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隊的夏天》與樂隊的冬天秋天和春天

2020-12-21 胖胖文娛

樂隊的冬天

1999年冬天,我偶然騎車路過北語旁邊的嚎叫俱樂部舊址,大門緊鎖。在即將迎來世紀交替的大日子裡,中國樂隊圈集體掉線。

搖滾中國樂勢力紅磡演唱會上的何勇

實際上,中國樂隊曾經擁有令人目眩的輝煌時光。在那個年代,由王迪、崔健等人開啟的搖滾時代過於耀眼,因此中國最早的一批樂隊的追求並不像現在這樣多元化,大家一致的目標都是搖滾。搖滾樂的輝煌也是上至六零後、下至90後,在中國網際網路語境中罕有的大家能聊到一塊的話題。大家聊著唐朝黑豹,聊著竇唯張楚,聊著崔健在工體演唱一無所有的狂野,聊著紅磡演唱會上中國搖滾令四大天王震驚、讓黃秋生脫衣狂奔的輝煌。

年輕時的竇唯

那時候,搖滾樂也是大眾傳媒的新寵,打開廣播電視你不會等待太久就能聽到那些知名樂隊的作品。黑豹唐朝這樣的頭部IP的唱片銷量都在百萬級,而當竇唯因與流行天后王菲的情事退出黑豹樂隊之後,他也成了娛樂圈和大眾關注的焦點人物。多少狗仔在他們居住的胡同日夜堅守,一張天后清晨倒尿盆的照片更成為各家報紙爭搶的頭條。那時候,我們真的以為樂隊和搖滾樂會順理成章地走到地上,就此成為娛樂圈的主流。

然而,1995年臺灣製作人張培仁離京返臺,滾石旗下的魔巖唱片在大陸的活動宣告終止,其帳務問題的糾纏一直到今日尚無定論。樂隊的獨立精神是他們的生活態度、創作源泉,可也成了港臺唱片公司覺得他們無法把控、進而全面放棄大陸樂隊的理由。自此,大陸樂隊的上升渠道基本被完全堵死。樂隊不再是廣播、電視的寵兒,那些香港團隊帶著樂隊去長城拍MTV的好日子,再也不會有了。同時,輿論風向的變更讓搖滾樂基本喪失了在主流視野活動的空間。一夜之間,九成樂隊被迫轉入地下,本土流行音樂迅速佔領了原本屬於他們的市場份額。

這些轉變與載入中國搖滾史的那場紅磡演唱會之間相距甚至不到一年。由輝煌極速墜落至幻滅的不真實感,間接導致了以「魔巖三傑」為代表的樂隊圈第一批大神們集體的消沉。樂隊由此進入「無主時代」,眾神不在位,王座之上沒有王。從此樂隊圈只能退居地下,以一些小酒吧為活動據點,繼續著他們的音樂生涯。

舌頭樂隊

地下生活的困苦與心中的憤懣,讓更多樂隊走上了朋克道路。這一時期北京朋克樂隊眾多,被當時的音樂媒體稱為「朋克時代」。實際上,「搖滾樂」在中國是對有別於傳統音樂的一批音樂形式的統稱,搖滾只是其中相對較為溫和的一種,爵士、朋克、金屬、雷鬼等一批音樂形式都與搖滾完全不同。朋克時代引發了樂隊圈第一次大規模的對搖滾樂定義的自發解構與細化,一批優秀樂隊也由此而生。

花兒樂隊

參演《樂隊的夏天》的反光鏡樂隊與69、腦濁一起,成為了北京朋克團體「無聊軍隊」的領軍人物,他們聯手發行的雙CD專輯《無聊軍隊》初版銷量超過6萬張,在當時的大環境下堪稱奇蹟。97年底,清醒樂隊的沈黎暉創建了摩登天空,他們的旗下廠牌「BADHEAD」籤下了舌頭、胡嗎個和由左小祖咒擔任主唱的NO樂隊等一批優秀音樂人,他們各自的專輯在當時成為核心樂迷的必備品。99年,花兒樂隊橫空出世,與新褲子、麥田守望者、以及由汪峰擔任主唱的鮑家街43號等樂隊並稱為「北京新聲」。

