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清酒行業,給人的印象,往往是傳統與手工:
一位鬚髮皆白的的杜氏,帶領一群匠人,親手去洗米、把蒸好的酒米搓揉開、撒播曲種、測量溫度、攪拌發酵桶……這向來是清酒的傳統釀造工藝。
另一方面,釀酒團隊內部有著森嚴的等級關係,杜氏在其中有著如司令般說一不二的絕對權威(甚至在飯桌上,也得等杜氏開吃了,其他人才可以動筷子)。
杜氏負責監督與調整整個造酒流程中的幾乎所有步驟——從蒸米、製酒曲,到最後的釀酒與裝瓶。
他除了要負責規劃釀酒的時間配比與人員安排,還需要在每一個步驟完成之際檢查完成情況,及時做出應有的調整,以保證儘量高的品質和儘量多的產出。
一般日本的酒造是在臨近冬天的時候開始一整年的釀酒工作,除了在這幾個月的時間內需要天天晚睡早起負責酒造釀酒的一切事物以外,在釀酒的時間段之外,杜氏也需要和社長商討下個年份的製酒計劃、製酒方向與人員分配,以及採購各類下一年度需要用到的器材與釀酒原材料。
同時,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便是在處理這麼多事物的同時,還要處理好藏人,即酒造中的各式工作人員間的關係,達到傳統中「藏人之和」的狀態。
而杜氏之下的其它崗位的釀酒人員,也是各有等級,各司其職,比如僅次於杜氏的,則是「頭人」,會具體地管理團隊個人的工作。
所以,一個從打雜幹起的年輕人,如果要從最底層最終升級為杜氏,那往往要歷經多年熬資歷的過程,然後還要通過相當有難度的杜氏考試。
完成這一切,也剛只是個開始而已,因為再往後,他還必須得到酒廠的認可,才能獲聘,開始自己的杜氏生涯。
這艱難的爬階過程,即使對於日本人來說,也是地獄難度的;更遑論外國人。
所以,當第一名外國人杜氏在日本清酒行業中誕生時,所有人都非常震驚。
那是在2007年,哈珀進入了京都府丹後市的木下酒造任職杜氏。
更讓人震驚的是,次年他便與團隊一起在日本最權威的「全國新酒鑑評會」獲得金賞,並在同年的「全美日本酒品鑑會」(The U.S. National Sake Appraisal)也斬獲金賞。
菲利普哈珀(Philip Harper)於1966年出生於英國,從小就是一名學霸,還考取了牛津大學。1988年通過交流項目到了日本教授英語,在與日本同事的交際應酬中喜歡上了清酒。
原本就喜歡飲酒的哈珀對清酒產生了非常濃烈的興趣。在赴日項目結束後,哈珀申請了日本教師籤證,留在了大阪,早上在語言學校以及高中等地教授英語,下午至晚間便到清酒吧打工。其後更經人介紹去了附近的清酒廠學習釀酒。
在1991年之前,哈珀以大阪為圓心,一直周轉於各間酒造之中邊工作,邊學習釀酒。
當時,幾乎所有的酒廠對於他的到來都充滿了不信任——釀酒工作非常繁重且複雜,下午的工作一般會持續到晚上六點,中間休息半小時左右,然後繼續幹活到九點。且不說他是否具有釀酒的資質,對於注重品質的日本酒造來說,僱傭一個來歷不明的外國人都是一種挑戰。
但是在看到哈珀對於釀酒的熱情與堅持之後,這些疑慮的聲音便都越來越小,哈珀的釀酒技術與日語的會話能力,在這幾年間有了長足的進步。
1991年對於哈珀來說是一個人生的轉折點。他在通過了社長的面試以後,成功進入了日本梅子酒釀造大戶——梅乃宿。
