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萬+爆文全靠搬運!本地公眾號還能這麼玩?

2020-12-25 站長之家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  運營公舉小磊磊(ID:gongjulei),作者:格子,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曾經為了10W+的閱讀量,我噩夢連連。

2017 年之前運營我們地方上的某個電臺類型公眾號,基於傳統媒體的因素,領導覺得運營公眾號這件事可有可無。

直到我上崗後,跟他們強調公眾號的重要性,領導逐漸開始重視公眾號,而我順其自然的接手運營。

在接受這個本地電臺公眾號的時候,面臨五個超級大的問題:

1、沒有認證

2、內容編輯雜亂無章,沒有定位

3、排版沒有風格和技巧

4、推送時間不確定

5、粉絲四萬,但閱讀量卻只有幾百,粉絲粘性比較差

因此,我首先對公眾號進行了基礎升級,再進行認證,菜單欄的完善等工作後,我開始針對公眾號做 「內容定位」

內容定位是運營公眾號的重中之重。

雖說是電臺公眾號,可是卻沒有辦法自己生產內容,在地方號已經做到風生水起的時候。

1、本地號做什麼樣的內容才可以脫穎而出?

2、如何才能和其他地方號競爭?

3、還有很多敏感話題是千萬不能碰的

在深思熟慮,分析了粉絲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愛好之後,我決定做內容的搬運工,即內容的二次編輯。

以下內容中涉及數據截止至2019.1.8

1

如何篩選內容?

首先,只做本地內容,再二次編輯。蹭熱點,抓住突發事件。

大方向的定位已經確定了,接下來就是選擇內容了。

在信息化的時代,有個熱點還沒有等我編輯好,就已經傳遍了各大網絡平臺,還要不要繼續推送?推送了還會有人看嗎?

這是我在每次蹭熱點時,反反覆覆問自己的問題。

答案是:要!

2

全面整合,標題吸引

標題至上,內容為王。

是我做這個公眾號時始終遵循的一個原則。

我會在微博,朋友圈,今日頭條,本地的一些官方媒體,微信群等等網絡平臺收集關於熱點事件的所有信息,再進行彙編。

在整合的過程中我就會發現:

同樣的事件從不同的角度考慮,就會有不一樣的閱讀效果。

大概就是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道理。

比如生活類10W+爆文:

《蘭州地鐵站名已確定,最強完整路線!快看你家是哪一站!》

我們這座城市地鐵還沒有開通,關於地鐵的信息就像雪花漫天飛舞,真真假假已經麻木了用戶的閱讀心理。

即便這樣看到不耐煩地信息,我只是對標題稍作改動,就輕鬆達到了10W+,而公眾號只有 5 萬粉絲。

通過數據來源會發現,73%的閱讀來源都是朋友圈。

上面這張圖我在接手這個號 4 個月後的第二篇10W+。

下面這張圖我接手之前該平臺的閱讀數據,只有幾百。

文章之所以被瘋狂轉發,其實包含了三個很重要的技巧:

1、本地文章標題中帶有 「你家」,與自己有關

2、地鐵是本地人人關心的話題

3、 「完整線路」 強調以前的線路可能不完整,通過這個引發本地人好奇

3

對突發事件保持敏感

哪裡著火了?

哪裡發生交通事故了?

惡劣天氣等等!!!

突發事件是內容的首選!

但是,鑑於推送時間的問題,突發事件就變成了人盡皆知的故事了!

這個時候,對事件的 追蹤」 和 深挖」 就是內容的亮點!

大家只是報導發生這件事兒,卻沒有機會來說為什麼發生?結果如何?

這就是我們要考慮的點了!

但是這類本地文章達到一定閱讀量後,大家都知道,會因為不可描述的原因被迫或主動刪除。

4

本地生活,衣食住行

城市規劃建設是本地人一直關心的話題。

哪裡拆遷,哪裡新建設什麼建築,哪條路又要開通,與大家的生活息息相關!

一般這類事件在微信群,朋友圈就傳開了。

我會第一時間在權威媒體平臺找相關的信息來整理組合,要時刻保持對這類信息的敏感度。

以點到線,線到面的整合方式,整理做出一篇關於某地拆遷的信息。本地人房子拆遷是一個非常吸引人注意的選題!