然而這只是少之又少的幸運兒。在《樂隊的夏天》裡,著名音樂製作人張亞東流著淚講述他為樸樹製作《我去2000年》這首歌的過往,講述歌曲裡對新時代的憧憬。然而當2000年真的到來的時候,以網際網路為符號的21世紀打破了許多傳統,開放的網絡環境把需要封閉創作空間的藝術形式一一碾壓。包括京劇、話劇、相聲還有搖滾樂在內的多種藝術形式都在網際網路的衝擊之下,陷入了發展停滯的狀態。

各大樂隊的MP3下載,是當時一大批新生音樂網站吸引流量的終極手段。由此引發的版權保護糾紛,卻直接將一批樂隊扼殺在搖籃裡。那個時期,能在當時尚未停刊的幾家音樂雜誌附贈的CD中無償露個臉,已經是一些小樂隊所能幻想的終極幸福。渠道的缺失讓絕大數樂隊的作品根本無法觸及大眾,很多擁有不俗才情的樂隊都沒有熬過這個樂隊的冬天,從此杳無音訊。

樂隊的秋天

2003年秋天,我與大學同學走在香山腳下的一條無名小路上,目的地是一個稱不上周正的小院,這個小院就是鼎鼎大名的北京迷笛音樂學校。我們這些校外人員之所以能在小院中隨意行走,是因為迷笛音樂節。與今日的迷笛音樂節不同,那時在學校裡舉辦的音樂節,除了主舞臺的狂歡,你還可以在院角小屋裡看到備場排練的學生樂隊。與你擦肩而過的幾個學生,可能都是如今江湖中赫赫揚名的人物字號,但那時他們還只是一些有潛力的學生。這種迫於大環境的形式,反而讓我覺得更有樂趣。

如今的迷笛音樂節

隨著太陽西下,觀眾開始躁動。為數不多的工作人員在院落中遊走穿行,也無法讓瀰漫的流言消散。有人說在學校門口看見警車來了又走,有學生開始了自顧自的演出被老師制止,憤怒的鼓槌砸在地上。終於結果來了,無論什麼原因,這一天的音樂節被緊急叫停。老師和學生難掩沮喪,有些樂迷開始搭起帳篷等待明天,更多的人則像我一樣,選擇在漸濃的夜色裡追逐回城的末班車。

二手玫瑰在賀蘭山音樂節

2004年夏天,賀蘭山搖滾音樂節在毫無徵兆的環境下赫然唱響,這場集結了崔健、何勇、張楚、黑豹、唐朝、二手玫瑰甚至汪峰等搖滾圈頂級IP的演出獲得了超乎想像的成功,三天的活動吸引12萬觀眾的成績在當年稱得上驚人。這場音樂節成了中國搖滾新的輝煌,再一次地點燃了無數青年心中的熱情。某位如今已不可言說的前民謠領軍人物當時坐了14小時的綠皮火車專程觀摩,還興奮地在當年人氣很旺的大型BBS「西祠胡同」寫下了觀後感。這場音樂節的策劃者是著名音樂人黃燎原,他也是在《樂隊的夏天》中頗受觀眾好評的九連真人樂隊的發掘人。

