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兩旺、文旅融合、科技賦能

2020-10-04 中國青年報

新華社北京10月2日電 題:供需兩旺、文旅融合、科技賦能——國慶中秋假期旅遊市場掃描

新華社記者陳愛平、喻珮、周曄

國慶中秋假期開啟以來,多省市迎來八方遊客。各地防疫復工並重,推出精彩紛呈的文旅活動和產品,讓老百姓享受「超長黃金周」的美好和歡樂。

居民出遊熱情高 旅途中抒發家國情懷

12歲的孫牧遙戴著鮮豔的紅領巾,跟隨外祖父在1日清晨4點多來到上海外灘。他們和另外13名遊客一起迎接日出,用手機、相機記錄下陽光映照在黃浦江兩岸的美景。隨後,遊客們一路漫步至外灘與南京路步行街銜接處。東拓後的南京路步行街沿線視野更加開闊,兩側景致讓人流連忘返。

「以攝影、品嘗咖啡、觀劇等為主題的城市微旅行線路在今年國慶中秋假期非常暢銷。」春秋旅遊副總經理周衛紅分析,疫情改變著人們的出遊方式,越來越多遊客愛上和家人一起體驗近程風景和城市生活的美好。

相關旅遊機構認為,今年國慶中秋假期期間,遊客對自駕遊、定製遊、小團遊等形式更加熱衷,城市探索、鄉村遊、紅色旅遊、親子遊等主題深受青睞。

人們紛紛在旅途中抒發家國情懷。來自湖南岳陽的陳勇帶著妻子及8歲的兒子自駕來到武漢,見證這座「英雄之城」的涅槃與重振。來自山西、湖南、安徽、重慶、廣西、福建等地的眾多房車自駕遊客和陳勇有著相似期待,他們將分別「深度打卡」武漢水上遊、生態遊、文化遊、休閒遊及紅色革命教育遊的50個景點或特色街區。

旅遊業加快復甦 文旅融合帶來新體驗

多地旅遊市場回暖勢頭強勁。截至1日下午3時,上海150多家主要旅遊景區(點)共接待遊客95萬人次,同比增長110%。截至1日下午2時,湖北省30家重點景區共接待遊客21.98萬人次,景區綜合收入2032萬元,按可比口徑,分別恢復到去年同期的84.4%和82.5%。

遊客出遊需求和信心「爆棚」為文旅振興增添動力,各省市也紛紛推出精彩紛呈的文旅活動滿足消費者需求。國慶中秋「喜相逢」,多地節慶活動圍繞中華傳統文化、愛國主義教育展開。

上海在假期圍繞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等主題推出140餘項文旅活動。湖北省將累計舉辦200多場惠民演出、100多場主題活動。新疆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已恢復跨省(區、市)團隊旅遊;在國慶中秋假期,將舉辦百餘場秋冬旅遊節慶活動,推出自駕遊、鄉村遊精品線路。

文旅融合發展帶給遊客更多新體驗。武漢城市地標黃鶴樓自1985年重建以來首次開放夜間遊覽,觀眾途經詩碑廊、擱筆亭、崔顥詩壁等園內景點,邊走邊看,穿行在一幅幅光影的歷史畫卷中。「在中秋團圓夜和家人一起來黃鶴樓過節,非常有意義!」家住武漢市漢陽區的王先生說。

防疫不放鬆 科技賦能保障遊客安全

為進一步做好服務,各地堅持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不放鬆,讓公眾出行及旅遊舒心、安心。

上海警方在外灘核心區域、遊客易集中的路口採取「開關式過馬路」等措施;在外灘區域開啟廣播系統,提示遊客注意安全、做好防疫措施。上海海昌海洋公園落實測溫、核驗健康碼、提醒遊客佩戴口罩等,園內遊樂設施執行「一客一消毒」。

武漢東湖風景區除制定景區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應急處置預案外,加強對遊樂設備、遊船、車輛等配套服務的消殺和安全隱患排查。中國國旅(武漢)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總經理陶頎介紹,旅行團嚴格控制人數,導遊為每一位遊客準備口罩、消毒酒精等,每天帶團結束後,按要求回公司補充防疫物資。

各地引入智慧化手段保障遊客參觀體驗。據文化和旅遊部統計,全國280家5A級旅遊景區中已有264家實施了分時預約制度。攜程平臺上已有覆蓋1200個城市和目的地的1萬多家景區可支持預訂、預約。在上海,遊客能通過「上海發布」「樂遊上海」微信公眾號查詢文旅場館實時客流情況。