再比如美食類10W+爆文:

《蘭州最好吃的 20 家牛肉麵,你全吃過嗎?》

牛肉麵是我們這座城市當做早飯來吃,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家最棒的牛肉麵館。

在我推送這類內容的時候,各大媒體已經紛紛推送,但我依舊達到了10W+的效果!

原因就是:

1、標題的設計抓住了用戶的閱讀心理 「和我的生活息息相關」

2、標題中帶有 「你」

3、運用阿拉伯數字 「 20 家」 ,我們這裡的牛肉麵館遍地開花, 2000 家都有了,到底是哪 20 家呢?

大家既關心又好奇這三點。

有一篇旅遊類的文章《滿山的魯冰花,想不到蘭州還有這麼美的地方……》(已經刪除)

朝九晚五僅雙休的生活,讓大家去哪裡玩成了問題。因為我們地處西北,市區能玩的景點真的是少到沒朋友。

發現新的景點,推薦新攻略,就成了本地素材中又一大亮點!靈感依舊來自於朋友圈的曬圖。

文章發布後當天閱讀量就達到了 7 萬多,文章閱讀來源基本來自微信朋友圈和微信好友。

因為本地人之間會互相轉發,也會比較迫切的分享本地新鮮資訊。

所有的內容都要做到:擴大廣度,挖掘深度,找準角度!

5

關於標題

同樣的內容,我取勝的技巧就是標題。

怎麼取一個好標題,這類乾貨其實數不勝數,但我覺得最好使的就三種:

1、引發好奇

2、這個內容與自己息息相關

3、轉發到朋友圈會顯得自己的見解獨到!

素材哪裡來?

朋友圈,微博,今日頭條,各大媒體,親戚朋友的聊天,微信群等等!

6

粉絲互動

好的內容,還要有人轉發出去給別人看,千千萬萬的訂閱號稍不留神推送信息就被埋沒了,怎麼做?

建立自己的粉絲閱讀群。

我在公眾號後臺會和活躍度較高的粉絲加為好友,建立文章分享群,凡是堅持轉發一個月的,給予物質獎勵。

比如送禮品(本地方便送)、發紅包等。

通過這個辦法,可以一直讓閱讀量穩步上升,維持比較好的轉發率。

如果你做的是本地公眾號,搬運內容,二次編輯,靠的就是取材角度和標題的力量!