草莓音樂節與滴滴順風車的聯動

由此迅速流行神州各地的夏季音樂節活動成為了樂隊圈的一大出口。2005年,迷笛音樂節走出了學校,登上了北京海澱公園4萬平米的廣闊舞臺,此後他們的足跡更遍布鎮江、日照、貴陽、上海浦東、深圳龍崗。摩登天空在2007年創辦摩登天空音樂節後,更在2009年推出主打多元化、年輕化音樂形式的草莓音樂節,迅速吸引了大批年輕用戶(特別是女性)的關注。在這些音樂節上你可以看到當下流行的各家樂隊的身影,一些知名樂隊更是音樂節活動的壓軸底角。很多之前並不出名的樂隊終於有了觸及用戶的渠道,也獲得了經濟上的回報。在多個音樂節擔任重要角色的痛苦的信仰樂隊號稱去年收入達千萬級,相信其中音樂節功不可沒。

愚公移山與鼓樓MAO都在2018年停業

幾乎是同一時期,各地的livehouse在大眾視野之外悄然蔓延。這些只能容納數百人的演出場所,打破了「為了賣酒才有演出」的傳統酒吧模式,一切元素的設置——包括賣酒,都是為了演出而服務。對於還不夠名氣參與大型音樂節的中小樂隊來說,這些演出場所為他們提供了練級、生存所必要的環境。雖然幾百人的小型演出難以讓他們快速擺脫經濟窘困,但至少可以在困苦的日子裡看到一絲希望。

經過數年發展,中國人也逐漸摸清了網際網路這個龐然大物的一些脈絡。除了公眾視野裡一些中國特有的網際網路經濟模式開始活躍,樂隊也開始利用網際網路謀求發展。作品展示、粉絲互動、演出計劃、票務交易……這些網際網路元素是一大批新樂隊在成長中必不可少的推進器。在經歷網際網路的沉重打擊之後,樂隊圈逐漸緩過來了。

海龜先生樂隊

這一時期,一大批優秀的新生樂隊開始湧現。2004年年底,在《樂隊的夏天》中人氣頗高的海龜先生樂隊成立。次年,旅行團樂隊成立。2007年,在《樂隊的夏天》中表現上佳的刺蝟樂隊籤約摩登天空,發表專輯《噪音襲擊世界》,並與同期活躍的後海大鯊魚、Carsick Car等樂隊並稱為「北京超新聲」。 2012年,盤尼西林樂隊成立。

《我愛搖滾樂》雜誌

就這樣,在音樂節和livehouse的交替續命之下,本土樂隊的火種得以保留。雖然極少數樂隊像新褲子與花兒,通過迎合大眾取向贏得了生存空間,但絕大多數樂隊仍因為經濟問題苦苦掙扎。也是同一時期,大批音樂紙媒逐次退出歷史舞臺。2013年,音樂雜誌《我愛搖滾樂》停刊;2015年,《當代歌壇》停刊;2018年,《通俗歌曲》停刊。樂隊的秋天,秋意漸濃。

《樂隊的夏天》

2019年夏天,國內持續數年的綜藝熱終於在轉了一圈題材之後,想起了樂隊。

歡迎收看大型搖滾秋冬時尚秀

雖然因為紋身禁令,樂隊們在節目裡穿得像各大品牌的秋冬衣品展示會;雖然因為節目效果的需要,所有樂隊都加了「這很不搖滾」的鼓罩,僅有刺蝟樂隊在主唱子健的強烈反對和強大技術的加持之下得以倖免;雖然在節目裡我們還看到了「這更不搖滾」的吳青峰、歐陽娜娜、李宇春、還有以朝鮮半島南部為主要活動舞臺的選秀藝人,但相比音樂節和livehouse一眼就能看到底的收入天花板,在綜藝節目帶來的強大流量紅利面前,這些又算得了什麼呢。

《樂隊的夏天》中的音樂知識普及

況且,樂隊在今天早就不再是搖滾樂的代名詞,各種工業、後搖、說唱、電子都是今天年輕人的心頭好,相比之下搖滾才是過時的那個。因此節目組在選擇樂隊的時候格外用心,基本請來了目前願意露面的樂隊中的最佳陣容;因此嘉賓們會更願意在節目裡充滿景仰地回想搖滾樂輝煌的過往;因此張亞東才在節目裡不厭其煩地向觀眾介紹如何打反拍,為的就是讓年輕一代能感受到搖滾樂的魅力。

