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觀音橋,南城李家沱!

2020-12-18 騰訊網

李家沱

重慶下一個崛起之地

一直以來雖在主城,卻常被排除在「熱門區域」梯隊之外。

殊不知,在直轄前,老一輩口中常說的「北城觀音橋,南城李家沱」裡的南城就是這裡。

作為南岸和巴南的一個重要接點,李家沱坐擁長江城區面積15平方公裡,這裡曾被定位為「重慶第七商圈」。

而作為早些年重慶最大的市區之一,李家沱有重慶土著的輝煌和驕傲,也有新重慶人的崛起。

20年前的李家沱

是重慶最靚的崽兒

20年前的李家沱,號稱重慶的「金三角」,它三面環水背靠南山,是楊家坪、大渡口、南坪、魚洞的中心位置,因修建了川黔線而繁榮鼎盛。

同時在70-80年代,李家沱還是九龍坡的區府工業重鎮,當時擠破頭都想進入的水輪、毛紡、紗廠、染料廠幾大國企都在這裡,藏著無數廠子弟的半生回憶。

便捷的交通國企的入駐,當時的李家沱車水馬龍的熱鬧盛景不亞於今天的朝天門,一度是重慶南部當仁不讓的中心,好不風光!

但隨著後來九龍坡區府搬離,重工行業的升級和轉型,直轄後李家沱劃入了巴南區,逐漸退出了人們的視野,鼎盛時期不復存在

住在李家沱

老重慶的市井生活

發展緩慢下來的李家沱,這些年繁華雖然不比從前,但人氣依然十分旺盛,老土著捨不得離家,新重慶人又陸陸續續進來,光是菜市場都開了6、7個

早上土橋的菜市場,各種叫賣吆喝聲、新鮮便宜的果蔬、熙熙攘攘的人群…老重慶的生活寫實都在這趕場裡了。

午後沿街的空壩壩,總能看到端著茶水下棋、聊天曬太陽、打橋牌的當地人,生活悠閒而簡單。

紗廠原來的家屬樓,趁著出太陽天氣好,一位嬢嬢趕緊把秋褲棉衣拿出來晾曬。

憑著多年手藝的街邊理髮人,顧客都是周圍鄰裡鄰居,不要什麼時髦造型,剪利索乾淨就行。

現在的李家沱就像隱藏的世外桃源,簡單著安定著。土著以及新李家沱人按部就班過著自己的小日子。

食在李家沱

養刁一代人的胃口

住在李家沱的人從來不缺少美食,無論是菜市場老張的滷味還是南橋頭開了幾十年的飯店,李家沱人都能在這裡找到一家承載了歸屬感與幸福感的老店。

/便民食店/

開在南橋頭10多年的老店,賣的都是老重慶土菜,一碗豆花、一份燒白、奢侈的再來一盆毛血旺,沒有驚為天人的味道,吃的就是一份安心。

/ 巴鑫田姐米線 /

這家店在重慶的名氣比較大了,他家的酸菜米線吸引了很多遠道慕名而來的人,有人甘之如飴,有人嗤之以鼻,老闆都不在意,幾十年還是如一。

/ 童記燒雞公 /

這家店原來開在七院裡面的巷子裡,傳說中嘿不得了的燒雞公,就一個破舊棚子搭起,每晚生意好到服務員飛起來都搞不贏,現在搬到了理工大學附近。

/ 蘇氏小憩魚莊 /

從門口經過100次,你都會錯過的店,開了十多年的魚莊,堂子寬敞,飲料免費,吃的就是性價比和新鮮,成了李家沱家庭聚餐首選地。

/ 趙大妹酸辣粉 /

都和廣場旁邊的酸辣粉也是李家沱一代人的青春記憶,每次路過都忍不住去吃上一碗,口感順滑、酸辣適中,吃起來超級開胃。

這樣的老店在李家沱還有很多,挑動舌尖的香味從街頭飄到巷尾,交織成屬於李家沱人的煙火氣。

李家沱人自己都不知道

他們到底有多富有

提起李家沱,朋友圈最多的段子就是「鄉下」「種田的」「郊區」……雖然是自嘲式的玩笑,也足以看出在「重慶向北」的二十多年中,這裡著實被冷落了。

李家沱人心中一直憋著一口氣。

憋著這口氣他們都在盼著李家沱的再次崛起,從近幾年的發展看來,李家沱人民看到了希望。

敏銳的人已經發現,重慶發展多年來的「重北輕南」已經悄然發生改變

李家沱這幾年入駐的知名開發商多了,一直拖著沒有拆遷的老舊房屋也開始有動靜了!城市街道整治也有明顯改善,「髒亂差」已不再是李家沱的代名詞。

重慶軌道交通5A線,正式啟動建設!從李家沱長江複線橋跨越長江進入李家沱片區,從此告別李家沱無軌交線的尷尬局面。

南濱路向南的加持,李家沱更是乘風而上,飛速發展。

再加上近年來巴濱城市公園、協信天驕星城、濱巴水世界、融匯半島西流沱小鎮的商業體的修建,李家沱耍事也越來越多。

沉寂了20多年後,這一系列新的發展與建設表明,這頭沉睡雄獅已經有了甦醒的痕跡。

李家沱,是時候重回山城人民的視線了!