「相關部門、文旅企業應時時繃緊安全的『弦』,以更精細化、智慧化的管理,保障老百姓出遊安全,並以更豐富的文旅供給推動旅遊市場復甦。」上海財經大學教授何建民說。

來源:新華網

相關焦點

  • 供需兩旺、文旅融合、科技賦能——國慶中秋假期旅遊市場掃描
    旅遊業加快復甦 文旅融合帶來新體驗多地旅遊市場回暖勢頭強勁。截至1日下午3時,上海150多家主要旅遊景區(點)共接待遊客95萬人次,同比增長110%。截至1日下午2時,湖北省30家重點景區共接待遊客21.98萬人次,景區綜合收入2032萬元,按可比口徑,分別恢復到去年同期的84.4%和82.5%。
  • 供需兩旺、文旅融合、科技賦能——國慶中秋假期旅遊市場掃描
    旅遊業加快復甦 文旅融合帶來新體驗多地旅遊市場回暖勢頭強勁。截至1日下午3時,上海150多家主要旅遊景區(點)共接待遊客95萬人次,同比增長110%。截至1日下午2時,湖北省30家重點景區共接待遊客21.98萬人次,景區綜合收入2032萬元,按可比口徑,分別恢復到去年同期的84.4%和82.5%。
  • 文旅融合 供需兩旺 濟源「雙節」假期文旅市場欣欣向榮
    濟源「雙節」假期文旅市場呈現出以下特點:一、警鐘長鳴,常抓不懈,旅遊市場安全有序10月1日下午,山西省太原市臺駘山景區發生建築物火災事故後,示範區領導高度重視,10月2日,濟源示範區組織消防、公安、文廣旅、住建、宗教等相關部門緊急召開會議,示範區黨工委書記、市委書記張戰偉
  • 數字賦能為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裝上「加速器」
    業界分析,受益於數字賦能,我國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裝上「加速器」,文化產業「蛋糕」正越做越大。在此過程中,既應關注科技,更應把握導向和內涵。  北京電影學院副校長孫立軍分析,意見一方面強調堅持正確導向,提升作品思想文化內涵,充分發掘文化資源,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國精神;另一方面強調重視科技發展對文化產業的賦能效應,伴隨信息技術的發展與革新,創作者應積極運用新技術,借力產業科技創新成果,推動內容、模式、業態和場景創新。
  • 科技賦能 恐龍園集團引領智慧文旅新時代
    12月1日,由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2020江蘇智慧文旅峰會暨「蘇心遊」推廣活動在江蘇南京舉行。受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邀請,文化和旅遊部文旅專家,江蘇省旅遊協會副會長,恐龍園集團董事局主席、執行長沈波出席活動,並在大會上作題為《科技賦能,打造數字微度假目的地》的主旨演講。
  • 全國超級文旅IP齊聚溫州 賦能溫州文旅融合發展
    12月15日,2020中國(溫州)文化和旅遊IP創新發展大會在溫州舉辦,國內文化旅遊界的知名專家學者、行業大咖匯聚一堂,研討文旅融合IP發展,助力溫州以IP賦能國際化休閒度假旅遊城市。
  • 數字賦能為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裝上「加速器」
    業界分析,受益於數字賦能,我國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裝上「加速器」,文化產業「蛋糕」正越做越大。在此過程中,既應關注科技,更應把握導向和內涵。  北京電影學院副校長孫立軍分析,意見一方面強調堅持正確導向,提升作品思想文化內涵,充分發掘文化資源,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國精神;另一方面強調重視科技發展對文化產業的賦能效應,伴隨信息技術的發展與革新,創作者應積極運用新技術,借力產業科技創新成果,推動內容、模式、業態和場景創新。
  • 數位技術賦能文化旅遊
    文化和旅遊部日前發布《關於推動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其中提出,要促進文化產業與數字經濟、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擴大優質數字文化產品供給,積極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受益於數字賦能,我國文化高質量發展裝上「加速器」。
  • 科技賦能文旅 推進文化產業體驗升級
    近年來,隨著娛樂方式增多,旅遊項目出現同質化,遊客對於景點的期待下降導致旅遊動力不足,傳統文旅正面臨著新形勢的挑戰。隨著科技與文旅的深度融合,「科技+文旅」已然成為新的行業發展趨勢。科技創新與文化創新為景區帶來更多可能性,相信通過虛擬實境技術在文旅上的深度融合,能夠催生出更多有特色品質的旅遊項目,促進整個旅遊業的升級變革。
  • 180家企業現場「招才引智」 湖南省機械製造類畢業生雙選會供需兩旺
    原標題:180家企業現場「招才引智」 湖南省機械製造類畢業生雙選會供需兩旺「同學這是我們公司的宣傳冊,可以詳細了解一下。」「我們的招聘崗位與同學的專業對口,可以來投一份簡歷。」「下午我們還有企業宣講會,感興趣的同學一定要參加。」