Mr.Miss

《樂隊的夏天》也展現了一個多元化的節目現場。臺灣老牌勁旅旺福不計成績甘當綠葉,俏皮復古的音樂和爆笑的現場秀令人印象深刻。之前名不見經傳的民謠組合斯斯與帆和百老匯風組合Mr.Miss都擁有「開口跪」的強勁現場表現力,讓更多觀眾認識了自己。當然,搖滾樂隊們的表現更不容忽視。痛仰的現場狂躁依舊,另類演繹王菲的《我願意》堪稱經典;新褲子主唱出眾的原地彈跳能力依然健在;刺蝟和海龜先生的現場則代表了這檔綜藝的最高水準,在觀眾中口碑極佳。

刺蝟樂隊改編張杰作品《生而平凡》

同時,《樂隊的夏天》也在極力地促進搖滾與流行音樂的融合。在改編賽環節中,鄧麗君、王菲、樸樹等流行巨星的歌曲是每支樂隊的必考題,刺蝟更是「被迫」唱起了張杰的作品。在樂隊&女神環節中,歐陽娜娜、薛凱琪等流量女神紛紛下場與樂隊聯手出演,場面熱鬧至極。不難看出,節目組極力地想為樂隊「破圈」,但這並不容易。搖滾樂面臨的種種問題雖談不上積重難返,但如果想要得到大眾的普遍認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盤尼西林樂隊主唱小樂

《樂隊的夏天》確實給一些樂隊帶來了可貴的流量,讓一些不知名的新生樂隊走進了大眾視野,但就一檔綜藝節目而言,其話題性仍有欠缺。除了受限於題材,節目的一些編排也讓觀眾議論頗多。除了盤尼西林樂隊爭議性地進入最終的「HOT5」,以及主唱小樂的性格和樂隊經紀人極力鼓動盤尼西林與歐陽娜娜的CP遭全網爆黑之外,《樂隊的夏天》或許在劇本上過於老實,在精彩的音樂之外並沒有留下太多能引發公眾議論的話題。這種態度很搖滾,但對於綜藝節目來說好像還缺點什麼。

但好在,至少《樂隊的夏天》可以讓這些樂隊眼下過得舒服一些。在錄製結束後,這些樂隊都看到了商業上的回報,或是籤約機會或是演出機會。在樂隊各自的巡演計劃之外,《樂隊的夏天》主題巡演的日程已排到了年底。在這之外,斯斯與帆的主唱帆帆剃了個平頭,拿起了貝司;刺蝟樂隊的子健從唯品會辭職告別了程式設計師生涯,暫時有時間安心搞樂隊;在新賽季英超第一輪曼城比賽的轉播中,盤尼西林主唱小樂坐上了解說席,向球迷們講述他的曼兒徹兒斯兒特兒。

2019年8月8日立秋。

夏天結束了。

樂隊的春天

還有多遠?

