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昆明歷史文化名城內涵 翠湖片區推進博物館群落建設工作

2020-12-18 文旅頭條

文旅頭條訊(融媒體記者 孫思漫/文 張昊 張永強/圖)為進一步提升昆明歷史文化名城內涵,推動昆明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工作,結合翠湖片區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和歷史文化遺蹟,昆明市五華區文化和旅遊局按照翠湖歷史文化核心區、西南聯大、文明街歷史文化街區、華山東路片區三拓展區的區域對翠湖地區博物館群落的博物館項目進行整體規劃和布局,積極推進博物館群落的建設工作。

43個文物保護單位齊聚 歷史文化遺蹟豐富

翠湖被譽為鑲嵌在昆明的綠寶石,具有優美的自然景觀、悠久的歷史、主題豐富的歷史文化遺蹟。自元代形成以來,翠湖留下了豐富的歷史人文遺蹟,柳營洗馬的故事、湖內的阮堤和唐堤、湖心亭等,翠湖周邊也曾是五華書院、經正書院、史語研究所等機構的舊址,在近現代中集聚了朱德、盧漢、周鍾嶽等名人舊居和雲南陸軍講武堂、石屏會館等重要歷史史跡。

翠湖及其周邊地區是昆明市乃至雲南省歷史文化資源集中度較高、代表性較強、特點主題突出、類型較為豐富的區域。翠湖周邊東至華山東路、南至昆明老街、西至錢局街、北至西南聯大舊址的區域內。共有博物館13個,其中,國有博物館含國有行業博物館12個、非國有博物館1個。文物保護單位43個,其中,建築類文物保護單位30個,國有文物建築16個、非國有文物建築14個。

從文物建築的利用情況看,在30個文物建築中有10個作為博物館、3個作為公共服務場所、8個作為單位辦公場地、有3 個作為民居、宿舍,6個作為商業用途。在19個文物建築中,有條件建設利用作為博物館項目的有8個。

制定嚴密方案 多種方式推動博物館群打造工作

為了打造好翠湖片區博物館群,五華區文化和旅遊局首先編制了《翠湖片區博物館群落建設規劃方案》,在方案中明確了博物館群打造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工作措施、工作步驟和博物館群的範圍和博物館名單,依據方案中具備建設博物館的建築進行了精準的展覽主題的定位,為博物館群打造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具體的指導。

五華區委區政府領導非常重視博物館群打造工作,區領導為了有效推進博物館群的建設進度,多次召集相關城管、財政、發改等相關部門召開專題工作推進會督促,多次到現場查看施工的情況和進度,和促進各項工作的開展和落實,依法高效的組織實施各項工作。同時針對翠湖周邊具備建設博物館建築的不同產權性質和不同產權單位情況,採取多種方式推動博物館群打造工作。

雲南起義、解放紀念館先後開放 發揚傳承愛國主義精神

為將盧漢公館、翠湖南路65號宅院作為博物館對外開放,結合盧漢公館已有的陳列布展,五華區政府撥款90萬元用於前期對外開放公共服務標識標牌、遊線設施、職能導覽設施等硬體設施的安裝,以及安保、綠化、保潔物業的委託和解說員的招聘培訓上崗。盧漢公館內的雲南起義紀念館於2019年7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

雲南解放紀念館是在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翠湖南路65號宅院文物建築裡陳列布展的紀念館。其經過文物建築修繕、環境整治、陳列布展、對外開放運行四個環節,於2019年12月31日向社會公眾開放。

博物館的基本功能可分為收藏、教育和研究。雲南起義紀念館(盧漢公館)、雲南解放紀念館(翠湖南路65號宅院)都是專題性紀念館。在今後的發展中,教育功能將是核心功能,即通過免費對外開放服務更好的向社會公眾傳播紀念館陳列展覽愛國、擔當的主題,發揚和傳承愛國主義精神和優秀的民族精神。

