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張老照片訴說北京東四胡同的"前世今生"

2020-12-15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千龍網北京訊(通訊員 王慧雯)近日,「聚焦東四」攝影作品展在北京喜劇院開展。一張張展示東四胡同「前世今生」的照片,吸引了眾多市民圍觀。

走進展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元代的北京地圖,圖上可以看到東四街道所轄區域屬於當時的寅賓坊、穆清坊。如今,胡同仍保留著元代的格局。在不同歷史時期的老照片中,還可以看到東四牌樓當年的威儀。社區居民劉先生對記者說:「隨著年歲的增長,我對東四的記憶卻越來越模糊。看過今天的展覽,往事的回憶一下子清晰了起來。」他還告訴記者,他在照片裡找到了自己的家,不過沒有從那麼高的角度看到過。

據了解,「聚焦東四」攝影作品展自啟動以來,共收到753幅作品,經過精心篩選,從中挑出200餘張照片進行展覽。

張維民/攝

相關焦點

  • 東四胡同博物館開館,來看看北京胡同的正確打開方式
    今天(10月18日),位於國家級歷史文化保護區東四三到八條中的東四胡同博物館開館了。該館以胡同的歷史和文化為展示主題,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東四胡同深厚的老北京文化和歷史底蘊,是傳承老北京胡同文化的窗口。
  • 北京東四十二條胡同的風情
    老北京的根基,就是就是一條條胡同和一座座青磚灰瓦的四合院,獨特的胡同四合院風貌,是這座古城的基礎文化元素。東起東直門南小街,西止東四北大街,北有支巷通辛寺胡同、門樓胡同,中與橫街相通。東四十二條,明朝屬南居賢坊,稱老君堂,因此地有一道觀老君堂而得名。
  • 東四胡同修復 90歲照相館「露臉」
    國慶、中秋雙節來臨,北京城的這個黃金周格外熱鬧喜慶,各地遊客除了觀升旗、賞古蹟、覽名勝,逛逛老胡同也是必不可少的行程。《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明確提出,老城內將不再拆除胡同四合院,通過騰退、恢復性修建,做到應保盡保。
  • 按老照片改老胡同 北京還原市井京韻項目料年內完工
    按老照片改老胡同 北京還原市井京韻項目料年內完工 2020-07-25 04:21:08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劉羨 責任編輯:劉羨 2020年07月25日 04:21 來源:北京青年報
  • 北京:走進東四胡同博物館 尋找老北京記憶
    北京,走進東四胡同博物館,尋找老北京記憶。東四胡同博物館是一座典型的三進四合院,基本保留了傳統四合院的完整結構。博物館分成東四印象展區、印象瓦舍展區、文化探訪展區、文化交流客廳、歷史文化實物展區等5個展區,以「文化會客廳」的形式展示了東四居民的衣食住行,東四胡同內的歷史、文化及傳統特色。 IC photo
  • 東四四條:精細打磨讓老胡同換新顏
    古法修繕老建築 大掃除不留死角 一草一木裝點家園東四四條:精細打磨讓老胡同換新顏精修古建、清理衛生、設花友會、定小院公約……一條條、一項項,不厭其煩,不厭其小,每一處角落都被精心呵護。在東城區東四街道東四四條,胡同的精細化治理在一磚一瓦、一門一戶、一草一木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 北京:走進東四胡同博物館 尋找老北京記憶
    北京,走進東四胡同博物館,尋找老北京記憶。東四胡同博物館是一座典型的三進四合院,基本保留了傳統四合院的完整結構。博物館分成東四印象展區、印象瓦舍展區、文化探訪展區、文化交流客廳、歷史文化實物展區等5個展區,以「文化會客廳」的形式展示了東四居民的衣食住行,東四胡同內的歷史、文化及傳統特色。 IC photo
  • 北京東四胡同博物館旅遊攻略(開放時間+門票+交通)
    開放時間:周一至周五9點到17點,周末及法定節假日閉館  門票價格:免費開放  北京東四胡同博物館簡介  東四胡同博物館位於東四四條77號,佔地1023  展區分布:展陳空間劃分體現宜動、宜靜的動靜分區,分為東四印象展區、印象瓦舍展區、文化探訪展區、文化交流客廳、歷史文化實物展區五個展區,以「文化會客廳」的形式呈現。  走進東四胡同博物館,一進門北側會看到一個製作精美的垂花門,兩側還有上世紀書寫的「全心全意為民服務」等標語。
  • 老照片牽出洗馬橋前世今生
    本期,一張老照片帶你穿越到民國,去看那時「風華正茂」的「省高橋」,它就是今洗馬橋的前身。   洗馬橋現「原形」湘江河上排序第一  這張老照片的持有人趙先生說,照片是他偶然從一本舊書中翻出來的,希望「老照片·遵義事」欄目,能讓更多市民了解洗馬橋的過去。
  • 「菊花主題庭院」現身北京東四,胡同院內可賞北海同款菊花
    為何要將北海菊花引入東四?對此,東城區東四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高洪雷告訴記者,去年,街道曾經分批組織了近200名愛花的社區居民去北海公園參觀北海菊花展。參觀的過程中發現,居民們對賞菊、養菊特別感興趣,也想自己在小院裡種菊養菊。
  • 北京胡同博物館體驗「慢郵時光」