今日話題

#對李家沱

你有什麼回憶和期待呢?#

- END -

編輯:浪浪 攝影:阿喜

責編:陳浪 主編:李端姬

在嗎?

相關焦點

  • 百年老城李家沱,融創·金弈時代續寫城市驕傲
    「北城觀音橋,南城李家沱的時代雖然過去了,但是李家沱依然是重慶的底色,這一點,再過多少年都不會改變」 老李家沱人,民盟人士陳高先生這樣說。  除此之外,李家沱更是重慶工業的縮影,從上世紀30年代開始,李家沱漸漸發展成為當時的工業重鎮。60年代後期到70年代中期,水電行業、毛紡行業、陶瓷行業、化工行業佔據著李家沱的經濟市場。解放前,李家沱比較知名的企業毛紡織染廠、水輪機廠、六棉廠等迅猛發展。
  • 百年印記李家沱 融創金弈時代重啟新榮耀
    對於土生土長的李家沱人來說,愛上這座城,不因它的燈紅酒綠,無關它的車水馬龍,只因李家沱藏著重慶人共同的印記!百年繁盛,李家沱碼頭厚重傳續李家沱的由來甚早,起始於李家沱渡口,因三面環水背靠南山,長時間船來人往,成群結隊的搬運夫肩挑背扛,喊著響亮的號子,久而久之便聞名起來。而每天來往的人群,也孕育出了重慶最早的碼頭文化。
  • 重慶這個地方曾是南城中心,至今沒通輕軌,未來規劃5條軌道交通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個地方前身是巴縣、九龍坡區區府所在地,在20世紀末正式劃入巴南區管轄,地處重慶主城核心區南部,東與南溫泉相接,南為巴南區傳統行政區域,西與九龍坡區、大渡口區隔江相望,北與南岸區接壤,位於主城四區正中心,他就是李家沱。
  • 李家沱商圈「擴容」,我看到的是裡面的機遇!
    李家沱商圈,是個老話題;但李家沱商圈「擴容」,是個新話題。作為主城名義上的「第七大商圈」,李家沱商圈這幾年,除了眼饞觀音橋、楊家坪等商圈不斷擴容,甚至還被不少新興商圈「彎道超車」。不過,現在機會來了,李家沱商圈迎來了屬於自己的「擴容」。最大的信號,是融創正在打造的金弈時代。
  • 李家沱的故事,和如今迎來的全新發展機遇!
    今天聊聊李家沱。 1 輝煌 1.溯源 作為舊重慶最大的市區,解放前,就有「北城觀音橋,南城李家沱」之稱。
  • 換一個地方居住,這個十一長假我從南城來到了北城
    從南城來到了北城家在南城,對南城太熟悉了,有些單調和乏味,想換一個陌生的地方,尋找新奇,發現樂趣,尋找刺激,這樣,就想到了北城。備好了換洗的衣物,準備了愛吃的食品,和妻子、女兒來到了位於北城的小家。北城的公園好大,綠化很美,心馳蕩漾,樂翻天,放鬆心情,體味自然和諧之美。在公園裡健身步道閒庭信步;在公園裡的座椅上山南海北地暢談;帶著女兒坐滑梯、衝浪;和妻子、女兒一起體驗密室逃脫;一起坐滑道車領略速度與激情,玩得不亦樂乎,都忘記了回家。
  • 我國發展很不均衡的省會,南城繁華如紐約,北城卻像「阿富汗」
    但在我國眾多的省會城市中,有一個省會,南城繁華像北京,北城如「阿富汗」,是很不均衡的省會。這個省會城市就是成都了,成都一直以來都被稱為是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在旅遊業日益發達的今天成都儼然是一座旅遊熱門城市。這裡眾多的美食美景徵服了無數遊客,成都時尚前衛又悠閒慵懶,這樣的城市特點只成都一處。雖然很多人認為成都什麼都好就是空氣不太好,但依舊擋不住來成都遊玩的遊客。
  • 我國發展差距最大的省會,南城繁華像紐約,北城就像「阿富汗」
    用當地人的話語來說就是真實全面的成都發展是非常不均衡的,南城如紐約,北城就像阿富汗,此中差距不用明說,相信大家已經明白其中深意。從中也可以看出成都的發展重點,基本上是向南發展,尤其是50公裡長的城市中軸線天府大道甚至向南已經修到了隔壁縣,很多成都企業和居民也都傾向於在南邊辦公置業。
  • 北京老城還有南城北城之分,它們的歷史由來和不同之處請看這篇
    北京幾百年來作為中國的首都,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流傳如果看一下清代和民國時代的北京地圖,你會發現有南北兩個城牆解放前北京分為南北城,也叫內城外城,北城為內城,南城為外城。北京的南城和北城有什麼區別嗎?咱們就該說說,南城和北城的區別了。清軍入關後,一部分將領還是要求帶著戰利品回滿洲老家,但攝政王多爾袞力排眾議,要求遷都北京,並請順治入關。這樣滿洲大批人馬隨龍入關,開始均均居住在北京,後再派往各地打仗,並駐防各地。在北京,為避免擾民,而決定旗民分住。八旗軍隊住北城,民人住南城。
