魚
推薦:中巷牛腩,據說是開了30年的老店。
一斤半的牛雜,四碗面,一共125元。
來自螞蜂窩用戶 XIANG_哥
陸豐肉卷
汕尾才有的特色肉腸,超級香,切成片搭配粿條,我可以吃3碗!
圖片來源網絡
蒸的菜頭丸
好吃,好吃,不太好形容,搭配辣椒很不錯。
圖片來源網絡
要進入我大愛的甜點啦啦啦!
五果湯
五果湯是民俗保健食物。潮俗以桂圓(龍眼)、白果(銀杏)、蓮子、薏米、百合為補中健脾食物,合煮為甜湯(也有換入柿餅、芡實者),入秋後多吃,稱為五果湯。其中最受兒童歡迎的就是薯粉圓了,吃時必先挑薯粉圓吃掉,再吃其他的,有點像燒仙草的芋圓。
來自螞蜂窩用戶流年花醉
五果湯是在潮汕尤其陸豐市東海鎮,人們最愛的傳統宵夜之一。同時也是民間的傳統保健食品。有的地方入秋後才多吃。
來自螞蜂窩用戶流年花醉
陸豐東風『老地方』的刨冰
把冰塊刨成碎碎的冰霜,加上珍珠,還有椰果,當季鮮果粒粒,通常是菠蘿和西瓜,還有通心粉和螺絲粉,還有蜜棗等蜜餞,淋上甜甜的煉奶,那叫一個清涼和香甜。
圖片來源網絡
姜薯湯,當地的甜湯,汕尾小孩童年的甜美。
來自螞蜂窩用戶流年花醉
還有薏米甜湯
來自螞蜂窩用戶流年花醉
綠豆瓣
來自螞蜂窩用戶流年花醉
涼粉也叫草稞
來自螞蜂窩用戶流年花醉
再看看大排檔,當地的菜也都是一絕!
來自螞蜂窩用戶 XIANG_哥
蠔烙
來自螞蜂窩用戶 XIANG_哥
椒鹽九肚魚
來自螞蜂窩用戶 XIANG_哥
炒花甲
來自螞蜂窩用戶 XIANG_哥
炒米粉
來自螞蜂窩用戶 XIANG_哥
想念早餐時吃滿滿丸子和雲吞的雲吞麵,只要15元。
來自螞蜂窩用戶 XIANG_哥
想念夏天夏夜的必備品——炒釘螺,加上炒米粉,坐在海邊,吹著海風。
來自 螞蜂窩用戶 易瘋極地
想吃蠔仔煲
來自 螞蜂窩用戶 易瘋極地
想吃大蝦
來自 螞蜂窩用戶 易瘋極地
想吃血蛤
圖片來源網絡
想吃沙白鹹菜湯、馬交魚丸和魚皮餃、雜魚湯、名揚天下的甲子魚丸
想去汕尾吃吃吃,想得我都要死過去了,小的們還不趕緊點讚給我續命!
文章部分來自@遊向藍天的魚,她的文章《汕尾美食之街邊小吃篇》。
文章部分來自 螞蜂窩用戶 易瘋極地 的遊記《汕尾——汕尾旅遊攻略——汕尾美食(2016年8月更新)》。
來跟我玩個小遊戲:給窩主發送一條語音+「我愛窩主」四個大字!最快的10個小夥伴,送禮物!
-end-
點擊閱讀原文
可以看到很多汕尾的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