責編 龔怡丹

審核 譚韌

相關焦點

  • 五華區推進翠湖博物館群落建設打造歷史文化名片
    作為五華區政府圍繞提升昆明歷史文化名城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的中心任務,翠湖博物館群落按照公益優先、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統籌協調、突出特色的方式,以翠湖為中心,北至雲南師範大學老校區、南至文明街歷史文化街區、東至華山東路周邊、西至錢局街一線,打造出一系列歷史內涵深厚、文化內容豐富的博物館群落,突出陳列展覽近代昆明乃至雲南的歷史事件、名人及傳統商貿發展等歷史文化內容。
  • 提升「歷史文化名城」含金量 昆明翠湖博物館群落已基本形成
    掌上春城訊記者從市文化和旅遊局獲悉,目前昆明正在抓緊推動翠湖、官渡古鎮片區、龍泉寶雲片區三個博物館群落建設,深化文化遺產與旅遊融合發展,進一步提升昆明市「歷史文化名城」品牌含金量。翠湖片區。引導各類博物館多樣化發展昆明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戴彬介紹,在先期啟動的翠湖博物館群建設中,整個博物館群已基本形成。目前,已開放15家,在建4家,推出參觀旅遊線路4條,正在開展統一標識製作,翠湖博物館群落聯盟建設,並探索形成一套可借鑑參考博物館群落建設經驗向全市進行推廣。
  • 走進翠湖博物館群落 領略歷史文化遺蹟魅力
    作為五華區政府圍繞提升昆明歷史文化名城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的中心任務,翠湖博物館群落按照公益優先、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統籌協調、突出特色的方式,以翠湖為中心,北至雲南師範大學老校區、南至文明街歷史文化街區、東至華山東路周邊、西至錢局街一線,打造出一系列歷史內涵深厚、文化內容豐富的博物館群落,突出陳列展覽近代昆明乃至雲南的歷史事件、名人及傳統商貿發展等歷史文化內容
  • 昆明翠湖片區年內將新建成兩座博物館
    10月13日,昆明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李燕對翠湖片區博物館群落的基本情況進行介紹。「力爭今年完成王九齡舊居紀念館、袁嘉穀舊居紀念館兩家博物館建設工作。」李燕介紹,翠湖片區目前共有文物保護單位39處,其中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6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9處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 今年內昆明翠湖片區將新建成這兩座博物館
    「力爭今年完成王九齡舊居紀念館、袁嘉穀舊居紀念館兩家博物館建設工作。」今天(10月13日)上午,昆明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李燕做客昆明廣播電視臺《春城熱線》節目時對翠湖片區博物館群落的基本情況進行介紹。翠湖片區近現代歷史博物館群,東起平政街和華山東路,西至一二一大街雲南師範大學老校區,北自北門街和圓通街,南迄文明街歷史街區,已經建成雲南陸軍講武堂歷史博物館、西南聯大博物館、雲南起義紀念館、雲南解放紀念館等各具特色的博物館15座,目前王九齡舊居紀念館、袁嘉穀紀念館等4座在建。
  • 雙節會春城②|來聽翠湖「款」歷史文化名城昆明的故事
    掌上春城訊在汪曾祺的筆下,翠湖就是昆明的眼睛,與這座城的歷史、人文纏綿在一起,無法分割。作為國務院公布的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近年來,昆明正在舉全市之力抓緊推動翠湖博物館群落建設,深化文化遺產與旅遊融合發展,進一步提升昆明市「歷史文化名城」品牌含金量。
  • 雲南大學歷史博物館成為昆明翠湖博物館群落新成員
    雲南網訊(記者 代基凱 通訊員 餘劍明 段雪崗 文)近日,雲南大學歷史博物館開館儀式暨張文勳先生師友信札手跡展在東陸校區會澤院舉行,讓昆明翠湖博物館群落又添新成員。雲南大學歷史博物館設在會澤院一樓,該館以圖文展示、場景復原、VR演示等形式,展示明清時期雲南省的教育歷史以及雲南大學的辦學歷史。
  • 昆明五華區今年將打造翠湖博物館群推進城中村微改造
    圍繞翠湖片區,翠湖春曉項目、原省文聯地塊綠化廣場等項目推進建設,翠湖博物館群將讓文物「活」起來。新增6座立體停車場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建議為7%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5%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左右,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和8.5%。
  • 昆明翠湖博物館群落基本成型 四條線路探尋老街、回望西南聯大