梅乃宿的老闆在多年以後透露,僱傭哈珀時「可能並不期待看到他釀酒的表現」,更多的想法,居然是「認為有外國人在可以成為酒造的噱頭」。
但是,哈珀不但對日本酒的熱情越來越高,而且在梅乃宿,一幹就是十年。
在此期間,只要是在10月至隔年四月的釀酒期間,哈珀就不曾休息過。有感於哈珀的努力與用心,但凡有關於清酒的講座或者任何能夠提升清酒釀造技術的材料,梅乃宿的社長都會第一時間提供給哈珀。
一個有趣的小插曲:他在梅乃宿剛開始工作沒多久,便與一位日本女性結了婚。而結婚當天,就是哈珀在梅乃宿這十年的工作期間裡,唯一的一天假期。
2001年,哈珀在梅乃宿任職十年之際,他做了一個讓所有人都震驚了的決定——考取杜氏資格。
日本有三個規模較大的杜氏協會。若以各自的規模來排序的話,分別是人數最多,位於日本巖手縣的「南部杜氏」,其次是位於日本新瀉縣的「越後杜氏」,最後是位於日本兵庫縣的「丹波杜氏」。
其中,「南部杜氏」規模最大,人數最多,也是日本最難考的杜氏協會之一。而哈珀最終考取的,便是這最有難度的「南部杜氏」,他也成為了日本歷史上的第一位外國人杜氏。
同年,獲得了杜氏資格的哈珀離開了梅乃宿,一邊撰寫面對歐美清酒愛好者的書籍,一邊在各大酒造中擔任著不同的職位。
在哈珀進入行的1980年代末期,清酒業正在進入萎縮期,並持續至今。在這段時間裡,酒廠們陸續發現經營越來越困難,每年都有同行倒閉。
即使在京都這樣的大市場,當地的酒廠也在生存艱難。2007年,京都木下酒造的杜氏中井昭夫逝世,而因為日本酒業的不景氣,社長原本準備把酒廠結業。
但在一次與同行的談話中,一位釀酒設備經銷商向社長推薦了哈珀。
見到哈珀時,社長的第一反應是:「這傢伙會釀清酒嗎?」
但是反正都打算結業了,乾脆就死馬當活馬醫,讓這個老外試試,他做得不好以後再結業也不遲。
然而在當年第一次喝到哈珀釀的酒時,社長就已經讚嘆不已;而次年斬獲的兩個金獎更表明業界對哈珀的水平也是認可的。
哈珀上任杜氏一職以後,訂單量明顯增加,順利幫酒廠熬過了2008年的經濟危機。
隨後,他還帶領創造出了各式新型的酒款,比如使用江戶流生酛製酒法的「Time Machine」,夏天專用的佳釀「Ice Breaker」,他還首創了清酒領域的「自然釀造」法,完全不添加酵母,靠著空氣中的野生酵母釀酒,釀出的清酒,酒體特別豐厚、濃鬱,大受歡迎。
成功挽救了酒廠的哈珀非但沒有驕傲,反而變得更加謙虛,在採訪中,他說道:「身為藏人,謙虛是我們對自己的基本要求。我們釀酒人依靠的是自然界的力量,並不是我們的力量,所以我們必須對大自然保持百分百的敬畏。」
今天,我們將推薦這一款哈珀的作品,它具有典型的哈珀風格:
玉川 祝 純米吟釀
品類:清酒
產地:日本京都府
米種:祝
精米步合:60%
酒精度:15.5%abv
最佳品嘗溫度:60攝氏度
風味:濃鬱的玉米、魚露、昆布香氣;口感清新,鮮味中帶有陣陣甜味;餘韻悠長。
溫飲時,貝類鮮香更加突出,甜味減弱,鮮味優雅;餘味悠長。可搭配多種肉類食物以及奶酪等奶製品。
(因人與人之間有味覺差異,所以作者的風味描述不一定符合每個人的實際飲用感覺,僅供參考。)
評價:相當優秀的帶有飽滿鮮味的清酒,卻又與傳統清酒的鮮味風格不一樣,帶有更深邃的風味和更豐富的變化,冷飲熱飲皆出色。
全文完。
【飲識分子】系美酒專欄作家黃山運營的自媒體,旨在以有趣的方式普及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