  • 深圳信息學院 招聘會供需兩旺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黃付平)11月30日下午,深圳信息學院2017屆畢業生冬季校園招聘會供需兩旺,150家用人單位攜計算機、電子、通信、財會、行政等領域的萬餘崗位來校攬才,吸引該校5000多名畢業生諮詢應聘。
  • 數字賦能 愛情文旅IP助力全域經濟
    與會專家和嘉賓認為,數位化浪潮之下,主流消費群體的需求正在改變,以數字科技推動的文旅產業創新正在到來,數字文旅是一種以新消費需求為導向的體驗經濟形態,是以場景重構為價值核心,以人工智慧、5G、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為核心技術的數字解決方案,通過與景區的文化和景色融合為遊客提供可感知、可交互、可體驗的沉浸式場景,讓旅遊更有趣,讓生命更有意義,這種體驗已經成為95後、00後等新一代數字原住民用戶群體最喜歡的生活娛樂方式
  • 科技賦能文旅發展,人才是關鍵
    在以「科技創新推進旅遊集團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圓桌論壇討論環節,福建省旅遊發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揚標,廣西旅遊發展集團總經理、黨委副書記潘鳴,深大智能集團董事長、創始人汪早榮,復星旅遊文化集團副總裁、首席技術官竇飛鵬,人民日報人民文旅高級副總裁、蝸牛景區管理集團創始人徐挺等多位嘉賓參與並就話題進行了暢聊,圓桌討論環節由中國旅遊研究院副院長唐曉雲主持。
  • 讓文旅深度融合,讓科技賦能文化
    創意產品開發,讓文旅深度融合,讓文化要素產品化、生活化、旅遊化,通過融入現代生產生活,成為知識經濟時代的創意經濟。我們要在創意產品開發中,突出價值導向,堅持守正創新,深挖文化內涵,融合產品功能,不斷滿足新時代大眾對美好生活的審美消費需求。突出創新導向,根據消費類別研發有趣好玩的內容產品,深化行業主體交流合作,豐富互動體驗,通過直播帶貨演示,構建線下線上場景營銷。
  • 教育科技賦能文旅產業 甘肅打算這樣幹!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11日訊 近日,甘肅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甘肅省教育科技賦能文旅產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實施方案提出,力爭到2023年,組建2個文化旅遊產教融合聯盟,組建8個左右文創鄉創二級學院,建設10個左右省級特色骨幹學科專業,增設10個左右高職高專文旅賦能相關新專業(方向),培養10個左右省級教學名師,培育5個左右省級精英團隊,創建
  • 城市超級IP賦能文旅融合進階之路
    無IP不文旅,動漫IP正在成為文旅產業轉型最具有轉化能力的領域,動漫產業和文旅產業互為賦能,實現產業價值最大化的客觀需要。那麼,動漫IP是如何實現賦能,助力城市文旅走向升級之路?「聖地巡禮」是ACGN文化圈中一種常見的詞彙,指愛好者通過旅遊的形式,造訪自己喜愛作品的故事背景所發生的區域和地點。這些動畫取景地往往被愛好者稱之為「聖地」,而「巡禮」則是愛好者按照這些取景地的地理位置規劃出來的旅行線路,頗有朝聖的儀視感。
  • 家國同慶 江西文旅市場供需兩旺精彩紛呈
    國慶中秋假期,江西文旅市場安全有序,文旅產品供需兩旺,市場復甦腳步加快。10月1日至8日,全省共接待遊客6809.75萬人次,旅遊收入398.8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75%和2.78%(同比情況是今年假期8天數據與去年假期7天數據比較)。「江西風景獨好」收穫了一份滿意的成績單。
  • 模數科技 用模塊化材料賦能研學教育與產教融合
    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的有機銜接,是推進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過程中人力資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迫切要求,也是現階段教育和人才培養內涵發展的必由之路。現階段,粵港模科和旗下子公司模數科技已經邁出了實業與教育人才產業深度融合的第一步。同時,國家也頒布相關法規與出臺相關政策,引導產教融合的進一步深化工作。
  • 國慶中秋假期青海文旅市場供需兩旺、安全有序、加速復甦
    國慶、中秋假期開啟以來,我省文化旅遊市場需求旺盛,文旅活動和產品豐富多彩,假日文旅市場安全有序,全省文化旅遊市場呈現「文旅融合、供需兩旺、安全有序、文明祥和」的特點,文旅市場復甦明顯,廣大人民群眾度過了一個歡樂、祥和、喜慶的國慶中秋假期。
  • 教育賦能文旅 甘肅省高校首屆文旅IP大賽正式啟動
    中國甘肅網12月8日訊 (本網記者 洪煜然)2020年12月8日,由甘肅省教育廳、甘肅文旅產業集團主辦,蘭州文理學院、甘肅智慧文旅有限公司、甘肅文旅科教創新聯盟承辦,甘肅旅遊智庫秘書處、蘭州文創產業園有限公司、甘肅隴原巧手有限公司協辦的甘肅省高校首屆文旅IP大賽在蘭州文理學院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