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山西運城、河南三門峽交界,黃河東轉拐角的風陵渡
違規佔用河道部分項目一覽
許可新
崎嶇的黃河灘上,一片栽種整齊的楊樹林後,三四匹被拴在橫木上的黃鬃馬,正低著頭吃著草料,不時甩一甩尾巴,趕走身上的蒼蠅。
覺察到有生人走近,剛才還趴在河灘土路上睡覺的大黃狗警覺地抬起頭,緊緊盯著正逐步走近馬場的陌生人。
這個被命名為「黃河馬術俱樂部」的河灘馬場周圍,並無工作人員。從這裡往東300米,便是石砌的黃河防洪大堤,而從這裡往西,越過上千畝作為「農業生態觀光區」的棉花和玉米地,渾黃的黃河水正靜靜地自北往南從這裡流過。
這裡便是位於山西運城萬榮縣城西約30公裡的裴莊鄉,黃河西範防洪工程大堤就佇立在這裡,在三四米高的石砌堤壩和疾流的黃河水之間,最寬處有著大約1500米的河灘。
如果不是國家審計署8月1日在其發布的《黃河流域水汙染防治與水資源保護專項資金審計調查結果》中,對包括萬榮黃河度假村在內的多個設施違規佔用河道現象提出批評,外界根本無從知道,目前在甘肅、寧夏、山西等7個省區,共有1.47萬畝河道被違規佔用。
「西灘」上的度假村
上述「黃河馬術俱樂部」和「農業生態觀光區」,正是審計署所稱「萬榮黃河度假村」在黃河大堤壩內的旅遊休閒設施和景點。事實上,該「度假村」還在黃河水上開展「黃河漂流」的項目經營。
不過,在萬榮縣,當地人知道「萬榮黃河度假村」的不多,大家都管這裡叫做「西灘」,而「度假村」,僅是 「西灘」 旅遊景區內的一處配套設施。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調查,整個「西灘」 景區最早是被作為「黃河灘偉尼斯休閒度假城」來開發,而後更名為「萬榮陽光地中海旅遊度假村」,這也是當地唯一一個度假村項目。開發規模也從最初的3000畝逐步擴展到現在的規劃3萬畝,現在已經建成1.2萬畝。
2009年旅遊點正式對外開放前,開發者按照當地人對項目所在地的俗稱,將「度假村」改名為「西灘」景區,度假村也退位為「西灘」景區內的配套設施,為景區提供食宿等服務。
即便如此,作為配套設施的度假村,目前也混用著「萬榮西灘溫泉度假村」 和「萬榮瀛上紫園溫泉度假村」兩個名號。
「西灘」因地處萬榮縣城西部而得名。蜿蜒的黃河由北至南經過陝西渭南和山西運城之間的禹門口後,河面便突然開闊起來。而作為山西「母親河」的汾河,在山西境內經過700多公裡的奔騰後,也在運城的萬榮附近匯入黃河,並在當地形成了一個獨特的黃河夾灘景觀。
被審計署點名批評的「西灘」便位於這一「夾灘」上。有趣的是,本報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上述「黃河馬術俱樂部」、 河灘「農業生態觀光區」等違規佔用黃河河道的項目,其實就在當地河務部門眼皮底下。
沿著通往「黃河馬術俱樂部」土路的反方向,在黃河防洪大堤壩外不足百米處,便是萬榮黃河河務局西範河務段辦公點。
按照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的相關規定,凡在江河或行洪河道內堆放、種植阻礙行洪的林木和高稈作物,河務部門均可依據《水法》、《防洪法》等法規作出行政處罰等措施。為何上述違規項目,卻可以在行政人員的眼皮下順利在黃河大堤內建設呢?
當地人說,在萬榮當地,以「西灘」景區所在地裴莊鄉為代表的河灘附近村民一直以來就「比較野」,早年就曾發生過村民間因爭地爭水而發生械鬥,所以佔用河道並不奇怪。
而萬榮黃河河務局一位知情人士則向本報透露,事實上「西灘」2005年開始建設時,該局就曾到現場取證,但去取證的工作人員被阻止,其隨身攜帶的工作相機甚至被扔到了黃河中。
「『西灘』景區是當地政府招商引資的重要項目,我們作為條管單位,與地方協調有難度,河務部門『執法難』一直是一個困擾我們的問題。」該人士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