相關焦點

  • 刺蝟樂隊熱度高漲超30倍!《樂隊的夏天》真的來了麼?
    近期,《樂隊的夏天》正式收官,新褲子樂隊奪冠,痛仰樂隊和刺蝟樂隊分列第二名和第三名,Click#15和盤尼西林樂隊獲得第四名和第五名。同樣屬於小眾圈層文化的搖滾樂經過三十年發展,曾經的文藝青年群體形成了有一定影響力的規模,80後和90後到了足夠緬懷情懷的年紀,這批人情感粘度和網絡話語權都足夠,《樂隊的夏天》順勢而生。《樂隊的夏天》打破了性別和年齡等特定圈層。從年齡分布來看,主打「小眾音樂」的綜藝並不小眾。
  • 濟南本土樂隊的夏天來了?這個樂隊不一般
    樂隊路演的現場總不缺「迷妹」,一身黑衣,韓國男生的長相,笑起來淺淺的酒窩往往是年輕女孩子心中的取向狙擊,而他的嗓音越像一杯濃度略高的酒,將故事通過歌曲娓娓道來。不同於以往的每一個夏天,濟南今年有些憋不住了,自6月2日以來,濟南市發布推動夜間經濟,適度允許街頭藝人演唱的措施。在經歷了一個冬天和一個春天之後,「真正音悅」終於又出現在了街頭。
  • 樂隊的夏天——刺蝟樂隊
    導語:如果說《樂隊的夏天》第三期裡面哪個樂隊的表演最讓人感動,我想非刺蝟莫屬了。我身邊的好些人都在說,他們在看刺蝟的《火車駛向雲外,夢安魂於九霄》時,熱淚盈眶。今天,讓老王先生帶你一起走近刺蝟樂隊,走過他們的青春、他們的成長,走進他們的情緒裡。
  •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陣容流出?盤一盤值得期待的樂隊!
    在2019年夏天,一部口碑和收視俱佳的網絡綜藝——《樂隊的夏天》,讓許多樂隊走進大眾視野,被大家認知。可以說,《樂隊的夏天》不僅帶給我們新的視聽盛宴,也燃起了華語獨立樂隊新的夏天。2020年已經悄然進入夏天,憋壞了的樂迷們一定翹首盼望著今年的《樂隊的夏天》第二季。最近流出的一份參賽樂隊名單,成功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據傳,相比於之前官方放出的擬邀樂隊名單,這份名單靠譜指數更高。
  • 《樂隊的夏天2》樂隊陣容
    如果《樂隊的夏天》不再出現,夏天就快結束了。民間樂隊野孩子這種風格在中國流行了後,由於旋律簡單,突出了詩歌歌詞的特點,其門檻越來越低。曾經有許多曲調簡單、歌詞缺乏營養的作品,損害了民歌的聲譽。如果你打開她的音樂家作品列表,你會發現,多年來,她一直在做各種抒情的電視劇和電影劇集,同時製作東西完全相反的風格和獨立的音樂個性,這種對比背後的原因可能是終身的。據說她和經紀公司的合同到期後就開始演奏自己的樂隊了,所以有人推測,遺忘俱樂部應該是這兩年的產物。
  • 《樂隊的夏天2》充滿驚喜,參加樂隊未減反增,這個夏天太躁了!
    經過了千呼萬盼後,生生把《樂隊的夏天》拖成了「樂隊的秋天」,節目組終於公布了參演樂隊的名單。當看到這份名單時就會覺得,所有的等待都是有意義的,終於可以開始躁了!正式公布的參演名單和前段時間洩露出的名單其實已經相差無幾了,而網傳的黑豹樂隊終究還是沒有參與。相比此前的三十人名單,少了兩支當紅臺灣樂隊,分別為告五人與靈魂沙發,屬實有些可惜。
  • 《樂隊的夏天》還能點燃這個夏天嗎?
    被停擺打亂的節奏去年,愛奇藝米未傳媒悄然推出的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將國內樂隊文化重新帶回大眾視野,在未經刻意營銷的情況下,實現了口碑和收視的逆襲。今年第一季度的爆款網劇《隱秘的角落》更是採用了如木馬樂隊、後海大鯊魚樂隊、PK14樂隊等多支樂隊的作品作為插曲。一位音樂業內人士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直到今年上半年,《樂隊的夏天》為樂隊帶來的熱度和經濟紅利依然存在,不少原定於今年春季舉辦的音樂節和線下演出場所已經敲定好了今年前幾個季度的演出,其中一些樂隊的出場費是曾經的幾倍,但仍然很難協調檔期。
