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設計打造出一間禪意的茶室,你需要先了解這些
喝茶,是一個從古流傳至今的習慣和生活方式,如果你喜歡讀詩詞的話那就很容易發現古人對茶有著別樣的情懷;如今大家在裝修房子的時候總會想在家裡做一間茶室,尤其是大別墅更會考慮一個獨立的品茶區,但是關於茶室,你了解多少呢?
01 |茶室的起源
萬事萬物都有一個開頭,就像神農嘗盡百草;茶室的起源往早了追究應該就是路邊茶水攤,晉代時期隨走隨賣的流動茶攤形成了茶室經營的雛形;唐朝的茗鋪代表了店鋪形式的茶室初步形成;明清時期的茶室得到了廣泛的普及和認可,茶館的功能也更加齊全;晚清時期依舊興盛,經歷了戰爭之後逐漸淡出視野;
茶室的復興應該算是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
02 |中日茶室的差異
我們都知道日本的茶道很有韻味,它吸收了中國茶文化的精髓,並且融入了自己的特色;茶文化最初是由唐代僧人東渡日本帶去的形式上的「禪意」,隨著茶文化的傳播,日本的上層社會流行起了喝茶的習慣,並且把這種禪意發揮的更加濃厚從而形成了日本茶道;
我們可以發現在日式茶具中其實保留了很多唐朝的元素,又在後期融入了一些新的茶具;
日本人對於茶是尊敬的是膜拜的,日本茶室的功能也僅限於喝茶;日本茶室有「廣間」、「小間」的區別,榻榻米也是日本茶室的特色;
在現代的中國,沏茶、敬茶都是不可少的禮儀,中國人「以茶代酒」可見對茶的尊重;中國人飲茶更在意一個「品」字,這個品不單是對茶優劣的一個鑑別更多的是一種精神層面的升華,也給茶文化賦予了一種哲學意義;
中式茶室在裝飾上更多的運用中國風的元素,比如圈椅、水墨畫、民俗樂器等;
03 |茶室的設計
茶室的種類大小各不相同,但是在設計和打造上其實並沒有太大區別;
茶室的打造更注重心靜和自然環境的契合,古代人喜歡一席、一爐、一茶壺設在松柳泉石之畔,或是寺院廬舍,窗外是芭蕉竹林,然後飲茶聽雨;
喝茶也需要儀式感,用水、溫度、茶具以及手法這些都有講究,只不過日常茶室以隨心隨意為多;
家裡空間大可以單獨開闢出一個空間用來作為茶室,這樣也不受外界的幹擾;在採光良好,空氣流通的地方,空間色調以素雅為主會更好;可以適當的降低家具的高度來營造一種寬敞的視覺感,竹、木、藤的運用也是必不可少的;
茶桌和坐具最好以自然清新為特點來表現平淡純粹的生活境界,在材質的選擇上以實木、麻、稻草、竹為主要原料;如果細化更加富有現代感的設計也可以相搭配的一些現代材質比如鋼化玻璃;
茶室有四雅:茶具、器物、盆景、水墨畫;在燈光的設計上一般選擇局部照明更有意境,燈具的選擇也要結合茶室的整體風格不可突兀怪異;
喝茶,不僅僅是一種生活習慣,如今喝茶更多的是享受那種寧靜平和的心態,在家的角落裡打造一間肅靜的茶室,空閒時,喝茶看書或者思考都可以。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