相關焦點

  • 微信公眾號搬運抄襲之風何時剎車?投訴流程隱藏的一些問題
    近年來,常有人唱衰微信公眾號。在我看來,微信不倒,公眾號活命尚久,但不可否認的是,新媒體作者想要靠寫公號文擼搞恰飯已非數年前那麼容易。強者愈強,依然是通吃猛賺;弱者則蹭蹭熱度,做號吃個殘羹剩飯。這裡也不乏偷雞摸狗之徒,隨機搬運好文,組成自己的每日文章矩陣。
  • 200-500元/篇 |【廢熱FM】公眾號最新約稿函
    徵稿類型投稿小助手一丶時事類1.緊扣時事熱點、社會廣泛關注的話題2.具有一定思考深度、或者充分調動讀者情緒3.如熟練表情包、網絡梗等更佳二丶其他類可以是影評、書評、遊記、無釐頭文章等一切認真創作的內容,符合公眾號調性,言之有物即可.
  • 抖音變現最全的六大賺錢模式 簡單的變現技巧月入幾萬
    下面一起來看看抖音變現最全的六大賺錢模式吧,簡單的變現技巧月入幾萬哦。 普通人想玩好抖音,實現快速漲粉的秘訣,就三個字:撞爆款。通過數據分析可以發現,擁有幾十萬粉絲的的號必定是由某幾個大爆款帶起來的。和做自媒體爆文類似,先做好數據分析,將已有爆款熱門話題提煉後,二次加工,以爆制爆。這樣做起來爆款的概率非常大,我們最好的數據是單個視頻播放3200W,漲粉20W+ 其實要玩好抖音並不難: 從一開始,就做好定位,規劃好未來要變現的方向。這樣奔著目標一步步去執行,成功概率很大。
  • 水軍炮製「華南海鮮市場黑幕」爆文
    這篇涉疫情「爆文」背後的事實真相是什麼呢?江蘇省無錫市公安局網安部門撥開層層迷霧,最終斬斷了隱藏在網絡背後的那隻「黑手」。 尋根溯源 「爆文」由「網絡水軍」移花接木拼湊 數十個微信公眾號轉發,千萬次的閱讀量,文中聳人聽聞的內容,給廣大人民群眾帶來了巨大恐慌。
  • 2019公眾號排行
    ,這有利於最終產生共識十年前沒有公眾號,十年後有沒有公眾號未知。公眾號是時代的產物,沒有網際網路也就沒有公眾號。現在,閒暇之餘打開公眾號瀏覽新聞或文章已經成為很多人習以為常的舉動,但是公眾號興起也才是2012年的事情,及至大批自媒體誕生更是後續兩三年的事。而截至2019年今日,局面則是另一番呈現:大批機構,媒體湧入並且形成穩固態勢,原先單槍匹馬的自媒體人也要麼被大浪淘沙,要麼組建了團隊,自媒體公司謀求上市的新聞也不足為怪。
  • 公眾號怎麼製作文章
    想要在公眾號製作出爆款文章,怎麼能缺少追熱點這一環節,不論大小,只要有熱點的地方,就有我們新媒體運營人,這次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追熱點寫文章的正確姿勢~有什麼工具可以追熱點新媒體運營人的一大煩惱,追熱點寫文章
  • 我們是這樣刷出微信10萬+爆文的!
    一個網友說:今晚是營銷號和軟文號的難關,因為刷點擊的工具據說都壞了,鄉親們,快去看看你們關注或投放的大號的真面目吧。我特意去看了幾個平時覺得有嫌疑的,果然,平時閱讀量一兩萬的,現在一兩千,平時六七萬、十萬加的,現在六七千,靠閱讀量掙錢的娛樂號是重災區。譚校長在一首歌裡唱:風雨的街頭,招牌能夠掛多久?
  • 微小寶公眾號助手
    微小寶公眾號助手 學習辦公 大小: 22.86MB
  • 快傳播×千葉珠寶 | 線上線下整合營銷,10萬+爆文全新思考
    最終我們選擇了10個時尚、種草類的微博博主,跟隨官微一齊發起#尋找最美時光#的話題;微信則是15個生活、時尚類大號以「假如時光可以倒流,你願意回到什麼時候」刷屏;劃分地域則以對應的上海、北京、武漢、蘇州、廈門、天津等13個線下店,按照比重選擇了26個一二線城市地域號引流線下店。
  • 簡單搬運複製粘貼,公眾號攔截抖音流量日賺4000元
    大家好,我是郭耀天最近準備公眾號霸屏第二期內容,在第一期內容上加入更多的內容,會把最近研究的抖音文案號操作流程,引流套路全部整理到霸屏特訓營中,很多人說抖音引流與公眾優化排名沒有關係,其實很多通過其他平臺引流,其實使用一個方法就是,在平臺上留下公眾號暱稱,別人搜索關注公眾號,這個也是我們前幾天分享抖音案例
  • 微信公眾號是夕陽紅產業了嗎?
    作者 | GQ實驗室(GQZHIZU)授權轉載 很多人說已經過去的2019年的年度關鍵詞是「難」,對於公眾號行業也是一樣。 很多公眾號從業者都在問:「現在還有人在看公眾號嗎?」 「公眾號是不是夕陽紅了?」 我們拿這個問題去問了20多個頭部、腰部和尾部帳號。 多數被問到的公眾號主們都覺得「夕陽紅」有些言過其實,但他們都或多或少察覺到,公眾號和以前不太一樣了。
