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頭條訊(融媒體記者 孫思漫/文 張昊 張永強/圖)為進一步提升昆明歷史文化名城內涵,推動昆明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工作,結合翠湖片區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和歷史文化遺蹟,昆明市五華區文化和旅遊局按照翠湖歷史文化核心區、西南聯大、文明街歷史文化街區、華山東路片區三拓展區的區域對翠湖地區博物館群落的博物館項目進行整體規劃和布局,積極推進博物館群落的建設工作。
43個文物保護單位齊聚 歷史文化遺蹟豐富
翠湖被譽為鑲嵌在昆明的綠寶石,具有優美的自然景觀、悠久的歷史、主題豐富的歷史文化遺蹟。自元代形成以來,翠湖留下了豐富的歷史人文遺蹟,柳營洗馬的故事、湖內的阮堤和唐堤、湖心亭等,翠湖周邊也曾是五華書院、經正書院、史語研究所等機構的舊址,在近現代中集聚了朱德、盧漢、周鍾嶽等名人舊居和雲南陸軍講武堂、石屏會館等重要歷史史跡。
翠湖及其周邊地區是昆明市乃至雲南省歷史文化資源集中度較高、代表性較強、特點主題突出、類型較為豐富的區域。翠湖周邊東至華山東路、南至昆明老街、西至錢局街、北至西南聯大舊址的區域內。共有博物館13個,其中,國有博物館含國有行業博物館12個、非國有博物館1個。文物保護單位43個,其中,建築類文物保護單位30個,國有文物建築16個、非國有文物建築14個。
從文物建築的利用情況看,在30個文物建築中有10個作為博物館、3個作為公共服務場所、8個作為單位辦公場地、有3 個作為民居、宿舍,6個作為商業用途。在19個文物建築中,有條件建設利用作為博物館項目的有8個。
,
制定嚴密方案 多種方式推動博物館群打造工作
為了打造好翠湖片區博物館群,五華區文化和旅遊局首先編制了《翠湖片區博物館群落建設規劃方案》,在方案中明確了博物館群打造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工作措施、工作步驟和博物館群的範圍和博物館名單,依據方案中具備建設博物館的建築進行了精準的展覽主題的定位,為博物館群打造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具體的指導。
五華區委區政府領導非常重視博物館群打造工作,區領導為了有效推進博物館群的建設進度,多次召集相關城管、財政、發改等相關部門召開專題工作推進會督促,多次到現場查看施工的情況和進度,和促進各項工作的開展和落實,依法高效的組織實施各項工作。同時針對翠湖周邊具備建設博物館建築的不同產權性質和不同產權單位情況,採取多種方式推動博物館群打造工作。
雲南起義、解放紀念館先後開放 發揚傳承愛國主義精神
為將盧漢公館、翠湖南路65號宅院作為博物館對外開放,結合盧漢公館已有的陳列布展,五華區政府撥款90萬元用於前期對外開放公共服務標識標牌、遊線設施、職能導覽設施等硬體設施的安裝,以及安保、綠化、保潔物業的委託和解說員的招聘培訓上崗。盧漢公館內的雲南起義紀念館於2019年7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
雲南解放紀念館是在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翠湖南路65號宅院文物建築裡陳列布展的紀念館。其經過文物建築修繕、環境整治、陳列布展、對外開放運行四個環節,於2019年12月31日向社會公眾開放。
博物館的基本功能可分為收藏、教育和研究。雲南起義紀念館(盧漢公館)、雲南解放紀念館(翠湖南路65號宅院)都是專題性紀念館。在今後的發展中,教育功能將是核心功能,即通過免費對外開放服務更好的向社會公眾傳播紀念館陳列展覽愛國、擔當的主題,發揚和傳承愛國主義精神和優秀的民族精神。
責編 龔怡丹
審核 譚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