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新學期第一天,記者從市內四區教育部門了解到,新學期各區在教育上推出不少惠民舉措。
中山區:
投入2000萬元升級改造校舍
新學期中山區加強學校建設,不斷提高辦學條件現代化水平。開工建設東港第二小學、東港中學,加快推進33中學建設。青雲小學新校舍2018年5月投入使用。加大校舍維修改造力度,投入2000萬元專項資金,對中小學校舍進行升級改造。投入1000萬元專項資金,為中小學配備、更新教育設施、設備,著力提升辦學條件現代化水平。
出臺中山區《全區教育系統2018年「師德建設年」活動方案》,積極探索新時代師德建設的特點和規律,努力建設和創新師德建設的內容、形式和途徑。深入實施名校長、名師培養工程。
西崗區:
啟動學校操場改造工程
2018年,西崗區教育局著力打造「新生態教育」教育品牌,推動西崗教育質量高位均衡發展。
實施水仙小學體育館改造及博物館建設工程,改善辦學條件,傳承城市歷史文化;啟動大連市第五中學高中教學樓及場館(城區北部體育館)等建設,為學校特色發展提供場地支持、功能教室支持,實現辦學質量跨越式發展,提升社區與學校資源共享;啟動學校操場改造工程。對石道街小學、東關小學、37中、進修學校附屬學校4所學校原有操場面層拆除,重新鋪設人造草操場,提升辦學條件,為學生提供健康安全的活動場所;實施信息化建設提升工程。為全區部分中小學共368個班級更新多媒體設備,優化信息化建設「班班通」。
沙河口區:
提供2歲半幼兒學位1000個
新學期伊始,沙河口區增加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探索學前教育社會化服務新路徑,提供2歲半幼兒學位1000個。繼續扶助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發展,增加普惠性民辦學位數約200個。深化嬰幼兒早期教育指導工作,擴大早教志願團服務範圍,提升義務送教質量,全年受益1.8萬人次。
開展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活動。打造社區教育15分鐘便民服務圈,辦好「惠民學堂」市民大講堂,精心組織大講堂系列講座,逐步將社區教育公益講座覆蓋全區九個街道。發揮教育的社會功能,做好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惠及7000餘個家庭。
實施精準扶貧,設立「寒窗基金」,對在該區普通高中就讀的當年考入高校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進行資助;設立「高中政府助學金」,對在該區普通高中就讀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進行資助、低保家庭學生減免學費,孤殘學生減免學費、雜費和部分生活費用。
甘井子區:
開展小學生課後託管
2018年,甘井子區開展師德建設年活動,建立健全中小學師德建設長效機制,以高壓態勢持續開展治理中小學校和在職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體罰和變相體罰系列專項行動。
利用學校在管理、人員、場地、資源等方面的優勢,在充分徵求家長意見的基礎上,採取學生自願原則,在全區小學開展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積極建立家長申請、班級審核、學校統一實施的課後服務工作機制,探索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課後服務工作模式。
2018年將結轉續建衡逸家園小區配套小學、華西小學、萬科溪之谷小學、劉屯小學建設工程,計劃啟動中華路北配套小學、天下糧倉配套學校建設工程,推進大連水泥廠搬遷改造區域配套中小學、未來城區域配套中小學等15項計劃於2022年以前陸續啟動建設的校舍建設工程前期手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