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饅頭商學院官網:www.mtedu.com
獲取更多網際網路產品、運營、營銷等實戰課程
來源:金錯刀(ijincuodao)
採訪:毒小刀
前段時間,我在雲南麗江度假,在麗江古城,滿大街的小情侶「頭上長草」,感覺很奇葩。
回到北京後,發現這股「頭上長草」在全國範圍內引爆。
這個被稱為賣萌神器的小草髮夾,最早的原型是漫畫人物顏文字君,憑藉頭上長草、畫風簡潔、表情賣萌等特點,引發年輕人瘋狂追捧。
去年深圳漫展(動漫展覽)上,有漫迷自製小草髮夾,深受動漫愛好者喜愛,在南方城市走紅後,超高人氣蔓延至全國。
一家浙江紹興的店主告訴小刀,小草髮夾從今年五一開始興起,以零成本的營銷預算,毫無徵兆地成為國民賣萌神器。
為什麼「頭上長草」很短時間成為流行爆品?
與80後表現沉穩不同的是,90後骨子裡存在搞怪、賣萌、逗逼等性格,賣萌是他們的一大剛需。在日常生活中,他們總是樂此不疲地尋找展示個性的「素材」,既有臉萌、秒拍、小咖秀等網際網路產品,也有生活中的各種奇聞軼事和新奇玩意,包括人見人愛的動漫。
與喜歡賣萌形影不離的是,年輕人喜新厭舊的本性,他們捧紅小咖秀等一大批現象級產品,當後者無法滿足自身張揚自我的需求時,被其他素材替代在所難免。所以,當小草髮夾出現在年輕人面前時,年輕人心生如獲至寶的感覺,以極低的成本滿足年輕人賣萌的剛需,10元3個、夾在頭上即長草,而且與漫畫人物顏文字君極為相似,容易引起年輕人強烈共鳴。
事實上,年輕人之所以容易接受小草髮夾,與其前期形象普及密不可分。小草髮夾的由來,可以追溯到紅遍大江南北的《喜羊羊與灰太狼》,片中慢羊羊村長每次想主意時,腦袋上會長出一株智慧草。同時,備受年輕人喜愛的暴走漫畫、安妮和王小明,其漫畫人物也有頭上長草的表情。
此外,電影《捉妖記》也是小草髮夾形象走向大眾的重要推手。今年暑期檔大熱的《捉妖記》中激萌的胡巴也是一腦袋草,使頭上長草萌萌噠的形象深入人心,逐漸發展成年輕人喜聞樂見的賣萌方式想,有利於前期積攢口碑。
小草髮夾小有名氣之後,景區商家成為推廣小草髮夾的中堅力量。無論是北京南鑼鼓巷還是杭州西湖,各大熱門景區附近盤踞著大大小小的上百個商家,抓住遊客獵奇的心理,紛紛賣力兜售小草髮夾。購物作為旅遊的重要一環,遊客(一般是拖家帶口)自然願意掏出錢包購買小草髮夾,通過賣萌的方式來適當改變自身形象。
小刀深入小草髮夾的供應鏈上遊調查,發現淘寶上至少有幾十家正在售賣的店鋪,品種也是多種多樣,從一根小草到五顏六色的小花,再到蕨菜、小蘑菇、小草莓、小辣椒。售價從4毛到2元不等,大部分店鋪只賣1元,而且主要以批發銷售為主,零售則30個起售。近期不少店鋪銷量猛增,浙江金華某店鋪月銷量更是高達7萬多筆。
批發的小草髮夾到貨後,裝飾與髮夾處於分離狀態,商家只需把裝飾的花草和髮夾用膠水一粘,一分鐘能粘好幾個,操作過程簡單輕鬆。由於髮夾體積較小,粘好的髮夾夾在紙板上即可在攤位上出售,佔地面積不到1平米,紅紅綠綠聚在一起格外顯眼,成為人流量大的景區的搶手貨。
儘管不同商家對小草髮夾定價不同,但1天賣出數百元較為普遍。長期盤踞西湖景區的李女士介紹,看到網上流行小草髮夾,她立刻決定從淘寶進貨,半個月前開始出售,1天下來收入400—500元。同時,小草髮夾還成為微商圈的新寵,短期內成功攻佔朋友圈,一位微商告訴小刀,小草髮夾在微商渠道生意很好,每天最多能賣出200個,以進價4—6毛計算,微商一天毛利達上百元。
整體而言,景區附近商家是小草髮夾從年輕人的小眾群體,走向大眾消費市場的重要支撐,完美地實現男女老少通吃,「還有老頭也買插在頭髮上呢,這個東西喜歡的人不分老少。」一位商家告訴小刀。
製造爭議和明星元素成為觸發小草髮夾病毒式傳播的兩大關鍵節點。
先說製造爭議。小草髮夾迅速走紅後,爭議也隨之而來,有網友指出,頭上插草在古代有賣身為奴的含義,這一說法得到部分中老年人的贊同,「真不懂現在的年輕人,古代賣身都插個草標,戴那個像啥樣?」他們認為頭上長草不吉利,看到後心裡感覺怪怪的。除了遭致中老年人的反對,小草髮夾在強迫症群體中的受歡迎程度也不高,有網友吐槽這是要逼死強迫症的節奏。
不過,更多年輕人表示委屈和無法認同,在他們看來,頭上長草是流行趨勢,萌文化代表時尚和新潮,與賣身關係不大,「插草賣身已經多少年不見了,現在怎麼能跟發卡聯繫在一起,再說了古代插枯草,現在帶的是綠色植物,能一樣嗎?」也有網友認為,頭上插草只是圖樂趣而已,沒有想太多,不必在意其含義,看起來好玩好看就足夠。
雙方在社交平臺你來我往,唇槍舌戰好幾個回合,至今尚未分出勝負,但毫無懸念地推高小草髮夾的熱度。除了無休止的爭議,明星的加入也推動小草髮夾流行起來。從8月底開始,李小鵬、權志龍、張藝興、任泉等明星紛紛發揮娛樂精神,在微博曬出佩戴各式小草髮夾的圖片,引來大量網友圍觀和點讚。最近周杰倫小公舉與昆凌也「跟風」玩耍,一時之間小草髮夾人氣爆棚。
「與其說火的是一枚小髮夾,不如說是大眾尋求心理慰藉自我調適的一種社會化體現。萌經濟其實體現了人們內心渴望擺脫種種束縛的心理。」某心理學家如是評價小草髮夾的爆紅。事實上,小草髮夾風靡全國後,精明的商家開始謀劃新算盤,連地球人都無法阻擋,「你還在玩頭上長草?人家頭上已經長雞翅了!」
沒錯,商家以飛一般的速度為創意發卡再添新成員——肉食系發卡,包括翅尖、翅中、排骨、餃子、蝦、五花肉等種類,形象極其逼真。儘管售價高於小草髮夾,但仍抵擋不了肉食系髮夾在公眾的迅速蔓延,尤其是頭頂雞翅已成為年輕人的新風尚,同時反哺小草髮夾維持超高熱度。
170:估值640億美元,微信創始人張小龍都做了哪些事?
171:我在阿里這樣做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