  • 樂隊的夏天總決賽:周深成為超級大樂迷,會與哪個樂隊同臺演出?
    眾所周知,《樂隊的夏天》是一個比賽型的節目,有比賽就會有排名,樂隊們所追求的就是最後的HOT5。儘管很多樂隊都說來參加這個節目並不是為了什麼排名。五條人樂隊想要「名和利」,野孩子樂隊想要出來看看現在的年輕人在玩什麼,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被更多的人聽見。無論樂隊們是什麼想法,比賽過程是不變的。通過樂隊們一輪、兩輪、三輪的演出,最後還是會產生《樂隊的夏天第二季》HOT5。
  • 樂隊的夏天,其實也非常帶電
    既能聽段子,又能在家看演出…… 趕在秋天之前播出的《樂隊的夏天》第二季再一次掀起了全網的關注。 作為綜藝,免不了被懷疑有提前寫好劇本的「嫌疑」,但五條人的《道山靚仔》,專業樂評人對一些江湖老炮樂隊的誇讚和對其他新人的褒貶不一,各種回憶殺,讓劇情真實了起來。
  • 在「樂隊的夏天」中大火的刺蝟樂隊,你了解他們的故事嗎?
    去年夏天,某奇藝策劃組織了一檔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該檔綜藝節目一播出就受到了一致好評,同時也迎來了中國樂隊發展的春天,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其中一隻備受關注的樂隊:刺蝟樂隊。在樂隊中子建還兼職樂隊的排練,演出,專輯製作等,看來還真是一個猛男啊。
  • 樂隊的夏天HOT5會有哪五支樂隊,前五強樂隊前瞻
    各位小夥伴和小樂迷們,大家今天戴耳機了嗎,是聽的流行還是金屬呢。柳林君今天聽的基本上都是金屬和搖滾,還有後搖滾和朋克、黑金這些東西。當然了,柳林君平時也主要就聽的這些東西。柳林君最早的時候都是聽的激流金屬,最喜歡的是一支美國的叫Slayer的樂隊,後來開始聽重金屬和碾核,還有古典金屬這些,說跑題了好像。今天柳林君要跟大家說的是目前在國內爆熱的一檔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趁著最終的決賽還沒有開始,先來和大家探討一下最終的HOT5,都會是哪五支樂隊,哪一支最有冠軍相。
  • 樂隊的夏天和二樓的樂評人
    樂隊的夏天和二樓的樂評人▌郭小寒2020年3月,作為樂評人,我受邀參加了《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的錄製,成了一名坐在二樓的「專業樂迷」。坐在「二樓」的位置,以特殊的形式,我看了2020年夏天的所有喜歡的樂隊演出,《樂隊的夏天》節目的現場最頂級的燈光、舞美、音響配置都是以前在livehouse甚至一般的音樂節上都不能比擬的,在現場的感受,就像是倒放了一場電影,那些與這些樂隊一起成長的時光又清清楚楚地回來了。
  • 愛奇藝《樂隊的夏天》讓樂隊文化得以傳揚