    今天上午,一場以「憶家訓、談家風、促和諧」為主題的清明節教育活動在位於東四四條的東四胡同博物館內舉辦。在東四胡同博物館內,記者看到了一個樣式傳統的綠色信箱,上面還貼著「一封家書永相傳」的字樣。此次清明節教育活動的承辦單位負責人趙俊傑告訴記者,這是特別為清明節設計的一個名為「慢郵時光」的教育活動。
  • 依據五六十年代老照片修復,東四北大街「變臉」明年啟動
    人大代表們兵分多路,分赴中關村、回龍觀、北京冬奧會展示中心、大興機場等多地,重點圍繞落實黨建引領「街巷吹哨、部門報到」和接訴即辦機制情況,優化營商環境,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科技創新,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和保障民生等7大方面,進行實地視察。
  • 北京東四胡同博物館旅遊攻略(開放時間+門票+交通)
    開放時間:周一至周五9點到17點,周末及法定節假日閉館  門票價格:免費開放  北京東四胡同博物館簡介  東四胡同博物館位於東四四條77號,佔地1023  展區分布:展陳空間劃分體現宜動、宜靜的動靜分區,分為東四印象展區、印象瓦舍展區、文化探訪展區、文化交流客廳、歷史文化實物展區五個展區,以「文化會客廳」的形式呈現。  走進東四胡同博物館,一進門北側會看到一個製作精美的垂花門,兩側還有上世紀書寫的「全心全意為民服務」等標語。
  • 胡同中的設計周 東四胡同博物館國風文化盛宴來襲
    中新網9月4日電 9月3日,北京國際設計周設計之旅活動之一,由首創經中主辦、東四街道辦事處協辦的「古韻今風·胡同文化季」開幕式在東四胡同博物館舉行。從9月3日至10月7日,為期一個多月的時間裡,東四胡同博物館將為北京市民帶來多場豐富多彩的藝術文化活動,包括北京國際設計周主題特展、系列傳統手工藝沙龍及體驗活動、非物質文化遺產創意市集、夜場曲藝表演等多種文化藝術形式。東四胡同博物館是首創經中在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和改造的首個示範項目,重現了「四九城」的濃鬱歷史風貌與人文特色,成為了傳承老北京胡同文化的重要基地。
  • 北京東四胡同,獨具京味的建築博物館,門樓還有這功能?
    北京,作為五朝古都,歷史給這座城市沉澱的人文底蘊,卻不曾改變。它的根基就深藏在紅牆青瓦裡,老街胡同中。位於東城區中部的東四歷史文化街區,是北京城極具代表性的地理坐標。東起朝陽門北小街,西至東四北大街,北為平安大街,南面與朝陽門內大街相連。
  • 東四胡同博物館來了!讓你在四合院裡了解四合院
    在四合院裡了解什麼是四合院,在胡同裡體驗什麼是老北京文化,10月18日,位於東城區東四四條77號歷史文化街區裡的東四胡同博物館正式開館。 免費開放 還原老北京胡同印記 走進東四四條77號,過了雕花影壁,一從翠竹下幾尾紅魚遊動,清澈水面倒映出立柱迴廊。東四街道辦事處主任張志勇告訴記者,東四四條77號院主體建築於1940年左右建成,曾是東四派出所的辦公駐地,是非常典型的三進四合院,基本保留了傳統四合院的完整結構。"
  • 在北京東四大街,這些消失的景觀將「再現還原」
    北新典故,講述商行的群體記憶;商鋪集錦,再現隆福寺周邊繁華集市;大市天際,用古老東四牌樓主題雕塑小品,追憶昔日街景;十步芳草,展現史家胡同名人故居聚集的文化傳統。已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10處老北京風貌景觀,將在2.4公裡長的東四大街以景觀節點的形式「再現還原」。7月底8月初,全長2.74公裡的東四北大街、東四南大街即將啟動「大修」。記者從東城區城管委了解到,整條東四大街將參考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老照片進行環境整治提升,打造「京韻、大市」的城市風貌。目前,整條街已完成了方案設計,力爭年底前基本完工。
  • 北京胡同的前世今生
    北京的胡同四通八達,是京城歷史文化發展的重要舞臺,也是皇城平民百姓一個多世紀的生活場所北京胡同為數眾多,卻各有特色。每個胡同都有自己的故事,每個胡同都有獨特的名字,就像是一座民俗風情博物館,記錄著胡同文化的文趣掌故,歷史傳說,展示了京城底蘊深厚的皇城文化。
  • 走進北京的東四十條胡同。探尋帝都的市井文化
    北京胡同是久遠歷史的產物,從元代沿襲下來,已有700多年的歷史,老北京市井文化的根基在胡同裡。2016年5月27日,我走進了東四十條胡同,探尋這裡的市井文化。所謂「條」就是胡同。據明代張爵所著的《京師五城坊巷胡同集》中記載,以「條」相稱的地名,從明朝開始流傳下來。東四地區從頭條開始,依次排序,共有十四條。
  • 胡同中的設計周 東四胡同博物館國風文化盛宴來襲
    中新網9月4日電 9月3日,北京國際設計周設計之旅活動之一,由首創經中主辦、東四街道辦事處協辦的「古韻今風·胡同文化季」開幕式在東四胡同博物館舉行。從9月3日至10月7日,為期一個多月的時間裡,東四胡同博物館將為北京市民帶來多場豐富多彩的藝術文化活動,包括北京國際設計周主題特展、系列傳統手工藝沙龍及體驗活動、非物質文化遺產創意市集、夜場曲藝表演等多種文化藝術形式。東四胡同博物館是首創經中在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和改造的首個示範項目,重現了「四九城」的濃鬱歷史風貌與人文特色,成為了傳承老北京胡同文化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