  • 00後在校女學生月收入過10萬,她是誰?
    在初中時就喜歡寫小說,同時也覺得現在網絡平臺可能比投稿的機會更大一些,於是在媽媽的建議下,木汁做起了公眾號。她沒想到,憑藉自己寫的文章這麼快就出了爆文,並憑藉自己做公眾號月入10萬的故事而走紅了網絡。在知乎上,有一位網友評價:「她的早熟屬於很早就洞悉社會運作的規律,窺探到人最容易被打動的欲望,所以就有了公眾看到的這個木汁。」也有人認為,「一個人不珍惜文字、不為讀者負責、迎合資本,如此竟可以名利雙收,而且社會中其實不乏其人,我想這不是大部分人的理想世界」。
  • 「關注公眾號免費領禮品」,背後竟是一條巨大的灰色產業鏈
    為了躲避微信對地名認證的限制,它們往往會在地名之間加一個小寫的英文字母,讓人不禁猜想這些號是否都來自同一個團隊,或者說在這個行業裡早就形成了一套通用模板。最令人咋舌的是,這些所謂本地公眾號的內容和它們的名字以及簡介一點兒都不沾邊,推送的文章封面、標題瘋狂在涉黃低俗的邊緣試探,點開一看所有內容都是搬運的。
  • 00後在校女學生月收入過10萬,她是誰?
    在初中時就喜歡寫小說,同時也覺得現在網絡平臺可能比投稿的機會更大一些,於是在媽媽的建議下,木汁做起了公眾號。她沒想到,憑藉自己寫的文章這麼快就出了爆文,並憑藉自己做公眾號月入10萬的故事而走紅了網絡。在知乎上,有一位網友評價:「她的早熟屬於很早就洞悉社會運作的規律,窺探到人最容易被打動的欲望,所以就有了公眾看到的這個木汁。」也有人認為,「一個人不珍惜文字、不為讀者負責、迎合資本,如此竟可以名利雙收,而且社會中其實不乏其人,我想這不是大部分人的理想世界」。
  • 2019公眾號排行
    ,這有利於最終產生共識十年前沒有公眾號,十年後有沒有公眾號未知。公眾號是時代的產物,沒有網際網路也就沒有公眾號。現在,閒暇之餘打開公眾號瀏覽新聞或文章已經成為很多人習以為常的舉動,但是公眾號興起也才是2012年的事情,及至大批自媒體誕生更是後續兩三年的事。而截至2019年今日,局面則是另一番呈現:大批機構,媒體湧入並且形成穩固態勢,原先單槍匹馬的自媒體人也要麼被大浪淘沙,要麼組建了團隊,自媒體公司謀求上市的新聞也不足為怪。
  • 「10萬+」閱讀有鬼!公眾號刷量「涮」了誰
    連日來,部分微信公眾號刷量工具意外失效,開始戳破眾多「10萬+」大號的泡沫。然而,記者最新調查發現,刷量灰色產業鏈和平臺之間的「貓鼠鬥」,仍在通過真人代刷等「變種」升級。刷量鬧劇究竟「涮」了誰?刷量工具癱瘓,「10萬+」公眾號大幅縮水  9月底,隨著微信系統的升級,許多原本閱讀量輕鬆達到「10萬+」的知名公眾號,圖文推送的閱讀量大幅縮水,有的甚至只有平時的幾十分之一。  隨著平臺的壯大,刷點讚數、閱讀量已經成為一個成熟的灰色產業鏈。
  • 微信公眾號運營 | 如何靠向大號投稿漲粉?
    但是,我們在朋友圈還是會時不時地看到很多10萬+的爆款文章出現,各大科技類媒體也經常報導一些小號短期內圈粉上萬的勵志故事。我想說的是,所謂的公眾號紅利其實一直沒有過去,公眾號已經過了野蠻增長的時期,公眾號官方時不時整頓清理各種違規帳號,就是為了保證公眾平臺健康有序發展。在現階段,下一代國民社交媒體平臺還沒有誕生前,微信公眾號依然是自媒體內容生產的最好平臺。
  • 半路轉型做出千萬級爆款,周更還能篇篇10W+,漫畫會是公眾號的"救命...
    甚至拿下千萬閱讀的成績,作為對爆文屬性必須敏感的新媒體人而言,有什麼基本的行業情況是我們必須了解的?對想入場漫畫界的人而言,又應該做好哪些準備?1漫畫號的發展趨勢先看看這兩年漫畫號的發展情況。為能反映不同體量公眾號近兩年的成長態勢,我們統計了預估活躍粉絲數在 17 萬- 340 萬區間的 15 個漫畫號。通過統計他們2017- 2018 年發布的 4240 篇文章的前端數據,做出每個號閱讀數增長趨勢圖。我們發現,調查樣本中有近67%公眾號閱讀量呈上升趨勢。
  • 微信公眾號運營|如何靠向大號投稿漲粉
    這要從公眾號的盈利模式說起。公眾號的盈利模式無非有這麼幾種:廣告、流量主、讚賞、電商等形式。當一個公眾號開始盈利的時候,從經營角度講,這個帳號團隊考慮的問題就不單單是內容生產,內容生產業務縮小到整個團隊的一部分。而內容生產又偏偏是最耗費時間的業務板塊,一個團隊要生產更多的優質內容,同時又兼顧經營層面的其他板塊,從成本上考慮,顯然不太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