  • 老北京人說的「東城富西城貴,北城窮南城賤」,是什麼意思呢?
    在老北京有這樣一句話叫作:「東城富西城貴,北城窮南城賤」,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在明清的時候,北京是一座四四方方的城市,東南西北劃分的是比較清晰的,這句話最早是出自於清末的一個學者,震鈞的《天咫偶聞》這本書當中的。
  • 觀音橋商圈世紀新都、北城天街新增營業樓層
    人民網重慶3月2日電 3月1日,重慶江北區觀音橋商圈辦發布消息稱,世紀新都商場繼2月27日恢復1樓營業後,即日起將恢復2至4樓營業。   此外,北城天街、蘇寧易購也恢復2樓營業。賽博數碼廣場和位於北濱路的書刊交易市場、居然之家、燈巢均開始營業。
  • 我國有個省會,南城繁華像北京,北城如「阿富汗」為很不均衡省會
    成都的那個美,但是在這個美的裡面有一個小問題,那就是我們今天說的南城與北城的城市建設,差距還是比較大的,今天,我們不來說成都的美,我們就以一個外來人的身份,評論一下成都,當我們來到成都,到當地人口中的城北去溜達一圈,這裡說真的是成都最為古老傷神的城區,如果再去城南溜達一圈,就會明白成都人口中「南城像紐約,北城像阿富汗」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 深度盤點觀音橋爛尾樓,篳路藍縷的觀音橋發展史⑤二次升級
    觀音橋沒有這樣的渾厚歷史,只能開啟二次徵程。觀音橋步行街開街後,並未完全解決堵車、停車難、步行街過小致人滿為患的痛點,亟需解決這些難題。完成觀音橋一期建設後,觀音橋繼續打造觀音橋環道,到2006年三期工程完工後,才終於有了現今的環道。到2008年,從茂業百貨到龍湖楓香庭的觀音橋步行街延伸段正式開街。至此,觀音橋老一代爛尾樓大致解決完,現今的觀音橋商圈才基本成型。
  • 融創·精彩天地,讓李家沱精彩發生
    重慶「融創精彩天地」落子李家沱,融創全新項目震撼落地 作為主城的「第七大商圈」,李家沱商圈這幾年,除了眼饞觀音橋 不過,現在機會來了,李家沱商圈迎來了屬於自己的「擴容」。 最大的信號,是融創正在打造的金弈時代。它不僅帶來了融創旗下的商業IP精彩天地,還有城市核心的稀缺商圈住宅。 對李家沱而言,這是一次從商業到居住,全面「升級換代」的機遇。
  • 「東城富西城貴,北城窮南城賤」,老北京的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
    在明清之際,北京城規劃工整,就是一座四四方方的城市,東南西北劃分得十分清楚,分東城、西城、南城和北城,因此也就有了這句關於東西南北城的俗語可以說,每個時代有富人的同時也會有窮人,在清朝時期,北城屬於普通居民的住宅區,住在這裡的大多都是窮苦的老百姓,由於經濟能力有限,這片地區的房舍就一直無法得到修葺,而一旦有了些錢的人也會找機會搬離這裡,所以,北城在當時就屬於又窮又破的地方。
  • 觀音橋商業體量已超百萬方 區域飽和如何尋求突破?
    區域競爭:  購物中心體量已超61.5萬方  業態高中低層次全面覆蓋  作為重慶五大商圈之一的觀音橋,要說商圈的形成與大發展,自然要追溯到於2003年落戶觀音橋的北城天街。作為龍湖在重慶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商業項目,北城天街正式開啟了觀音橋商圈的形成與如今成功的大門。經過十年培育期的北城天街,如今的定位仍然是年輕時尚。
  • 沒有了南城,北京就不是北京
    北京也分南北,北城奔工作,南城愛吃喝。地理似乎有一種神奇力量,越「南」的人,生活氣越溫熱。▲南城最著名地標天壇,北京二環內最大的綠地,與北城的摩天大樓形成鮮明對比。從前,北城住達官貴人,南城住普通百姓;現在,北城是金融街CBD,南城是牛街菜市口。
  • 沒了南城,北京就不是北京
    ▲南城最著名地標天壇,北京二環內最大的綠地,與北城的摩天大樓形成鮮明對比。攝影龍脈航拍北京南城,不光是一個地理概念,更像是一個文化概念。劃分南北的那條界線,看得見的是長安街,看不見的是北京生活氣。從前,北城住達官貴人,南城住普通百姓;現在,北城是金融街CBD,南城是牛街菜市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