    由愛奇藝出品、米未聯合出品並製作的重磅原創音樂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賽程播至過半,呈現熱度持續走高的趨勢。其中,節目展現的樂隊音樂文化和精神收穫了大量海內外媒體的好評。英文媒體Radii China表示,《樂隊的夏天》這檔節目為中國獨立音樂人提供了走向主流大眾的舞臺;國內方面光明日報則發表評論:《樂隊的夏天》讓樂隊文化得以傳揚,每個個體的獨特性都得到了尊重,也讓充滿包容性和多樣性的中國文化釋放出了自信的魅力。截至目前,《樂隊的夏天》口碑持續走高,豆瓣評分升至8.5分,並登頂微博綜藝榜TOP1。在社交端熱度方面,共產生了微博熱搜42個,相關話題累計閱讀量超48億。
  • 《樂隊的夏天》:夏天多好!樂隊多好!
    面孔、痛仰、鹿先森、反光鏡、盤尼西林····朋克、搖滾、復古、放克、民謠·····樂隊的夏天。夏天,樂隊。節目的鏡頭一打開,就是所有樂隊在夏天小廣場集結,開始用寫有自己名字的唱片來選出內心中的HOT 5。沒錯,面對面的實名投票!彷佛聽到了導演組內心的小邪惡「你們玩樂隊的不是都很real嘛,那就來真的呀」。奇葩說的團隊沒錯了。本以為樂隊的風格會讓現場很冷清和無趣,沒想到大家卻實力可愛!
  • 樂隊的夏天2陣容名單 樂隊夏天第二季參加樂隊有哪些
    千呼萬喚始出來,《樂隊的夏天2》終於要播出了,並且第一次播出會連播兩期,四位超級大樂迷周迅、大張偉、張亞東、馬東,他們組成了「亞洲大媽」組合,和33支樂隊的故事也拉開了帷幕。:@HyperSlash_超級斬  不僅是在「重塑」音樂的樂隊:@重塑雕像的權利  為愛分開,又為愛重聚的樂隊:@大波浪樂隊  一支20年前來自武漢的樂隊:@達達樂隊  都市浪漫詩人:@達聞西樂隊  並不是從海島來的西北樂隊:@島嶼心情樂隊  又正又颯,最funk的樂隊:@ETA樂隊  一支在出生前就組好的三胞胎樂隊
  • 樂隊的夏天:刺蝟樂隊的音樂,具備老樂隊的獨有情緒
    其實樂隊音樂對我來說,他和說唱類似,都是因為需要宣洩情緒,傳播情緒而存在的。可現在的樂隊,似乎少了那麼一種情緒在裡,無論是放鬆,愉悅,悲傷,或者憤怒,我覺得終歸要有一種情緒存在於樂隊音樂中,這是樂隊的生命力。如果說樂隊存在的意義,只在於輸出旋律和歌詞,或者只為好看,類似BongBong樂隊這種,那這種樂隊是沒有意義的。
  • 《樂隊的夏天》第三期:31進16,刺蝟樂隊最驚豔
    今天看了《樂隊的夏天》第三期,31進16,我最喜歡的有兩首歌,刺蝟樂隊的《火車駛向雲外,夢安魂於九霄》,還有新褲子樂隊的《別再問我什麼是迪斯科》,我對他們的技巧優劣無法評判,因為不懂,主要是看歌曲,喜歡歌曲,就喜歡樂隊,喜歡歌詞,旋律好聽,就喜歡樂隊,雖然這些樂隊在看這個節目之前,
  • 《樂隊的夏天》八強樂隊盤點之面孔
    1989年夏天,四個風姿綽約的霹靂少年組建了一支樂隊,銳利,反叛,標新立異,最後因曲風不拘一格酷似人的表情,故樂隊起名為「面孔」。面孔樂隊成立於1989年,可能比很多觀眾的年紀都要大,面孔絕對是中國搖滾樂隊的代表之一。
  • 《樂隊的夏天》椅子樂隊VS《明日之子》水果星球樂隊
    有人說《明日之子》模仿《樂隊的夏天》做樂團季,也有人說「樂夏」模仿「明日」做創作型歌手節目。然後,小編總結一句,當下國內樂壇、綜藝、影視都是抄來抄去,大家都不喜歡創新,都是抄襲別人。但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本來就不是錯誤。三體的作者劉慈欣好像就說過類似的話。
  • 樂隊的夏天,以比賽的形式展現樂隊的精彩,旅行團樂隊彩蛋太有趣
    《樂隊的夏天》由愛奇藝出品、米未聯合出品並製作的原創音樂綜藝節目,集結了反光鏡、痛仰、新褲子、旅行團、皇后皮箱等31支具有代表性、影響力的中國青年樂隊,他們將通過不同主題單元的內容設計及音樂表演,展現樂隊原創音樂魅力與創造力,以此爭奪HOT 5 樂隊席位。