    胡遠航 攝中新網昆明5月18日電 (記者 胡遠航)「一池翠湖水,半部昆明史。」18日,正值第44個「國際博物館日」,昆明市推出翠湖博物館群落參觀旅遊線路,以四條經典線路,串聯起基本成型的翠湖博物館群落。位於昆明市區螺峰山下的翠湖,是「昆明的眼睛」「春城的會客廳」,周邊文物保護單位達43項。
  • 昆明:擦亮歷史文化名城「金名片」
    「歷史文化名城」是昆明市建設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過程中要著力提升的三大城市品牌之一。現在,昆明市先後建立健全昆明歷史文化名城規劃管理體系、昆明名城保護法律制度、完善昆明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編制,努力改善昆明歷史文化名城環境和基礎,正通過復原城市歷史的精神文化記憶、再現歷史意境的城市公共空間、重塑人居環境的歷史文化內涵、嚴守城市脈絡和歷史空間格局等措施和項目,不斷擦亮歷史文化名城的金字招牌。
  • 慢遊昆明|走進翠湖片區博物館群落 赴一場穿越時空的「約會」
    博物館是一座城市的眼睛。翠湖博物館群落就是這樣,一座座博物館帶領人們回到過去的歲月。那歷史的一聲聲吶喊、一次次陣痛、一段段家國親情都凝聚在翠湖博物館群落中,等你去發現。翠湖周邊 18家博物館已開放15家 翠湖博物館群落,分為一核心區(翠湖歷史文化核心區
  • 翠湖片區博物館群已有15座 王九齡舊居紀念館一樓布展已完畢
    博物館是城市重要的公共文化設施和文化旅遊景觀。今年5月,「翠湖博物館群落」參觀旅遊線路對外公布,半年來翠湖片區博物館群吸引眾多市民遊客參觀,目前還有4座紀念館在修復中, 「十四五」期間翠湖片區博物館數量有望突破20個。
  • 昆明翠湖博物館群未來可以「雲遊」了
    近日,雲南省文物局召開2020年雲南博物館數位化建設工作座談會,研究「雲遊文博」雲南博物館數字開放平臺和翠湖博物館群落建設工作。 會議提出,翠湖博物館群建設要以紅色之旅、革命教育為特色,策劃推出博物館群落參觀旅遊線路,注重各類平臺整合、實現資源共享,要完善翠湖博物館群管理運營機制建設
  • 昆明市文化和旅遊局——打造歷史文化名城 、推動文化旅遊融合發展
    (中國建設報雲南記者站)據了解,昆明是首批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目前,全市共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626項、各類註冊備案博物館37個,有各級非遺名錄項目684項、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項目1項、代表性傳承人622人;有4個省級傳承基地、14個市級傳承基地,6所「非遺傳承示範學校」。文物保護單位總量由2015年末的575項增加到626項。
  • 翠湖片區博物館群已有15座,4條線路帶你打卡昆明博物館群
    博物館是城市重要的公共文化設施和文化旅遊景觀。今年5月,「翠湖博物館群落」參觀旅遊線路對外公布,半年來翠湖片區博物館群吸引眾多市民遊客參觀,目前還有4座紀念館在修復中, 「十四五」期間翠湖片區博物館數量有望突破20個。
  • 翠湖博物館群落參觀旅遊線路啟動
    翠湖博物館群落參觀旅遊線路啟動 2020-05-18 13:53:00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網
  • 4條線路遊翠湖博物館群 講武堂新文創買起來
    翠湖博物館群共有博物館18個,其中,建成開放的博物館有14個(國有博物館14個、非國有博物館2個),在建博物館2個,擬建博物館2個,是昆明市乃至雲南省歷史文化資源集中度較高、代表性較強、特點主題突出、類型較為豐富的區域。博物館群落以「昆明的眼睛」 翠湖·講武堂「AAAA」旅遊景區為中心,範圍北至雲南師範大學老校區、南至文明街歷史文化街區、東至華山東路周邊、西至錢局街一線的歷史文化遺產資源。
  • 翠湖博物館群呼之欲出2019年06月27日 星期四A07 發布_ 春城晚報...
    自2017年昆明市分期分步對翠湖實施整治提升以來,翠湖的整治提升工作備受市民的關注。昨日,在昆明市組織開展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大型主題採訪活動中,記者隨採訪團探訪了翠湖周邊歷史文化片區整治提升工作的進展。據介紹,力爭到2020年,片區範圍內向社會開放的各類博物館、展覽館、紀念館、展示館總量突破20個。
  • 昆明要建翠湖、龍泉古鎮、官渡古鎮三大博物館群
    昆明是首批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之一。5月22日,在昆明市召開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第六次新聞發布會上,昆明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戴彬介紹,今年昆明市將實施不低於20項各類文物保護利用工程,彰顯歷史文化名城深厚底蘊。
  • 【文化】昆明翠湖博物館群未來可「雲遊」,多圖搶先看
    近日雲南省文物局召開2020年雲南博物館數位化建設工作座談會研究「雲遊文博」雲南博物館數字開放平臺和翠湖博物館群落建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