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海峰在重慶學習炒火鍋底料。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4月18日凌晨5點,黨海峰與往常一樣,早早起床去市場進貨,準備一天的外賣配菜,而後趕往租用的標準化炒料車間,開始炒料。炒料通常要2個多小時,炒完料再包裝。幹完這些,已是下午2點左右了。接著,黨海峰又趕回店裡,忙著把訂單分派給員工。「開業半年來,已經售出了2900多份火鍋底料。」黨海峰對記者說。
花150萬元出國留學回來,本已擁有了一份「白領」的工作,但黨海峰幹了一段時間,毅然離開,到重慶學習火鍋底料炒制方法。半年前,他轉行與妻子在成都城南開了一家火鍋底料店。自從有了這家自己的「企業」,黨海峰在那間只有30平方米「店廠合一」的房間裡,幾乎每天都自己炒料。看著眼前這個穿著圍裙、手拿鏟子、頭戴廚師帽的小師傅,一時讓人很難把他與「海歸」身份聯繫在一起。
留學生活
在國外最愛為同學弄火鍋
2008年夏天,黨海峰從成都西北中學高中畢業,雖然已考上了大學,但由於不是理想中的大學,他決定赴加拿大留學。黨海峰先是在加拿大的聖瑪麗大學學習了一年時間,後又申請了當地名校——西安大略大學,並很快收到了學校的錄取通知書,就讀經營與組織學,兼修經濟學。
黨海峰是地道的四川人,吃是他最大的愛好。在加拿大學習期間,他邊打工邊學習,每周有20個小時的打工時間,去快餐店是他的首選。在西安大略大學裡有不少中國留學生,節假日會有各種聚會,吃的事基本都由黨海峰負責。「我為大家準備次數最多的就是四川火鍋。」黨海峰說。
2013年,黨海峰以優異的成績從西安大略大學畢業,並獲得了榮譽學士,在同學中獲得這個稱號的並不多。畢業時,黨海峰拿到了加拿大政府3年時間的當地工作籤證,而黨海峰幾經考慮,決定與同在加拿大學習的女朋友一起回國創業。
不做白領
「海歸」到重慶學炒料
回成都後做什麼,是黨海峰父母和親屬最為操心的事。剛開始,經朋友介紹,黨海峰到了一家頗具規模的火鍋餐飲連鎖企業擔任財務助理,年薪10萬元左右,這對於新入職的人來說是一份不錯的「白領」工作。可幹了8個多月後,黨海峰覺得按部就班的工作模式不適合他。從那時起,他有了創業的想法。「那8個多月裡,儘管我管的是財務,但採買、前臺、後廚上的一些事也學了不少。」黨海峰說,可是有一樣沒學到,那就是火鍋店的「核心技術」——炒料。自己要做火鍋生意,不會炒料不行,黨海峰四處託人,最終重慶一家有20年歷史的火鍋店願意傳授炒料方法,不過需要5萬多元的學費,還需學習3個月。
2015年3月,黨海峰來到重慶,在沙坪垻的這家火鍋店裡開始學藝。在火鍋店後廚裡,黨海峰幾乎每天都要在兩口巨大的鍋裡,不斷翻炒幾十斤的料,汗水從頭流到腳,但他無怨無悔。
轉行創業
開起火鍋底料「夫妻店」
2015年,黨海峰與女朋友走進了婚姻的殿堂,而屬於他們小夫妻的火鍋店也在當年9月註冊開業。「有些事,看著簡單,做起來卻有些難。」黨海峰告訴記者,最讓他費神的是如何把火鍋的新油炒出老油的味道。
剛開業時,黨海峰每天只能賣出兩三包火鍋料,小兩口就在營銷上下工夫,註冊網址、改善包裝、印宣傳小冊……銷量慢慢開始上升。「除了火鍋料的質量外,延伸服務和提升服務品質是他們更注重的。」黨海峰說,以前,他們只賣火鍋底料,後來為方便客戶提供了煮火鍋的爐子、一次性餐具,再後來還為客戶提供火鍋的配菜。
今年1月,黨海峰接到了一個訂餐電話,當時對方有30人,正在一家小酒吧裡聚會,要黨海峰提供30人份的火鍋料、配菜和煮火鍋的爐子、餐具等,而且要負責餐後的衛生。「平常客戶大多是家庭式的,他們可是我們開業以來最大的客戶。」黨海峰二話沒說,馬上帶著兩個店員開始準備,而後騎上電動車帶著所有東西,趕往客戶指定的地點。
現在,黨海峰有時一天可以賣出60多份火鍋底料。
記者對話黨海峰——
炒火鍋料創業,我覺得值!
□本報記者 石小宏 李丹
出國留學,學的是經營與組織學,回到成都原來可以當個「白領」,黨海峰最終卻「轉行」創業,炒起了火鍋底料。作為一名「海歸」,黨海峰為何會選擇創業?會面臨怎樣的壓力?記者就此與黨海峰進行了對話。
記者:留學加拿大,大致花了多少錢?
黨海峰:加上學費、生活費,前後大致花了150萬元左右。
記者:回國後,你為何要辭職創業?
黨海峰:我不太喜歡按部就班的工作模式,想創業做一些與成都人相關的吃的東西,就是現在在做的事情。
記者:父母怎麼看待你創業這件事?
黨海峰:母親最開始想我留學加拿大後留在那裡工作和生活,後來她覺得國內發展形勢很好,希望我能回國在大公司當個「白領」或者考公務員。當聽說我要自己創業賣火鍋料,父母當時有些不接受。看到我很堅決,還到重慶學習技藝,他們態度慢慢有所轉變,現在很支持了。
記者:周圍人怎麼看待你的這種「轉行」?
黨海峰:他們有的支持,有的反對。我的親屬中有些人認為,我在加拿大學習了5年時間,回國轉行幹的卻是高中生也能做的事,浪費了時間不說,那150多萬元留學費就像打了水漂。但我的中學和大學同學大多數都挺我。對於留學花費,也有同學說,錢是可以掙回來的,可青春的拼勁卻是一去不復返的。這些話讓我感到溫暖而有力量。
記者:親友之間不同的觀點,你如何看待?
黨海峰:表面上看,我現在選擇的職業看似與留學沒有關係,但從另一個角度講,兩者是緊密相連的。在加拿大讀書期間,無論是在校學習還是打工掙錢,我從不同的渠道學習、感悟到了一些先進的理念,培養了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父母為我留學花了錢,我也知道這些錢來之不易,但我覺得值得。現在我還有創業的衝勁、動力和身體,如果不去做,也許有一天我真會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